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前部气囊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6:22: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前部气囊以及具有前部气囊的车辆。


背景技术:

2.前部气囊在车辆乘员约束系统中用于保护车辆前座上的乘员和在车辆突然减速时接住乘员。众所周知,前部气囊用于方向盘中的和副驾驶员侧上的气囊模块,在那里例如在仪表板中的气囊模块。
3.前部气囊的前部面通常构造为用于接住乘员的撞击面。撞击面的布置通常是针对无侧向力分量的纯粹正面撞击进行优化的。然而,前部气囊当然还应该为其它形式的碰撞提供对乘员的良好保护。
4.例如由de 10 2016 113 254 a1已知一种具有改进的约束效果的前部气囊。这个前部气囊具有内置的拉紧带,该拉紧带从气囊背离乘员的后壁出发被引向气囊的前壁。在后壁上,拉紧带在吹入口附近紧固在相对中心处。拉紧带在用作撞击面的前壁附近分成两个与前壁缝合在一起的区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部气囊,其特别是在侧向偏移的正面撞击中提供改进的约束效果并且设计结构简单,特别是制作简单。
6.所述目的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前部气囊得以实现。该前部气囊具有可充气腔室,该可充气腔室具有设置用于接住要约束的乘员的撞击面。设置有在可充气腔室内部延伸的限制带,该限制带在前部气囊装配在车辆上的充气状态中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倾斜延伸并且该限制带以第一纵向端部在唯一的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处紧固在撞击面上。
7.在偏移的或者斜向的撞击中,限制带产生一个扭矩,该扭矩在乘员头部撞到撞击面上时部分地抵抗其非期望地转动。由此降低了头部的更小的角加速度和更小的角速度。
8.由于头部运动的侧向分量在头部两侧产生了组织张力的不平衡。这产生一个扭矩。通过在头部撞击区域中添加限制带产生一个额外的、平衡的扭矩。
9.在前部气囊充气的状态中,限制带在撞击面中形成一个小凹窝,这使得乘员头部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在限制带两侧上更加均匀地接触。
10.限制带的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在前部气囊装配在车辆上的充气状态中优选相对于车辆横向方向位于撞击面的中心区域中。这样能够减轻乘员头部的转动。
11.另外,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应该设置在撞击面的上部区域处,该撞击面设置用于乘员头部的撞击。在理想的情况中,限制带的紧固位置直接位于撞击面接住乘员头部的位置处。
12.在这个申请中,撞击面是指前部气囊的壁的一个区段。撞击面的外侧面在此面朝乘员,而相反朝向的内部面则指向可充气腔室中。限制带从内侧固定,例如与壁缝合在一起。
13.如果限制带尽可能靠近车辆的横向方向穿过前部气囊的腔室延伸的话,则能够特别好地补偿侧向作用的力。优选地,限制带在前部气囊装配在车辆上的充气状态中因此与车辆纵向方向夹成50
°
至80
°
、特别是60
°
至70
°
的角度。
14.优选地,限制带的第二纵向端部紧固在前部气囊的侧壁上,以便实现限制带与车辆纵向方向的尽可能大的角度。在前部气囊的壁上为限制带的第二纵向端部仅设置唯一的紧固位置已经证明是足够的。然而,限制带的第二纵向端部的紧固位置应该位于离开撞击面的位置,而在乘员通常不会与前部气囊接触的区域中。
15.因此,限制带的第二纵向端部的紧固位置在前部气囊充气的状态中也优选远离前部气囊的吹入口或者气囊模块的容纳折合状态中的前部气囊的壳体。
16.限制带至少大致平行于车辆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在由车辆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展开的平面中倾斜延伸已经证明是有利的。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乘员头部的撞击引入前部气囊中的力可以不仅仅点状地,而且在较大的距离上被限制带吸收,这改善了约束效果。
17.限制带的两个纵向端部上的紧固位置优选分别在限制带的整个高度上延伸,使得两个纵向端部在该整个距离上与前部气囊的壁牢固地连接。
18.限制带沿着车辆竖直方向的尺寸例如大于20cm,优选大于乘员头部的平均高度并且可以为例如约20cm至40cm。
19.限制带例如由也用于前部气囊的壁的同样的织物构成,因此是柔性的,但不是弹性的。
20.通常,在整个约束过程中,限制带在其紧固位置的整个范围上保持与前部气囊的牢固连接并且优选也不改变其长度。
2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前部气囊的车辆。在正常的行驶运行中,前部气囊优选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容纳在气囊模块的壳体中。气囊模块通常设置在乘客舱的前部区域中并且例如可以装配在方向盘中或者仪表板中。
附图说明
22.下面借助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完全充气状态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前部气囊在由车辆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展开的平面中的示意性剖视图;
24.图2示出了图1的前部气囊在完全充气的和装配在车辆中的状态中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附图示出了前部气囊10,其作为副驾驶员气囊或者驾驶员气囊装配在图2示意性示出的车辆12中。两个附图示出了完全充气状态中的前部气囊10。在图2中示出了在装配在车辆12上的位置中的前部气囊10,在约束状态中的前部气囊10在乘员14即将沉入到前部气囊10中之前或者乘员14沉入到前部气囊10中期间占据该位置。
26.充气的前部气囊10在其朝向乘员14的那侧上具有设置用于与乘员14接触的撞击面16。
27.在此处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前部气囊10由唯一的可充气腔室18构成,该可充气腔
室通过由已知的、柔性的气囊织物制成的气囊壁20界定。撞击面16是壁20的一部分。
28.图1示出了前部气囊10沿着由车辆12的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q展开的平面的剖面。如在附图中可以看出的那样,撞击面16在乘员14的头部22撞到前部气囊10上的区域中大致平行于横向方向q延伸。
29.车辆竖直方向h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q。撞击面16沿着车辆竖直方向h具有一个如此大的范围,即它至少从乘员14的躯干上部24一直延伸到头部22上为止。
30.撞击面16大致与吹入口26相对,当前部气囊在约束状态中应该被充气时,填充气体通过该吹入口进入前部气囊10中(参见图1)。前部气囊10利用吹入口26紧固在(未示出的)气囊模块中,该气囊模块相对车辆固定地被装配,例如装配在车辆12的仪表板中或者方向盘中。
31.在可充气腔室18的内部设置有限制带28,该限制带从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30延伸至壁侧的紧固位置32。
32.限制带28的第一纵向端部34在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30处在内部牢固地紧固,例如缝合在撞击面16上。
33.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30相对于车辆横向方向q在此大致位于撞击面16的中心。
34.限制带28的第二纵向端部36在壁侧的紧固位置32处例如同样通过缝合牢固地紧固在侧壁37上,该侧壁是前部气囊10的壁20的一部分。侧壁37在此从撞击面16的边缘延伸至吹入口26。然而,壁侧的紧固位置32在此明显地远离吹入口26。
35.在沿着车辆竖直方向h的俯视图中,限制带28相对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q倾斜延伸。在此,选择相对于纵向方向l尽可能大的角度α,该角度例如在50
°
与80
°
之间,特别是在60
°
与70
°
之间。
36.限制带28的长度尺寸如下地确定,即该限制带28在充气的前部气囊10中如下强度地处于张力下,即在第一紧固位置30处在撞击面16中形成小凹窝38。
37.限制带28在此沿着车辆竖直方向h延伸到附图的图像平面中超过约20cm至40cm的距离,特别是超过大于乘员14的头部22的高度的距离。
38.不言而喻,限制带28也可以相对于车辆竖直方向h倾斜几度,而不会影响其功能。
39.不论是撞击面侧的紧固位置30,还是壁侧的紧固位置32都在限制带28的沿着车辆竖直方向h的整个高度上延伸。
40.限制带28在此沿着车辆竖直方向h主要在乘员14的头部22(以标准假人的头部为准)撞到撞击面16上的区域中延伸。
41.限制带28在第一紧固位置30处将带有侧向分量的力施加到撞击面16上。这在头部碰到撞击面16上时导致作用到该头部22上的侧向力,使得当在约束状态中发生造成沿横向方向q作用到车辆12上的力分量的侧向偏移撞击时减轻乘员14的头部22的扭转。
42.在整个约束状态期间,限制带28在两个紧固位置30、32处始终保持与撞击面16和壁20的牢固连接并且也不改变其长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