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4:2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图像处理装置具备通过带的热量使调色剂(记录剂)定影在片材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带进行加热。为了补偿带的发热量的不足,加热装置具备与带的内周面接触的发热部件。发热部件形成为沿着带的内周面的圆弧状。由于发热部件的尺寸的偏差,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不充分,发热部件与带之间的热输送不充分,发热部件有可能过度升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发热部件过度升温的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4.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具有带和发热部件。带呈筒状。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带的内侧。发热部件形成为沿着所述带的内周面的圆弧状。发热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带的内周面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在将所述带的挠曲量设为d、将所述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a、将所述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式(1)以及(2):
5.d≥10mm

(1)
6.0.4mm≥a-b≥0mm

(2)。
附图说明
7.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8.图2是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9.图3是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示意图。
10.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和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的关系的图。
11.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和恒温器的温度的关系的图。
12.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和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关系的图。
13.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与恒温器的温度的关系的图。
14.图8是实施例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15.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内径30mm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结果的图。
16.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内径40mm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结果的图。
17.符号说明
[0018]1…
图像处理装置,24

加热装置,30

带,40

发热部件,46

恒温器,a

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b

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d

带的挠曲量,h

发热部件的高度尺寸,w

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0020]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示意图。
[0021]
例如,图像处理装置1是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图像处理装置1读取在纸张等片材状的记录介质(以下称为“片材”。)上形成的图像来生成数字数据(图像文件)。图像处理装置1基于数字数据,使用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0022]
图像处理装置1具备显示部2、图像读取部3、片材供给部4、图像形成部5、片材翻转部6以及控制部7。
[0023]
显示部2作为输出接口进行动作,进行文字、图像的显示。显示部2也作为输入接口进行动作,从用户受理指示。例如,显示部2是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
[0024]
例如,图像读取部3是彩色扫描仪。彩色扫描仪包括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等。图像读取部3使用传感器读取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生成数字数据。
[0025]
片材供给部4向图像形成部5供给用于图像输出的片材。片材供给部4具备供纸盒10和拾取辊11。供纸盒10收纳片材p。拾取辊11从供纸盒10取出片材p。
[0026]
图像形成部5使用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5基于由图像读取部3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例如,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是被称为硬拷贝、打印输出等的输出图像。
[0027]
图像形成部5具备中间转印体20、成像部21、一次转印辊22、二次转印部23以及加热装置24。
[0028]
图像形成部5中的转印包括第一转印工序以及第二转印工序。在第一转印工序中,一次转印辊22将各成像部21的感光鼓上的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0上。在第二转印工序中,二次转印部23通过层叠在中间转印体20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将图像转印到片材上。
[0029]
中间转印体20是环状的带。中间转印体20沿图1的箭头u方向旋转。在中间转印体20的表面形成有调色剂的图像。
[0030]
成像部21使用各种颜色(例如五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沿着中间转印体20设置有多个成像部21。
[0031]
一次转印辊22将由成像部21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0上。
[0032]
二次转印部23具备二次转印辊25以及二次转印对置辊26。二次转印部23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2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
[0033]
加热装置24通过加热及加压使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通过加热装置24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从排纸部8排出到装置外部。
[0034]
片材翻转部6配置在加热装置24的侧方。片材翻转部6使片材的表面背面翻转。例如,片材的表面背面翻转在对片材的表面背面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
[0035]
控制部7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
[0036]
接着,对加热装置24进行说明。
[0037]
图2是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24的示意图。
[0038]
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24具备带30、带内部机构31、压辊32以及感应电流产生部33。
[0039]
带30是筒状的环形带。例如,带30的内径被设定为3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大小。例如,带30通过在基层上依次层叠作为发热部的发热层(导电层)以及离型层而形成。例如,基层由聚酰亚胺树脂(pi)形成。例如,发热层由铜(cu)等非磁性金属形成。例如,离型层由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树脂(pfa)等氟树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带30只要具备发热层,则不限定层结构。
[0040]
带内部机构31配置在带30的内侧。带内部机构31具备发热部件40、框架44、间隙垫45、恒温器46、支架47、第一施力部件48以及第二施力部件49。
[0041]
发热部件40与带30的内周面接触。发热部件40夹着带30与感应电流产生部33对置。发热部件40由磁性材料形成。例如,发热部件40由居里点比发热层低的整磁合金形成。例如,发热部件40由居里点为220℃~230℃的铁、镍合金等整磁合金制的薄壁金属部件形成。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部件40也可以由铁、镍以及不锈钢等具备磁性特性的薄壁金属部件形成。发热部件40只要具备磁性特性,也可以由包含磁性粉末的树脂等形成。发热部件40也可以由磁性材料(铁氧体)形成。
[0043]
发热部件40在带30的轴向(以下称为“带轴向”。)上具有长边。发热部件40沿着带30的内周面弯曲。发热部件4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带30的内周面接触。发热部件40具备弯曲部50、第一弯折部51以及第二弯折部52。弯曲部50、第一弯折部51以及第二弯折部52由同一部件一体地形成。
[0044]
弯曲部50形成为沿着带30的内周面的圆弧状。弯曲部50与带30的内周面接触。弯曲部50的曲率半径比带30的曲率半径小。
[0045]
也可以对弯曲部50的外周面实施氮化铬以及类金刚石碳(dlc)等的镀敷或涂层。通过实施氮化铬以及dlc等的镀敷或涂层,使得弯曲部50与带30的滑动性提高。
[0046]
第一弯折部51从弯曲部50的周向的第一端部55向内侧弯折。在带轴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弯折部51。第一弯折部51具有圆环状的环状部57。环状部57被沿着带轴向的摆动轴(未图示)支承。发热部件40能够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
[0047]
第二弯折部52从弯曲部50的周向的第二端部56向内侧弯折。在带轴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弯折部52。第二弯折部52与第一施力部件48的第一端部连接。例如,第一施力部件48是压缩弹簧等弹性部件。第一施力部件48的第二端部与撑条59连接。撑条59固定于框架44。发热部件40被第一施力部件48按向带30。
[0048]
间隙垫45将带30向压辊32按压。间隙垫45固定于框架44。间隙垫45使得在带30与压辊32之间形成辊隙65。间隙垫45具有形成辊隙65的辊隙形成面66。辊隙形成面66在从带轴向观察时朝向带30的内侧弯曲。辊隙形成面66在从带轴向观察时沿着压辊32的外周面弯曲。
[0049]
例如,间隙垫45由硅橡胶以及氟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间隙垫45也可以由聚酰亚胺树脂(pi)、聚苯硫醚树脂(pps)、聚醚砜树脂(pes)、液晶聚合物(lcp)以及酚醛树脂(pf)等耐热性树脂形成。
[0050]
例如,在带30与间隙垫45之间配置有片材状的摩擦减轻部件(未图示)。例如,摩擦减轻部件由滑动性良好且耐摩耗性优异的片材部件以及离型层等形成。摩擦减轻部件固定地支承于带内部机构31。摩擦减轻部件与行进的带3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摩擦减轻部件也
可以由具有润滑性的以下的片材部件形成。例如,所述片材部件也可以由浸渍有氟树脂的玻璃纤维片材构成。例如,摩擦减轻部件也可以包含硅油等润滑油。
[0051]
恒温器46作为加热装置24的安全装置发挥功能。恒温器46检测发热部件40的温度。恒温器46在发热部件40异常发热而温度上升至切断阈值时工作。通过恒温器46的工作,向感应电流产生部33的电流被切断。通过切断向感应电流产生部33的电流,防止加热装置24异常发热。
[0052]
恒温器46与第二施力部件49的第一端部连接。例如,第二施力部件49是压缩弹簧等弹性部件。第二施力部件49的第二端部与支架47连接。支架47固定于框架44。恒温器46被第二施力部件49按向发热部件40。恒温器46通过第二施力部件49的按压而跟随发热部件40的摆动。通过跟随发热部件40的摆动,恒温器46始终与发热部件40接触。
[0053]
压辊32通过未图示的加压机构对带30进行加压。例如,压辊32在金属芯的周围具备耐热性的硅海绵以及硅橡胶层等。例如,在压辊32的表面配置有离型层。离型层由pfa树脂等氟系树脂形成。
[0054]
带30以及压辊32由电机等驱动部(未图示)驱动。压辊32通过电机驱动而向箭头q方向旋转。在带30与压辊32抵接时,带30从动于压辊32而向箭头r方向旋转。在带30与压辊32分离时,带30通过电机驱动而向箭头r方向旋转。
[0055]
将从带轴向观察时通过带30的旋转中心和压辊32的旋转中心的虚拟直线设为第一直线j。将从带轴向观察时与第一直线j正交且通过带30的旋转中心的虚拟直线设为第二直线k。从带轴向观察时,发热部件40配置在比第二直线k更靠感应电流产生部33侧的位置。
[0056]
感应电流产生部33配置于带30的外部。感应电流产生部33与带30对置。感应电流产生部33隔着带30与发热部件40对置。感应电流产生部33具备未图示的线圈。从未图示的逆变器驱动电路向线圈施加高频电流。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线圈,在线圈的周围产生高频磁场。通过高频磁场的磁通,使得带30被加热。
[0057]
通过由线圈产生的磁通,在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产生磁通。通过在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产生的磁通,使得带30被加热。发热部件40在超过居里点时从强磁性变化为顺磁性。如果发热部件40超过居里点,则不形成通过发热部件40和发热层的磁路,不再辅助带30的加热。通过由整磁合金形成发热部件40,能够以居里点为界,在低温时辅助带30的升温,并且在高温时抑制带30的过度升温。
[0058]
接着,对发热部件40进行说明。
[0059]
图3是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40的示意图。在图3中,省略发热部件40的弯折部51、52等的图示。如图3所示,发热部件40具有从带轴向观察时呈圆弧状的弯曲部50。从带轴向观察时,在弯曲部50为半圆弧状的情况下,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配置在包括弯曲部50的周向的两端部(第一端部55以及第二端部56)的同一面上。
[0060]
将从带轴向观察时发热部件40的弯曲部50的周向的两端部的最大宽度设为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w。将从带轴向观察时与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w正交的发热部件40的弯曲部50的最大高度设为发热部件的高度尺寸h。
[0061]
将从带轴向观察时通过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弯曲部50的周向的两端部(第一端部55以及第二端部56)的虚拟直线设为第三直线l。如图2所示,从带轴向观察时,第三直线l相对于第二直线k平行地配置。从带轴向观察时,第三直线l配置于比第二直线k更靠感应电
流产生部33侧的位置。从带轴向观察时,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配置在第一直线j上。
[0062]
如上所述,从感应电流产生部33的线圈产生的磁通使带30的发热层发热,在发热部件40与发热层之间形成磁路,进而使发热部件40自发热。如果在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存在热输送,则发热部件40的温度被维持在比带30的温度高20℃左右的温度。恒温器46配置于带轴向的纸张通过领域,因此,如果将定影温度设为160℃,则恒温器46的检测温度为180℃左右。
[0063]
但是,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不充分,发热部件与带的热输送不充分进行,发热部件有可能过度升温。如果发热部件过度升温,则恒温器的检测温度也过度升高。即,尽管带的温度没有异常,恒温器也会进行动作,即发生所谓的恒温器的提前切断。
[0064]
因此,为了抑制发热部件的过度升温,使带与发热部件充分地密合很重要。在此,作为表示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指标,定义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本技术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与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相关。
[0065]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和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的关系的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mm],纵轴表示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mm]。如图4所示,可以认识到以下关系:随着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变大,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变小。
[0066]
另外,在发热部件形成为沿着带的内周面的圆弧状的情况下,在管理发热部件的尺寸方面,理想的是优选测定发热部件的轮廓度。但是,轮廓度的测定在量产地管理发热部件的尺寸方面极其困难。
[0067]
因此,在本技术中,通过测定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能够进行发热部件的尺寸的量产管理。例如,在发热部件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的情况下,与冲压加工的模具尺寸对应的坯料尺寸(产品尺寸)稳定。因此,具有圆弧状的发热部件的尺寸能够通过测定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来进行量产管理(图3所示的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w)。
[0068]
本技术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恒温器的温度与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相关。
[0069]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和恒温器的温度的关系的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恒温器的温度[℃],纵轴表示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mm]。如图5所示,可以认识到以下倾向:如果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变大,则恒温器的温度变高。如上所述,存在以下关系:随着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变大,带与发热部件的间隙变小(参照图4)。换言之,可以说存在以下倾向:如果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变小,则恒温器的温度变高。
[0070]
另外,带的内径与带的刚性相关。作为将带的刚性定量化的量,有带的挠曲量。带的刚性小意味着带容易因外力而变形。例如,当从带的内侧按压发热部件时,带的形状容易因使带旋转的外力、惯性力、内表面滑动的反作用力等而变形。即,带难以保持漂亮的圆弧形状,并且也难以模仿发热部件的圆弧形状。结果,旋转时的带的形状不稳定,因此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变差,带与发热部件的热输送也变差。
[0071]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和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关系的图。在此,带的内径是指将带设为正圆筒状时的带的内侧的直径。发热部件的外径是指将发热部件的弯曲部设为半圆弧状时的弯曲部的周向的两端部的最大宽度(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
[0072]
对于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评价如下设定。将即使发热部件的尺寸存在偏差恒
温器的温度也低于目标值(图7所示的目标值t)的情况(能够量产地对应的情况)设为“〇”。将由于发热部件的尺寸的偏差而恒温器的温度超过目标值的情况(如果进行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的管理则恒温器的温度低于目标值的情况)设为
“△”
。虽未图示,但将无论发热部件的尺寸的偏差如何恒温器的温度都超过目标值的情况设为
“×”
。例如,在对内径40mm的带设定了外径39.2mm的发热部件的情况下,基本上密合性为
“×”
,但如果进行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的管理,则密合性为
“△”

[0073]
如图6所示,可以认识到:在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6mm、0.7mm时,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评价为〇。另一方面,在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8mm时,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的评价为


[0074]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与恒温器的温度的关系的图。在图7中,横轴表示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mm],纵轴表示恒温器的温度[℃]。在图7中,符号g1是表示对内径40mm的带设定了外径39.6mm的发热部件时的关系的图形,符号g2是表示对内径40mm的带设定了外径39.2mm的发热部件时的关系的图形,符号t表示恒温器的温度的目标值。
[0075]
如图7所示,可以认识到存在以下倾向:在图形g1以及图形g2的任一个中,如果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变大,则恒温器的温度变低。可以认识到存在以下倾向:通过在带的内径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发热部件的外径,恒温器的温度变低。
[0076]
在图7中,图形g1相当于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4mm的情况,图形g2相当于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8mm的情况。在图形g1的情况下,与图形g2的情况相比,恒温器的温度低20℃左右,即使发热部件的尺寸存在偏差,恒温器的温度也低于目标值t。另一方面,在图形g2的情况下,根据发热部件的尺寸的偏差,恒温器的温度有可能超过目标值t,但如果进行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的管理,则恒温器的温度低于目标值t。即,如果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7mm以下,则带与发热部件的密合性良好(参照图6),恒温器的温度难以依赖于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参照图7)。
[0077]
实施方式的带30以及发热部件40满足以下的式(1)以及(2)。
[0078]
d≥10mm

(1)
[0079]
0.4mm≥a-b≥0mm

(2)
[0080]
在此,d表示带的挠曲量,a表示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b表示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具体而言,带的挠曲量d是指相对于带轴向的长度为100mm的带在带轴向的中央上部载置了200g的重物时的带的带轴向端部的位移量。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a相当于带的内径的一半的值。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b相当于发热部件的外径的一半的值。
[0081]
需要说明的是,带的挠曲量d为10mm以上的情况相当于带的内径为35mm以上的情况。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a与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b之差(a-b)为0.4mm的情况相当于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8mm的情况(图7所示的图形g2)。
[0082]
在改变发热部件40的尺寸的情况下,优选维持相对于带30的内周面的内接关系。在至少满足上述的式(2)的范围内,从带轴向观察时,发热部件40的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优选配置在第一直线j上。即,随着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a与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b之差(a-b)接近0mm,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在第一直线j上向图2的纸面右侧偏移而接近带30的中心(旋转中心)。从带轴向观察时,发热部件40的弯曲部50的圆弧中心c配置在第一
直线j上,由此维持相对于感应电流产生部33的位置关系,因此容易得到所需热量。
[0083]
优选的是,实施方式的带30以及发热部件40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3)。
[0084]
0.35mm≥a-b

(3)
[0085]
需要说明的是,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a与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b之差(a-b)为0.35mm的情况相当于带的内径与发热部件的外径之差为0.7mm的情况(参照图6)。
[0086]
也可以是,实施方式的带30以及发热部件40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4)以及(5),来代替进一步满足上述的式(3)。
[0087]
0.4mm≥a-b>0.35mm

(4)
[0088]
w>h

(5)
[0089]
在此,w表示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h表示发热部件的高度尺寸(参照图3)。
[009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式(4)中的b被设为金属板的坯料尺寸的理论值(冲压加工的模具尺寸)。在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w比发热部件的高度尺寸h大的情况下,相当于图3所示的半圆弧状。
[009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24具备带30和发热部件40。带30具有筒状。发热部件40设置在带30的内侧。发热部件40形成为沿着带30的内周面的圆弧状。发热部件4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带30的内周面接触。在将带30的挠曲量设为d、将带30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a、将发热部件40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式(1)以及(2)。
[0092]
d≥10mm

(1)
[0093]
0.4mm≥a-b≥0mm

(2)
[0094]
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
[0095]
即使发热部件40的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使带30与发热部件40充分地密合,能够充分地进行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的热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发热部件40的过度升温。
[0096]
优选的是,加热装置24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3)。
[0097]
0.35mm≥a-b

(3)
[0098]
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
[0099]
能够使带30与发热部件40更进一步密合,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的热输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发热部件40的过度升温。
[0100]
也可以是,加热装置24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4)以及(5),来代替进一步满足上述的式(3)。
[0101]
0.4mm≥a-b>0.35mm

(4)
[0102]
w>h

(5)
[0103]
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
[0104]
通过进行发热部件的宽度尺寸w的管理,即使发热部件40的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使带30与发热部件40充分地密合,能够充分地进行发热部件40与带30之间的热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发热部件40的过度升温。
[0105]
加热装置24通过进一步具备恒温器46,该恒温器46与发热部件40的内周面接触并检测发热部件40的温度,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0106]
通过抑制发热部件40的过度升温,能够抑制恒温器46提前切断。因此,作为加热装置24的安全装置,能够使恒温器46的动作稳定地进行。
[0107]
图像处理装置1通过具备前述的加热装置24,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
[0108]
加热装置24能够抑制发热部件40的过度升温。因此,图像处理装置1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0109]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10]
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满足以下的式(1)以及(2)。
[0111]
d≥10mm

(1)
[0112]
0.4mm≥a-b≥0mm

(2)
[0113]
与此相对,也可以是,加热装置满足以下的式(6)来代替上述的式(2)。
[0114]
0.98≤b/a≤1

(6)
[0115]
在此,b/a表示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b相对于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a的比。
[0116]
实施方式的发热部件的弯曲部从带轴向观察时具有半圆弧状。与此相对,也可以是,发热部件的弯曲部具有从带轴向观察时周向长度比半圆弧状小的圆弧状。或者,也可以是,发热部件的弯曲部具有从带轴向观察时周向长度比半圆弧状大的圆弧状。例如,发热部件的弯曲部只要形成为沿着带的内周面的圆弧状即可。
[0117]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此相对,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是消色装置。在图像处理装置为消色装置的情况下,加热装置进行利用消色调色剂将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消色(消去)的处理。
[0118]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将带的挠曲量设为d、将带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a、将发热部件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式(1)以及(2)。
[0119]
d≥10mm

(1)
[0120]
0.4mm≥a-b≥0mm

(2)
[0121]
通过以上的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
[0122]
即使发热部件的尺寸存在偏差,也能够使带与发热部件充分地密合,能够充分地进行发热部件与带之间的热输送。因此,能够抑制发热部件的过度升温。
[0123]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0124]
实施例
[0125]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0126]
[实施例]
[0127]
实施例使用了圆筒状的带。带的带轴向的长度为100mm。带使用了内径30mm的带以及内径40mm的带这两种。
[0128]
[实验例]
[0129]
针对实施例的内径30mm的带以及内径40mm的带分别测定了带的挠曲量。带的挠曲量的测定器使用了mitutoyo公司制的高度计。带的挠曲量的测定样品数在各内径各设定为6个。带的挠曲量的测定位置设为带轴向两端部(分别为图8所示的带的纸面左端上部le以及纸面右端上部re)。
[0130]
图8是实施例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0131]
带的挠曲量的测定方法将带的初始位置(挠曲前的位置)设为0。在此,带的初始位置是相对于带在带轴向的中央上部载置200g的重物前的位置,是指以带不移动的程度(不向图8的箭头方向旋转的程度)相对于带在带轴向端部上部载置高度计的测定部时的轻负载位置。
[0132]
在相对于带在带轴向的中央上部载置了200g的重物后测定了带的挠曲量。带的挠曲量的测定位置是相对于带在带轴向的中央上部载置了200g的重物后的位置,是以带不移动的程度(不向图8的箭头方向旋转的程度)相对于带在带轴向端部上部载置高度计的测定部时的轻负载位置。
[0133]
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内径30mm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结果的图。
[0134]
如图9所示,能够确认内径30mm的带的挠曲量的平均值为6.2mm。
[0135]
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内径40mm的带的挠曲量的测定结果的图。
[0136]
如图10所示,能够确认内径40mm的带的挠曲量的平均值为14.4mm。
[0137]
由以上可知,如果带的内径变大,则带的挠曲量变大(带的刚性变低)。需要说明的是,内径30mm的带的挠曲量与内径40mm的带的挠曲量之间的中央值为10mm左右,因此可知在带的挠曲量为10mm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推定为相当于带的内径为35mm以上的情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