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2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及燃料干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各界都在倡导环保,我国作为农业的大国,对环保就更加的重视。例如农作物秸秆在成熟收获后,本身水分含量就高达40%以上,如遭遇阴雨天气农作物秸秆不能及时干燥,很快会发生腐烂变质,从而影响生物质发电效率且污染环境。
3.中国专利cn202485384u公布了一种生物质燃料蓄热干燥系统,其利用生物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来加热干燥生物质燃料;中国专利申请cn109442872a公布了一种生物质干燥系统,其利用太阳能干燥房初步干燥,结合生物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和汽轮机作功后的低压蒸汽余热对生物质燃料进行二次转筒干燥;以上两种专利对于生物质锅炉排污余热、蒸汽余热及循环冷却水余热未加提及利用。生物质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排污率一般在1%-3%之间,连续排污量较大,且温度在120℃左右;定期排污排放时间很短,每班排1-2次,每次30秒左右,温度在100℃左右。锅炉排污热水通常经扩容器扩容后直接排入降温池降温后外排地沟,排污热水热量白白浪费且污染环境;除氧器排汽和锅炉启停蒸汽通常直接对空排放,而且噪声污染严重,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内热水热量通常也被白白浪费。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生物质发电厂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底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包括:
8.排污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连接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
9.蒸汽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连接生物质锅炉的排气管道;
10.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连接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凝汽器和冷却塔;
11.盘管加热装置,所述盘管加热装置具有生物质燃料干燥区,所述盘管加热装置分别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和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
12.可选的,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包括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
13.可选的,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包括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
14.可选的,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还包括汇流管;
15.所述汇流管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和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16.可选的,所述排气管道包括除氧器排汽管道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
道,所述除氧器排汽管道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17.可选的,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排汽管,所述水箱和所述盘管加热装置通过循环管连接。
18.可选的,包括循环管道包括均连接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凝汽器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为流体流向冷却塔的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为流体流向凝汽器的管道;
19.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具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盘管加热装置。
20.可选的,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循环管和所述盘管加热装置相连通。
21.可选的,所述盘管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盘管加热器、第二盘管加热器、第三盘管加热器和第四盘管加热器;
22.所述第一盘管加热器和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
23.所述第二盘管加热器和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相连通;
24.所述第三盘管加热器和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
25.所述第四盘管加热器和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相连通。
26.可选的,所述第一盘管加热器、第二盘管加热器、第三盘管加热器和第四盘管加热器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技术的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利用生物质发电厂系统余热锅炉排污热水、除氧器排汽及锅炉启停排汽、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热量作为热源,同时结合太阳能集热装置,充分利用白天光照条件,以多能互补的形式实现24小时持续干燥生物质燃料的目的,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减少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有效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30.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的盘管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的盘管加热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排污余热回收装置;2、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3、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4、蒸汽余热回收装置;5、除氧器排汽管道;6、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7、汽水混合器;8、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9、凝汽器;10、冷却塔;11、循环泵;12、盘管加热
装置;12-1、第一盘管加热器;12-2、第二盘管加热器;12-3、第三盘管加热器;12-4、第四盘管加热器;13、太阳能集热装置;14、汇流管;15、水箱;16、排汽管;17、循环管道;17-1、第一管道;17-2、第二管道;18、接口;18-1、第一接口;18-2、第二接口;18-3、第三接口;19、循环管;20、生物质燃料。
35.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包括: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和盘管加热装置12。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连接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连接生物质锅炉的排气管道。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连接循环管道17,所述循环管道17上设置有凝汽器9和冷却塔10。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具有生物质燃料干燥区,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分别通过循环管19连接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和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
40.该生物加热干燥系统在使用时,分别利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对生物质进行加热干燥,使生物质燃料20升温从而达到水分蒸发的目的,避免了排污热水热量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内热水热量被白白浪费;使得阴雨天气农作物秸秆也能及时干燥,不会很快发生腐烂变质,提高了生物质发电效率,且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
41.本技术的生物质加热干燥系统利用生物质发电厂系统余热锅炉排污热水、除氧器排汽及锅炉启停排汽、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热量作为热源以多能互补的形式实现24小时持续干燥生物质燃料的目的,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能,减少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有效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包括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2。
43.本实施方案中,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中的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2通过连续向
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提供热量,连续排污量较大,且温度在120℃左右,从而能够对生物质燃料持续的进行加热干燥,避免排污热水热量被白白浪费且污染环境。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包括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3。
45.本实施方案中,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中的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3通过定期向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提供热量,定期排污排放时间很短,每次30秒左右,温度在100℃左右,从而能够对生物质燃料定期的进行加热干燥,与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2相结合使用,提高生物质电厂机组的能源利用率。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还包括汇流管14;所述汇流管14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2和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3,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
47.本实施方案中,生物质锅炉的排水管道中的汇流管14一端分别连接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管2和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水管3,另一端连接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避免排污热水热量被直接排入降温池降温后外排地沟而被白白浪费且污染环境。
4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气管道包括除氧器排汽管道5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6,所述除氧器排汽管道5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6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
49.本实施方案中,排气管道中的除氧器排汽管道5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6分别通过管道连通至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经汽水混合器7提供热量,盘管加热装置12出水,经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吸热后,对生物质进行加热干燥,避免了除氧器排汽管道5和锅炉启停主蒸汽旁路支管排汽管道6通常直接对空排放,降低了噪声的污染。
50.其中,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包括水箱15,所述水箱15顶部连接有排汽管16,所述水箱15和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通过循环管19连接。
51.本实施方案中,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包括水箱15,水箱15顶部连接有排汽管16,水箱15和盘管加热装置12通过循环管19连接,能更好的对生物质进行加热干燥,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5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循环管道17包括均连接所述冷却塔10和所述凝汽器9的第一管道17-1和第二管道17-2,所述第一管道17-1为流体流向冷却塔10的管道,所述第二管道17-2为流体流向凝汽器9的管道。
53.其中,循环管道17包括均连接冷却塔10和凝汽器9的第一管道17-1和第二管道17-2,第一管道17-1的流体流向冷却塔10,第二管道17-2的流体流向凝汽器9,通过分管道循环流向,使管道中的水能够经冷却塔10和凝汽器9更好的加热干燥,促进秸秆的升温,使得水分能够加快蒸发。
54.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具有第一连接口18-1、第二连接口18-2和第三连接口18-3,所述第一连接口18-1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7-1,所述第二连接口18-2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7-2,所述第三连接口18-3连接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
55.本实施方案中,循环管道17上还设置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作为循环动力提供流体循环动力,不断将循环热水送至盘管加热装置12中进行热交换,不同的接口对应不同管道和盘管加热装置,能够避免出现都塞管道或者腐蚀设备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冷却水的循
环利用效率,加快了对生物质进行加热干燥。
56.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生物加热干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13,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3通过循环管19和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相连通。
57.本实施方案中,太阳能集热装置13通过循环管19和盘管加热装置12相连通,太阳能集热装置13放置于料棚上方,盘管加热装置12具有生物质燃料干燥区,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13来持续干燥生物质燃料,有效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盘管加热装置12包括第一盘管加热器12-1、第二盘管加热器12-2、第三盘管加热器12-3和第四盘管加热器12-4。所述第一盘管加热器12-1和所述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相连通。所述第二盘管加热器12-2和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3相连通。所述第三盘管加热器12-3和所述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相连通。所述第四盘管加热器12-4和所述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相连通。
59.本实施方案中,盘管加热装置针对排污余热回收装置1、太阳能集热装置13、蒸汽余热回收装置4、循环冷却水分流装置8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盘管加热器,使得各水路相互封闭,相互不干涉,能更好的将每种能源加提及利用,避免能源被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本技术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相耦合,利用每种能源对生物质燃料持续的进行加热和干燥,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
6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盘管加热器12-1、第二盘管加热器12-2、第三盘管加热器12-3和第四盘管加热器12-4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连接示意图请参考图2所示。将四股热源进行分区铺设,根据进料的方向进行分区梯级加热,更加有效提高了对生物质燃料的加热干燥和对生物质电厂机组的能源利用率。当然实际情况可以根据生物质电厂料棚规模进行并排蛇形管路铺设,连接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需要注意的,本技术中各盘管加热器的实际管路铺设方式并不限于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设计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任何盘管管路布局结构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