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28: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乏汽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乏汽,如将这些乏汽直接对空排放,不仅会造成能量和工质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热污染,而且乏汽排放口很容易冷凝形成水雾,对定期排污扩容器周围的设备和环境形成安全隐患。
3.现有的一些发电厂会为定期排污扩容器设置用于回收乏汽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由于定期排污扩容器属于压力容器,当乏汽回收装置内的阀门或管路排气量小于定期扩容器的乏汽产生量时,定期排污扩容器会存在一定的爆炸风险。
4.基于此,如何在对定期排污扩容器排放的乏汽进行回收利用的同时,兼顾乏汽回收装置的安全性,在确保不影响垃圾焚烧主体工艺系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乏汽进行回收利用,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乏汽回收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混合器、疏水箱、安全阀和除盐水管道;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顶部设置有安全阀和乏汽主管道;所述安全阀用于当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压力升高至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时,对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内压力进行释放;所述乏汽主管道依次连接混合器连通管道、混合器排空管道和大气;所述混合器通过所述混合器连通管道与定期排污扩容器相连通,所述混合器通过混合器排空管道连接至大气,所述混合器还通过混合器减温水管道与除盐水管道相连;所述疏水箱通过疏水箱连接管道与所述混合器的底部相连通。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设计压力的1~1.2倍。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设计压力的1.05倍。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乏汽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混合器连通管道和混合器排空管道之间的。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合器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合器排空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合器减温水管道包括第一减温水管道和第二减温水管道,所述第一减温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减温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疏水箱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底部设置有排污降温池。
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通过排污管道连通至所述排污降温池。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能够将定期排污扩容器的乏汽排至混合器,利用除盐水对混合器内的乏汽进行喷淋减温,使乏汽冷凝后进入到疏水箱中进行回收。该乏汽回收装置既回收乏汽介质又回收了乏汽的热量,同时还消除了定期排污扩容器产生的乏汽直接排放对周围的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在定期排污扩容器的顶部设置了安全阀,安全阀能够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内压力升高至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时,对定期排污扩容器内的压力进行释放。当回收装置内的阀门异常关闭或存在管道堵塞的情况时,利用安全阀对内部压力升高的定期排污扩容器进行压力释放,有效的避免了因定期排污扩容器内部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爆炸风险,提高了回收装置的安全性,确保垃圾焚烧主体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定期排污扩容器;2-混合器;3-疏水箱;4-安全阀;5-除盐水管道;6-乏汽主管道;61-第一阀门;7-混合器连通管道;71-第二阀门;8-混合器排空管道;81-第三阀门;9-混合器减温水管道;91-第一减温水管道;92-第二减温水管道;93-第四阀门;10-疏水箱连接管道;101-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1、混合器2、疏水箱3、安全阀4和除盐水管道5;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顶部设置有安全阀4和乏汽主管道6;所述安全阀4用于当定期排污扩容器1的压力升高至安全阀4的整定压力时,对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内压力进行释放;所述乏汽主管道6依次连接混合器连通管道7、混合器排空管道8和大气。
26.所述混合器2通过所述混合器连通管道7与定期排污扩容器1相连通,所述混合器2通过混合器排空管道8连接至大气,所述混合器2还通过混合器减温水管道9与除盐水管道5相连。所述疏水箱3通过疏水箱连接管道10与混合器2的底部相连通。
27.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阀4的整定压力为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设计压力的1~1.2倍。其中,安全阀4的具体型号以及安全阀4的整定压力可以根据定期排污扩容器1的容积及相关参数来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定期排污扩容器1的容积为1.5m3,安全阀的型号为a48y型弹簧带扳手全启式安全阀。优选地,将所述安全阀4的整定压力设定为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设计压力的1.05倍。
28.进一步的,所述乏汽主管道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1,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通过所述第一阀门61连接至大气。第一阀门61在回收装置正常运行时处于关闭状态,当乏汽回收装置出现故障,或疏水箱2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接受定期排污扩容器排出的乏汽时,可以通过开启第一阀门61,对定期排污扩容器产生的乏汽进行暂时的排放。
29.所述混合器连通管道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1,通过开启第二阀门71,使定期排污扩容器1内的乏汽经混合器连通管道7进入混合器2中。所述混合器排空管道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81,混合器2通过第三阀门81连接至大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混合器排空管道7以及第三阀门81,能够实现在乏汽回收装置的启动初期,对混合器2内的空气进行排放,有效的避免了混合器内空气进入回收系统中的各管道及阀门中形成气泡,导致管道连通不畅,确保回收装置的顺利运行。
30.参见图1,所述混合器减温水管道9有两条,包括第一减温水管道91和第二减温水管道92。其中,第一减温水管道91和第二减温水管道92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混合器的侧壁上,且第一减温水管道91位于第二减温水管道92的上方,所述第一减温水管道91和所述第二减温水管道9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阀门93。在本实施例中,在混合器2的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了一条混合器减温水管道9,能够确保除盐水与乏汽更加均匀的混合,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31.所述疏水箱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01。混合器2内的乏汽经过第一减温水管道91和第二减温水管道92喷淋的除盐水减温作用后,会形成冷凝水并集中在混合器2的底部。通过开启第五阀门101,使冷凝水通过疏水箱连接管道10进入疏水箱3中进行收集。
32.进一步的,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底部还设置有排污降温池,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所述排污降温池。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回收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要先对定期排污扩容器1本体上方的安全阀4进行整定,整定压力为定期排污扩容器1设计压力的1~1.2倍。
35.当回收装置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下,安全阀4处于关闭状态,定期排污扩容器1产生的乏汽通过混合器连通管道7连接至混合器2,通过向混合器2喷除盐水减温,使乏汽冷凝成凝结水,再通过疏水箱连接管道10将冷凝的凝结水收集至疏水箱3中,实现了乏汽的回收利用。当回收装置内各阀门或连接管道由于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定期排污扩容器1内的乏汽无法顺利排出时,定期排污扩容器1内压力会增大,当定期排污扩容器1压力升高至安全阀4的整定压力时,安全阀4会开启并对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1内压力进行释放,消除了定期扩容器的爆炸风险,确保回收装置整体系统的安全运行。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