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组装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9:4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组装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可将冷热冷量转换的设备,它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和易于清除水垢等特点,使得管壳式换热器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给水采暖工程领域中,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在组装时,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外壁面呈圆弧光滑状,因此不便于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定位,管壳式换热器在安装焊接其他法兰盘与管道时,需要再次转动角度,且管壳式换热器再次安装和拆卸时需要频繁的拆卸限位螺丝,导致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组装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组装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部两端固定安装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头、第一滑键、搭接杆、第二滑键、支撑底板和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键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的两端,所述搭接杆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的两端中心,所述第一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支撑底板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一滑键滑动插接在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挤压头固定连接在第一滑键的顶端,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气缸、第二活塞杆、复位弹簧、第二滑动槽和支撑侧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插接在第一气缸的内部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杆滑动插接在第一气缸的内部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对称等距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槽对称等距开设在支撑侧板的顶端内部,且所述第二滑动槽位于复位弹簧的侧端。
5.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t型活塞杆、限位圆杆、支撑底座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内部中心,所述t型活塞杆滑动插接在第二气缸的内部,所述限位圆杆固定连接在t型活塞杆的底部两端。
6.优选的,所述t型活塞杆和挤压头的顶部两端和侧端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塑胶垫片。
7.优选的,所述支撑侧板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圆杆相适配的圆孔。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端中心开设有放置槽。
9.优选的,所述支撑侧板的顶部两端开设有与搭接杆相适配的移动槽,且移动槽位于第二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一.通过挤压装置的设置,可将换热器进行定位的工作,通过换热器的自重可带动
紧固装置内部启动,使得可带动挤压装置内部的卡扣装置移动,直至卡扣装置将换热器的外壁实现定位的工作,通过挤压装置的内部的支撑装置,可将换热器进行辅助定位的工作。
12.二.通过紧固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装置,当没有架设换热器时,可通过复位装置,将挤压装置整体进行复位,通过支撑装置的内部设置,可将挤压装置整体进行提升工作,使得可将换热器向上移动,便于转动角度,通过支撑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可将防护装置滑动插接在紧固装置的内部,使得可避免支撑装置内部出现歪斜的现象。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拆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挤压装置、2-紧固装置、3-支撑装置、4-挤压头、5-第一滑键、6-搭接杆、7-第二滑键、8-支撑底板、9-第一滑动槽、10-第一活塞杆、11-第一气缸、12-第二活塞杆、13-复位弹簧、14-第二滑动槽、15-支撑侧板、16-t型活塞杆、17-限位圆杆、18-支撑底座、19-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组装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顶部两端固定安装有紧固装置2,紧固装置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挤压装置1,挤压装置1包括挤压头4、第一滑键5、搭接杆6、第二滑键7、支撑底板8和第一滑动槽9,第二滑键7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8的两端,搭接杆6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8的两端中心,第一滑动槽9对称开设在支撑底板8的顶端内部,第一滑键5滑动插接在第一滑动槽9的内部,挤压头4固定连接在第一滑键5的顶端,紧固装置2包括第一活塞杆10、第一气缸11、第二活塞杆12、复位弹簧13、第二滑动槽14和支撑侧板15,第一气缸11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15的顶部两端,第一活塞杆10滑动插接在第一气缸11的内部一端,第二活塞杆12滑动插接在第一气缸11的内部另一端,复位弹簧13对称等距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15的顶端内部,第二滑动槽14对称等距开设在支撑侧板15的顶端内部,且第二滑动槽14位于复位弹簧13的侧端。
20.支撑装置3包括t型活塞杆16、限位圆杆17、支撑底座18和第二气缸19,第二气缸19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8的内部中心,t型活塞杆16滑动插接在第二气缸19的内部,限位圆杆17固定连接在t型活塞杆16的底部两端,通过第二气缸19启动带动t型活塞杆16向上移动,使得可将支撑底板8向上顶起,便于对换热器进行转动工作。
21.t型活塞杆16和挤压头4的顶部两端和侧端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塑胶垫片,可避免换热器在固定时出现滑动的现象。
22.支撑侧板15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圆杆17相适配的圆孔,可保证t型活塞杆16沿直线上下移动。
23.支撑底板8的顶端中心开设有放置槽,可便于换热器临时放置。
24.支撑侧板15的顶部两端开设有与搭接杆6相适配的移动槽,且移动槽位于第二滑动槽14与第二滑动槽14之间,可允许搭接杆6与第一活塞杆10接触,便于进行限位工作。
2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先将本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再操作外界的吊运装置将换热器吊运放置在支撑底板8的顶端,通过支撑底板8的顶端中心开设有放置槽,使得可保证换热器不会在支撑底板8上晃动,此时,可将吊运装置从换热器上取下,通过换热器自身的重量,可带动支撑底板8向下位移,通过第二滑键7滑动插接在第二滑动槽14的内部,使得可保证支撑底板8沿直线向下移动,此时,当支撑底板8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可带动搭接杆6向下与第一活塞杆10接触,在搭接杆6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支撑侧板15的顶端内部开设有与搭接杆6相适配的移动槽,且复位弹簧13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13的弹性可缓冲支撑底板8向下挤压的冲击力,此时,当第一活塞杆10向下移动时,可压缩第一气缸11内部的气体,直至带动第二活塞杆12向支撑侧板15的内侧移动,此时,第二活塞杆12会挤压挤压头4向内移动,直至带动挤压头4与换热器的外壁接触,在挤压头4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滑键5滑动插接在第一滑动槽9的内部,使得可保证挤压头4沿直线移动,避免对换热器定位时出现歪斜的现象,在挤压头4与换热器接触时,通过挤压头4的侧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塑胶垫片,使得可防止换热器晃动,通过挤压头4下滑的距离不超过第二活塞杆12的顶端,使得可避免第二活塞杆12出现脱落的现象,当换热器需要进行转动角度时,可将第二气缸19启动,使得可带动t型活塞杆16向上移动至与支撑底板8的底端接触,在t型活塞杆16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侧板15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圆杆17相适配的圆孔,使得限位圆杆17滑动插接在圆孔内部,从而可保证t型活塞杆16 沿直线上下移动,且限位圆杆17向上移动的极限距离不超过支撑侧板15的底端,因此可避免t型活塞杆16出现脱落的现象,通过t型活塞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塑胶垫片,可避免t型活塞杆16与支撑底板8接触时出现钢性碰撞,随着t型活塞杆16不断的带动支撑底板8向上位移,使得可带动搭接杆6与第一活塞杆10分离,使得第二活塞杆12不再挤压挤压头4,从而可释放换热器,便于使用者将换热器进行转动角度的工作。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