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8:4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


背景技术:

2.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对节能减排的有重要意义。
3.超低能耗建筑为了尽可能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需要进行防热桥处理。建筑外墙中需要大量用到连接件,以保证建筑外墙板、保温层等跟墙体连接,但是目前的连接件自身不具备“断热桥”能力,导致超低能耗建筑需刻意采取保温包裹连接件、加厚保温层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热桥效应,增大了工程成本及建筑墙体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墙端连接段、隔热夹板和干挂端连接段;
7.所述墙端连接段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筒,
8.所述干挂端连接段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筒,
9.所述隔热夹板设置于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之间;
10.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均为变径结构;
11.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内部分别设置有隔热体;
12.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隔热体内部设置有抗弯连接段。
13.进一步,所述抗弯连接段采用薄壁工字钢。
14.进一步,所述隔热夹板为两个,分别止抵于抗弯连接段两侧壁;
15.所述隔热夹板止抵端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榫卯块体,用于连接与隔热体上。
16.进一步,所述隔热体设置有与多个榫卯块体相对应的榫卯凹槽,
17.所述榫卯块体与榫卯凹槽榫卯连接。
18.进一步,所述榫卯块体内部设置有抗剪钢条。
19.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筒下端口的内径小于上端口的内径;
20.所述第二连接筒下端口的内径大于上端口的内径。
21.进一步,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劲肋。
22.进一步,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23.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依次连接的墙端
连接段、隔热夹板和干挂端连接段形成具有断热桥能力的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通过抗弯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内部均设置有隔热体,隔热体包裹抗弯连接段设置,抗弯连接段使得两个隔热体无法发生相对的转角位移,保证结构的强度;其次,设置于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之间的隔热夹板和隔热体,会阻断热量沿着连接件传递的路径,降低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之间的热传导,形成具备断热桥的能力,本干挂连接件结构简单,但具备连接件的结构强度和功能,同时具有断热桥的能力。
26.进一步的,隔热夹板和隔热体通过榫卯块体与榫卯凹槽榫卯连接,使得隔热夹板能够设置于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之间,同时能够提高本干挂连接件的抗剪切能力。
27.进一步的,榫卯块体设置有抗剪钢条,抗剪钢条可以填充榫卯块体来防止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内的隔热体发生隔热体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进一步提高本结构的抗剪切能力。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的俯视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中墙端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干挂端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隔热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隔热夹板的侧视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抗弯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隔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隔热体的主视图。
37.图中,1为墙端连接段,11为第一端板,12为第一连接孔,13为加劲肋,14为第一连接板,15为第一连接筒,2为隔热夹板,21为榫卯块体,22为抗剪钢条,3为干挂端连接段,31为第二端板,32为第二连接孔,33为第二连接板,34为第二连接筒,4为抗弯连接段,5为隔热体,51为榫卯凹槽,52为抗弯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39.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
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墙端连接段1、隔热夹板2和干挂端连接段3;
42.所述墙端连接段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端板11、第一连接板14和第一连接筒15,如图3所示;
43.所述干挂端连接段3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31、第二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筒34,如图4所示;
44.所述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之间设置有隔热夹板2,具体的,隔热夹板2可以防止墙端连接段1与干挂端连接段3直接接触,阻断热量传递,还可以嵌合第一连接筒15与第二连接筒34内的隔热体5,保证两个隔热体5不会在隔热体5的高度方向发生相对位移;
45.所述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均为变径结构;
46.所述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内部分别设置有隔热体5;
47.具体的,第一连接筒15与第二连接筒34相邻侧壁及第一连接筒15和第一连接板14的相邻侧壁均竖直设置,剩余两侧壁为倾斜设置,形成变径结构;同样的,第二连接筒34与第一连接筒15相邻侧壁及第二连接筒34和第二端板31的相邻侧壁均竖直设置,剩余两侧壁为倾斜设置,形成变径结构;
48.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筒15的倾斜侧壁与第一连接筒15高度之间的夹角小于摩擦角,用于保证本干挂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隔热体5与第一连接筒15不会发生脱出现象,同时使得第一连接筒15防止第一连接筒15内隔热体5发生向下发生位移的趋势最大化。第二连接筒34的倾斜侧壁与第一连接筒15高度之间的夹角也小于摩擦角,用以保证本干挂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连接筒34与第二连接筒34内的隔热体5不会发生脱出现象,同时使得第二连接筒34内的隔热体5防止第二连接筒34发生向下发生位移的趋势最大化。
49.进一步的,隔热体5和隔热夹板2均为具有绝热能力的木材制作,因木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故隔热体5在制作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经切割、合并完成制作。
50.所述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的隔热体5内部设置有抗弯连接段4,具体的,隔热体5内部设置有贯通高度的抗弯连接槽52,便于后期连接抗弯连接段4。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为,如图7所示,所述抗弯连接段4采用薄壁工字钢,其具有抗弯能力强,连接、加工和安装简便的优点。
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为,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隔热夹板2为两个,分别止抵于抗弯连接段4中部的两侧壁;
53.所述隔热夹板2止抵端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榫卯块体21,用于连接与隔热体5上。
54.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隔热体5设置有与多个榫卯块体21相对应的榫卯凹槽51。
55.所述榫卯块体21与榫卯凹槽51榫卯连接,使得隔热夹板2能够设置于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1之间,同时能够提高本干挂连接件的抗剪切能力。
56.进一步的,所述榫卯块体21内部设置有抗剪钢条22,抗剪钢条22可以填充榫卯块体21来防止第一连接筒15与第二连接筒34内的隔热体5发生隔热体5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进一步提高本结构的抗剪切能力。
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第一连接筒15下端口的内径小于上端口的内径;
58.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下端口的内径大于上端口的内径,具体的,隔热体5、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较大,故本技术干挂连接件在隔热体5、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的上方区域还可以作用承载建筑保温层的支撑区域。
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端板11和第一连接板14之间设置有加劲肋13,加劲肋13能够保证第一端板11和第一连接板14之间的局部稳定,可以提高本干挂连接件的稳定性。
6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端板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便于第一端板11与建筑墙体或结构部件连接。
61.所述第二端板3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32用于建筑外墙板、石材和建筑挂板等。
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干挂连接件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63.s1:将墙端连接段1通过第一端板11与建筑墙体或结构部件连接;
64.s2:在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内分别安装隔热体5;
65.s3:采用两个隔热夹板2嵌合两个隔热体5,实现墙端连接段1和干挂端连接段3初步连接;
66.s4:采用小力度多次数的方式锤入抗弯连接段4到预定位置,完成干挂连接件的安装。
67.本干挂连接件在使用时步骤简单,根据预设步骤,对各零件逐个拼接即可完成,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
68.本技术连接件的工作原理为:当墙端连接段1通过第一端板11与建筑墙体或结构部件连接,且干挂端连接段3通过第二端板31与建筑墙板连接后,干挂端连接段3会产生相对墙端连接段1向下的剪切变形趋势和弯曲变形趋势,此时干挂端连接段3会受到干挂端连接段3内部隔热体5的嵌固作用,使得干挂端连接段3与其内部的隔热体5无法发生剪切变形,且会因为自锁原理使得干挂端连接段3与其内部的隔热体5无法发生剪切变形的趋势最大化,干挂端连接段3也会因为第二连接筒34嵌固着隔热体5,使得二者无法发生弯曲变形,那么建筑墙板的力就会顺着干挂端连接段3传导到隔热体5上。而两个隔热夹板2会将两个隔热体5榫卯嵌固,隔热夹板2内部的抗剪钢条22会使得两个隔热体5不会发生相对剪切变形,而且两个隔热体5内部会因为各自嵌合着抗弯连接段4的一肢翼缘,使得两个隔热体5无法发生相对转角位移。此外,一个隔热体5还嵌合在第一连接筒15内部,第一连接筒15内的隔热体5与第一连接筒15也无法发生剪切变形位移趋势和弯曲变形趋势,由此建筑墙板的荷载就会传导到墙端连接段1上。在本技术连接件传力的过程中,使用具有绝热能力的木材制作隔热体5和隔热夹板2,会阻断热量沿着连接件传递的路径,由此本技术连接件也具备了断热桥的能力。
69.本技术干挂连接件还具有以下优点:隔热体5、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是本技术传力原理中的组成部分,但是隔热体5、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较大,故本技术干挂连接件在隔热体5、第一连接筒15和第二连接筒34的上方区域还可以作用承载建筑保温层的支撑区域。
70.考虑到本技术的特殊受力原理,使用时必须要保证墙端连接段1的第一连接筒15上端内径大而下端内径小,且第二连接筒34上端内径小而下端内径大。
7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