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7:1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煤化工行业的污水主要来自煤制焦炭、煤气净化、焦化产品回收和精制过程,污水中含有大量氨氮、酚类、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等污染物,是一种污染浓度高、组分复杂、量大面广、可生化性差、有毒难降解的有机工业污水。
3.在煤化工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反应试剂和絮凝剂,进而使得污水中的化合物形成絮状物沉淀,这种絮状物沉淀易和淤泥和絮状物沉淀混合在一起,目前的煤化工污水处理设备往往利用反应试剂和污水反应,并且通过搅动来加速反应进度,但是反应中形成的絮状物沉淀和淤泥和絮状物沉淀易受到离心力作用而粘附在反应罐内壁,那么就需要使用者定期对反应罐内壁进行清洗,清洗麻烦,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在罐体内壁,所述往复丝杠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刮板,所述方形框内壁开设有出泥腔,所述方形框和刮板内壁共同开设有多个抽泥孔。
7.优选地,所述刮板呈三棱柱结构,所述罐体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
8.优选地,每个所述t形杆顶壁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t形杆的一端贯穿箱体底壁后和滑板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箱体上部侧壁对称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10.优选地,所述进液管和出泥腔固定连通,所述螺母底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底部内壁和往复丝杠侧壁滑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罐体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罐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
13.1、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往复丝杠转动,进而往复丝杠带动多个搅拌叶对污水进行搅动,加快絮凝剂和污水的充分反应,提高沉淀速度;
14.2、在搅动沉淀的过程中,部分淤泥和絮状物沉淀受离心力作用附着在罐体内侧壁上,此时螺母将通过多个t形杆带动方形框和罐体内侧壁相抵上下往复滑动,进而方形框底部的刮板对淤泥和絮状物沉淀进行刮除,避免淤泥和絮状物沉淀存留在罐体内侧壁,需要人工进行定期的清理;
15.3、当螺母带动t形杆和方形框向下滑动时,还可通过t形杆和推杆带动滑板在箱体内向下密封滑动,进而滑板通过进液管向出泥腔和抽泥孔内抽气体,使得刮板刮出的淤泥和絮状物沉淀通过抽泥孔、出泥腔和进液管抽入到箱体内,随后再排出外界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中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罐体、2电机、3往复丝杠、4螺母、5t形杆、6方形框、7刮板、8出泥腔、9抽泥孔、10搅拌叶、11进料管、12出料管、13支撑柱、14箱体、15推杆、16滑板、17进液管、18出液管、19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1,罐体1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3,往复丝杠3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往复丝杠3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在罐体1内壁,往复丝杠3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4,螺母4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t形杆5,t形杆5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6,方形框6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刮板7,方形框6内壁开设有出泥腔8,方形框6和刮板7内壁共同开设有多个抽泥孔9。
22.刮板7呈三棱柱结构,罐体1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箱体14,箱体1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16,滑板16在箱体14内上下密封滑动。
23.每个t形杆5顶壁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5,推杆15远离t形杆5的一端贯穿箱体14底壁后和滑板16固定连接,在方形框6和t形杆5的作用下,螺母4不产生自转。
24.箱体14上部侧壁对称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内均设有单向阀,进液管17内的单向阀只允许出泥腔8内的泥浆进入到箱体14内,而出液管18内的单向阀只允许箱体14内的泥浆排出到外界进行收集。
25.进液管17和出泥腔8固定连通,螺母4底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9,螺纹管19底部内壁和往复丝杠3侧壁滑动连接,螺纹管19的底端和往复丝杠3仅产生滑动,而不产生相对位移,而螺纹管19具有伸缩的性能,进而螺纹管19的顶端可随螺母4同步上下运动,对往复丝杠3侧壁的螺纹进行保护,避免砂浆堵塞螺纹。
26.罐体1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1,罐体1底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罐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3,从进料管11内通入煤化工污水,净化后的污水从出料管12内排出到下一个工序。
2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从进料管11内加入煤化工污水、反应试剂和絮凝剂、打开电机2,电机2为y80m2-2型号的电机,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往复丝杠3转动,进而往复丝杠3带动多个搅拌叶10对污水进行搅动,加快絮凝剂和污水的充分反应,提高沉淀速度,在搅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部分淤泥和絮状物沉淀附着在罐体1内侧壁上,此时螺母4将通过多个t形杆5带动方形框6和罐体1内侧壁相抵上下往复滑动,进而方形框6底部的刮板7对淤泥和絮状物沉淀进行刮起,避免淤泥和絮状物沉淀存留在罐体1内侧壁,需要人工进行定期的清理。
28.当螺母4带动t形杆5和方形框6向下滑动时,一方面,刮板7将罐体1内侧壁的淤泥和絮状物沉淀刮起,另一方面,t形杆5通过推杆15带动滑板16在箱体14内向下密封滑动,进而滑板16通过进液管17向出泥腔8和抽泥孔9内抽气体,使得刮板7刮起的淤泥和絮状物沉淀通过抽泥孔9、出泥腔8和进液管17抽入到箱体14内。
29.当螺母4带动t形杆5和方形框6向上滑动时,t形杆5通过推杆15带动滑板16在箱体14内向上密封滑动,进而将箱体14内的淤泥和絮状物沉淀排出到外界进行收集。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3),所述往复丝杠(3)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所述往复丝杠(3)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在罐体(1)内壁,所述往复丝杠(3)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4),所述螺母(4)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t形杆(5),所述t形杆(5)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6),所述方形框(6)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刮板(7),所述方形框(6)内壁开设有出泥腔(8),所述方形框(6)和刮板(7)内壁共同开设有多个抽泥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7)呈三棱柱结构,所述罐体(1)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t形杆(5)顶壁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5),所述推杆(15)远离t形杆(5)的一端贯穿箱体(14)底壁后和滑板(1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4)上部侧壁对称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所述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内均设有单向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7)和出泥腔(8)固定连通,所述螺母(4)底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9),所述螺纹管(19)底部内壁和往复丝杠(3)侧壁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1),所述罐体(1)底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罐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化工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在罐体内壁,所述往复丝杠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刮板,所述方形框内壁开设有出泥腔,所述方形框和刮板内壁共同开设有多个抽泥孔。本实用新型在搅动沉淀的过程中,螺母将通过多个T形杆带动方形框和罐体内侧壁相抵滑动,方形框底部的刮板对淤泥和絮状物沉淀进行刮起并吸除,避免淤泥和絮状物沉淀存留在罐体内侧壁,需人工进行清理。理。理。


技术研发人员:张格星 郭伟 张灿龙 胡千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格星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3/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