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公交车驾驶区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2:20: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驾驶区。


背景技术:

2.公交车、城市客车、巴士等公共汽车是专门用于城市和城郊的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该种车辆往往乘客核载大,司机的驾驶环境直接关系整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给司机驾驶区隔离出安全区域,以防他人打扰司机安全驾驶,造成不必要的驾驶事故。
3.现有的公共汽车上装的司机包围,多采用铝合金式,通过底部支架和扶手分别上下连接于车身上,包围门和表台的配合处安装有一个独立的门立柱,以便于包围的开启和关闭;但是现有的设计,由于司机包围和表台不是一体设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导致了包围和表台整体效果缺乏统一性,时间长了开门将发生异响松动;再者,铝合金式的司机包围重量重,其外露的硬面容易导致司机磕碰受伤,且安装复杂、装配效率低;再者,现有的司机包围结构在其安装后往往占用了车辆电器箱的位置,车辆电器箱需单独再安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包括:检修部、包围部和仪表部;所述包围部连接在所述检修部和所述仪表部之间;
7.其中,所述包围部与所述仪表部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包围部、检修部相对于所述仪表部同侧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包围部与所述检修部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部和仪表部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10.进一步的,所述仪表部、包围部及检修部周向包围面的高度为50-55cm。
11.进一步的,所述包围部包括包围门和第一电气箱;所述包围门包括上的透明板和下部的包围面;所述第一电气箱竖直设于包围部和检修部之间,所述第一电气箱与透明部之间设有连接件。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气箱门朝向检修部。
13.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部内部设有前轮罩台阶和第二电气箱,所述第二电气箱设于前轮罩台阶上方;所述检修部顶部设有第二电气箱门,所述包围部顶部周向设有把手。
14.进一步的,所述仪表部、包围部和检修部的包围面包括上片和下片。
15.进一步的,所述仪表部拐角位置设有灭火器存放箱。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气箱下方的包围部设有储物箱。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驾驶区进行一体化设计,在保证各区间功能模块的同时具有更大的存储空间,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各类型车辆的驾驶区,本实用新型将存储空间设于周向包围面内,有利于提高安全的可靠性、美观性以及检修方便性。
19.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驾驶区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检修部;2.包围部;3.仪表部;4.包围面;5.透明板;6.第一电气箱;7.第二电气箱;8.上片;9.下片;10.灭火器存放箱;11.储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只是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部件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一种公交车驾驶区,包括:检修部1、包围部2和仪表部3;包围部2连接在检修部1和仪表部3之间;
28.其中,包围部2与仪表部3之间呈钝角设置,包围部2、检修部1相对于仪表部3同侧设置;包围部2与检修部1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29.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只在包围部的包围门的位置预留2个对接缝,整体性强;采用硬发泡材质,表面覆革软包,美观舒适。
30.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周圈位置,向下延伸50-55cm,包裹住驾驶区及左前轮罩台阶,从根本上解决台阶外露的问题,提高内饰的整体视觉效果;仪表部3、包围部2和检修部1的包围面包括上片8和下片9,上片8采用亚光黑色,下片9及第一电气箱为ral9002颜色,层次分明。
31.包围部2包括包围门和第一电气箱6;包围门包括上部的透明板5和下部的包围面;第一电气箱6竖直设于包围部2和检修部1之间,第一电气箱6与透明部5之间设有连接件;第一电气箱门朝向检修部,隐藏式电器箱设计,可以将司机下部分电器件调整到司机后电器
箱内,减少司机下线束多及凌乱的问题。
32.检修部2内部设有前轮罩台阶和第二电气箱7,所述第二电气箱设于前轮罩台阶上方;所述检修部顶部设有第二电气箱门,所述包围部顶部周向设有把手。
33.隐藏灭火器设计,在仪表台拐角位置集成灭火器存放箱10,满足欧洲客户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驾驶区美观性。
34.第一电气箱6下方的包围部设有储物箱11,隐藏储物箱设计,在司机包围后隔断下方位置预留储物箱,可以存放停车楔等随车工具。
35.包围门上设计零钱箱存放位置,隐藏固定螺钉;包围门下方预留大型储物盒,满足欧洲客户存放背包的实际需求;并在包围门玻璃上预留投币口,满足当地的乘车投币需求。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2中,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主要包括如下结构:
38.包围部2连接在检修部1和仪表部3之间;包围部2与仪表部3之间呈钝角设置,包围部2、检修部1相对于仪表部3同侧设置;包围部2与检修部1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39.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周圈位置,向下延伸至驾驶室地面50-55cm处,包裹住驾驶区及左前轮罩台阶,司机包围后隔断与过桥匹配,为了保证配合面的平齐度、贴合度,在包围下方预留高度调节空间,隐藏式设计,保证内饰安装的整体效果;
40.司机上顶内饰件与过桥及前顶相匹配,解决错台问题;
41.在司机上顶内预留储物箱,储物箱下底板手动螺母固定结构,在满足储物的基础上,可方便快速拆卸及电器件的检修。
42.充分校核司机上电器件的放置角度及位置,满足司机的操控方便性及舒适性;为了保证司机上顶出风口的出风效果,在过桥位置细化风道结构,增加引风道直接连接出风口,避免风速的流失。
43.驾驶区中顶匹配电动天窗结构,满足客户的需要。
44.实施例3
45.本实施例3中,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附件设计,主要包括如下结构:
46.包围部2连接在检修部1和仪表部3之间;包围部2与仪表部3之间呈钝角设置,包围部2、检修部1相对于仪表部3同侧设置;包围部2与检修部1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47.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周圈位置,向下延伸至驾驶室地面50-55cm处,包裹住驾驶区及左前轮罩台阶;
48.司机遮阳帘拉绳预留到前立柱上,避免开窗时拉绳的飘动;
49.司机后增加衣撑架,司机前立柱上增加纸筒架,喊话器隐藏到司机左后位置等,方便司机的日常使用。
50.电器箱内设计门开亮灯结构,方便客户使用。
51.实施例4
52.本实施例4中,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针对内饰异响问题采取的设计方案,主要包
括如下结构:
53.包围部2连接在检修部1和仪表部3之间;包围部2与仪表部3之间呈钝角设置,包围部2、检修部1相对于仪表部3同侧设置;包围部2与检修部1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54.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周圈位置,向下延伸至驾驶室地面50-55cm处,包裹住驾驶区及左前轮罩台阶,司机包围后隔断与过桥匹配,为了保证配合面的平齐度、贴合度,在包围下方预留高度调节空间,隐藏式设计,保证内饰安装的整体效果;
55.提高部件强度,采用不锈钢扶手,合理布置扶手连接杆,最大光杆尺寸≯800mm;电器箱及司机包围内发泡与骨架配合处,增加胶粘连接,增加强度及减震效果;司机包围玻璃增加骨架支撑;内饰件采用pc合金材料,提高部件的强度;延续采用胶粘固定结构,提高内饰件和骨架的固定强度,避免相对运动。
56.预留设计间隙,风道与过桥之间预留2mm间隙;仪表台与两侧门板各预留4mm装配间隙。
57.实施例5
58.本实施例5中,提供一种公交车驾驶区增加隔音降噪材料,主要包括如下结构:
59.包围部2连接在检修部1和仪表部3之间;包围部2与仪表部3之间呈钝角设置,包围部2、检修部1相对于仪表部3同侧设置;包围部2与检修部1的一侧与车身侧面共线,相对的另一侧呈倾斜设置。
60.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仪表部3、包围部2以及检修部1周圈位置,向下延伸至驾驶室地面50-55cm处,包裹住驾驶区及左前轮罩台阶,司机包围后隔断与过桥匹配,为了保证配合面的平齐度、贴合度,在包围下方预留高度调节空间,隐藏式设计,保证内饰安装的整体效果;
61.司机上顶、前乘客门上与前顶之间增加1.5mm隔音材料;司机包围检修门内增加减震垫。
62.驾驶区顶内饰在装配时应按照集成驾驶区顶内饰、过桥的顺序进行安装。
63.在装配过程中,仪表部和第一电箱应配合进行预装,之后先固定仪表部,再固定第一电箱;包围部和检测部进行预装后,先固定检测部的第二电器箱,再将司机包围固定在检测部第二电器箱上部,最后将包围门固定好。
64.电器部件、电器线束、灭火器、储钱盒等按照其设计位置安装在一种高端公交车驾驶区内饰相应位置。
65.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