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舶吊梁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0:44: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吊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船舶业的发展,船舶逐渐要求装载量大、吃水浅、航速快,促使船舶向肥大、浅水、大功率发展。同时为了减少船舶自重,船体用板及构件相对减薄和减少,从而导致结构强度不足。所有这些都使船舶振动加剧,振动已成为航运界一个突出的问题。轻微的振动是允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船舶机舱区域设备较多,会设置很多吊梁用于设备维修时的调离及装配。由于机舱振动比较严重,故吊梁也会产生比较大得振动,影响其强度。吊运过程中吊梁也易产生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装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吊梁在吊运移动过程中的振动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
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船舶吊梁加强结构,包括吊梁本体,吊梁本体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ⅰ,吊梁本体另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ⅱ,所述的吊梁支撑点ⅰ和吊梁支撑点ⅱ之间的吊梁本体上设置向吊梁本体一侧延伸的加强支架ⅰ,所述的吊梁支撑点ⅰ和吊梁支撑点ⅱ之间的吊梁本体上还设置向吊梁本体另一侧延伸的加强支架ⅱ。
6.所述的吊梁本体上的加强支架ⅰ和加强支架ⅱ设置为交错布置的结构,相邻加强支架ⅰ和加强支架ⅱ存在间隙。
7.所述的加强支架ⅰ包括支架底部、支架侧梁、支架斜梁。
8.所述的加强支架ⅰ的支架侧梁和支架斜梁下端分别连接支架底部,支架侧梁和支架斜梁上端分别连接船体结构,加强支架ⅰ的支架底部与吊梁本体上表面连接。
9.所述的加强支架ⅱ包括支架底部、支架侧梁、支架斜梁。
10.所述的加强支架ⅱ的支架侧梁和支架斜梁下端分别连接支架底部,支架侧梁和支架斜梁上端分别连接船体结构,加强支架ⅱ的支架底部与吊梁本体上表面连接。
11.所述的吊梁本体为工字梁。
12.所述的加强支架ⅰ的支架底部与吊梁本体上表面焊接。
13.所述的加强支架ⅱ的支架底部与吊梁本体上表面焊接。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吊梁本体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ⅰ,吊梁本体1另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ⅱ,实现吊梁本体两端的支撑,而吊梁支撑点ⅰ和吊梁支撑点ⅱ分别连接船体结构。这样,实现吊梁本体的悬空布置。而为加强吊梁本体的强度,在吊梁本体上设置多个加强支架ⅰ和多个加强支架ⅱ。加强支架ⅰ向吊梁本体一
侧延伸,加强支架ⅱ向吊梁本体另一侧延伸。而相邻加强支架之间设置根据计算获得的间距,从而从不同位置对工装本体实现可靠支撑,防止变形,每个加强支架分别与船体结构连接。因此,这样的结构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运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吊运过程的振动,提高整个吊梁工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装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吊梁在吊运移动过程中的振动。
附图说明
16.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计算刚度时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吊梁本体;2、吊梁支撑点ⅰ;3、吊梁支撑点ⅱ;4、加强支架ⅰ;5、加强支架ⅱ;6、支架底部;7、支架侧梁;8、支架斜梁;9、船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船舶吊梁加强结构,包括吊梁本体1,吊梁本体1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ⅰ2,吊梁本体1另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ⅱ3,所述的吊梁支撑点ⅰ2和吊梁支撑点ⅱ3之间的吊梁本体1上设置向吊梁本体1一侧延伸的加强支架ⅰ4,所述的吊梁支撑点ⅰ2和吊梁支撑点ⅱ3之间的吊梁本体1上还设置向吊梁本体1另一侧延伸的加强支架ⅱ5。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基于独特巧妙的构思,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吊梁本体1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ⅰ2,吊梁本体1另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ⅱ3,实现吊梁本体两端的支撑,而吊梁支撑点ⅰ2和吊梁支撑点ⅱ3分别连接船体结构。这样,实现吊梁本体的悬空布置。而为加强吊梁本体的强度,在吊梁本体上设置多个加强支架ⅰ4和多个加强支架ⅱ5。加强支架ⅰ4向吊梁本体1一侧延伸,加强支架ⅱ5向吊梁本体1另一侧延伸。而相邻加强支架之间设置根据计算获得的间距,从而从不同位置对工装本体1实现可靠支撑,防止变形,而每个加强支架分别与船体结构9连接。因此,这样的结构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运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吊运过程的振动,提高整个吊梁工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装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吊梁在吊运移动过程中的振动。
23.所述的吊梁本体1上的加强支架ⅰ4和加强支架ⅱ5设置为交错布置的结构,相邻加强支架ⅰ4和加强支架ⅱ5存在间隙。所述的加强支架ⅰ4包括支架底部6、支架侧梁7、支架斜梁8。所述的加强支架ⅰ4的支架侧梁7和支架斜梁8下端分别连接支架底部6,支架侧梁7和支架斜梁8上端分别连接船体结构9,加强支架ⅰ4的支架底部6与吊梁本体1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加强支架ⅱ5包括支架底部6、支架侧梁7、支架斜梁8。所述的加强支架ⅱ5的支架侧梁7和支架斜梁8下端分别连接支架底部6,支架侧梁7和支架斜梁8上端分别连接船体结构9,加强
支架ⅱ5的支架底部6与吊梁本体1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吊梁本体1为工字梁。上述结构,加强支架ⅰ4一方面连接吊梁本体,另一方面连接船体结构。加强支架ⅱ5一方面连接吊梁本体,另一方面连接船体结构。实现吊梁本体的结构的可靠加强。
24.所述的加强支架ⅰ4的支架底部6与吊梁本体1上表面焊接。所述的加强支架ⅱ5的支架底部6与吊梁本体1上表面焊接。上述结构,加强支架ⅰ4和加强支架ⅱ5上部也分别焊接船体结构,连接可靠。
25.在设定加强支架时,需要设定吊梁方向的相邻加强支架的距离。而确定为了确定吊梁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以下计算证明:吊梁相邻支架间的间隔可依据吊梁弯矩计算得出准确值。计算公式:
26.δmax=pl3/48ei
27.a)p=最大负荷(kg)
28.b)l=支架间隔(cm)
29.c)e=铁的弹性系数(2150000kg/cm2)
30.:适用安全率为4时:537500kg/cm231.d)i=材料的断面2次力矩(cm4)
32.举例如下:
33.i-beam 200x100x7,支架间隔3m,重量为2ton时的弯矩为:
34.δmax=2000x3003/48x537500(安全率:4)x2170(ix)=0.96cm
35.计算得出在肋位间距为800mm的一般结构中,每3段frame安装1个加强支架时,吊梁的强度不存在问题。
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吊梁本体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ⅰ,吊梁本体1另一端设置吊梁支撑点ⅱ,实现吊梁本体两端的支撑,而吊梁支撑点ⅰ和吊梁支撑点ⅱ分别连接船体结构。这样,实现吊梁本体的悬空布置。而为加强吊梁本体的强度,在吊梁本体上设置多个加强支架ⅰ和多个加强支架ⅱ。加强支架ⅰ向吊梁本体一侧延伸,加强支架ⅱ向吊梁本体另一侧延伸。而相邻加强支架之间设置根据计算获得的间距,从而从不同位置对工装本体实现可靠支撑,防止变形,每个加强支架分别与船体结构连接。因此,这样的结构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运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吊运过程的振动,提高整个吊梁工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吊梁加强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吊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吊装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吊梁在吊运移动过程中的振动。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