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14:0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通常分层修筑,为增强路面层状体系的整体性以提高路面结构荷载传递能力,从而减少路面损伤,常在面层与基层间及面层各层间分别撒铺透层油及粘层油将各层有效地粘结在一起。工程实践中,路面层间接触状态常介于完全连续与完全光滑之间,如果层间处置措施不当而失去粘结出现剥离,很容易成为路面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而降低路面传递车辆荷载能力,最终导致路面裂缝、车辙、推移、拥包、坑槽等损坏的出现。滑移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开裂,而拥包则直接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般认为沥青路面的滑移是由于沥青面层和基层之间由于粘结力不足,在行车荷载的水平力反复作用下,发生层间滑移。目前交通运输的多轴数,轴数、高轮压的新特点,使道路受力状况较以往发生了明显变化,变为更加复杂,远非传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所采用的均布轮胎荷载计算模式,复杂的接触压力导致了基、面层的严重滑移而不得不挖掉重铺.造成前修后补,降低了道路服务水平。因此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态,科学预测重载交通荷载下地基累积变形和失稳灾变是保障交通运营安全、实现全生命周期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底端设置有实验箱底座,所述实验箱上端设置有实验箱箱盖,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沥青路面模型,所述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设置有液压系统及微型光栅传感器,所述沥青路面模型内埋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电路与计算机系统电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沥青路面模型分为若干层,所述沥青路面模型的每层均埋设有位移传感器。
6.进一步的,所述实验箱由钢化玻璃分段加工而成,且最上段的钢化玻璃的上端高于沥青路面模型的顶面。
7.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水平液压装置和竖向液压装置,所述水平液压装置与所述竖向液压装置均与计算机系统电连接,所述水平液压装置为沥青路面模型施加水平力,用于模拟车辆刹车时对沥青路面施加的水平力,所述竖向液压装置为沥青路面模型施加竖向载荷,用于模拟车辆对沥青路面的竖向载荷。
8.进一步的,所述微型光栅传感器为若干个且均匀布设在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所述微型光栅传感器与所述液压系统的布置互不干涉。
9.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
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0.1)、沥青路面模型的制作及位移传感器的设置
1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沥青路面模型的层数以及每层的厚度,并在实验箱内逐层铺设完成沥青路面模型的设置,在铺设过程中将位移传感器埋设于沥青路面模型的每一层中;
12.2)、微型光栅传感器的设置
13.将微型光栅传感器均匀布置于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用于实时获取地基累积变形的信息以及沥青路面模型的表层形变量;
14.3)、法向力确定
15.实验中法向力为车辆对沥青路面的载荷,根据情况对最大车辆载荷进行取值计算,考虑车辆的运动状态,将法向力定为脉动循环载荷;
16.4)、水平力确定
17.实验中水平力为车辆制动时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制动载荷,取水平力为循环载荷,以对实际路段进行模拟;
18.5)、输入损伤机理的确立
19.该实验通过模拟一种重载交通下动力失稳灾变机理,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建立了沥青层间位移相互作用的损伤机理模型;
20.6)、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监测实验
21.将预先建立的模型输入计算机系统,点击实验开始,设置路面层间位移20mm或者沥青开裂20mm时停止,完成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智能监测。
22.进一步的,步骤3中法向力的表达式为
[0023][0024]
式中:f

表示竖向液压装置施加的法向力;
[0025]
a表示路段最大车辆载荷;
[0026]
ω为常数,可对脉动循环周期进行控制;
[0027]
t表示时间。
[0028]
进一步的,步骤4中水平力的具体确定方式为:
[0029]
在规范jtg d60—2015中,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kn/m集中荷载按以下标准选取,计算跨径l0≤5m,pk=270kn,l0≥50m,pk=360kn;5《l0《50m,pk值采用线性内插求得,以下取加载长度为5
×
30m,计算跨径为30m,双车道进行表示,实际实验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30]f制动
=2
×
0.1
×
(150
×
10.5 320
×
5)=635.0kn;
[0031]
取水平力为循环载荷,以对实际路段进行模拟:
[0032][0033]
式中:f
水平
表示水平液压装置施加的法向力;
[0034]
ω为常数,与法向力循环载荷保持一致。
[0035]
进一步的,步骤5中损伤机理模型的具体确定方式为:
[0036]
首先假设沥青的损伤为各向同性,则岩石的损伤的一维本构关系为
[0037]
σ=σ

(1-d)=e(1-d)ε
[0038]
利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其强度分布的随机性,沥青材料的微元破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39][0040]
式中,f为微元强度的随机分布变量,m和f0为反映材料非均质性的非负常数,定义损伤变量d为材料破坏的微元数nf与微元总数n的比值,其范围为0-1,则
[0041][0042]
根据边界条件及广义胡克定律及沥青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简化沥青路面的模型为σ1=σ,σ2=σ3=0,ε1=ε,简化公式为
[0043][0044]
代入公式后求微分得,损伤本构模型如下:
[0045]
[0046]
式中,
[0047]
利用传感器的监测性能,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沥青层间位移的安全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室内足尺寸模型实验、现场实验获得尽可能多的沥青路面层间位移实测样本,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并以此对改进后的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实现沥青层间位移预警平台的深度学习,最终实现沥青层间位移灾害预测预警平台对沥青层间位移的准确预测。
[004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49]
本发明中的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可通过位移传感器以及微型光栅传感器实时对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也可对其内部层间结构状态进行损伤机理分析,实现灾变预判。
附图说明
[0050]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1]
图2为本发明实验箱的侧视图。
[0052]
图3为本发明的实验箱箱盖剖视图。
[0053]
图4为动力失稳灾变机理分析示意图。
[0054]
1-沥青路面面层、2-沥青路面基层、3-沥青路面底基层、4-沥青路面垫层、5-实验箱底座、6-液压系统、7-实验箱箱盖、8-微型光栅传感器、9-位移传感器、10-计算机系统、11-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
参考附图1-3,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底端设置有实验箱底座5,所述实验箱上端设置有实验箱箱盖7,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沥青路面模型,所述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设置有液压系统6及微型光栅传感器8,所述沥青路面模型内埋设有位移传感器9,所述位移传感器9通过电路11与计算机系统10电连接。
[0057]
在本实施例中,沥青路面模型由上到下依次为沥青路面面层1、沥青路面基层2、沥青路面底基层3和沥青路面垫层4,所述沥青路面模型的每层均埋设有位移传感器9,位移传感器9选用大量程高精度磁致伸缩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沥青路面模型每层的瞬时和累积变形。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实验箱由钢化玻璃分段加工而成,在实验结束后,可逐段拆卸下来便于清洗,最上段的钢化玻璃的上端高于沥青路面模型的顶面用于模拟沥青路面模型的路肩。
[0059]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系统6包括水平液压装置和竖向液压装置,所述水平液压装置与所述竖向液压装置均与计算机系统电连接,所述水平液压装置为沥青路面模型施加水平
力,用于模拟车辆刹车时对沥青路面施加的水平力,所述竖向液压装置为沥青路面模型施加竖向载荷,用于模拟车辆对沥青路面的竖向载荷。
[0060]
在本实施例中,微型光栅传感器8为若干个且均匀布设在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所述微型光栅传感器8与所述液压系统6的布置互不干涉。
[0061]
一种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智能监测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62]
1)、沥青路面模型的制作及位移传感器的设置
[0063]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沥青路面模型的层数以及每层的厚度,并在实验箱内逐层铺设完成沥青路面模型的设置,在铺设过程中将位移传感器9埋设于沥青路面模型的每一层中;
[0064]
2)、微型光栅传感器的设置
[0065]
将微型光栅传感器8均匀布置于沥青路面模型的顶端,用于实时获取地基累积变形的信息以及沥青路面模型的表层形变量;
[0066]
3)、法向力确定
[0067]
实验中法向力为车辆对沥青路面的载荷,根据情况对最大车辆载荷进行取值计算,考虑车辆的运动状态,将法向力定为脉动循环载荷;
[0068][0069]
式中:f

表示竖向液压装置施加的法向力;
[0070]
a表示路段最大车辆载荷;
[0071]
ω为常数,可对脉动循环周期进行控制;
[0072]
t表示时间;
[0073]
4)、水平力确定
[0074]
实验中水平力为车辆制动时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制动载荷,在规范jtg d60—2015中,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kn/m集中荷载按以下标准选取,计算跨径l0≤5m,pk=270kn,l0≥50m,pk=360kn;5《l0《50m,pk值采用线性内插求得,以下取加载长度为5
×
30m,计算跨径为30m,双车道进行表示,实际实验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75]f制动
=2
×
0.1
×
(150
×
10.5 320
×
5)=635.0kn;
[0076]
取水平力为循环载荷,以对实际路段进行模拟:
[0077][0078]
式中:f
水平
表示水平液压装置施加的法向力;
[0079]
ω为常数,与法向力循环载荷保持一致;
[0080]
t表示时间;
[0081]
5)、输入损伤机理的确立
[0082]
该实验通过模拟一种重载交通下动力失稳灾变机理,如图4(a)所示,车辆的交通次数越多,道路损伤程度越大,最后趋于稳定状态,而csr越大,即车辆越超重,轴向力也越大,道路损伤程度也就越大;如图4(b)所示,剪切波速与状态参数呈负相关,即车辆运行速度越快,状态参数越小,道路损伤程度越大,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建立了沥青层间位移相互作用的损伤机理模型,假设沥青的损伤为各向同性,则岩石的损伤的一维本构关系为
[0083]
σ=σ

(1-d)=e(1-d)ε
[0084]
利用weibull布来描述其强度分布的随机性,沥青材料的微元破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85][0086]
式中,f为微元强度的随机分布变量,m和f0为反映材料非均质性的非负常数,定义损伤变量d为材料破坏的微元数nf与微元总数n的比值,其范围为0-1,则
[0087][0088]
根据边界条件及广义胡克定律及沥青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简化沥青路面的模型为σ1=σ,σ2=σ3=0,ε1=ε,简化公式为
[0089][0090]
代入公式后求微分得,损伤本构模型如下:
[0091][0092]
式中,利用传感器的监测性能,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沥青层间位移的安全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室内足尺寸模型实验、现场实验获得尽可能多的沥青路面层间位移实测样本,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并以此对改进后的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实现沥青层间位移预警平台的深度学习,
最终实现沥青层间位移灾害预测预警平台对沥青层间位移的准确预测;
[0093]
6)、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监测实验
[0094]
将预先建立的模型输入计算机系统,点击实验开始,设置路面层间位移20mm或者沥青开裂20mm时停止,完成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智能监测。
[0095]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