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02:52: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保温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绿色建筑为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大大的改善了环境,未来绿色建筑会成为趋势,保温墙体作为主要的建筑维护结构,大多采用传统砖砌筑或混凝土现浇的方式。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10890665.x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保温墙体预制结构,包括基层墙体、模板框、辅助固定板、支架,基层墙体外墙内部从上至下等距离依次设有固定槽,基层墙体外墙内部位于固定槽之间从前至后等距离依次设有一号插槽,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位于基层墙体上下端均安装有辅助固定板,模板框上下端设有卡槽h状支架卡接,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层墙体内,同时通过固定栓固定固定支架与模板框,固定栓在拧动的过程中螺纹套筒与螺纹头螺纹连接,继续拧动固定栓后,螺纹套筒末端四周推动滑块往基层墙体内移动,从而挤压连接杆,使得连接杆之间转动凸起,防止了螺钉受外界震动而松动,使得模板框不易脱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螺钉将支架与墙体固定,工作人员需要将螺钉旋进墙体内,存在有增大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与墙体安装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安装的模板框,墙体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截面设置为t字型,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设置有外扩组件,所述固定杆上可拆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外扩组件外扩的驱动件,所述固定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支架与所述模板框之间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固定杆端部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靠近于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杆于所述滑孔内升降设置有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模板框与所述支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放置于安装孔内,在外扩组件与驱动件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安装孔与固定杆之间锚固效果,此时朝向安装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实现对固定杆的锚固效果,调节螺纹杆在滑孔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支架位置的调节效果,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支架与模板框之间实现固定效果,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大大提升工作人员安装支架的工作效率;另外在保温组件的作用下,确保墙体保温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外扩组件包括驱动筒、多个第一扩杆以及多个第二扩杆,所述第一扩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筒侧壁铰接,所述第一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扩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底端铰接,所述驱动筒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均朝向固定杆方向运动,当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运动至贴合固定杆位置,将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运动至安装孔开口大的位置,当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发生外扩时,便于实现固定杆的锚固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扩杆与所述驱动筒、所述第一扩杆与所述第二扩杆以及所述第二扩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均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为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方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铰接轴的作用下,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连接位置朝向安装孔侧壁摆动,便于实现固定杆的锚固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驱动件设置为动力筒,所述动力筒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所述动力筒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筒顶端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动力筒朝下运动,动力筒推动驱动筒朝下运动,此时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的连接位置朝向安装孔开口大的侧壁运动。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驱动筒下方,所述限位环上端与所述驱动筒下端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用于对驱动筒运动位置进行限制,限位环位于驱动筒下方,限位环上端与驱动筒下端抵接,驱动筒的位置被限制。
1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于所述滑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于所述滑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螺纹杆转动的限位件。
18.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靠近于所述滑孔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螺母转动,螺纹杆跟随一起运动,在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实现限制螺纹杆转动的效果,螺纹杆被驱动沿着滑孔的轴线方向运动,螺纹杆带动支架运动,进而实现对支架位置的调节效果。
20.优选的,所述螺母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置为l状,所述固定杆于所述滑孔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截面设置为l状,所述转动块竖直段与所述螺母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水平段在所述转动槽的水平段转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以及转动槽内壁均设置为设置为l状,转动块竖直段与螺母底端固定连接,转动块水平段在转动槽的水平转动,进而实现螺母与固定杆之间的转动效果。
22.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螺杆,螺杆,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套设滑移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与所述滑杆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23.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以及抵接盘,所述抵接盘与所述滑杆靠近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卡接环与所述螺纹套远离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环套设于所述滑杆外,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抵接盘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螺纹套与螺杆螺纹连接,此时螺纹套带着卡接环朝向抵接盘运动,当卡接环运动至与抵接盘抵接的位置后,在螺纹套与螺杆螺纹连接以及抵接盘与卡接环相互牵扯的作用下,完成支架与模板框之间的固定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将固定杆放置于安装孔内,在外扩组件与驱动件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安装孔与固定杆之间锚固效果,此时朝向安装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实现对固定杆的锚固效果,调节螺纹杆在滑孔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支架位置的调节效果,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支架与模板框之间实现固定效果,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大大提升工作人员安装支架的工作效率;
27.2.将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运动至安装孔开口大的位置,驱动动力筒朝下运动,动力筒推动驱动筒朝下运动,此时第一扩杆以及第二扩杆的连接位置朝向安装孔开口大的侧壁运动,朝向安装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安装孔内形成混凝土层,此时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扩杆的锚固作用下,确保固定杆与墙体之间固定牢固的效果;
28.3.当驱动螺母转动,螺纹杆跟随一起运动,在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实现限制螺纹杆转动的效果,螺纹杆被驱动沿着滑孔的轴线方向运动,螺纹杆带动支架运动,进而实现对支架位置的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模板框、固定杆、外扩组件以及固定杆的示意图;
31.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杆、螺杆以及螺纹套的爆炸示意图;
33.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6是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5.图7是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模板框;3、安装孔;4、固定杆;5、滑孔;6、螺纹杆;7、驱动筒;8、第一扩杆;9、第二扩杆;10、铰接轴;11、动力筒;12、限位环;13、螺母;14、限位块;15、限位槽;16、转动块;17、转动槽;18、螺杆;19、滑杆;20、螺纹套;21、卡接环;22、抵接盘;23、玻璃球;24、尖钉;25、手柄;26、弹簧;27、抵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与墙体安装的支架1以及与支架1安装的模板框2,支架1与模板框2之间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安装在模板框2内的导热盒、与导热盒连接的一号导热杆以及与一号导热杆连接的二号导热杆,二号导热杆与支架1连接,因此墙体内的一号导热杆将热量传递给二号导热杆,二号导热杆将热量传递给支架1,进而形成了循环,实现墙体保温的效果。
39.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对支架1进行固定,墙体设置有安装孔3,安装孔3的内壁截面设置为t字型,支架1朝向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外壁设置有外扩组件,外扩组件包括驱动筒7、两个第一扩杆8以及两个第二扩杆9,第一扩杆8的一端与驱动筒7侧壁铰接,第一扩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扩杆9端部铰接,第二扩杆9的另一端与的固定杆4底端铰接,驱动筒7滑动连接于固定杆4外,第一扩杆8与驱动筒7、第一扩杆8与第二扩杆9以及
第二扩杆9与固定杆4之间均通过铰接铰接,铰接轴10的轴线方向为水平设置且垂直于固定杆4的轴线方向;
40.参照图2和图6,驱动件设置为动力筒11,动力筒11套设在固定杆4外,且动力筒11的底端与驱动筒7的顶端抵接,首先将驱动筒7朝上运动,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均朝向固定杆4方向运动,当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运动至贴合固定杆4位置,将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运动至安装孔3开口大的位置,驱动动力筒11朝下运动,动力筒11推动驱动筒7朝下运动,此时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的连接位置朝向安装孔3开口大的侧壁运动,固定杆4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限位环12用于对驱动筒7运动位置进行限制,限位环12位于驱动筒7下方,限位环12上端与驱动筒7下端抵接,驱动筒7的位置被限制,此时朝向安装孔3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安装孔3内形成混凝土层,此时在第一螺杆18以及第二扩杆9的锚固作用下,确保固定杆4与墙体之间固定牢固的效果。
41.参照图1和图5,当需要对模板框2支架1进行调节时,固定杆4定点杆设置有滑孔5,滑孔5靠近于支架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固定杆4于滑孔5内升降设置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与支架1固定连接,固定杆4于滑孔5开口处转动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螺母13靠近于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16,两个转动块16相对于螺母13的轴线对称设置,固定杆4于滑孔5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槽17,转动块16以及转动槽17内壁均设置为l状,转动块16竖直段与螺母13底端固定连接,转动块16水平段在转动槽17的水平转动,进而实现螺母13与固定杆4之间的转动效果;
42.固定杆4于滑孔5内设置有限制螺纹杆6转动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14,螺纹杆6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长度方向沿着螺纹杆6的轴线方向设置,限位槽15靠近于滑孔5的一端为开口设置,限位块14在限位槽15内滑动;当驱动螺母13转动,螺纹杆6跟随一起运动,在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之间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实现限制螺纹杆6转动的效果,螺纹杆6被驱动沿着滑孔5的轴线方向运动,螺纹杆6带动支架1运动,进而实现对支架1位置的调节效果。
43.参照图3和图4,为了实现支架1与模板框2之间的固定效果,固定组件包括与支架1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螺杆18,支架1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杆19,滑杆19外套设有螺纹套20,螺纹套20与螺杆18螺纹连接,螺纹套20与滑杆19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21以及抵接盘22,抵接盘22与滑杆19靠近于固定杆4的一端同轴固定,卡接环21与螺纹套20远离于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接环21套设于滑杆19外;驱动螺纹套20与螺杆18螺纹连接,此时螺纹套20带着卡接环21朝向抵接盘22运动,当卡接环21运动至与抵接盘22抵接的位置后,在螺纹套20与螺杆18螺纹连接以及抵接盘22与卡接环21相互牵扯的作用下,完成支架1与模板框2之间的固定效果。
44.为了实现墙体保温结构的防火效果,支架1于固定杆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球23,玻璃球23内填充有干粉,干粉用于灭火,模板框2设置有通孔,通孔为贯穿设置,通孔的轴线方向沿着玻璃球23的径向方向设置,模板框2于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尖钉24,尖钉24靠近于玻璃球23的一端为尖端设置,尖钉24远离玻璃球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25,手柄25与尖钉24端部为垂直设置,且手柄25长度尺寸大于尖钉24端部的尺寸,尖钉24外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模板框2以及手柄25固定连接;
45.模板框2靠近于手柄25的位置铰接有转轴,转轴的轴线方向为水平设置且沿着垂
直于尖钉24的轴线方向设置,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抵接柱27,抵接柱27以转轴的中心为圆心,以抵接柱27的长度尺寸为半径摆动,当弹簧26处于原形状态时,此时抵接柱27摆动柱至与手柄25底面抵接的位置,用于避免在正常情况下尖钉24戳破玻璃球23;当发生火宅时,此时驱动抵接柱27摆动至远离手柄25的位置,对手柄25施加作用力,尖钉24朝向玻璃球23运动,尖钉24对玻璃球23施加使其裂开的作用下,由于尖钉24与玻璃球23接触面积小,玻璃球23炸裂后,干粉散落在支架1以及模板框2之间,具有灭火的性能。
46.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驱动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朝向固定杆4方向运动,将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放置在安装孔3开口大的部分,驱动动力筒11朝下运动,驱动筒7被驱动朝向下运动,第一扩杆8以及第二扩杆9被驱动朝向安装孔3侧壁摆动,驱动筒7与限位环12抵接,朝向安装孔3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完成对固定杆4的锚固效果;驱动转动块16在转动槽17内转动,转动块16带动螺母13转动,螺纹杆6被驱动运动,在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的配合作用下,螺纹杆6带动支架1沿着滑孔5的轴线方向运动,实现对支架1位置的调节效果;将抵接盘22与螺杆18端部抵接,驱动螺纹套20与螺杆18螺纹连接,卡接环21运动至与抵接盘22抵接的位置,实现对固定杆4以及螺杆18之间的固定效果,完成支架1与模板框2之间的连接。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