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3-14 02:0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换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当前柔直换流阀子模块试验工装均是各个换流阀生产厂家针对各家产品定制研发,主要用于测试换流阀子模块基本触发性能、保护功能、通讯功能等常规性能;
3.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现场检修试验的简易性,往往只能针对单台换流阀子模块进行功能测试,这样测试的速度较慢,且由于在车市的过程中,测试工装是处于一个长时间的连续工作状态的,测试工装的内部会集聚大量的热量,这样显然会影响到测试工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该平台中设置有输送组件,可以实现类似流水线的操作,从而进行批量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且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工装内部热量集聚较多时,可以进行主动散热,散热的效果较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l状,所述安装架由横状板和竖状板组成,所述底座的上端有输送组件,所述横状板的下端的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的设置有处理模块,所述壳体的下端安装有电性连接模块,所述电性连接模块与处理模块配合;所述壳体的内顶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活动腔和导电腔,所述活动腔内的设置有温度触发机构,所述温度触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活动腔内的磁块,所述磁块的下端与活动腔的内底部间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内填充有低沸点液体;所述导电腔内设置有与与温度触发机构配合的导电机构;所述壳体内的顶部空间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所述主动散热机构用于提高壳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被动散热的通风口。
8.优选地,所述导电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导电腔内的铁制块,所述铁制块的下端通过抖动弹簧与导电腔的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导电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设有接电板。
9.优选地,所述主动散热机构包括用于上下滑动在壳体内部的轻质板,所述轻质板的上端通过两个通电弹簧与壳体的内顶部弹性连接,所述轻质板上贯穿设置有开口。
10.优选地,所述轻质板的上端与壳体的内顶部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气囊,两个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空间均通过单向出气口与壳体中部空间连通,两个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空间均连通有支管道,两个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共同连通有主管道,所述横装板内设置有降温腔,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温腔内,所述降温腔通过两个连接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
降温腔的内顶部安装有制冷片。
11.优选地,所述主管道和多个单向出气口内均安装有单向阀。
12.优选地,还包括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的正极、制冷片、两个通电弹簧和左侧的接电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和右侧的接电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4.1、设置低沸点溶液,在该壳体进行长时间连续的换流阀检测后,被动散热会满足不了散热,当到达低沸点液体的沸点后,低沸点液体进行蒸发,会多次的触发导电机构,最终实现两个第一气囊的不断压缩和扩展会不断的向壳体内部排入气体,并将壳体内部气体排出,进行主动的散热,使得壳体内部的温度降低。
15.2、在铁制块上移的过程中,会接触一段时间的两个接电板,这段时间中,制冷片处于工作状态,使得降温腔内空气的温度降低,保证后续的第一气囊排到壳体内的空气温度较低,进一步的提高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8.图3为图1的壳体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3的c处放大图。
21.图中:1底座、2输送组件、3安装架、4壳体、5开口、6降温腔、7连接通道、8制冷片、9主管道、10支管道、11第一气囊、12安装块、13通风口、14处理模块、15电性连接模块、16通电弹簧、17轻质板、18活动腔、19导电腔、20磁块、21第二气囊、22接电板、23铁制块、24抖动弹簧、25单向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参照图1-5,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批量功能测试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座,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3,安装架3呈l状,安装架3由横状板和竖状板组成,底座1的上端有输送组件2,输送组件2为输送带和传动轮组成的,为现有技术,横状板的下端的固定连接有壳体4(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工装),壳体4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被动散热的通风口13,可以用作于正常状态下的被动散热,壳体4内的设置有处理模块14,为现有技术,用于对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壳体4的下端安装有电性连接模块15,电性连接模块15与处理模块14配合,电性连接模块15用于与检测的组件进行电性连接,对其进行测试,并将检测信息传递给处理模块14;
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4的内顶部安装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内设置有活动腔18和导电腔19,活动腔18内的设置有温度触发机构,温度触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活动腔18内的磁块20,磁块20的下端与活动腔18的内底部间设置有第二气囊21,第二气囊
21内填充有低沸点液体,低沸点液体为己烷,且沸点为68.7摄氏度;
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导电腔19内设置有与与温度触发机构配合的导电机构,导电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导电腔19内的铁制块23,铁制块23的下端通过抖动弹簧24与导电腔19的内底部弹性连接,导电腔19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设有接电板22;
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4内的顶部空间设置有主动散热机构,主动散热机构用于提高壳体4内部的散热效果,主动散热机构包括用于上下滑动在壳体4内部的轻质板17,轻质板17采用比较轻的材料制成,轻质板17的上端通过两个通电弹簧16与壳体4的内顶部弹性连接,轻质板17上贯穿设置有开口5,轻质板17的上端与壳体4的内顶部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气囊11,两个第一气囊11的底部空间均通过单向出气口25与壳体4中部空间连通,两个第一气囊11的顶部空间均连通有支管道10,两个支管道10的另一端共同连通有主管道9,主管道9和多个单向出气口25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横装板内设置有降温腔6,主管道9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温腔6内,降温腔6通过两个连接通道7与外界连通,降温腔6的内顶部安装有制冷片8;
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外接电源,外接电源未图示,外接电源的正极、制冷片8、两个通电弹簧16和左侧的接电板22依次电性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和右侧的接电板2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8.本发明中,在正常使用时,通过输送组件2,可以将待检测的换流阀移动到壳体4(检测工装)的正下方,然后将电性连接模块15与待检测的换流阀进行连接,即可对换流阀进行子模块的检测;
29.在检测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4会散发热量,正常状态下,散发的热量会通过多个通风口13被动散热,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30.在该壳体4进行长时间连续的换流阀检测后,被动散热会满足不了散热,当到达低沸点液体的沸点后,低沸点液体进行蒸发,体积增加,使得第二气囊21发生膨胀,并带动磁块20上移,磁块20上移,会带动铁制块23上移,并拉伸抖动弹簧24,当铁制块23上移到极限位置后(被导电腔19内顶部阻挡),此时磁块20继续上移,磁块20继续上移的过程后,受到抖动弹簧24的弹性作用,铁制块23会回移,且由于铁制块23的惯性作用,铁制块23会经过多次的上下抖动,并最终停止;
31.在铁制块23的多次抖动过程中,会间歇性的导通通电弹簧16和制冷片8的电路,从而让制冷片8和两个通电弹簧16间歇性通电,当有电流经过通电弹簧16后,每两匝相邻的弹簧线圈间会形成反向磁场,使得整个通电弹簧16发生收缩,当通电弹簧16断电后,受到通电弹簧16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其又会回移,在该过程中,会让轻质板17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并不断的拉伸和压缩两个第一气囊11,当第一气囊11拉伸时,会将降温腔6内的气体通过主管道9和两个支管道10吸入到第一气囊11中,当第一气囊11压缩时,会将两个第一气囊11中的气体通过单向出气口25压入到壳体4的中部空间,并将壳体4中的热空气挤出外界,两个第一气囊11的不断压缩和扩展会不断的向壳体4内部排入气体,并将壳体4内部气体排出,进行主动的散热,使得壳体4内部的温度降低;
32.且在铁制块23上移的过程中,会接触一段时间的两个接电板22,这段时间中,制冷片8处于工作状态,使得降温腔6内空气的温度降低,保证后续的第一气囊11排到壳体4内的空气温度较低,进一步的提高降温的效果;
33.且在铁制块23的多次抖动过程中,制冷片8也会间歇的启闭,且制冷片8启动时(处于通电状态),两个第一气囊11处于压缩状态(排气状态),而制冷片8关闭时(断电状态),两个第一气囊11处于正在扩展的状态(吸气状态),从而保证每次两个第一气囊11进行扩展时,都会吸入的都是低温气体,进一步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
34.低沸点溶液从气体变为液态会有一段时间,从而保证了降温的持续进行。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