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3 20:1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胸膜腔为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一个潜在间隙,正常人胸膜腔内有5~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每天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液体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即可产生胸腔积液。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漏出性胸腔积液和渗出性胸腔积液两类。
3.当大量胸腔积液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时,可采取放胸腔积液治疗,以减轻症状;而在采取放胸腔积液治疗时,需要采用引流装置进行积液采取,但现有的引流装置中,一般采用引流管、头皮针、连接软管、肝素帽、引流袋等器件串联进行积液采取,然而,采用引流管、头皮针、连接软管、肝素帽、引流袋等器件串联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因连接点过多,存在连接稳定性差,气密性差、易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头皮针会改变流动管路的管径,在积液较为浓稠时,易导致针头堵塞,引流不畅等技术问题。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卫士,可实现快速拆装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通过管式连接件上的螺帽,即可实现管式连接件与引流管通过螺纹的快速稳定连接,利用卡件与环形卡槽的配合,即可快速实现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通过设置引流管、第一连接接头、管式连接件、第二连接接头和连通管的内径相同,保证积液能够快速无阻碍的流入到引流袋内收集保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胸腹腔积液引流时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接头,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接头可拆卸连接,连通管上设置有防逆流装置,所述防逆流装置包括壳体和浮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浮球室,所述浮球室的内径从中部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浮球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通管连通,所述浮球设置在浮球室内,浮球的直径大于浮球室端部的孔径。
8.进一步地,所述浮球室的底部设置有拦截件,所述拦截件设置在浮球下方。优选地,所述浮球室的底端与引流袋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常使用的状态下,积液依次通过引流管、第一连接接头、管式连接件、第二连接接头和连通管,并从浮球室的顶端进入到浮球室内,由于浮球收自重影响,搁置在拦截件上,进入浮球室的积液从浮球和浮球室之间的间隙通过防逆流装置,最后进入到引流袋内收集保存;而在意外状况下,引流袋内积液向
管式连接件逆流时,在积液从浮球室底部进入到浮球室后,一方面积液流动的拉力会向上推动浮球,另一方面浮球受浮球室内积液的浮力作用,使得浮球向浮球室的顶端移动,并最终与浮球室顶端过盈配合,堵塞住浮球室的顶部,进而实现积液逆流的阻断,有效防止引流袋内积液逆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引流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10.进一步地,所述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还包括管式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接头远离引流管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式连接件的一端套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管式连接件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卡件,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接头靠近管式连接件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管式连接件的端部相匹配,连接腔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卡件,所述环形卡件位于第二环形密封件和管式连接件之间,环形卡件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卡件相匹配,所述引流管、第一连接接头、管式连接件、第二连接接头和连通管的内径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靠近管式连接件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避让腔,所述避让腔与管式连接件的端部相匹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组装使用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时,先通过管式连接件上的螺帽,与引流管上第一连接接头的外螺纹相配合,让管式连接件部分插入到避让腔内,旋动管式连接件,即可实现管式连接件与引流管通过螺纹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的端部直接与第一连接接头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引流管流向管式连接件的通道均是同一内径,避免积液在通过部件连接件节点时堵塞;然后将管式连接件设有卡件的一端插入到连通管上第二连接接头的避让腔内,利用卡件与环形卡槽的配合,即可快速实现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的端部直接与第二连接接头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管式连接件向连通管流动的通道也是同一内径,保证积液能够快速无阻碍的流入到引流袋内收集保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12.进一步地,所述螺帽与管式连接件同轴转动。通过将螺帽与管式连接件固定连接,让螺帽与管式连接件同轴转动,在管式连接件和第一连接接头连接关系进行拆装时,无论旋动螺帽还是管式连接件,都能够让螺帽与第一连接接头上的外螺纹快速旋合或旋离,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活动槽,所述环形活动槽内设置有环形调节环,所述环形调节环靠近连接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槽,沿顺时针方向,弧形槽与连接腔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弧形槽内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接头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接头还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与环形卡件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空腔,并与限位滑块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联动杆上,弹性件的一端与联动杆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常态下,弹性件对联动杆施加拉力,推动联动杆上的环形卡件靠近第二环形密封件移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进行对接时,可以先旋动环形调节环,让限位滑块沿着弧形槽向靠近连接腔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滑块和连接腔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而联动杆的长度固定不变,进而就通过限位滑块推动联动杆和联动杆上的环形卡件向靠近管式连接件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管式连接件插入到连接腔内,在管式连接件插入过程中,环形卡件先将卡件压入到卡件槽内,待管式连接件移动到卡件与环形卡槽相对应时,在弹力件的作用下,将卡件推入到环形卡槽
内,锁定管式连接件和环形卡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后,松开环形调节环,受弹性件影响,弹性件对联动杆施加拉力,推动联动杆上的环形卡件靠近第二环形密封件移动,进而弹性件将管式连接件向第二环形密封件拉动,让管式连接件和连接腔内壁同时挤压第二环形密封件,实现管式连接件和连通管的自动化加强密封,提高装置连接的密闭性,防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泄露感染,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携性和安全性。
14.进一步地,在弹性件完成将管式连接件向第二环形密封件拉动的动作时,卡件槽被连接腔遮蔽;在环形调节环最大限度旋动推动环形卡件时,卡件槽部分被推出连接腔,弹力件部分或全部处于连接腔外。
1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调节环靠近连接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与弧形槽对应设置,且弧形孔与弧形槽连通,所述联动杆穿过弧形孔与弧形槽内的限位滑块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卡件靠近第二连接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
17.进一步地,所述卡件远离第二连接接头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倾斜面
18.进一步地,所述管式连接件靠近第二连接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卡件槽,所述卡件设置在卡件槽内,所述卡件槽内设置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远离第二连接接头设置,弹力件的一端与卡件槽内壁连接,弹力件的另一端与卡件的侧壁连接,所弹力件用于控制卡件保持突出卡件槽的状态。在需要将连通管与管式连接件进行快速拆分时,先旋动环形调节环,让限位滑块沿着弧形槽向靠近连接腔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滑块和连接腔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而联动杆的长度固定不变,进而克服弹性件做功,通过限位滑块推动联动杆和联动杆上的环形卡件向靠近管式连接件的方向移动,将卡件槽推出连接腔,让弹力件暴露出来,此时,即可通过下压弹力件,让卡件从环形卡槽内退出,解除管式连接件和环形卡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然后就可以快速让管式连接件从连接腔内退出,实现管式连接件和连通管的快速拆分,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19.进一步地,所述管式连接件与连接腔配合部分为第二提示区,所述管式连接件本体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提示区的颜色为第二颜色。在将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稳定连接后,通过查看第二提示区是否暴露,就可以快速分辨出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的连接关系是否出现意外,帮助使用者快速辨别装置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和连接密闭性。
20.进一步地,所述卡件槽设置在第二提示区内。
21.进一步地,在管式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接头稳定连接时,连接腔正好完成覆盖第二提示区。
22.进一步地,所述管式连接件与避让腔配合部分为第一提示区,所述第一提示区的颜色为第二颜色或第三颜色。在管式连接件和引流管稳定连接后,通过查看第一提示区是否暴露,就可以快速分辨出管式连接件与引流管的连接关系是否出现意外,帮助使用者快速辨别装置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和连接密闭性。
23.进一步地,所述避让腔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件。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第二环形密封件分别为柔性树脂材质。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件,在第一连接接头和管式连接件连接过程中,限位件与螺帽抵接时,螺帽正好完全覆盖第一提示区。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和第二连接接头分别为第一颜色。
2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引流管与使用者身穿的服装固定连接。
2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件上设置有夹持件。
2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截流件,所述截流件用于对引流管的通道进行阻隔。
30.进一步地,所述截流件上设置有通孔和截流槽,所述截流槽与通孔连通,通孔的内径不小于引流管的外径,截流槽的宽度和两倍引流管管壁厚度的差值,该差值≤0.2mm;常态下,引流管穿过通孔设置。
31.进一步地,所述截流件位于第一连接接头和固定连接件之间。
32.进一步地,所述浮球室中部的直径大于浮球的之间,浮球室端部的孔径与连通管的内径相同。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通过管式连接件上的螺帽,即可实现管式连接件与引流管通过螺纹的快速稳定连接,利用卡件与环形卡槽的配合,即可快速实现管式连接件与连通管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通过设置引流管、第一连接接头、管式连接件、第二连接接头和连通管的内径相同,保证积液能够快速无阻碍的流入到引流袋内收集保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管式连接件的剖视图;
37.图4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38.图5为本发明第二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39.图6为本发明截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固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防逆流装置的剖视图;
42.图中,1、引流管;2、管式连接件;3、引流袋;4、连通管;5、第一连接接头;6、第二连接接头;7、截流件;8、固定连接件;9、防逆流装置;201、螺帽;202、卡件;203、卡件槽;204、弹力件;205、第二提示区;501、避让腔;502、限位件;503、第一提示区;504、第一环形密封件;601、环形活动槽;602、环形调节环;603、弧形槽;604、限位滑块;605、连接腔;606、环形卡件;607、第二环形密封件;608、环形卡槽;609、空腔;610、联动杆;611、弹性件;701、通孔;702、截流槽;901、壳体;902、浮球;903、浮球室;904、拦截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44.如图1和图8所示,一种实用高效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3,所述引流管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接头5,所述引流袋3上设置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的
端部与第一连接接头5可拆卸连接,连通管4上设置有防逆流装置9,所述防逆流装置9包括壳体901和浮球902,所述壳体901内设置有浮球室903,所述浮球室903的内径从中部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浮球室9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通管4连通,所述浮球902设置在浮球室903内,浮球902的直径大于浮球室903端部的孔径。
45.具体地,所述浮球室903的底部设置有拦截件904,所述拦截件904设置在浮球902下方。常态下,在浮球902搁置在拦截件904上,浮球902和浮球室903之间存在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常使用的状态下,积液依次通过引流管1、第一连接接头5、管式连接件2、第二连接接头6和连通管4,并从浮球室903的顶端进入到浮球室903内,由于浮球902收自重影响,搁置在拦截件904上,进入浮球室903的积液从浮球902和浮球室903之间的间隙通过防逆流装置9,最后进入到引流袋3内收集保存;而在意外状况下,引流袋3内积液向管式连接件2逆流时,在积液从浮球室903底部进入到浮球室903后,一方面积液流动的拉力会向上推动浮球902,另一方面浮球902受浮球室903内积液的浮力作用,使得浮球902向浮球室903的顶端移动,并最终与浮球室903顶端过盈配合,堵塞住浮球室903的顶部,进而实现积液逆流的阻断,有效防止引流袋3内积液逆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引流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46.具体地,所述引流袋3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47.具体地,如图2~图8所示,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的另一中结构,所述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还包括管式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接头5远离引流管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式连接件2的一端套设有螺帽201,所述螺帽201与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管式连接件2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卡件202,所述连通管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接头6,所述第二连接接头6靠近管式连接件2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腔605,所述连接腔605与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相匹配,连接腔605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件607和环形卡件606,所述环形卡件606位于第二环形密封件607和管式连接件2之间,环形卡件606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608,所述环形卡槽608与卡件202相匹配,所述引流管1、第一连接接头5、管式连接件2、第二连接接头6和连通管4的内径相。
48.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5靠近管式连接件2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避让腔501,所述避让腔501与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相匹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组装使用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时,先通过管式连接件2上的螺帽201,与引流管1上第一连接接头5的外螺纹相配合,让管式连接件2部分插入到避让腔501内,旋动管式连接件2,即可实现管式连接件2与引流管1通过螺纹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直接与第一连接接头5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引流管1流向管式连接件2的通道均是同一内径,避免积液在通过部件连接件节点时堵塞;然后将管式连接件2设有卡件202的一端插入到连通管4上第二连接接头6的避让腔605内,利用卡件202与环形卡槽608的配合,即可快速实现管式连接件2与连通管4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直接与第二连接接头6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管式连接件2向连通管4流动的通道也是同一内径,保证积液能够快速无阻碍的流入到引流袋3内收集保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49.具体地,所述螺帽201与管式连接件2同轴转动。通过将螺帽201与管式连接件2固定连接,让螺帽201与管式连接件2同轴转动,在对管式连接件2和第一连接接头5的连接关
系进行拆装时,无论旋动螺帽201还是管式连接件2,都能够让螺帽201与第一连接接头5上的外螺纹快速旋合或旋离,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50.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接头6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活动槽601,所述环形活动槽601内设置有环形调节环602,所述环形调节环602靠近连接腔605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槽603,沿顺时针方向,弧形槽603与连接腔605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弧形槽603内设置有限位滑块604,所述第二连接接头6内设置有空腔609,所述空腔609内设置有弹性件611,所述第二连接接头6还包括联动杆610,所述联动杆610一端与环形卡件606连接,联动杆610的另一端穿过空腔609,并与限位滑块604连接,所述弹性件611套设在联动杆610上,弹性件611的一端与联动杆610连接,另一端与空腔609内壁连接,常态下,弹性件611对联动杆610施加拉力,推动联动杆610上的环形卡件606靠近第二环形密封件607移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管式连接件2与连通管4进行对接时,可以先旋动环形调节环602,让限位滑块604沿着弧形槽603向靠近连接腔605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滑块604和连接腔605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而联动杆610的长度固定不变,进而就通过限位滑块604推动联动杆610和联动杆610上的环形卡件606向靠近管式连接件2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管式连接件2插入到连接腔605内,在管式连接件2插入过程中,环形卡件606先将卡件202压入到卡件槽203内,待管式连接件2移动到卡件202与环形卡槽608相对应时,在弹力件204的作用下,将卡件202推入到环形卡槽608内,锁定管式连接件2和环形卡件606之间的连接关系,而后,松开环形调节环602,受弹性件611影响,弹性件611对联动杆610施加拉力,推动联动杆610上的环形卡件606靠近第二环形密封件607移动,进而弹性件611将管式连接件2向第二环形密封件607拉动,让管式连接件2和连接腔605内壁同时挤压第二环形密封件607,实现管式连接件2和连通管4的自动化加强密封,提高装置连接的密闭性,防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泄露感染,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携性和安全性。
51.具体地,在弹性件611完成将管式连接件2向第二环形密封件607拉动的动作时,卡件槽203被连接腔605遮蔽;在环形调节环603最大限度旋动推动环形卡件606时,卡件槽203部分被推出连接腔605,弹力件204部分或全部处于连接腔605外。
52.具体地,所述环形调节环602靠近连接腔605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与弧形槽603对应设置,且弧形孔与弧形槽603连通,所述联动杆610穿过弧形孔与弧形槽603内的限位滑块604连接。
53.具体地,所述卡件202靠近第二连接接头6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
54.具体地,所述卡件202远离第二连接接头6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倾斜面
55.具体地,所述管式连接件2靠近第二连接接头6的外壁上设置有卡件槽203,所述卡件202设置在卡件槽203内,所述卡件槽203内设置有弹力件204,所述弹力件204远离第二连接接头6设置,弹力件204的一端与卡件槽203内壁连接,弹力件204的另一端与卡件202的侧壁连接,所弹力件204用于控制卡件202保持突出卡件槽203的状态。在需要将连通管4与管式连接件2进行快速拆分时,先旋动环形调节环602,让限位滑块604沿着弧形槽603向靠近连接腔605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滑块604和连接腔605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而联动杆610的长度固定不变,进而克服弹性件611做功,通过限位滑块604推动联动杆610和联动杆610上的环形卡件606向靠近管式连接件2的方向移动,将卡件槽203推出连接腔605,让弹力件204暴露出来,此时,即可通过下压弹力件204,让卡件202从环形卡槽608内退出,解除管式
连接件2和环形卡件606之间的连接关系,然后就可以快速让管式连接件2从连接腔605内退出,实现管式连接件2和连通管4的快速拆分,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56.具体地,所述管式连接件2与连接腔605配合部分为第二提示区205,所述管式连接件2本体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提示区205的颜色为第二颜色。在将管式连接件2与连通管4稳定连接后,通过查看第二提示区205是否暴露,就可以快速分辨出管式连接件2与连通管4的连接关系是否出现意外,帮助使用者快速辨别装置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和连接密闭性。
57.具体地,所述卡件槽203设置在第二提示区205内。
58.具体地,在管式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接头6稳定连接时,连接腔605正好完成覆盖第二提示区205。
59.具体地,所述管式连接件2与避让腔501配合部分为第一提示区503,所述第一提示区503的颜色为第二颜色或第三颜色。在管式连接件2和引流管1稳定连接后,通过查看第一提示区503是否暴露,就可以快速分辨出管式连接件2与引流管1的连接关系是否出现意外,帮助使用者快速辨别装置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和连接密闭性。
60.具体地,所述避让腔501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件504。
61.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504、第二环形密封件607分别为柔性树脂材质。
62.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件502,在第一连接接头5和管式连接件2连接过程中,限位件502与螺帽201抵接时,螺帽201正好完全覆盖第一提示区503。
63.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头5和第二连接接头6分别为第一颜色。
64.具体地,所述引流管1上设置有固定连接件8,所述固定连接件8用于将引流管1与使用者身穿的服装固定连接。
65.具体地,所述固定连接件8上设置有夹持件。
66.具体地,所述引流管1上设置有截流件7,所述截流件7用于对引流管1的通道进行阻隔。
67.具体地,所述截流件7上设置有通孔701和截流槽702,所述截流槽702与通孔701连通,通孔701的内径不小于引流管的外径,截流槽的宽度和两倍引流管管壁厚度的差值,该差值≤0.2mm;常态下,引流管穿过通孔设置。
68.具体地,所述截流件7位于第一连接接头5和固定连接件8之间。
69.具体地,所述连通管4上设置有防逆流装置9。
70.具体地,所述防逆流装置9包括壳体901和浮球902,所述壳体901内设置有浮球室903,所述浮球室903的内径从中部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浮球室9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通管4连通,所述浮球902设置在浮球室903内,浮球902的直径大于浮球室903端部的孔径。优选地,所述浮球室903的底端与引流袋3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常使用的状态下,积液依次通过引流管1、第一连接接头5、管式连接件2、第二连接接头6和连通管4,并从浮球室903的顶端进入到浮球室903内,由于浮球902收自重影响,搁置在拦截件904上,进入浮球室903的积液从浮球902和浮球室903之间的间隙通过防逆流装置9,最后进入到引流袋3内收集保存;而在意外状况下,引流袋3内积液向管式连接件2逆流时,在积液从浮球室903底部进入到浮球室903后,一方面积液流动的拉力会向上推动浮球902,另一方面浮球902受浮球室903内积液的浮力作用,使得浮球902向浮球室903的顶端移动,并最终与浮球室903顶端过盈配合,堵塞住浮球室903的顶部,进而实现积液逆流的阻断,有效防止引流袋3内积液逆
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引流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71.具体地,所述浮球室903的底部设置有拦截件904,所述拦截件904设置在浮球902下方。常态下,在浮球902搁置在拦截件904上,浮球902和浮球室903之间存在间隙。
72.具体地,所述浮球室903中部的直径大于浮球802的之间,浮球室903端部的孔径与连通管4的内径相同。
73.使用时,需要组装使用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时,先通过管式连接件2上的螺帽201,与引流管1上第一连接接头5的外螺纹相配合,让管式连接件2部分插入到避让腔501内,旋动管式连接件2,即可实现管式连接件2与引流管1通过螺纹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直接与第一连接接头5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引流管1流向管式连接件2的通道均是同一内径,避免积液在通过部件连接件节点时堵塞;然后将管式连接件2设有卡件202的一端插入到连通管4上第二连接接头6的避让腔605内,利用卡件202与环形卡槽608的配合,即可快速实现管式连接件2与连通管4的快速稳定连接,同时,管式连接件2的端部直接与第二连接接头6内通道对接,让积液从管式连接件2向连通管4流动的通道也是同一内径,保证积液能够快速无阻碍的流入到引流袋3内收集保存,有效简化了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所需的设备,提高了引流装置在进行种胸腹腔积液引流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将引流管1插入患者的胸腹腔内,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依次通过引流管1、第一连接接头5、管式连接件2、第二连接接头6和连通管4,并从浮球室903的顶端进入到浮球室903内,由于浮球902收自重影响,搁置在拦截件904上,进入浮球室903的积液从浮球902和浮球室903之间的间隙通过防逆流装置9,最后进入到引流袋3内收集保存;而在意外状况下,引流袋3内积液向管式连接件2逆流时,在积液从浮球室903底部进入到浮球室903后,一方面积液流动的拉力会向上推动浮球902,另一方面浮球902受浮球室903内积液的浮力作用,使得浮球902向浮球室903的顶端移动,并最终与浮球室903顶端过盈配合,堵塞住浮球室903的顶部,进而实现积液逆流的阻断,有效防止引流袋3内积液逆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引流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
7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