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线路通断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4:54: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切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线路通断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纯电动汽车广泛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实车功能测试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测试中广泛采用高压线路通断柜来实现对高压线路的切换,进而用于实现对电动汽车不同项目的测试工作;
3.传统的高压线路通断柜通常采用手动切换的方式,需要测量人员手动去控制高压线路的通断以及切换过程,由于测试线路多为高压,采取人工手动控制的方式无疑给测量人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对线路进行切换、控制,也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负担;
4.高压通断柜内通常设有较多的开关、刀闸,在高压下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则会导致局部产生高温,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5.鉴于以上,本方案提供一种高压线路通断切换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一种高压线路通断切换装置,通过上位机进行指令控制可实现设备控制的自动化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繁琐,而且高压控制柜设有可开闭的散热孔,当需要散热时可及时对柜内设备进行降温,当不需要散热时使得控制柜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可较好避免外界尘土、杂物进入至柜内,造成内部开关设备的接触不良。
7.一种高压线路通断切换装置,包括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内设有继电器开关、控制模块、电源,所述控制柜上设有指示灯且控制柜上设有航插接口、can控制端口;
8.所述航插接口与继电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的辅助触点连接至所述指示灯,所述can控制端口电性连接有上位机;
9.所述控制柜横向两侧壁分别设有可开合的散热孔且控制柜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控制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开关为单刀单掷高压大电流继电器。
11.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包括倾斜设置的上风孔、下风孔,所述上风孔面向柜体外一端较高,所述下风控面向柜体内一端较高;
12.所述控制柜内转动安装有与上风孔配合的上风板,所述控制柜外转动安装有与下风孔配合的下风板。
13.优选的,所述上风板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上风板转动安装部位设有扭簧;
14.所述控制柜顶壁设有与活动板配合且可开闭的通道,所述散热风扇设于上风孔、下风孔中间位置且与活动板靠近控制柜侧壁部分对应。
15.优选的,所述通道包括若干间隔环绕设置的圆孔且圆孔内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若干挡板下端面一体设有折弯杆且相配合的若干折弯杆底端固定安装。
16.优选的,所述圆孔内同轴心设有环形台且环形台内径小于挡板外径。
17.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8.(1)通过上位机进行指令控制可实现设备控制的自动化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而且也避免了测量人员频繁的对控制柜进行切换而带来的繁琐;
19.(2)本方案中控制柜上设有可开闭的散热孔,当需要散热时可及时对柜内设备进行降温,当不需要散热时使得控制柜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可较好避免外界尘土、杂物进入至柜内,造成内部开关设备的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
20.(3)该控制柜可根据柜内温度的高低而相应的以不同的散热模式进行工作,使得在能满足降温、散热的基础上,实现其功耗的最小化。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线路通断控制系统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内部线路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孔关闭时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孔打开时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启快速散热模式时状态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开启快速散热模式另一视角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挡板、圆孔配合关系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轮组、换向齿轮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9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1.本方案包括多个继电器开关,如附图1所示,为本方案高压线路通断控制柜1系统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1内部线路图,本方案的电源可实现ac220v转换dc24v,电源向控制模块供电并且控制模块与若干继电器开关电性连接,航插接口与相应的继电器开关电性连接, 继电器开关的辅助触点与设于控制柜1上的指示灯2电性连接,can控制端口与上位机电性连接且can控制端口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2.在进行高压线路通断切换控制时,上位机通过can控制端口向控制模块发送指令并且控制模块根据指令控制相应的继电器开关动作(继电器开关对航插接口线路执行通断控制过程),从而实现高压线路通断切换控制的效果,在本方案中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辅助触点的通断进而实现控制指示灯2的亮灭,为测量人员提供必要的提示效果;
33.如附图3、7所示,控制柜1侧壁上设有可开闭的散热孔(当控制柜1内温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内时,散热孔处于关闭状态可较好的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杂物进入至控制柜1内,进而影响柜内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且控制柜1内设有散热风扇6,控制柜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且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柜1内的温度超出设定的正常工作
范围时,温度传感器箱微控制器发送指令并且微控制器控制散热孔开启(此时控制柜1内部与外界处于连通状态),此时控制柜1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可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柜内的热量向外排出,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柜1内温度进一步上升,则微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6启动并且开启较强模式的散热过程,加快控制柜1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从而提高降温效率;
34.如附图3所示,散热孔包括分别设于控制柜1上端位置的上风孔7以及设于控制柜1下端位置的下风孔8,如附图4所示,上风孔7、下风孔8倾斜设置,即,上风孔7面向柜体外一端较高,下风控面向柜体内一端较高,如附图4所示,在控制柜1内上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与上风孔7对应的上风板9,在控制柜1下端外部转动安装有与下风孔8相对应的下风板10,初始当不需要散热时,上风板9、下风板10相对于控制柜1的位置如附图4所示,即,实现将上风孔7、下风孔8进行封堵状态(此时控制柜1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柜1内温度超出设定的正常工作范围时,微控制器控制位于上方的两上风板9转动并且打开至如附图5中所示位置(此时打开的两上风板9将位于上风孔7上方控制柜1的空间区域进行隔绝),同样,微控制器控制下方的两下风板10转动并且打开一定角度,此时控制柜1内的热空气会沿着柜体向上移动(热空气较轻),将设于控制柜1上端的上风孔7设置成外部高、内部低的形状,可有利于热空气在沿柜体内向上扩散的过程中,顺势向外排出控制柜1(如附图5所示),热空气上移至上风孔7位置处受到上风板9的阻挡则沿着位于柜体侧壁上的上风孔7向外排出,伴随着空气的流动进而产生对流,此时控制柜1外部的冷空气经设于底部的下风孔8进入至控制柜1内,从而实现控制柜1内环部的空气的热交换(实现降温、散热效果);
35.由于冷空气较重,故,冷空气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打开的下风板10的阻挡便会经下风孔8进入至控制柜1内部(如附图5所示),将下风孔8设置成外部低、内部高,可较好的避免外界空气中的尘土进入至控制柜1内(由外到内为一个上坡的坡度);
36.关于微控制器如何控制上方的两上风板9以及下方的两下风板10打开,在此提供一种结构,如附图9所示,位于上方的其中一个上风板9、位于下方的其中一个下风板10分别由电机驱动,电机经带轮组3驱动有设于控制柜1横向另一侧壁的换向齿轮组4且换向齿轮组4驱动该侧的上风板9、下风板10,电机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当微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时,可实现同步带动两上风板9(下风板10)同时打开、关闭;
37.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柜1内的温度在进一步上升时(表面此时的散热效率无法实现对控制柜1内降温的效果,需要加快散热效率),此时微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6启动,如附图7所示,散热风扇6设于上风孔7、下风孔8之间且设于控制柜1内两侧壁上,在上风板9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11且活动板11与上风板9的转动部位设有扭簧(扭簧在图中未示出),扭簧的设置确保当活动板11未受到强烈气流时,使得活动板11与上风板9保持平行状态,如附图5中所示(此时在两上风板9的作用下将位于上风板9上方的控制柜1空间实现隔绝),当散热风扇6启动时会产生较为强劲的气流,如附图6所示,散热风扇6在竖向的投影与活动板11空间控制柜1侧壁一端相对应,即,当散热风扇6启动时,产生的气流会冲击到活动板11靠近控制柜1侧壁一部分区域上,在强劲气流的吹动下,迫使活动板11克服扭簧的扭力进而产生转动,如附图6所示,如附图7所示,在控制柜1顶壁设有若干圆孔12且圆孔12内配合有挡板13,挡板13下方一体设有折弯杆14且相对应的若干折弯杆14下端共同连接于一点(即,相
对应的若干挡板13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可实现同步移动),当散热风扇6未启动时,相对应的若干挡板13实现将圆孔12进行封堵状态,如附图8所示,在圆孔12内设有直径略小于挡板13的环形台15,当挡板13将圆孔12封堵时,挡板13下端面抵触于环形台15的上端面,当活动板11在气流的吹动下产生转动时,活动板11初始时靠近控制柜1侧壁一端部位会首先抵触于其中折弯杆14上并且伴随着活动板11的继续转动,顶推着折弯杆14实现上移,由于若干折弯杆14底部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同步带动若干将圆孔12封堵的挡板13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将圆孔12打开的效果;
38.通过控制散热风扇6的功率大小使得将活动板11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动至如附图8所示位置时,此时活动板11受到气流的作用力与折弯杆14对其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高速气流经上风板9与活动板11之间打开部位向上移动并且经若干圆孔12向外快速排放(此时位于控制柜1内的气流由下而上快速移动并且直接经设于顶部的若干圆孔12向外排出,相对于从侧壁上的上风孔7向外排出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实现控制柜1内热空气的快速向外排放),设于控制柜1顶壁上的若干圆孔12初始时需要对其进行封堵,因为空气中的灰尘、杂物会随着气流的移动,由上而下经圆孔12轻易的进入至控制柜1内,故,当不需要较强模式的散热时,需要对圆孔12进行封堵;
39.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柜1内的温度开始下降并且下降一定程度时,微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6停止工作,此时不再有强劲的气流作用于活动板11上,此时活动板11在扭簧以及若干折弯杆14的作用下,会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如附图5中状态,此时设于控制柜1顶部的若干圆孔12再次被挡板13所封堵,若控制柜1内温度进一步降低,以至降至设定的正常工作范围内时,微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并且带动上风板9、下风板10转动以实现将上风孔7、下风孔8关闭的效果,此时控制柜1再次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如附图4所示)。
40.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