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10:0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恒功率模型下的电动汽调度潜力分析;s2:建立电动汽车恒压-恒流二阶段充放电模型;s3: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估算;s4:用户诚信度修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将所有用户在每个时段的充放电功率进行求和就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调度潜力,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所示:其中p
ec,total
、p
ed,total
为电动汽车集群总的充放电功率,p
ec,j
、p
ed,j
为第j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通常认为其恒为最大值;m为可调度电动汽车的集合,t为电动汽车的在网时段;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计算简单,但其忽略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的变化过程,并且放电时段并不存在于整个在网时段,因此与实际情况相比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设电动汽车电池端电压为u
eb
,其最大值为u
ebmax
,在变功率充电模型下其充、放电过程的方程如下所示:其中e为电池恒定电势,k为电池极化常数,c为电池标称容量,i为电池充、放电电流,a、b为指数段充、放电过程的常数,r为电池内阻,soc(t0)为充、放电开始时的电池电量;电动汽车在恒流模式下的充放电功率表示为:由于实际中恒压模式的持续时间很短,认为电池在恒流模式下完成充放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1)电动汽车可调度状态分析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后,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调度,需要求解电动汽车的原始充电时间;假设用户设定的离网目标soc为soc
a
,则原始充电时间由下式计算;先假定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立即开始充电,t0即为入网时间t
a
;通过计算得到达到目标soc的时间t=t
c
,接着根据公式(4)判断该电动汽车是否调度;
t
c-t
a
t
s
<t
l-t
a
ꢀꢀꢀꢀꢀꢀꢀꢀꢀ
(6)其中t
l
为用户预定的离网时间,t
s
为最小调度持续时长;当原始充电时间加调度最小持续时长小于用户的总在网时间,认为该辆电动汽车能够参加调度;(2)计算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边界根据公式(1),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时,其电池电压随着soc升高而增大,最终达到最大值;电动汽车在入网时开始充电并达到目标soc时的充电功率曲线即为这一时段的充电功率上限,且在该时段后其功率上限恒为达到目标soc时的充电功率;而放电时电池电压不断减小,并且起始放电soc越大其电压越大,其最大放电功率是在进行充电后的放电功率;p
cmax
为充电功率上限,p
dmax
为放电功率上限;通过公式(2)求解每一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曲线,最终累加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总充放电功率边界,如下式所示;其中p
ec,total
、p
ed,total
为总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边界,m为可调电动汽车数量,p
ec,j
、p
ed,j
为第j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边界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用户在接入电网时,代理商通过其上报信息或智能终端进行读取,获得其入网及预定的离网时间t
a
及t
l
;假设代理商能够获得用户在其充电站内充电的次数n,那么第j个用户的诚信度h(j)定义如下:其中t
rl
为用户的实际离网时间;当用户提前离网时,其诚信度就会下降,在后续的调度中将会缩短对该用户的调度时间,从而保证用户离网时有足够的soc;修正后的调度时间如下所示;t

s
(j)=t
s
(j)
·
h(j)
ꢀꢀꢀꢀꢀ
(9)其中t
s
(j)、t

s
(j)为第j个用户的原调度时长及修正后调度时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变功率充放电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属于智能电网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恒功率模型下的电动汽调度潜力分析;S2:建立电动汽车恒压-恒流二阶段充放电模型;S3: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估算;S4:用户诚信度修正。基于变功率模型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度潜力估算方法计算得出的充、放电峰值要比恒功率下的结果更高,并且放电调度的调度时段要比后者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为制定相关调度策略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制定相关调度策略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制定相关调度策略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吴长龙 于浩明 马雷 魏莘 康伟 林芳 杨喆 沈盛 何佳安 林英俊 殷德惠 董豆 张雷 孙晋 孙韬 张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