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8:2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分支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箱门、第一连接螺杆、a相铜条、b相铜条、c相铜条、第二连接螺杆、固定横条、第三连接螺杆,箱体内为空腔,箱体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入线穿过的输入线孔,箱体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出线穿过的输出线孔,箱体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有箱门,其中一个箱门上设有锁;箱体的空腔内沿横向并排布置有2个固定横条,固定横条为绝缘材料,固定横条由第三连接螺杆(或螺栓)与箱体螺纹连接;箱体的空腔内沿纵向间隔布置有a相铜条、b相铜条、c相铜条,a相铜条、b相铜条、c相铜条分别由第二连接螺杆(或螺栓)与固定横条螺纹连接;a相铜条、b相铜条、c相铜条的上端部、下端部均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旋入有第一连接螺杆(可套一垫片),第一连接螺杆用来连接电源输入线或电源输出线。
3.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实现远程控制电缆分支箱的线路自动断开与合上,特别是无无线通讯的地方(如地下室、山区、有信号干扰时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支箱,可在无无线通讯的地方,也能实现电缆分支箱的线路自动断开与合上。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分支箱,包括电缆分支箱;电缆分支箱包括箱门27、箱体28、第一连接螺杆33、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第二连接螺杆37、固定横条38、第三连接螺杆,箱体28内为空腔,箱体28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入线穿过的输入线孔,箱体28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出线穿过的输出线孔,箱体28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有箱门27;箱体28的空腔内沿横向并排布置有2个固定横条38,固定横条38由第三连接螺杆与箱体28螺纹连接;箱体28的空腔内沿纵向间隔布置有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分别由第二连接螺杆37与固定横条38螺纹连接;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的上端部、下端部均设有多个螺孔(多个为2-5个),所述螺孔内旋入有第一连接螺杆33;其特征在于:箱体28的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a相输出线21的下端输出接口由a相连接线29与a相铜条34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b相输出线22的下端输出接口由b相连接线31与b相铜条35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c相输出线23的下端输出接口由c相连接线32与c相铜条36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的上端输入接口均通过箱体28上的输入线孔由外接的电源输入线与电源相连。
6.所述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包括断路器1、微处理器、继电器、无线通讯模块、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断路器1的输入线上安装有继电器15,继电器15由导线与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相连,无线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由载波电力线与断
路器1的输入线相连,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由载波电力线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电缆分支箱内采用了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而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采用了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利用现有的电力线,在无无线通讯的地方,也能实现电缆分支箱的线路自动断开与合上。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智能分支箱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发明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断路器,2-欠电压线,3-欠电压脱扣器,4-欠电压衔铁,5-第一弹簧,6-右挡块,7-杠杆,8-铰接座,9-搭钩杆,10-过电流脱扣器,11-左挡块,12-a相输入线,13-b相输入线,14-c相输入线,15-继电器,16-第一触头,17-第二弹簧,18-绝缘锁键杆,19-a相导电连接杆,20-第二触头,21-a相输出线,22-b相输出线,23-c相输出线,24-过电流衔铁,25-加热电阻丝,26-双金属片,27-箱门,28-箱体,29-a相连接线,30-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1-b相连接线,32-c相连接线,33-第一连接螺杆,34-a相铜条,35-b相铜条,36-c相铜条,37-第二连接螺杆,38-固定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2.如图1所示,智能分支箱,包括电缆分支箱、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电缆分支箱包括箱门27、箱体28、第一连接螺杆33、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第二连接螺杆37、固定横条38、第三连接螺杆,箱体28内为空腔,箱体28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入线穿过的输入线孔(输入线孔与空腔相通),箱体28上设有用于电源输出线穿过的输出线孔(输出线孔与空腔相通),箱体28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有箱门27(其中一个箱门27上设有锁);箱体28的空腔内沿横向并排布置有2个固定横条38(固定横条为绝缘材料),固定横条38由第三连接螺杆(或螺栓)与箱体28螺纹连接;箱体28的空腔内沿纵向间隔布置有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分别由第二连接螺杆(或螺栓)37与固定横条38螺纹连接;a相铜条34、b相铜条35、c相铜条36的上端部、下端部均设有多个螺孔(多个为2-5个),所述螺孔内旋入有第一连接螺杆33(可套一垫片,第一连接螺杆用来连接电源输入线或电源输出线);箱体28的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a相输出线21的下端输出接口由a相连接线29与a相铜条34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b相输出线22的下端输出接口由b相连接线31与b相铜条35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c相输出线23的下端输出接口由c相连接线32与c相铜条36相连接;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的上端输入接口通过箱体28上的输入线孔由外接的电源输入线与电源相连。
13.如图2所示,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或称空气开关)1、微处理器、继电器、无线通讯模块、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或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断路器1的输入线上安装有继电器15(继电器实现输入线的自动断开与合上),继电器15由导线与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相连,无线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由载波电力线与
断路器1的输入线相连(可通过电力线耦合接口),电力载波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由载波电力线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14.所述断路器1包括壳体、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a相输出线21、b相输出线22、c相输出线23、欠电压线2、欠电压脱扣器3、欠电压衔铁4、第一弹簧5、杠杆7、铰接座8、搭钩杆9、过电流脱扣器10、第二弹簧17、绝缘锁键杆18、a相导电连接杆19、b相导电连接杆、c相导电连接杆、过电流衔铁24、加热电阻丝25、双金属片26;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a相输出线21、b相输出线22、c相输出线23、欠电压线2、欠电压脱扣器3、欠电压衔铁4、第一弹簧5、杠杆7、铰接座8、搭钩杆9、过电流脱扣器10、第二弹簧17、绝缘锁键杆18、a相导电连接杆19、b相导电连接杆、c相导电连接杆、过电流衔铁24、加热电阻丝25、双金属片26均位于壳体内;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的上端输入接口设在壳体上(输入接口用于外接输入线),a相输出线21、b相输出线22、c相输出线23的下端输出接口设在壳体上(输出接口用于外接输出线);
15.绝缘锁键杆18的右端部设有向上的搭钩(为了描述方便,图1中的右边为右、左边为左),绝缘锁键杆18的左端部由第二弹簧17与壳体相连,绝缘锁键杆18上固定有a相导电连接杆19、b相导电连接杆、c相导电连接杆,a相导电连接杆19、b相导电连接杆、c相导电连接杆的上端右侧面、下端右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触头16;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的下端分别固定有第二触头20,a相输出线21、b相输出线22、c相输出线23的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二触头20;a相导电连接杆19的上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a相输入线12的下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a相导电连接杆19的下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a相输出线21的上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b相导电连接杆的上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b相输入线13的下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b相导电连接杆的下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b相输出线22的上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c相导电连接杆的上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c相输入线14的下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c相导电连接杆的下端右侧面的第一触头16位于c相输出线23的上端的第二触头20的左侧;
16.搭钩杆9的右端部与铰接座8铰接,铰接座8固定在壳体上,搭钩杆9的左端部设有向下的搭钩,搭钩杆9上的搭钩与绝缘锁键杆18上的搭钩相搭扣;搭钩杆9的中部下面固定有杠杆7,杠杆7的下端部右侧面固定有右挡块6,杠杆7的下部左侧面固定有左挡块11,左挡块11位于右挡块6的上方;
17.c相输出线23的上部设有线圈,线圈绕在过电流脱扣器(倒立的u形磁铁)10上,过电流衔铁24的左端部与电流脱扣器10的下端左部铰接,过电流衔铁24的右端部位于左挡块11的下方;c相输出线23的下部设有加热电阻丝25,加热电阻丝25的上方设有双金属片26,双金属片26固定在壳体上;
18.欠电压线2的一端与a相输出线21相连,欠电压线2的另一端与b相输出线22相连,欠电压线2上设有线圈,线圈绕在过欠电压脱扣器(u形磁铁)3上,欠电压衔铁4的右端部与欠电压脱扣器3的上端右部铰接,欠电压衔铁4的左端部位于右挡块6的下方;欠电压衔铁4的中部上面由第一弹簧5与壳体相连。
19.所述断路器1采用现有技术。
20.使用: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30的a相输入线12、b相输入线13、c相输入线14的上端输入接口通过箱体28上的输入线孔由外接的电源输入线与电源相连;a相铜条34、b相
铜条35、c相铜条36通过箱体28上的输出线孔由电源线与用户端相连。利用现有的电力线,电力载波通讯智能断路器的通过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在无无线通讯的地方,也能实现断路器的自动断开与合上(输入电源线的断开与合上)。同时,也可利用无线通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在有无线通讯信号的地方,实现断路器的自动断开与合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