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7:0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机械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领域,广泛应用一种异形吊耳,该吊耳上部为方形耳部,用于钩挂吊钩,下部为弧形的底板,用于焊接在被吊装置上,方形耳部与弧形的底板之间有一定的斜角。该种类的吊耳在使用过程中承受较高的拉应力,根据其使用环境要求,一般需要经过锻制加工,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该零件的形状复杂,锻造成形难度大。目前常规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将产品整体锻制为一规则方形锻件,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至最终要求尺寸。这种方法加工余量大,要将弧形底板以上围绕方形耳部的部分全部切除,粗略估算材料的利用率仅1/2左右,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加工过程中对刀具损耗极大,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另外,切削加工使得产品流线不连续,质量不稳定。
3.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2189206a)记载了一种汽车油缸吊耳锻造工艺,通过将原料加热后两端拔长,然后放入预成型模具中墩粗,得到油缸吊耳的预成型锻件,再将预成型锻件放入终成型模具中继续墩粗,得到终成型锻件。
4.首先,该专利的方案需要进行多次锻压,逐渐使胚体接近吊耳形状,工艺时间长,步骤繁琐;若应用到本申请的吊耳中,则缺乏控制方形耳部与弧形底板之间的形状过渡的手段,不能一体成型,且如果该处反复变形,过多地墩、锻、锤等操作,极容易产生内应力、裂纹等缺陷,产品质量一样不稳定。另外,该专利也缺少针对本申请的吊耳必要的模具,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具有具体如何操作,进而获得一体成型本申请的吊耳的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7.本发明提供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由两个吊耳合锻,根据吊耳的方形耳部形状,先将坯料整体锻造成长方体形坯料;再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形成两个斜切后的坯料;然后将斜切后的坯料在始锻温度下加热、保温;斜切后的坯料出炉后将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下模中,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模具形腔,直至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即得吊耳锻件。
9.所述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斜切角度为方形耳部与弧形底板的偏斜角度。
10.所述下模内部设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第一型腔的外形与方形耳部相适应,第一型腔倾斜设置;第二型腔位于第一型腔上方,第二型腔水平设置,第二型腔的外形与吊耳的弧形底板相适应。
11.斜切后的坯料出炉后,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第一型腔,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第二型腔,直至第二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即得
吊耳锻件。
12.所述下模上设有与第一型腔同轴的通孔。
13.所述下模上设有斜边,斜边位于第二型腔远离通孔的一端。
14.斜边的倾斜角为方形耳部与弧形底板的偏斜角度。
15.所述下模上设有倾斜平面,倾斜平面与第一型腔垂直。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坯料在始锻温度下加热后,用下模一次成型,金属流线连续、组织均匀,产品质量稳定;此外,本发明生产过程连续,加工余量小,因此节约材料,材料利用率可提高至80%以上,刀具磨损小,明显降低了成本;且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异形吊耳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的a向旋转示意图。
21.图4是斜切后的坯料的形状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的异形吊耳的锻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方形耳部;2-弧形底板;3-斜切后的坯料;4-下模;5-第一型腔;6-第二型腔;7-斜边;8-通孔;9-倾斜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5.参加图1~图6:
2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由两个吊耳合锻,根据吊耳的方形耳部1形状,先将坯料整体锻造成长方体形坯料;再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形成两个斜切后的坯料3;然后将斜切后的坯料3在始锻温度下加热、保温;斜切后的坯料3出炉后将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下模4中,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4模具形腔,直至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2,即得吊耳锻件。
28.斜切后的坯料3参见图4,形成的吊耳锻件参见图5。此时只需采用机加工出弧形底板2上的安装孔、方形耳部1上的吊装孔,即完成吊耳的加工。
29.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坯料在始锻温度下加热后,用下模4一次成型,金属流线连续、组织均匀,产品质量稳定;此外,本发明生产过程连续,加工余量小,因此节约材料,材料利用率可提高至80%以上,刀具磨损小,明显降低了成本;且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
30.所述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斜切角度为方形耳部1与弧形底板2的偏斜角度。
31.所述下模4内部设有第一型腔5、第二型腔6,第一型腔5的外形与方形耳部1相适应,第一型腔5倾斜设置;第二型腔6位于第一型腔5上方,第二型腔6水平设置,第二型腔6的外形与吊耳的弧形底板2相适应。
32.斜切后的坯料3出炉后,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第一型腔5,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4第二型腔6,直至第二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
2,即得吊耳锻件。
33.所述下模4上设有与第一型腔5同轴的通孔8。便于吊耳锻件成型后,用外部杆件将锻件顶出。
34.所述下模4上设有斜边7,斜边7位于第二型腔6远离通孔8的一端。便于使锻件沿着斜边7滑动脱模。
35.斜边7的倾斜角为方形耳部1与弧形底板2的偏斜角度。
36.所述下模4上设有倾斜平面9,倾斜平面9与第一型腔5垂直。将倾斜平面9向下置于平台上,以便于斜切后的坯料3放入第一型腔5。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由两个吊耳合锻,根据吊耳的方形耳部(1)形状,先将坯料整体锻造成长方体形坯料;再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形成两个斜切后的坯料(3);然后将斜切后的坯料(3)在始锻温度下加热、保温;斜切后的坯料(3)出炉后将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下模(4)中,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4)模具形腔,直至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2),即得吊耳锻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斜切角度为方形耳部(1)与弧形底板(2)的偏斜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内部设有第一型腔(5)、第二型腔(6),第一型腔(5)的外形与方形耳部(1)相适应,第一型腔(5)倾斜设置;第二型腔(6)位于第一型腔(5)上方,第二型腔(6)水平设置,第二型腔(6)的外形与吊耳的弧形底板(2)相适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斜切后的坯料(3)出炉后,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第一型腔(5),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4)第二型腔(6),直至第二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2),即得吊耳锻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上设有与第一型腔(5)同轴的通孔(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上设有斜边(7),斜边(7)位于第二型腔(6)远离通孔(8)的一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斜边(7)的倾斜角为方形耳部(1)与弧形底板(2)的偏斜角度。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上设有倾斜平面(9),倾斜平面(9)与第一型腔(5)垂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吊耳随形成型的锻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两个吊耳合锻,根据吊耳的方形耳部形状,先将坯料整体锻造成长方体形坯料;再从长方体形坯料中部斜切,形成两个斜切后的坯料;然后将斜切后的坯料在始锻温度下加热、保温;斜切后的坯料出炉后将坯料远离切边一端对中放入下模中,采用压机上平砧将坯料伸出的部分压入下模模具形腔,直至形腔充满,坯料变形部分形成弧形底板,即得吊耳锻件。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坯料在始锻温度下加热后,用下模一次成型,金属流线连续、组织均匀,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连续,加工余量小,节约材料,刀具磨损小,明显降低了成本;且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桥 王付敏 万隆 付朝政 傅明娇 李卓林 冉雄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