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道组件和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6:57: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风道,包括有新风进口(1)和新风出口(20);第一热交换芯体(16b),活动地设于所述新风进口(1)和所述新风出口(20)之间;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沿所述新风风道流动的气流进行换热处理;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移出所述新风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包括排风进口(6)和排风出口(13);所述排风进口(6)和排风出口(13)之间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风道和第二排风道,所述第一排风道和所述第二排风道相互隔离,且各自独立打开或关闭;在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第一排风道为交叉设置,所述新风风道的气流和所述第一排风道的气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发生热交换;在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第一排风道,打开所述第二排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有仓体,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均穿设于所述仓体;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为抽屉式插设于所述仓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设有隔板(101),能够将所述仓体分设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排风道设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排风道设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有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沿所述滑轨发生位置变化。7.一种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还包括有第二热交换芯体(16a),所述第二热交换芯体(16a)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并联地设在所述新风进口(1)和所述新风出口(20)之间,各自独立地对沿所述新风风道流动的气流进行换热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有仓体,所述仓体被隔板(101)分设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热交换芯体(16a)设在所述第二腔中,所述第二排风道中气流经所述第二热交换芯体(16a)与所述新风风道的气流进行换热。10.一种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换热模式:调控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第一位置,对沿所述新风风道流动的气流进行换热处理;新风旁通模式:调控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移出所述新风风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还包括有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新风风道交汇设置;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混风模式:对经过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16b)换热后的气流,与所述回风通道的气流混合处理;内循环模式:关闭所述新风风道,打开所述回风通道。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中均设有控制风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和新风环境控制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该风道组件包括新风风道,包括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第一热交换芯体,活动地设于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沿所述新风风道流动的气流进行换热处理;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热交换芯体移出所述新风风道。通过热交换芯体的移动使产品实现变风道,可实现新风旁通功能,实现全新风模式与新风旁通模式的切换;采用本发明的可移动芯体变风道系统,实现了旁通新风模式,旁通新风模式实现新风不通过热交换芯体,可以延长热交换芯体的寿命,长期维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更节能。更节能。更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玲 何俊华 胡东杰 聂宝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