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3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车辆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2.现有车辆的多数都配置了车顶玻璃系统,而为了体现车辆的科技感,车顶玻璃系统也从传统的常规玻璃组件改进为调光车顶玻璃系统,通过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能实现密封车身、提供一定视野以及全区域调整光线透过率的功能。
3.随着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车辆功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此情况下,需要提出一种更贴合用户需求的车顶玻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以丰富调光车顶玻璃系统的功能。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包括控制部以及车顶玻璃组件,所述车顶玻璃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外片玻璃部、膜片部和内片玻璃部,其中:
7.所述膜片部包括调光膜,所述调光膜被分为多块调光膜单元,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均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8.整车控制器接收所述车顶玻璃组件的发光需求信号,若所述发光需求信号表示自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则根据所述发光需求信号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的通电状态并得到调光膜的通电状态控制信号;
9.所述整车控制器将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控制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通电或断电。
10.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还包括触控传感器组:
11.所述触控传感器组包括多个触控传感器,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且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均对应于一块所述调光膜单元;
12.若所述发光需求信号表示手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则所述触控传感器组根据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的通电状态并得到调光膜的通电状态控制信号;
13.所述触控传感器组将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部。
14.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配置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检测语音信号并识别所述语音信号中包含的车顶发光需求信号。
15.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整车控制
器配置有表示执行自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的第一机械触发部件,和表示手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的第二机械触发部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机械触发部件或所述第二机械触发部件的操作确定所述发光需求信号。
16.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控制所述车顶玻璃组件启动的同时,检测车载播放器的工作状态;若所述车载播放器为播放状态,则生成随机通电控制信号,所述随机通电控制信号对应于每一调光膜单元随机地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
17.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车载播放器中预存有音频文件以及所述音频文件对应的类别,所述类别表示所述音频文件的舒缓程度;
18.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所述车载播放器处于播放状态时,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的类别,根据所述类别确定每一调光膜单元的通断电切换频率。
19.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调光膜包括pdlc调光膜、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调光膜或有机电致发光膜中的一种。
20.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整车控制器配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21.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发光需求信号。
22.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所述膜片部还包括具有透明属性的粘贴膜;
23.所述粘贴膜设置于所述调光膜与所述外片玻璃部之间以使所述调光膜与所述外片玻璃部相连;
24.所述粘贴膜设置于所述调光膜与所述内片玻璃部之间以使所述调光膜与所述内片玻璃部相连。
2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
2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车顶玻璃组件中的调光膜被分为多块调光膜单元,整车控制器接收根据车顶玻璃组件的发光需求信号,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的通电状态,通过控制部控制每一调光膜单元通电或断电。本发明的以上方案中,用户可以基于不同工况、不同位置调节车顶玻璃组件不同区域的调光膜单元的光线透过率,提高了用户感知维度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28.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29.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顶玻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顶玻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如图1-图3所示,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包括控制部101以及车顶玻璃组件102,所述车顶玻璃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外片玻璃部201、膜片部202和内片玻璃部203,内片玻璃部203为朝向车厢内得到一侧玻璃。其中,所述膜片部202包括调光膜208,所述调光膜208被分为多块调光膜单元204,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204均与所述控制部101连接,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线束将调光膜单元204的电源端与所述控制部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部101可以为自带电源和开关的部件,控制部101包括多个电子开关,每一电子开关对应一个调光膜单元204,如果电子开关闭合则对应的调光膜单元204通电,如果电子开关断开则对应的调光膜单元204断电。
38.整车控制器200接收所述车顶玻璃组件102的发光需求信号,发光需求信号为车上的乘客或者驾驶员根据需求进行设定的,可以通过语音、手势、整车控制器上的按键等方式输入至整车控制器200。若所述发光需求信号表示自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则根据所述发光需求信号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204的通电状态并得到调光膜的通电状态控制信号;所述整车控制器200将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部101,通电状态信号可以为一系列的高低电平控制信号,例如高电平对应于通电,低电平对应于断电。同时,每一个调光膜单元204也预先被配置了id信息,id信息也存储在整车控制器200中,整车控制器200在发出通电或断电的状态时,同时包含有调光膜单元的id信息,例如id信息为aaa的调光膜单元断电,id信息为aab的调光膜单元通电,诸如此类。在控制部101通过识别到id信息就能够确定应当控制哪一个调光膜通电或断电,由此所述控制部101根据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控制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204通电或断电。
39.以上方案中,如图1所示,其中调光膜单元204为长条形的结果,在实际车辆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其设计为其他不同形状的结构,例如多边形的组合,在设计时,可以将具
有通电接口的位置置于车顶玻璃组件的边缘处,便于对线束的布置。
40.本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方案,车顶玻璃组件102中的调光膜208被分为多块调光膜单元204,整车控制器200接收用户设定的根据车顶玻璃组件102的发光需求信号,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204的通电状态,通过控制部101控制每一调光膜单元204通电或断电。用户可以基于不同工况、不同位置调节车顶玻璃组件不同区域的调光膜单元的光线透过率,提高了用户感知维度和体验感。
41.以上方案中,所述调光膜208可以包括pdlc调光膜【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调光膜【lc magic,断电时处于透明状态,通电时处于不透明状态】或有机电致发光膜【oled膜】中的一种。
42.以上方案中,通过控制部101控制调光膜单元204是否通电,从而控制调光膜单元204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自由切换,丰富了车内人员的体验。
43.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方案中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还可以包括触控传感器组205(触控传感器组为触控传感膜组成),所述触控传感器组205包括多个触控传感器,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部101且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均对应于一块所述调光膜单元204;若所述发光需求信号表示手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则所述触控传感器组205根据每一所述触控传感器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每一所述调光膜单元204的通电状态并得到调光膜的通电状态控制信号;所述触控传感器组205将所述通电状态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部101。本方案中,通过触摸开关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手动调节车顶玻璃系统发光方式的方案。另外,如图所示,所述膜片部202还包括具有透明属性的粘贴膜(pvb膜);所述粘贴膜包括两张,第一张粘贴膜206设置于所述调光膜208与所述外片玻璃部201之间以使所述调光膜208与所述外片玻璃部201相连;第二张粘贴膜207设置于所述调光膜208与所述内片玻璃部203之间以使所述调光膜208与所述内片玻璃部203相连。通过pvb膜能够保护调光膜208,同时确保其稳定性,pvb膜具有透明性质,不影响光束射入车厢内。
44.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以上方案中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还可以包括语音识别模块103,语音识别模块103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被配置为整车控制器200的一部分。以所述整车控制器200配置有语音识别模块103为例,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03检测语音信号并识别所述语音信号中包含的车顶发光需求信号,即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对调光车顶玻璃系统的控制,例如说出:“自动对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进行控制”的语音,整车控制器即可识别到关键信息,以自动的方式对调光车顶玻璃系统进行控制。
45.进一步地,所述整车控制器200还可以配置有表示执行自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的第一机械触发部件和表示手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的第二机械触发部件;所述整车控制器200根据所述第一机械触发部件或所述第二机械触发部件的操作确定所述发光需求信号。例如,在车辆仪表板上设置两个机械按键,分别代表两种调光模式,用户按下对应的按键,即发送了发光需求信号至整车控制器200。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器200,在控制所述车顶玻璃组件102启动的同时,
检测车载播放器104的工作状态;若所述车载播放器104为播放状态,则生成随机通电控制信号,所述随机通电控制信号对应于每一调光膜单元随机地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例如,当车内播放音乐时,随机地控制不同区域的调光膜单元通电,改变其透光率或触发其变色,使车顶展现类似于键盘的效果,提升车内的氛围感。
47.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播放器104中预存有音频文件以及所述音频文件对应的类别,所述类别表示所述音频文件的舒缓程度;所述整车控制器200在所述车载播放器104处于播放状态时,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的类别,根据所述类别确定每一调光膜单元的通断电切换频率。例如,音频文件对应于“安静”、“舒缓”等类别时,对于调光膜单元104的通断电切换频率设置的较低,而如果音频文件对应于“动感”、“激昂”等类别时,对于调光膜单元104的通断电切换频率设置的较高。
48.优选地,所述整车控制器200还配置有通信模块(如蓝牙),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300(如用户的手机、ipad)通信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200接收所述移动终端300发送的发光需求信号。用户的移动终端300中可以预先加载有app,用户通过操作app设置调光车顶玻璃组件的发光方式,之后将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00。
49.通过上述实施例的介绍,以上方案中的系统至少有如下调控方式:
50.1)当手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时,用户可通过中控屏或者app选择指定区域调节光线透过率,也可以通过直接触碰车顶玻璃的触控传感器组改变不同区域的光线透过率。
51.2)当自动调节车顶玻璃发光模式时,触控传感器组将锁定,用户可通过中控屏或者app选择歌曲后利用车载播放器进行播放,整车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车载播放器播放音乐的信息,根据说播放的音乐对不同区域的调光膜单元进行通断控制,实现音乐与车顶玻璃光线透过率变化的联动,极大地增强零件系统的互动感与科技感。
52.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方案所述的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
5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