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4:1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2.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广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云水洞,深612m,有七个“大厅”被一条窄长的“走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石笋,美名十八罗汉,石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规模。周口店的龙骨洞,洞虽然不大,但却是我们老祖宗的栖身地。云南镇雄县的鸡鸣三省白车溶洞,宛若扣碗,上悬溶锤,极为美丽。在岩溶(土)洞地质上进行建造,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建筑物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钻孔后将洞体填充,以降低洞体结构出现不稳定而塌陷的危险,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同时,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要在填充后反复锤实,施工设备复杂且工期较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解决目前溶洞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钻孔后将洞体填充,以降低洞体结构出现不稳定而塌陷的危险,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同时,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要在填充后反复锤实,施工设备复杂且工期较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
5.(二)技术方案
6.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的中心处开有定位槽,定位槽下方设置有导向装置,底座上且位于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钻孔装置和放钢筋笼装置,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导向装置包括左导向钢筒、右导向钢筒、导向杆、螺杆,左导向钢筒、右导向钢筒相互配合可形成导向钢筒,导向杆、螺杆水平固定在底座的下表面,左导向钢筒、右导向钢筒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耳,螺杆上且以螺杆的中心处往两侧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螺纹,靠近导向杆的固定耳与导向杆插套连接,靠近螺杆的固定耳与螺杆螺纹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钻孔装置包括有第一转盘、第一吊机、钻机,第一吊机与钻机相互连接,第一吊机用于吊起/放下钻机,钻机用于钻孔,第一转盘与第一吊机固定连接,第一转盘可旋转且用于驱动第一吊机旋转。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放钢筋笼装置包括第二转盘、第二吊机、电磁铁、钢筋笼,第二吊机与电磁铁相互连接,电磁铁用于吸附钢筋笼,第二吊机用于吊起/放下钢筋笼,第二转盘与第二吊机固定连接,第二转盘可旋转且用于驱动第二吊机旋转。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外缘面处成型有轮齿,底座上固定有第
一驱动电机,底座上竖直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部安装有链轮,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链轮与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转盘相互啮合,底座上竖直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齿轮,底部安装有第一斜齿,第二齿轮与第一转盘相互啮合,底座上竖直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顶部安装有第三齿轮,底部安装有第二斜齿,第三齿轮与第二转盘相互啮合,螺杆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三斜齿,第一斜齿、第二斜齿与第三斜齿相互啮合。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吊机包括有第一收卷机、第一液压缸、第一支撑臂,第一收卷机固定在第一转盘上,第一液压缸、第一支撑臂底部与第一转盘铰接,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支撑臂铰接,第一收卷机与钻机通过收卷带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吊机包括有第二收卷机、第二液压缸、第二支撑臂,第二收卷机固定在第二转盘上,第二液压缸、第二支撑臂底部与第二转盘铰接,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撑臂铰接,第二收卷机与电磁铁通过收卷带固定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底座下表面处还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滚轮转动。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先带动第一转盘旋转,第一转盘旋转带动第一吊机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一吊机的位置,第一吊机吊起钻机,放置地面,从而使钻机开始钻孔,同时,第一转盘旋转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转动,第一斜齿转动带动第三斜齿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螺杆旋转,配合导向杆,一起带动一侧的固定耳往里面滑动,由于另一侧的螺杆螺纹旋向相反,再配合导向杆,一起带动另一侧的固定耳也往里面滑动,从而将左导向钢筒、右导向钢筒合拢形成导向钢筒,用于导向钻机钻头,然后由于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转动,第二斜齿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旋转带动第二吊机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二吊机的位置,当钻孔完毕后,电磁铁先通电,将钢筋笼吸附,然后第二吊机吊起钢筋笼,放置在钻好的孔中,电磁铁再断电即可,放置钢筋笼的目的是能够使灌浆更容易与底面粘合,同时能够提高底面的承载力。
18.(2)该设备解决了目前溶洞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钻孔后将洞体填充,以降低洞体结构出现不稳定而塌陷的危险,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同时,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要在填充后反复锤实,施工设备复杂且工期较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1-底座;2-定位槽;3-导向装置;4-钻孔装置;5-放钢筋笼装置;6-滚轮;7-左导向
钢筒;8-右导向钢筒;9-导向杆;10-螺杆;11-固定耳;12-第一转盘;13-第一吊机;14-钻机;15-第二转盘;16-第二吊机;17-电磁铁;18-钢筋笼;19-轮齿;20-第一驱动电机;21-链轮;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第一斜齿;25-第三齿轮;26-第二斜齿;27-第三斜齿;28-第一收卷机;29-第一液压缸;30-支撑臂;31-第二收卷机;32-第二液压缸;33-第二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做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24.一种溶洞灌注混凝土的施工设备,包括有底座1,底座1的中心处开有定位槽2,定位槽2下方设置有导向装置3,底座1上且位于定位槽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钻孔装置4和放钢筋笼装置5,底座1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6。
25.进一步的,导向装置3包括左导向钢筒7、右导向钢筒8、导向杆9、螺杆10,左导向钢筒7、右导向钢筒8相互配合可形成导向钢筒,导向杆9、螺杆10水平固定在底座1的下表面,左导向钢筒7、右导向钢筒8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耳11,螺杆10上且以螺杆10的中心处往两侧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螺纹,靠近导向杆9的固定耳11与导向杆9插套连接,靠近螺杆10的固定耳11与螺杆10螺纹连接,当钻孔时,导向装置3工作,螺杆10旋转,配合导向杆9,一起带动一侧的固定耳11往里面滑动,螺杆10上且以螺杆10 的中心处往两侧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同时,由于另一侧的螺杆10螺纹旋向相反,配合导向杆9,一起带动另一侧的固定耳11也往里面滑动,从而将左导向钢筒7、右导向钢筒8合拢形成导向钢筒,用于导向钻机钻头。
26.进一步的,钻孔装置4包括有第一转盘12、第一吊机13、钻机14,第一吊机13与钻机14相互连接,第一吊机13用于吊起/放下钻机14,钻机14用于钻孔,第一转盘12与第一吊机13固定连接,第一转盘12可旋转且用于驱动第一吊机13旋转,第一转盘12旋转带动第一吊机13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一吊机13的位置,工作时,第一吊机13吊起钻机14,放置地面,从而使钻机14开始钻孔。
27.进一步的,放钢筋笼装置5包括第二转盘15、第二吊机16、电磁铁17、钢筋笼18,第二吊机16与电磁铁17相互固定连接,电磁铁17用于吸附钢筋笼18,第二吊机16用于吊起/放下钢筋笼18,第二转盘15与第二吊机16固定连接,第二转盘15可旋转且用于驱动第二吊机16旋转,第二转盘15旋转带动第二吊机16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二吊机16的位置,工作时,电磁铁 17先通电,将钢筋笼18吸附,然后第二吊机16吊起钢筋笼18,放置在钻好的孔中,电磁铁17再断电即可,放置钢筋笼18的目的是能够使灌浆更容易与底面粘合,同时能够提高底面的承载力。
28.进一步的,第一转盘12、第二转盘15外缘面处成型有轮齿19,底座1 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20,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部安装有链轮21,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22,链轮21与第一驱动电机2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齿轮22与第一转盘12相互啮合,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齿轮23,底部安装有第一斜齿24,第二齿轮23与第一转盘12相互啮合,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顶部安装有第三齿轮25,底部安装有第二斜齿26,第三齿轮25与第二转盘15相互啮合,螺杆10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三斜齿27,第一斜齿24、第二斜齿26与第三斜齿27相互啮合,第一驱动电机
20启动带动链轮21转动,链轮21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盘12转动,第一转盘1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第二齿轮23转动带动第一斜齿24转动,第一斜齿24 转动带动第三斜齿27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0转动,螺杆10转动带动第二斜齿26转动,第二斜齿26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盘15 转动。
29.进一步的,第一吊机13包括有第一收卷机28、第一液压缸29、第一支撑臂30,第一收卷机28固定在第一转盘12上,第一液压缸29、第一支撑臂 30底部与第一转盘12铰接,第一液压缸29的输出轴与支撑臂30铰接,第一收卷机28与钻机14通过收卷带固定连接。
30.进一步的,第二吊机16包括有第二收卷机31、第二液压缸32、第二支撑臂33,第二收卷机31固定在第二转盘15上,第二液压缸32、第二支撑臂 33底部与第二转盘15铰接,第二液压缸32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撑臂33铰接,第二收卷机31与电磁铁17通过收卷带固定连接。
31.进一步的,底座1下表面处还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滚轮6转动。
32.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电机20为伺服电机。
33.工作原理: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20启动,先带动第一转盘12旋转,第一转盘12旋转带动第一吊机13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一吊机13的位置,第一吊机13吊起钻机14,放置地面,从而使钻机14开始钻孔,同时,第一转盘12旋转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第二齿轮23转动带动第一斜齿24转动,第一斜齿24转动带动第三斜齿27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0转动,螺杆10旋转,配合导向杆9,一起带动一侧的固定耳11往里面滑动,由于另一侧的螺杆10螺纹旋向相反,再配合导向杆9,一起带动另一侧的固定耳11也往里面滑动,从而将左导向钢筒7、右导向钢筒8合拢形成导向钢筒,用于导向钻机钻头,然后由于螺杆10转动,带动第二斜齿26转动,第二斜齿26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盘15转动,第二转盘15旋转带动第二吊机16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第二吊机16的位置,当钻孔完毕后,电磁铁17先通电,将钢筋笼18吸附,然后第二吊机16吊起钢筋笼18,放置在钻好的孔中,电磁铁17再断电即可,放置钢筋笼18的目的是能够使灌浆更容易与底面粘合,同时能够提高底面的承载力,该设备解决了目前溶洞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钻孔后将洞体填充,以降低洞体结构出现不稳定而塌陷的危险,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同时,目前的施工方法需要在填充后反复锤实,施工设备复杂且工期较长的问题。
34.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