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稳定的牙体预备导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4:0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口腔医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利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稳定的牙体预备导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是利用天然牙、基托下黏膜和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用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嵴、颌骨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形态,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目前可摘局部义齿仍然是我国牙列缺损患者最常用的修复方法。
3.可摘局部义齿由固位体、支托、人工牙、连接体和基托组成。其中固位体可以起到固位、稳定和支持可摘局部义齿的作用。固位体按作用不同分为直接固位体和间接固位体,可摘局部义齿的直接固位体主要是卡环,卡环卡抱在基牙(牙齿)上起主要固位作用。
4.义齿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弹性的卡环固位臂按义齿就位道方向沿基牙牙体外形进出倒凹区的过程中,如果对抗臂没有相应起到对抗作用,就会对基牙产生水平侧向力,进而造成基牙牙周损伤、牙齿松动,临床上很难治愈。
5.因而如何根据义齿就位道方向,通过精准磨除相应牙体组织,使对抗臂起到平衡对抗固位臂的作用是使基牙稳定的必要条件。但是现有的临床操作方法通常依赖术者经验,缺乏客观手段及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牙体预备导板的制备方法,利用现有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技术,用数字化模型确定就位道(即义齿摘戴方向),根据固位臂进入基牙倒凹区的距离,测量出义齿对基牙能产生侧向力的距离,设计对抗臂侧导平面导板,同时在基牙近缺隙侧设计邻面导平面导板。
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 在cad软件中导入牙列缺损的牙颌模型m,确定要处理的牙颌模型m的咬合平面p;(2) 根据就位道方向即咬合平面的法线方向,可以确定垂直于咬合平面p的一个平面m(p1),并将其导入模型中;(3) 在基牙上,确定固位臂侧(一般是牙齿颊侧)的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平行移动平面m(p1),使其经过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且与牙颌模型m中的要处理的基牙模型相交; (4)观测方向从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进行观测,找到基牙牙体的固位臂侧在平面m(p1)上的外形高点pt1;(5) 建立通过点pt1且方向垂直咬合平面p的直线l,因为平面m(p1)垂直于咬合平面p,显然该直线l位于平面m(p1)内;(6) 在该平面m(p1)内,向基牙内部方向平行移动直线l,移动距离为0.25mm或
0.5mm或0.75mm,移动距离根据卡环材料不同,进入基牙倒凹区的深度不同而定,使移动后的直线l在平面m(p1)内与基牙有两个交点,通过测量确定这两个交点的距离d;(7) 导入第二个平面m(p2),使平面m(p2)在对抗臂侧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牙颌模型m中要处理的基牙对抗臂所在轴面相交,平行调整m(p2)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8) 导入第三个平面m(p3),使平面m(p3)在缺隙侧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模型m中的基牙缺隙侧轴面相交,平行调整m(p3)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方向上的距离为2-3mm;(9) 导入第四、五个平面模型m(p4)、m(p5),m(p4)位于基牙固位臂侧,m(p5)位于基牙远缺隙侧,且m(p4)、m(p5)不与基牙模型相交;基牙近远中均为缺隙侧,则m(p5)平面导入重复步骤(8),至此m(p2)、m(p3)、m(p4)、m(p5)构成了围绕基牙的四个平面; (10) 导入第六、七个平面模型m(p6)、m(p7),m(p6)、m(p7)两个平面分别与咬合平面p平行,分别作为牙体预备导板的上下表面;牙体预备导板的上表面高于基牙3-4mm,后牙若开口度小可适当减小,最小不得少于2mm,下表面高于基牙牙龈,但不应高于m(p2)、m(p3)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的下极值点;(11) 将m(p2)、m(p3)、m(p4)、m(p5)、m(p6)、m(p7)六个平面合并成一个六面体模型m(hex);(12) 将m(hex)与牙颌模型m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13) 将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即获得牙体预备导板;且对打印出的m(p4)、m(p5)、m(p6)、m(p7)四个平面进行适当修整,使其易于装在要处理的基牙上。
8.本发明获得的牙体预备导板是一个在平面m(p2)、m(p3)处有一定形状的孔,内部有基牙形状的六面体。平面m(p2)、m(p3)分别对应基牙的对抗臂侧(通常为舌腭侧)和近缺隙侧。将牙体预备导板套在基牙上,则基牙的对抗臂侧和近缺隙侧会有一部分露出牙体预备导板之外,将这两部分分别磨除至与平面m(p2)、m(p3)平齐,获得的这两部分平面即为基牙的导平面,对抗臂侧的导平面可用于对抗臂的安放,拮抗固位臂就位时对基牙产生的侧向力,近缺隙侧的导平面可用于邻面板的安放,起到辅助固位和部分平衡拮抗的作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牙体预备导板便于在基牙的对抗臂侧做出相应的精准牙体预备,按照本发明牙体预备导板制备出的基牙对抗臂侧导平面,能够使卡环的对抗臂精确地与固位臂形成对抗,确保患者在摘戴义齿过程中对健康基牙没有损伤,不产生侧向力,同时卡环产生弹性卡抱作用、阻止义齿牙合向脱位。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牙颌模型m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步骤(2)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可摘局部义齿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平面m(p1)与基牙相交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步骤(4)(5)(6)的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平面 m(p2)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平面 m(p3)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平面 m(p4)、m(p5)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平面 m(p6)、m(p7)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m(p2)、m(p3)、m(p4)、m(p5)、m(p6)、m(p7)六个平面合并成的六面体模型m(hex)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牙体预备导板模型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制备的牙体预备导板在基牙上就位的示意图。
11.其中:1-卡环臂尖,2-卡环臂体,3-卡环臂肩,4-对抗臂,5-平面m(p1),6-平面m(p2),7-平面m(p3),8-平面m(p4),9-平面m(p5),10-平面m(p6),11-平面m(p7),12-对抗臂侧导平面,13-近缺隙侧导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利用geomagic软件实施导板制作方案。
14.(1) 利用geomagic软件导入需要设计制备可摘局部义齿的牙颌模型m,确定牙颌模型咬合平面p;牙颌模型m如图1所示。
15.(2)根据就位道方向即咬合平面p的法线方向,可以确定垂直于咬合平面p的一个平面m(p1),并将其导入模型中。如图2所示。
16.(3) 在要处理的基牙上,确定固位臂侧(本实施例中是牙齿颊侧)的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可摘局部义齿卡环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卡环臂尖1、卡环体2、卡环臂肩3和对抗臂4。平移平面m(p1),使其经过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且与牙颌模型m中的要处理的基牙模型相交。
[0017] (4)从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观测方向)进行观测,找到基牙牙体的固位臂侧在平面m(p1)上的外形高点pt1的坐标。
[0018]
(5) 建立通过点pt1的,且方向垂直咬合平面p的直线l,因为平面m(p1)垂直于咬合平面p,显然该直线l位于平面m(p1)内。
[0019]
(6) 在该平面m(p1)内,向基牙内部方向平行移动直线l,移动距离为0.25mm或0.5mm或0.75mm,使移动后的直线l在平面m(p1)内与基牙有两个交点a、b,通过测量确定这两个交点的距离d,本实施例中d为2.06mm。假设a点为卡环臂初始碰到牙体的位置, b点为卡环臂尖进入倒凹区的最低位置。
[0020]
步骤(4)(5)(6)的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是在所述的平面m(p1)内,竖直方向即为垂直咬合平面的观测方向,也为直线l的方向。图中曲线为基牙固位臂一侧的牙体轮廓与平面m(p1)的交线。
[0021]
(7) 导入第二个平面m(p2),使平面m(p2)在对抗臂侧(一般是舌/腭面)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牙颌模型m中要处理的基牙对抗臂所在轴面(一般是舌/腭面)相交,平行调整m(p2)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
上的距离为d=2.06mm。从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上看,发挥直接固位作用的组成部分即是卡环,卡环在发挥作用时主要依靠卡环臂尖进入倒凹区,此过程倘若没有对抗臂的拮抗,即会产生从卡环臂尖接触基牙牙体开始对其产生的力的作用。如图6所示,图6中的平面即为最后确定的平面m(p2)。
[0022]
(8) 导入第三个平面m(p3),使平面m(p3)在缺隙侧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模型m中的基牙缺隙侧轴面(本实施例中为远中面)相交,平行调整m(p3)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方向上的距离为3.03mm。如图7所示。
[0023]
(9)导入第四、五个平面模型m(p4)、m(p5),m(p4)位于基牙固位臂侧(本实例中为唇侧),m(p5)位于基牙远缺隙侧,且m(p4)、m(p5)不与基牙模型相交。另种情况,基牙近远中均为缺隙侧,则m(p5)平面导入过程重复步骤(8)。至此m(p2)、m(p3)、m(p4)、m(p5)构成了围绕基牙的四个平面,如图8所示。
[0024]
(10) 导入第六、七个平面模型m(p6)、m(p7),m(p6)、m(p7)两个平面分别与咬合平面p平行,分别作为牙体预备导板的上下表面;牙体预备导板的上表面高于基牙约3-4mm,后牙若开口度小可适当减小,最小不得少于2mm,下表面可高于基牙牙龈,但不应高于m(p2)、m(p3)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的下极值点。如图9所示。
[0025]
(11) 将m(p2)、m(p3)、m(p4)、m(p5)、m(p6)、m(p7)六个平面合并成一个六面体模型m(hex)。如图10所示。
[0026]
(12) 将m(hex)与牙颌模型m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如图11所示。
[0027]
(13) 将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即获得牙体预备导板。可以对打印出的m(p4)、m(p5)、m(p6)、m(p7)四个平面进行适当修整,使其易于装在要处理的基牙上。
[0028]
本实施获得的牙体预备导板是一个在平面m(p2)、m(p3)处有一定形状的孔,内部有基牙形状的六面体。平面m(p2)、m(p3)分别对应基牙的对抗臂侧(本实施例为腭侧)和近缺隙侧(本实施例为远中侧)。如图12所示,将牙体预备导板嵌套在基牙上,则基牙的对抗臂侧和近缺隙侧会有一部分牙体组织露出牙体预备导板之外,将这两部分分别磨除至与平面m(p2)、m(p3)平齐,获得的这两部分平面即为基牙的导平面,对抗臂侧的导平面可用于对抗臂的安放,拮抗固位臂就位时对基牙产生的侧向力,近缺隙侧的导平面可用于邻面板的安放,起到辅助固位和部分平衡拮抗的作用。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以及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以及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以及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以及解释。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