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稳定的牙体预备导板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4:0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稳定的牙体预备导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在cad软件中导入牙列缺损的牙颌模型m,确定要处理的牙颌模型m的咬合平面p;(2) 根据就位道方向即咬合平面的法线方向,可以确定垂直于咬合平面p的一个平面m(p1),并将其导入模型中;(3) 在基牙上,确定固位臂侧的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平行移动平面m(p1),使其经过卡环臂尖起始位置点,且与牙颌模型m中的要处理的基牙模型相交; (4)观测方向从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进行观测,找到基牙牙体的固位臂侧在平面m(p1)上的外形高点pt1;(5) 建立通过点pt1且方向垂直咬合平面p的直线l,因为平面m(p1)垂直于咬合平面p,显然该直线l位于平面m(p1)内;(6) 在该平面m(p1)内,向基牙内部方向平行移动直线l,移动距离为0.25mm或0.5mm或0.75mm,移动距离根据卡环材料不同,进入基牙倒凹区的深度不同而定,使移动后的直线l在平面m(p1)内与基牙有两个交点,通过测量确定这两个交点的距离d;(7) 导入第二个平面m(p2),使平面m(p2)在对抗臂一侧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牙颌模型m中要处理的基牙对抗臂所在轴面相交,平行调整m(p2)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8) 导入第三个平面m(p3),使平面m(p3)在缺隙侧且垂直于咬合平面p,并且与模型m中的基牙缺隙侧轴面相交,平行调整m(p3)的位置,使其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中,上下两个极值点在垂直咬合平面方向上的距离为2-3mm;(9) 导入第四、五个平面模型m(p4)、m(p5),m(p4)位于基牙固位臂侧,m(p5)位于基牙远缺隙侧,且m(p4)、m(p5)不与基牙模型相交;基牙近远中均为缺隙侧,则m(p5)平面导入重复步骤(8),至此m(p2)、m(p3)、m(p4)、m(p5)构成了围绕基牙的四个平面; (10) 导入第六、七个平面模型m(p6)、m(p7),m(p6)、m(p7)两个平面分别与咬合平面p平行,分别作为牙体预备导板的上下表面;牙体预备导板的上表面高于基牙3-4mm,后牙若开口度小可适当减小,最小不得少于2mm,下表面高于基牙牙龈,但不应高于m(p2)、m(p3)与基牙相交形成的形状的下极值点;(11) 将m(p2)、m(p3)、m(p4)、m(p5)、m(p6)、m(p7)六个平面合并成一个六面体模型m(hex);(12) 将m(hex)与牙颌模型m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13) 将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即获得牙体预备导板;且对打印出的m(p4)、m(p5)、m(p6)、m(p7)四个平面进行适当修整,使其易于装在要处理的基牙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稳定的牙体预备导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CAD软件中导入牙列缺损的牙颌模型M,确定要处理的牙颌模型M的咬合平面P;将平面M(P1)导入软件中,其上建立直线用于测量对抗距离;之后分别导入第二至第七个平面模型[M(P2)、M(P3)、M(P4)、M(P5)、M(P6)、M(P7)],将这六个平面合并成一个六面体模型M(hex);将M(hex)与牙颌模型M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将牙体预备导板模型M(g_p)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即获得牙体预备导板;该牙体预备导板便于在基牙拟安放对抗臂侧的轴面做出相应的精准牙体预备。相应的精准牙体预备。相应的精准牙体预备。


技术研发人员:吴琳 刘小舟 肖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