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0:5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吹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吹针机构。


背景技术:

2.吹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冷却的目的是使吹针头与塑料中空容器之间形成显著的温差,否则在吹针退离塑料中空容器时会出现与塑料中空容器的口部产生粘连现象,影响塑料中空容器的质量。
3.由于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水对吹针进行冷却,因此业界习惯称这种吹针为水冷却结构的吹针,该水冷却结构的吹针如图1所示,包括吹针体1、吹针头2、吹气管3和进水管4,吹针体1的一端窄缩构成有一进气管配接头1.1,并且在吹针体1上开设有一进水口1.2和一出水口1.3,吹针头2与吹针体1的另一端配接,进水管4设置在吹针体1内,吹气管3设置在进水管4内,并且该吹气管3的一端伸出进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配接头1.1相配合,而吹气管3的另一端伸出进水管4的另一端朝着吹针头2的方向延伸与吹针头2配合并且探出吹针头2,其中:进水管4的内壁与吹气管3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进水腔4.1,而吹针体1的内壁与进水管4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回水腔4.2,所述进水口1.2与进水腔4.1相通,而所述出水口1.3与回水腔4.2相通。
4.上述吹针结构对吹针头2的冷却过程是:冷水从进水口1.2引入进水腔4.1,由于吹针头2的吹针头腔与进水腔4.1和回水腔4.2相通,因此出自进水腔4.1的水在对吹针头2冷却的状态下进入回水腔4.2直至由出水口1.3引出,形成冷却水对吹针头2的循环冷却。
5.但是,由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吹气管3对塑料中空容器进行吹胀后,成型的塑料中空容器贴合模具无法再胀开,因此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压力会急速升高(再升高到预定值后才会停止向塑料中空容器注入空气),而此时升高的压力将对吹气管3与吹针头2的配接部位产生压迫,长时间使用后将使得吹气管3与吹针头2的配接部位产生松动,从而使得进入到吹针头腔中的冷却水易从吹气管3与吹针头2配接部位渗出,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吹针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使得冷却水从吹气管与吹针头的配接部位渗出,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
7.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增压吹针机构的吹塑机。
8.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增压吹针方法。
9.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其中,包括:吹针主体、吹针端头、气管、套管、增压弹性圈。
10.所述吹针主体上端窄缩构成有或连接有接气头,所述吹针端头与所述吹针主体相连,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吹针主体与所述吹针端头中,所述气管的上端与所述接气头连接,所述气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吹针主体与所述吹针端头。
11.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吹针主体中,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气管上,所述套管与所述气管的上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气管外表面的间隙构成冷却腔,所述套管与所述吹针主体内壁的间隙构成回流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回流腔相通,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吹针主体的入口相通,所述回流腔与所述吹针主体的出口相通。
12.所述增压弹性圈安装在所述吹针端头的安装口处,所述增压弹性圈紧贴所述吹针端头与所述气管,所述增压弹性圈用于密封所述气管与所述吹针端头的配接部位,所述增压弹性圈内部为空腔。
13.所述增压弹性圈具有外拱边与截断角。所述外拱边在所述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形成向外拱起的构造。所述截断角为所述增压弹性圈缺失的口,所述截断角分布在所述增压弹性圈与所述气管接触面的上下位置。
14.所述吹针端头具有内压口与外压口。所述内压口连通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位于所述增压弹性圈上的所述外拱边与所述内压口相对应。所述外压口连通所述安装口与外界,位于所述增压弹性圈下的所述外拱边与所述外压口相对应。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吹针主体上的接气头与提供气源装置的气源管路连接,当要对位于模具内的型坯吹胀成形时,通过接气头将气源管路供出的气体引入气管,使得气管将气体喷入到型坯内,以便使型坯吹胀而形成塑料中空容器;同时,向吹气主体上的入口输送冷介质,使得冷介质进入冷却腔中,进而使得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和回流腔中,对吹气主体、套管和吹针端头三者进行冷却降温,最后通过吹气主体上的出口将升温后的冷介质排出。
16.其中,在型坯被吹胀成形后,使得成形的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压力急速升高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外压口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同时在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内压口引入吹针端头内的冷介质。
17.使得空气和冷介质对增压弹性圈下的外拱边施压,继而使得增压弹性圈下的外拱边变形向两侧运动,进而使得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通过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的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降低外拱边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的压迫,不会使得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因空腔影响发生内凹现象,加强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使得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与气管接触,增加紧密的接触面积。
18.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拱边的厚度薄于所述增压弹性圈的其他部位厚度。
19.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拱边内设置有向外弯曲的金属弹性片,通过所述金属弹性片增加所述外拱边的刚性,使得外拱边受力弯曲向两侧运动时能够保持稳定。
20.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吹针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相通。
21.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吹针主体与吹针端头的相接触部位设置有弹性圈,通过所述弹性圈进行密封。
22.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吹针端头的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23.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的间隙大小大于所述回流腔。使得冷介质能够快速灌满吹针端头,加快冷却,还能增加对增压弹性圈的压力,提高压迫效果。
24.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气头与所述气管相通。
25.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气头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头,所述外螺纹连接部为所述吹针主体内壁上的螺纹,所述外螺纹连接部与所述气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连接头为中空结构,所述内螺纹内螺纹连接头为筒状,所述内螺纹连接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内螺纹连接头与所述外螺纹连接部具有空隙,该空隙用于容纳所述气管的管壁,所述内螺纹连接头与所述气管的内壁进行螺纹连接。内螺纹连接头与外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气管的内、外壁,形成双层连接结构,避免气管内的气体与吹针主体内的冷介质发生串流。有利于加强冷却效果。
26.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吹针主体与所述吹针端头的相接触部位安装有环形吹边组件。通过环形吹边组件加强对吹针主体与吹针端头的相接触部位的密封,避免冷介质流出,影响冷却效果。
27.所述环形吹边组件具有第一进气头,所述第一进气头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下分布有至少二或三环腔,所述导气管的管口离最内侧的所述环腔最近。所述导气管下设置有限口块,所述限口块缩窄通向最外侧环腔的通道口。通过导气管与限口块的设置,使得导气管导出的气体进入最内侧环腔的气压或气量最高,最外侧最低。
28.所述环腔下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为环状,围绕于气管。
29.所述环腔中设有环形曲向弹片,所述环形曲向弹片与所述环腔的侧壁具有间隙,所述环形曲向弹片位于所述吹气口上。所述环形曲向弹片两侧连接(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伸入至所述压力腔中,所述推杆与所述压力腔伸缩连接。
30.所述压力腔连通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连通第二进气头。
31.控气体贯穿供气管的左右端,所述控气体的做左端穿入至所述导气管下与所述环腔连通的管道。所述控气体左端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对接口,该对接口位于所述供气管外侧。所述控气体与驱动压轮相接触,所述控气体通过所述驱动压轮的旋转获得动力进行左右移动。
32.当型坯吹气完成而形成瓶子(塑料中空容器)后,吹气成形的瓶子的瓶口会带有一圈瓶口飞边,该瓶口飞边需要后续加工去除,在此之前,需要使瓶口飞边由中心向外张开,使瓶口飞边不会影响吹针端头的上下移动。目前采用的仅仅是通过均匀的环形气流吹向瓶口飞边与吹针端头的缝隙处,使瓶口飞边由中心向外张开,但气流长时间持续沿缝隙侵入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将瓶口扩大,并且瓶口飞边的张开角度较小,因此对瓶口飞边处理效果较差。
3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向第一进气头输入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将高压气体引入到环腔中,进入环腔的高压气体通过最内侧吹气口排出吹向瓶口飞边(通过导气管与限口块的设置,使得导气管导出的气体进入最内侧环腔的气压或气量最高,最外侧最低)。
34.瓶口飞边此时仅受最内侧吹气口影响,瓶口飞边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缓慢向外张开,当瓶口飞边张开位置下移至瓶口的上端面时,启动驱动压轮带动控气体密封最内侧环腔上的通道,使得高压气体无法通过通道进入到最内侧的的环腔中,此时,移动后控气体上的对接口使得供气管上下连通,进而使得压力腔充满气体推动推杆,使得环形曲向弹片张开密封最内侧的出气口。
35.之后,通过中间和/或最外侧的吹气口对瓶口飞边吹气,使得瓶口飞边缓慢弯曲,扩大瓶口飞边与吹针端头的缝隙,使得吹针端头更易上下移动,且不会因瓶口飞边受最内侧吹气口影响,使得瓶口扩大,影响产品质量。
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7.本发明通过在吹针端头与气管的相接触部位安装增压弹性圈,并在工作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内压口引入冷介质和通过吹针端头的外压口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高压空气,使得冷介质的高压空气对增压弹性圈的外拱边进行压迫,促使外拱边向两侧运动,增加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力度和密封性。另外,再通过增压弹性圈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加强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促使变形,增加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与气管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解决冷介质从吹针端头与气管的相接触部位渗出,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
38.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吹塑机,其中,所述吹塑机具有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所述的增压吹针机构。
39.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三,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吹针方法,应用于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所述的增压吹针机构或发明目的之二中所述的吹塑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40.将吹针主体上的接气头与提供气源装置的气源管路连接,当要对位于模具内的型坯吹胀成形时,通过接气头将气源管路供出的气体引入气管,使得气管将气体喷入到型坯内,以便使型坯吹胀而形成塑料中空容器;
41.同时,向吹气主体上的入口输送冷介质,使得冷介质进入冷却腔中,进而使得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和回流腔中,对吹气主体、套管和吹针端头三者进行冷却降温,最后通过吹气主体上的出口将升温后的冷介质排出;
42.其中,在型坯被吹胀成形后,使得成形的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压力急速升高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外压口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
43.同时,在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内压口引入吹针端头内的冷介质;
44.使得空气和冷介质对增压弹性圈下的外拱边施压,继而使得增压弹性圈下的外拱边变形向两侧运动,进而使得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通过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的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降低外拱边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的压迫,不会使得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因空腔影响发生内凹现象,加强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使得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与气管接触,增加紧密的接触面积。
45.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气头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头,使得内螺纹连接头与外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气管的内、外壁,形成双层连接结构,避免气管内的气体与吹针主体内的冷介质发生串流。
附图说明
46.图1为现有技术中水冷却结构的吹针示意图。
4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压吹针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4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压吹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压吹针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5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压弹性圈的结构示意图。
5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的局部细节示意图。
5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的局部细节运动效果示意图。
5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对瓶口飞边的第一吹气效果示意图。
5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对瓶口飞边的第二吹气效果示意图。
56.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吹边组件对瓶口飞边的第三吹气效果示意图。
57.附图中
58.1、吹针体
ꢀꢀꢀꢀꢀꢀꢀꢀꢀꢀꢀꢀꢀꢀꢀꢀꢀꢀ
2、吹针头
ꢀꢀꢀꢀꢀꢀꢀꢀꢀꢀꢀꢀꢀꢀꢀꢀꢀꢀ
3、吹气管
59.4、进水管
ꢀꢀꢀꢀꢀꢀꢀꢀꢀꢀꢀꢀꢀꢀꢀꢀꢀꢀ
1.1、配接头
ꢀꢀꢀꢀꢀꢀꢀꢀꢀꢀꢀꢀꢀꢀꢀꢀ
1.2、进水口
60.1.3、出水口
ꢀꢀꢀꢀꢀꢀꢀꢀꢀꢀꢀꢀꢀꢀꢀꢀ
4.1、进水腔
ꢀꢀꢀꢀꢀꢀꢀꢀꢀꢀꢀꢀꢀꢀꢀꢀ
4.2回水腔
61.10、吹针主体
ꢀꢀꢀꢀꢀꢀꢀꢀꢀꢀꢀꢀꢀꢀꢀ
11、接气头
ꢀꢀꢀꢀꢀꢀꢀꢀꢀꢀꢀꢀꢀꢀꢀꢀꢀ
12、入口
62.13、出口
ꢀꢀꢀꢀꢀꢀꢀꢀꢀꢀꢀꢀꢀꢀꢀꢀꢀꢀꢀ
14、外螺纹连接部
ꢀꢀꢀꢀꢀꢀꢀꢀꢀꢀꢀ
15、内螺纹连接头
63.20、吹针端头
ꢀꢀꢀꢀꢀꢀꢀꢀꢀꢀꢀꢀꢀꢀꢀ
21、安装口
ꢀꢀꢀꢀꢀꢀꢀꢀꢀꢀꢀꢀꢀꢀꢀꢀꢀ
22、内压口
64.23、外压口
65.30、气管
66.40、增压弹性圈
ꢀꢀꢀꢀꢀꢀꢀꢀꢀꢀꢀꢀꢀ
41、空腔
ꢀꢀꢀꢀꢀꢀꢀꢀꢀꢀꢀꢀꢀꢀꢀꢀꢀꢀꢀ
42、外拱边
67.43、截断角
ꢀꢀꢀꢀꢀꢀꢀꢀꢀꢀꢀꢀꢀꢀꢀꢀꢀ
44、金属弹性片
68.50、套管
ꢀꢀꢀꢀꢀꢀꢀꢀꢀꢀꢀꢀꢀꢀꢀꢀꢀꢀꢀ
51、冷却腔
ꢀꢀꢀꢀꢀꢀꢀꢀꢀꢀꢀꢀꢀꢀꢀꢀꢀ
52、回流腔
69.60、环形吹边组件
ꢀꢀꢀꢀꢀꢀꢀꢀꢀꢀꢀ
61、第一进气头
ꢀꢀꢀꢀꢀꢀꢀꢀꢀꢀꢀꢀꢀ
62、导气管
70.621、限口块
ꢀꢀꢀꢀꢀꢀꢀꢀꢀꢀꢀꢀꢀꢀꢀꢀ
63、环腔
ꢀꢀꢀꢀꢀꢀꢀꢀꢀꢀꢀꢀꢀꢀꢀꢀꢀꢀꢀ
64、吹气口
71.65、环形曲向弹片
ꢀꢀꢀꢀꢀꢀꢀꢀꢀꢀꢀ
66、推杆
ꢀꢀꢀꢀꢀꢀꢀꢀꢀꢀꢀꢀꢀꢀꢀꢀꢀꢀꢀ
67、压力腔
72.68、供气管
ꢀꢀꢀꢀꢀꢀꢀꢀꢀꢀꢀꢀꢀꢀꢀꢀꢀ
69、第二进气头
73.70、控气体
ꢀꢀꢀꢀꢀꢀꢀꢀꢀꢀꢀꢀꢀꢀꢀꢀꢀ
71、对接口
ꢀꢀꢀꢀꢀꢀꢀꢀꢀꢀꢀꢀꢀꢀꢀꢀꢀ
72、驱动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7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7.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增压吹针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78.实施例一:
79.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其中,如图2、3所示,包括:吹针主体10、吹针端头20、气管30、套管50、增压弹性圈40。
80.如图3所示,吹针主体10上端窄缩构成有或连接有接气头11,吹针端头20与吹针主体10相连,气管30设置在吹针主体10与吹针端头20中,气管30的上端与接气头11连接,气管30的下端伸出吹针主体10与吹针端头20。
81.如图3所示,套管50位于吹针主体10中,套管50套设在气管30上,套管50与气管30的上端部密封连接,套管50与气管30外表面的间隙构成冷却腔51,套管50与吹针主体10内壁的间隙构成回流腔52,冷却腔51与回流腔52相通,冷却腔51与吹针主体10的入口12相通,回流腔52与吹针主体10的出口13相通。
82.如图3、4、5所示,增压弹性圈40安装在吹针端头20的安装口21处,增压弹性圈40紧贴吹针端头20与气管30,增压弹性圈40用于密封气管30与吹针端头20的配接部位,增压弹性圈40内部为空腔41。
83.如图5所示,增压弹性圈40具有外拱边42与截断角43。外拱边42在增压弹性圈40的上下位置形成向外拱起的构造。截断角43为增压弹性圈40缺失的口,截断角43分布在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的上下位置。
84.如图4、5所示,吹针端头20具有内压口22与外压口23。内压口22连通安装口21与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位于增压弹性圈40上的外拱边42与内压口22相对应。外压口23连通安装口21与外界,位于增压弹性圈40下的外拱边42与外压口23相对应。
85.实施步骤:
86.将吹针主体10上的接气头11与提供气源装置的气源管路连接,当要对位于模具内的型坯吹胀成形时,通过接气头11将气源管路供出的气体引入气管30,使得气管30将气体喷入到型坯内,以便使型坯吹胀而形成塑料中空容器;同时,向吹气主体上的入口12输送冷介质,使得冷介质进入冷却腔51中,进而使得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和回流腔52中,对吹气主体、套管50和吹针端头20三者进行冷却降温,最后通过吹气主体上的出口13将升温后的冷介质排出。
87.其中,在型坯被吹胀成形后,使得成形的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压力急速升高时,通过吹针端头20的外压口23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同时在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时,通过吹针端头20的内压口22引入吹针端头20内的冷介质。
88.使得空气和冷介质对增压弹性圈40下的外拱边42施压,继而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下
的外拱边42变形向两侧运动,进而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通过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的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43,降低外拱边42对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的压迫,不会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因空腔41影响发生内凹现象,加强对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使得增压弹性圈40的上下位置与气管30接触,增加紧密的接触面积。
89.本发明通过在吹针端头20与气管30的相接触部位安装增压弹性圈40,并在工作时,通过吹针端头20的内压口22引入冷介质和通过吹针端头20的外压口23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高压空气,使得冷介质的高压空气对增压弹性圈40的外拱边42进行压迫,促使外拱边42向两侧运动,增加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力度和密封性。另外,再通过增压弹性圈40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43,加强对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促使变形,增加增压弹性圈40的上下位置与气管30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解决冷介质从吹针端头20与气管30的相接触部位渗出,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
90.如图5所示,外拱边42的厚度薄于增压弹性圈40的其他部位厚度。外拱边42内设置有向外弯曲的金属弹性片44,通过金属弹性片44增加外拱边42的刚性,使得外拱边42受力弯曲向两侧运动时能够保持稳定。
91.如图2、3所示,吹针主体10的内部空间与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相通。吹针端头20的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92.如图3所示,吹针主体10与吹针端头20的相接触部位设置有弹性圈,通过弹性圈进行密封。
93.冷却腔51的间隙大小大于回流腔52。使得冷介质能够快速灌满吹针端头20,加快冷却,还能增加对增压弹性圈40的压力,提高压迫效果。
94.如图3所示,接气头11与气管30相通。接气头11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14与内螺纹连接头15,外螺纹连接部14为吹针主体10内壁上的螺纹,外螺纹连接部14与气管3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内螺纹连接头15为中空结构,内螺纹内螺纹连接头15为筒状,内螺纹连接头15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内螺纹连接头15与外螺纹连接部14具有空隙,该空隙用于容纳气管30的管壁,内螺纹连接头15与气管30的内壁进行螺纹连接。内螺纹连接头15与外螺纹连接部14螺纹连接气管30的内、外壁,形成双层连接结构,避免气管30内的气体与吹针主体10内的冷介质发生串流。有利于加强冷却效果。
95.实施例二:
96.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其中,如图3所示,吹针主体10与吹针端头20的相接触部位安装有环形吹边组件60。通过环形吹边组件60加强对吹针主体10与吹针端头20的相接触部位的密封,避免冷介质流出,影响冷却效果。
97.如图6、7所示,环形吹边组件60具有第一进气头61,第一进气头61连通有导气管62,导气管62下分布有至少二或三环腔63,导气管62的管口离最内侧的环腔63最近。导气管62下设置有限口块621,限口块621缩窄通向最外侧环腔63的通道口。通过导气管62与限口块621的设置,使得导气管62导出的气体进入最内侧环腔63的气压或气量最高,最外侧最低。
98.环腔63下设置有吹气口64,吹气口64为环状,围绕于气管30。
99.环腔63中设有环形曲向弹片65,环形曲向弹片65与环腔63的侧壁具有间隙,环形
曲向弹片65位于吹气口64上。环形曲向弹片65两侧连接(可活动连接)有推杆66,推杆66伸入至压力腔67中,推杆66与压力腔67伸缩连接。
100.压力腔67连通有供气管68,供气管68连通第二进气头69。
101.控气体70贯穿供气管68的左右端,控气体70的做左端穿入至导气管62下与环腔63连通的管道。控气体70左端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对接口71,该对接口71位于供气管68外侧。控气体70与驱动压轮72相接触,控气体70通过驱动压轮72的旋转获得动力进行左右移动。
102.当型坯吹气完成而形成瓶子(塑料中空容器)后,吹气成形的瓶子的瓶口会带有一圈瓶口飞边,该瓶口飞边需要后续加工去除,在此之前,需要使瓶口飞边由中心向外张开,使瓶口飞边不会影响吹针端头20的上下移动。目前采用的仅仅是通过均匀的环形气流吹向瓶口飞边与吹针端头20的缝隙处,使瓶口飞边由中心向外张开,但气流长时间持续沿缝隙侵入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将瓶口扩大,并且瓶口飞边的张开角度较小,因此对瓶口飞边处理效果较差。
1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向第一进气头61输入高压气体,如图8-11所示,通过导气管62将高压气体引入到环腔63中,进入环腔63的高压气体通过最内侧吹气口64排出吹向瓶口飞边(通过导气管62与限口块621的设置,使得导气管62导出的气体进入最内侧环腔63的气压或气量最高,最外侧最低)。
104.如图8、9所示,瓶口飞边此时仅受最内侧吹气口64影响,瓶口飞边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缓慢向外张开,当瓶口飞边张开位置下移至瓶口的上端面时,启动驱动压轮72带动控气体70密封最内侧环腔63上的通道,使得高压气体无法通过通道进入到最内侧的的环腔63中,此时,移动后控气体70上的对接口71使得供气管68上下连通,进而使得压力腔67充满气体推动推杆66,使得环形曲向弹片65张开密封最内侧的出气口。
105.如图10、11所示,之后,通过中间和/或最外侧的吹气口64对瓶口飞边吹气,使得瓶口飞边缓慢弯曲,扩大瓶口飞边与吹针端头20的缝隙,使得吹针端头20更易上下移动,且不会因瓶口飞边受最内侧吹气口64影响,使得瓶口扩大,影响产品质量。
106.本实施例的增压吹针机构的其余特征结构及其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
107.实施例三:
108.一种吹塑机,其中,吹塑机具有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的增压吹针机构。
109.实施例四:
110.一种增压吹针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或二中的增压吹针机构或实施例三中的吹塑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11.将吹针主体10上的接气头11与提供气源装置的气源管路连接,当要对位于模具内的型坯吹胀成形时,通过接气头11将气源管路供出的气体引入气管30,使得气管30将气体喷入到型坯内,以便使型坯吹胀而形成塑料中空容器;
112.同时,向吹气主体上的入口12输送冷介质,使得冷介质进入冷却腔51中,进而使得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和回流腔52中,对吹气主体、套管50和吹针端头20三者进行冷却降温,最后通过吹气主体上的出口13将升温后的冷介质排出;
113.其中,在型坯被吹胀成形后,使得成形的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压力急速升高时,通过吹针端头20的外压口23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空气;
114.同时,在冷介质涌入吹针端头20的内部空间时,通过吹针端头20的内压口22引入
吹针端头20内的冷介质;
115.使得空气和冷介质对增压弹性圈40下的外拱边42施压,继而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下的外拱边42变形向两侧运动,进而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通过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的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43,降低外拱边42对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的压迫,不会使得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因空腔41影响发生内凹现象,加强对增压弹性圈40与气管30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使得增压弹性圈40的上下位置与气管30接触,增加紧密的接触面积。
116.通过接气头11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14与内螺纹连接头15,使得内螺纹连接头15与外螺纹连接部14螺纹连接气管30的内、外壁,形成双层连接结构,避免气管30内的气体与吹针主体10内的冷介质发生串流。
117.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