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固定结构及风扇固定框架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0:53: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卸式连接器固定结构及具有可卸式连接器固定结构的风扇固定框架。


背景技术:

2.有些电子装置(例如伺服器)具有散热系统,其使用风扇产生气流。风扇的电源可能由电子装置的电源模组提供。电子装置通常会提供金属材质的风扇固定框架,其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器,以供风扇的电源线插接。此电源连接器通常透过塑胶卡勾扣持金属框架以固定于风扇固定框架上。此固定结构不易拆装,且塑胶材质卡勾易于拆装时被金属框架勾扯、刮伤等,甚至造成卡勾断裂。又,频繁的拆装亦会使塑胶材质的卡勾产生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其连接器本体以可卸除的方式安装,并利用弹性限位件以避免于卸除该连接器本体时造成结构损伤。
4.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包含一结构壁、一弹性限位件及一连接器本体。该结构壁具有一安装孔及位于该安装孔缘的一第一滑动衔接结构。该弹性限位件邻近该安装孔设置于该结构壁上。该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二滑动衔接结构及一限位部,该连接器本体透过该第二滑动衔接结构以一滑动方向与该第一滑动衔接结构滑动衔接至一预定位置,使得该弹性限位件拘束该限位部,以将该连接器本体固定于该安装孔上。其中,该弹性限位件可被操作以使该弹性限位件与该限位部分离,以容许该连接器本体滑离该预定位置。藉此,无论于安装该连接器本体至该结构壁上、或自该结构壁上卸离该连接器本体,透过该弹性限位件的可操作性,可避免该弹性限位件对该连接器本体造成结构损伤。此外,该弹性限位件的可操作性亦可有利于重复拆装该连接器本体。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固定框架,其形成一风扇安装空间并包含如前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该连接器本体露出于该风扇安装空间。同样的,无论于安装该连接器本体至该结构壁上、或自该结构壁上卸离该连接器本体,透过该弹性限位件的可操作性,可避免该弹性限位件对该连接器本体造成结构损伤。又,该弹性限位件的可操作性亦可有利于重复拆装该连接器本体。
6.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7.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风扇固定框架的示意图。
8.图2为图1中风扇固定框架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9.图3为图1中风扇固定框架的爆炸图。
10.图4为图1中风扇固定框架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11.图5为图1中风扇固定框架沿线x-x的剖面图。
12.图6为图1中风扇固定框架沿线y-y的剖面图。
13.图7为图6中连接器本体于其第二滑动衔接结构的抵靠部穿过第一滑动衔接结构对应的缺口时的剖面图。
14.图8为图2中风扇固定框架于弹性限位件弹性挠曲以与连接器本体的限位部分离的示意图。
15.符号说明:
16.1:风扇固定框架
17.12:架体
18.12a:风扇安装空间
19.122:顶壁
20.124:侧壁
21.14:连接器固定结构
22.142:结构壁
23.1422:安装孔
24.1424:第一滑动衔接结构
25.1424a:缺口
26.1424b:凸部
27.1424c:导引板
28.144:弹性限位件
29.144a:固定端部
30.144b:操作部
31.144c:自由端部
32.144d:卡槽
33.146:连接器本体
34.146a,146b:连接侧
35.146c:插接口
36.1462:第二滑动衔接结构
37.1462a:止挡部
38.1462b:抵靠部
39.1464:限位部
40.1466:悬臂结构
41.3:风扇
42.3a:连接器
43.d1:滑动方向
44.d2:挠曲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45.请参阅图1至图5。根据一实施例的一风扇固定框架1包含一架体12及一连接器固定结构14。架体12具有一风扇安装空间12a,形成于一顶壁122及二侧壁124之间。连接器固定结构14包含一结构壁142、一弹性限位件144及一连接器本体146。结构壁142具有一安装孔1422及位于安装孔1422缘的一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弹性限位件144邻近安装孔1422设置于结构壁142上。连接器本体146(于图5中以单一实体绘示,以简化图式)具有一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及一限位部1464。连接器本体146透过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以一滑动方向d1(以一箭头表示于图中)与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滑动衔接至一预定位置(如图1及图2中连接器本体146所处位置),使得弹性限位件144拘束限位部1464,以将连接器本体146固定于安装孔1422上;此时,连接器本体146露出于风扇安装空间12a。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结构壁142与架体12结构整合而为架体12a的一侧壁。另外,弹性限位件144可被操作以使弹性限位件144与限位部1464分离,以容许连接器本体146滑离该预定位置,进而自安装孔1422脱离。
46.于实作上,风扇固定框架1可安装于一机箱内,于连接器本体146固定于安装孔1422上后,一风扇3(以一虚线框表示于图5中)可安装至风扇安装空间12a中,其电源线、控制信号线等,例如经由一连接器3a,即可与连接器本体146连接。例如,连接器本体146为一线端连接器,其具有二连接侧146a、146b。缆线于连接侧146a连接至连接器本体146,使得连接器本体146能经由缆线连接至系统或电源模组等,以提供电源及控制信号。连接器本体146于连接侧146b具有一插接口146a,露出于风扇安装空间12a,连接器3a插入插接口146a以实现电连接。
47.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包含二缺口1424a、二凸部1424b及一导引板1424c,沿滑动方向d1相邻排列。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包含一止挡部1462a及二抵靠部1462b,沿滑动方向d1相邻排列。请亦参阅图6及图7。于组装连接器本体146至安装孔1422的过程中,该二抵靠部1462b对齐该二缺口1424a,连接器本体146垂直于滑动方向d1插入安装孔1422,以使抵靠部1462b穿过对应的缺口1424a且止挡部1462a抵靠导引板1424c(如图7所示)。接着,连接器本体146接着以滑动方向d1滑动,以使止挡部1462a保持抵靠导引板1424c且平行于导引板1424c滑动,直至连接器本体146滑动至该预定位置,此时抵靠部1462b抵靠对应的凸部1424b(如图1、图2及图6所示)。藉此,实现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与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间的滑动衔接。
48.其中,于本实施例中,结构壁142为金属冲压板件,凸部1424b高度的设计可配合抵靠部1462b与止挡部1462a于垂直于滑动方向d1的方向上的间隔,使得抵靠部1462b与止挡部1462a亦具有大致夹持凸部1424b及导引板1424c的功效,有助于连接器本体146稳固设置于安装孔1422上。此外,凸部1424b非呈完整的圆形突出,故仍具相当弹性,可避免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与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平行于滑动方向d1滑动时,相互刮擦,造成结构损伤。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导引板1424c的厚度与抵靠部1462b与止挡部1462a的间隔相当(例如透过弯折结构壁142、或减少抵靠部1462b与止挡部1462a的间隔(例如连接器本体146为塑胶射出件,可简单地透过置换或修改模具零件而实现)而实现),同样可使抵靠部1462b与止挡部1462a于连接器本体146滑动至该预定位置时能大致夹持导引板1424c,亦有助于连接器本器146稳固设置于安装孔1422上;此时,凸部1424b得予省略。
49.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422下缘亦设置有如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的结构且与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对称,连接器本体146下侧亦对应设置有如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的结构且与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对称,不另赘述。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安装孔1422下缘仅设置有缺口1424a及导引板1424c。
50.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8。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144呈一悬臂结构,其固定端部144a固定至结构壁142上。弹性限位件144能以垂直于滑动方向d1的一挠曲方向d2(以一箭头表示于图中)弹性挠曲(例如被使用者拨动)以与限位部1464分离,如图8所示。当弹性限位件144未被使用者拨动时,弹性限位件144即能保持止挡限位部1464(如图2所示),以防止连接器本体146以相反于滑动方向d1的方向滑动,而使连接器本体146自安装孔1422脱落。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144具有一操作部144b,位于该悬臂结构的自由端部144c且露出于结构壁142,可供使用者拨动(以使弹性限位件144与限位部1464分离)。
51.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144具有一卡槽144d。弹性限位件144透过限位部1464卡入卡槽144d以拘束限位部1464。又,于本实施例中,卡槽144d与限位部1464轮廓匹配,可增加卡槽144d对限位部1464的结构拘束效果。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弹性限位件144仅以一结构外缘止挡限位部1464。又例如,卡槽144d轮廓大于限位部1464,卡槽144d仍能对限位部1464产生结构拘束。
52.请亦参阅图7。于本实施例中,挠曲方向d2与连接器本体146插入安装孔1422时的方向相同,故于连接器本体146(以挠曲方向d2)插入安装孔1422时,限位部1464会与弹性限位件144产生结构干涉,而会以挠曲方向d2推抵弹性限位件144;此过程并不会对限位部1464、弹性限位件144或其他构件产生结构损伤。接着,连接器本体146接着以滑动方向d1滑动,以使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62与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424滑动衔接(如前文相关说明);其中,于连接器本体146接着以滑动方向d1滑动时,限位部1464亦以滑动方向d1滑动而不再推抵弹性限位件144,使得弹性限位件144回到原位并对限位部1464产生结构拘束以防止连接器本体146反向滑动。
53.于实作上,挠曲方向d2亦得与连接器本体146插入安装孔1422时的方向不同。例如挠曲方向d2为滑动方向d1的反向,此时于连接器本体146插入安装孔1422时,使用者可拨动挠曲方向d2以避免限位部1464接触到弹性限位件144(即不会与弹性限位件144产生结构干涉)。又或是弹性限位件144可设计有斜面,使得于连接器本体146插入安装孔1422时,限位部1464虽会接触到弹性限位件144,但可经由推抵斜面以使弹性限位件144弹性挠曲。两者均可避免限位部1464与弹性限位件144的损伤。
54.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146具有一悬臂结构1466,限位部1464设置于其自由端部。此结构可增加限位部1464推抵弹性限位件144时的弹性,有助于延长连接器本体146使用寿命。此外,限位部1464为一凸块,便于与弹性限位件144的卡槽144d卡合。
55.如前文说明,本实施例虽以风扇固定框架1(例如设置于伺服器内)说明连接器固定结构14,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连接器固定结构14亦可应用至其他需于结构壁上设置连接器以供其他装置插接的情形,例如电源供应器。
5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伺服器是可用于人工智慧(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运算、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亦可当作5g伺服器、云端伺服器或车联网伺服器使用。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