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回转窑热成像结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锌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氧化锌生产的回转窑热成像结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氧化锌生产领域,通常采用回转窑焙烧来提取矿石或钢渣中的锌元素,在焙烧过程中会发生结圈现象。结圈是指由于原材料的变化、或者热工制度的影响,窑内物料过度粘结,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一道阻碍物料运动的、坚硬的环形圈。 结圈造成的危害主要有:1、降低产量,增加劳动强度;2、影响窑体寿命;3、增加设备负荷、浪费能源。回转窑结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及时地对窑内的结圈进行清理。
3.清理结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清除,另一种是提升结圈位置的温度,通过改变热力场使结圈发生垮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事先知晓结圈的位置,而在现有技术中,只能在停机的情况下,人工进入窑内查找结圈位置。显然这种方法会影响生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热成像结圈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回转窑热成像结圈检测装置,在回转窑的外部,沿平行于回转窑轴线的方向设有导轨和链轮链条传动副;在导轨上连接有滑块,在滑块上设有朝向回转窑窑体的热成像仪;链轮链条传动副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
6.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回转窑的窑头设有窑头罩,在回转窑的窑尾设有窑尾烟罩,所述导轨和链轮链条传动副连接在窑头罩与窑尾烟罩之间。
7.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窑头罩或窑尾烟罩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感知滑块到窑头罩或窑尾烟罩的距离。
8.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导轨的两端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滑块碰触行程开关时,控制装置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
9.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热成像仪与监控装置连接,监控装置用来判别回转窑窑体是否发生结圈情况。
10.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和链轮链条传动副设在回转窑窑体的侧部或上部,所述热成像仪朝向回转窑窑体的侧部或上部。
11.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链轮链条传动副中的链条与滑块连接,链轮链条传动副中的链轮与电机连接。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对回转窑内的结圈现象进行监测,并通过红外热像图为操作者提供结圈程度和位置。相比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停机,也不需要人员
进入窑内巡查,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1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检测回转窑窑体的缺陷,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回转窑窑体;2、窑尾烟罩;3、窑头罩;4、导轨;5、滑块;6、热成像仪;7、链轮;8、链条;9、电机;10、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一种回转窑热成像结圈检测装置,该回转窑用来焙烧钢渣,提取钢渣中的锌元素。在本实施例中,回转窑窑体1长60米,直径为5米,在回转窑的窑头设有窑头罩3,在回转窑的窑尾设有窑尾烟罩2。回转窑在长时间的冷却后才能够进入人员,显然,人工查找结圈是比较耗时间和体力的。
19.本实施例中氧化锌的生产工艺为:首先将钢渣粉与煤、水按一定比例配制后送往制球机,然后将制成球输送到窑尾,制成球依次进入烘干和预热段(12m左右,650-700度)、中温段(18m左右,700-850度)和高温段(18m左右,850-1100度,907度是zn的沸点)进行焙烧。回转窑不停转动,制成球在高温段产生很浓的黄色火焰,黄色火焰的主要成份为锌蒸汽和各种金属蒸汽。随着窑内的鼓风,锌蒸汽逆向进入中温段、预热段、烘干段,与窑内的剩余氧气进行反应生成zno粉尘,含有zno粉尘的烟气进入窑尾烟罩2,经降温沉降后得到zno粉末。
20.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回转窑的外部,沿平行于回转窑轴线的方向设有导轨4和链轮链条传动副。具体的,导轨4和链轮链条传动副连接在窑头罩3与窑尾烟罩2之间,且位于回转窑窑体1的上部。导轨4可以为一对圆柱形的导轨4,也可以为一根矩形导轨4。在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在滑块5上设有热成像仪6,热成像仪6朝向回转窑窑体1的上部。链轮链条传动副包括链条8和一对链轮7,一对链轮7分别连接在窑头罩3与窑尾烟罩2上,其中的一个链轮7与电机9连接,链条8与滑块5连接。在电机9的驱动下,链轮7、链条8带动滑块5在导轨4上移动。
21.热成像仪6与监控装置连接,监控装置用来判别回转窑窑体1是否发生结圈情况。热成像仪6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光电设备来检测和测量辐射,并在辐射与表面温度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热成像仪6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
测物体的不同温度。通过查看热图像,可以观察到被测目标的整体温度分布状况,研究目标的发热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判断。
22.在本实施例中,热成像仪6位于回转窑窑体1的上部,从窑体外获得回转窑窑体1的红外热像图。由于回转窑的上部没有焙烧料,从红外热像图来看,即使窑体各段的温度不同,但也能够看出窑体的壁厚应该是均匀的。如果看到某一处窑体的壁厚增加,而且壁厚的增加不随窑体的转动而大幅变化,则可判定该处存在结圈。值得注意的是,将热成像仪6设于回转窑窑体1的侧部,也能够避开焙烧料对红外热像图的干扰。
23.需要指出的是,热成像仪6除了能够监测结圈,还能够检测回转窑窑体1的缺陷,比如回转窑窑体1出现耐火砖层脱落,窑体壁出现裂纹等。这些缺陷能够在红外热像图上呈现异常。
24.为了定位结圈的位置,在窑头罩3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10。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0为雷达测距传感器,雷达测距传感器用于感知滑块5到窑头罩3的距离,为操作人员提供位置信息。
25.为了实现热成像仪6的自动监测,在导轨4的两端安装有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行程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滑块5碰触行程开关时,控制装置改变电机9的旋转方向,滑块5反向移动。这样能够使热成像仪6在窑头罩3与窑尾烟罩2之间往复移动。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26.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