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容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9:50: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保护套,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在保温瓶、保冰瓶、玻璃瓶、温水壶等类型容器上,以保护容器底部免受撞击损毁的容器保护套。


背景技术:

2.现代人追求环保而减少一次性塑料容器的使用量,因此使得随身携带保温、保冷瓶或者随身杯来承装饮水或饮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风潮。
3.现有的保温杯或保冷杯,通常为金属制造,且具有真空断热夹层,以通过真空断热原理来提高隔热能力,以达到保温或保冷的目的。然而,该种类型的真空断热容器虽然具有良好的保温或保冷能力,然而容器受到碰撞时,金属本体容易因撞击产生裂缝,而导致真空断热层的真空状态被破坏,而丧失保温、保冷能力,因此市面上有部分的使用者会使用保护套来保护真空断热容器不受撞击破坏。
4.如图6所示,现有的真空断热容器使用的保护套2通常为使用橡胶或硅胶制成,且能够套合在真空断热容器1的底部,以使得真空断热容器1掉落时,能够通过保护套2吸收撞击力量,而保护容器不受撞击损坏。
5.然而,现有的真空断热容器1所使用的保护套2是通过本身的弹力及伸缩变形,而套合在真空断热容器1的底部,并且为了防止保护套2脱落,因此会将保护套2和真空断热容器1的底部之间会紧密套合,以使得保护套2和真空断热容器1之间能够紧密地接触且产生相当大的摩擦力,以确保保护套2和真空断热容器1套合后无法脱落,因此使得保护套2套合在真空断热容器1的底部时极为耗力,且难以从容器的底部拆卸下来。
6.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现有的真空断热容器使用的保护套安装或拆卸都相当困难,而有进一步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容器保护套拆装困难的缺点加以改良。
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容器保护套,用以套设于一容器的底部,所述容器保护套包括:一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具有一底板部,以及环绕于所述底板部外围的一侧壁部分,所述底板部和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面共同界定形成能够套合于所述容器底部的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侧壁部分相对于所述底板部的一侧形成至少一凹陷部分,和相对突出于所述凹陷部分的一延伸翼片;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朝向和所述底部相反方向延伸。
9.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保护套本体是由硅胶或橡胶弹性材料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底板部和所述侧壁部分。
10.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保护套本体设置成以紧配合方式套合于所述容器的底部。
11.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保护套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保护套本体的直径,且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相对于所述凹陷部分的高度差介于所述保护套本体高度的1/5至2/3之间。
12.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侧壁部分的至少一所述凹陷部分和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的边缘由弧形曲线连接而成。
13.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侧壁部分的至少一所述凹陷部分和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的边缘设置一凸缘部。
14.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底板部的中央设置一穿孔。
15.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厚度介于1mm至5mm之间。
16.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所提供的容器保护套通过在所述保护套本体的所述侧壁部分形成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使得操作者在将所述保护套本体套设于容器底部,或从容器底部拆卸下来时,能够容易地通过手指抓持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以使得所述侧壁部分的开口直径扩大,而能够容易地套入容器底部,或从容器底部拆卸下来。
17.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照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套结合于容器底部状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套和容器底部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套的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套从容器底部拆卸或组装方式的动作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保护套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3.图6为现有的容器保护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容器保护套”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25.第一实施例
26.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保护套,所述容器保护套具有一保护套本体20,所述保护套本体20具有:一底板部21,以及环绕于所述底板部21外围的一侧壁
部分22,所述底板部21和所述侧壁部分22的内侧面共同界定形成能够套合于一容器10的容器底部12的一容置空间。
27.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所述底板部21和所述侧壁部分22是由橡胶、硅胶或树脂材料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因此使得所述保护套本体20具有良好弹性,并且所述保护套本体20将所述侧壁部分22的内侧直径设置成小于所述容器底部12的直径,因此使得所述保护套本体20能够以紧配合方式套设于所述容器底部12的外侧。由于所述保护套本体20本身为硅胶、橡胶或树脂材料制成,因此本身具有良好弹性以及摩擦力,再加上所述保护套本体20以紧配合方式套合在容器底部12的外侧,因此使得保护套本体20能够紧密地套合在容器底部12的外侧,且不易脱落。
28.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厚度配置为介于1mm至5mm之间,以使得所述保护套本体20具有足够厚度以吸收冲击力量,从而保护容器底部12不易受撞击而损坏。
29.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侧壁部分22相对于所述底板部21的一侧形成至少一凹陷部分23,和相对突出于所述凹陷部分23的至少一延伸翼片24。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分22的所述延伸翼片24和凹陷部分2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两所述延伸翼片24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两侧边,且两所述凹陷部分23间隔地设置于两所述延伸翼片24之间。
30.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分22的两所述延伸翼片24和两所述凹陷部分23的边缘以弧形曲线连接,而使得所述侧壁部分22相对于所述底板部21的一侧的边缘形成连续的波浪状轮廓。此外,所述延伸翼片24和凹陷部分23的边缘还设置有一圆弧状的凸缘部25,用以增加所述延伸翼片24和凹陷部分23的边缘的厚度,并且使得操作者将所述保护套本体20套合于容器底部12时更为容易。
31.如图4所示,当操作者将所述保护套本体20套设于容器底部12时,能够以手指抓住两所述延伸翼片24的尾端,而将两延伸翼片24的尾端向外拉,使得保护套本体20的侧壁部分22的直径扩大后,再将保护套本体20套合在容器底部12上。而当使用者要将保护套本体20从容器底部12拆卸下来时,也能够以手指抓住两延伸翼片24的尾端,将所述延伸翼片24的尾端向外拉扯,而使得保护套本体20的所述侧壁部分22局部地和容器底部12脱离后,再将整个保护套本体20从容器底部12取下。
32.为达到使所述保护套本体20能够易于拆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相关尺寸比例做了以下的规划。如图3所示,首先,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整体高度h配置为小于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直径,并且所述延伸翼片24相对于所述凹陷部分23的高度差h1介于所述保护套本体高度的1/5至2/3之间。通过上述安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本体20能够容易地拆装,并且当保护套本体20套合在容器底部12时不易脱离,而能够有效保护容器10。
33.此外,所述保护套本体20在所述底板部21的中心还设置一穿孔26,所述穿孔26的作用为使得所述保护套本体20套合在容器底部时,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穿孔26进入到保护套本体20内侧和容器底部12之间的间隙中,以避免所述间隙中无空气存在而形成真空状态,进而因保护套本体20内侧面和容器底部12表面之间因真空吸力而密合,导致得保护套本体20无法拆卸下来的情形发生。
34.第二实施例
35.如图5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实
施例,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
36.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所述侧壁部分22具有两个以上的延伸翼片24,以及介于多个所述延伸翼片24之间的凹陷部分23。从本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保护套本体20的所述延伸翼片24和凹陷部分23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者,而能够依据实际需求加以配置。
37.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38.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保护套通过在所述保护套本体的所述侧壁部分形成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使得操作者在将所述保护套本体套设于容器底部,或从容器底部拆卸下来时,能够容易地通过手指抓持至少一所述延伸翼片,以使得所述侧壁部分的开口直径扩大,而能够容易地套入容器底部,或从容器底部拆卸下来。
39.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