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9:1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具备基材和在该基材的表面侧设置的外皮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具备:基材,具有将光源的光引导到表面侧的导光部;以及外皮,被设置在该基材的表面侧。在该显示面板中,在外皮的背面侧设置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开关部,并检测从表面侧对该开关部的按压。并且,外皮整体由透光性的材料构成,并且在外皮的背面侧设置遮断板,在遮断板形成有使光源的光透射的透射区域、和将所述光源的光遮断的遮断区域。由此,能够利用从背面侧透射遮断板的透射区域的光源的光在外皮表面呈现出规定的图案。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122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显示面板中,可以考虑不设置遮断板,在外皮形成使光源的光透射到表面侧的透光区域、和将光源的光遮断的不透光区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皮具有伸缩性,所以透光区域容易错位。
8.本公开正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外皮的透光区域的错位。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特征在于,使外皮的透光区域的附近与基材的一部分卡合。
11.具体地,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把显示面板作为对象,并采取了如下这样的解决方案,显示面板具备:基材,具有将光源的光引导到表面侧的导光部;以及外皮,被设置在该基材的表面侧。
12.即,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皮的背面侧设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开关部,检测从表面侧对该开关部的按压或者手指的接近,在该基材的表面突出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外皮具有:透光区域,与所述基材的导光部及所述传感器的开关部重叠,并且使所述光源的光透射到表面侧;以及不透光区域,将所述光源的光遮断,在该外皮的不透光区域中的所述透光区域的附近形成有在表面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基材的突出部从背面侧被收纳于该凸出部。
13.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有关第一方式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外皮的凸出部形成为从至少两个方向夹着上述透光区域而对置。
14.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有关第一或者第二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侧设置有由具有透光性及缓冲性的材料构成的缓冲层,在该缓冲层形成有贯通部,所述
基材的突出部贯通所述缓冲层的贯通部,所述基材的突出部的前端部从背面侧与所述外皮的凸出部抵接。
15.发明效果
16.根据第一方式,在外皮的透光区域的附近,外皮的凸出部收纳基材的突出部,由此相对于基材被定位,所以能够抑制外皮的透光区域相对于基材的错位。
17.并且,用户如果预先记住外皮的凸出部和透光区域的位置关系,则仅触摸外皮的凸出部即可识别透光区域的位置,所以遮光操作容易进行。
18.根据第二方式,在透光区域的至少两侧,外皮的凸出部相对于基材被定位,所以能够降低外皮的透光区域的拉伸量的偏差。因此,能够抑制透光区域的形状的变形。
19.根据第三方式,缓冲层没有介入在外皮的凸出部和基材的突出部的前端部之间,所以即使是缓冲层变形时,外皮的凸出部也不移动。因此,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定位外皮的透光区域。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具备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控制台的后端部的立体图。
21.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22.图3是有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4.图1表示以在汽车的驾驶员座和副驾驶座之间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控制台(console)1。该控制台1具备控制台箱(console box)3,该控制台箱3具备在上方开口的箱本体3a、和在该箱本体3a可开闭地安装的盖3b。盖3b在闭合的状态下能够用作扶手。在控制台箱3的车体前方比上述盖3b靠下侧设置有开关装置5。该开关装置5具备其表面朝向上方的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7。
25.显示面板7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沿车体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基材9。基材9由聚丙烯(pp)、丙烯树脂等的硬质的透光性的树脂构成。基材9整体构成了将作为光源的led23(后述)的光l引导到表面侧的导光部。在基材9的表面中的前后方向中途部,与车体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作为一对突出部的第一突条部9a,以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相互对置的方式突出设置。第一突条部9a的前端部呈朝向前端成为窄幅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形状。并且,在基材9的表面中的第一突条部9a的前方,比第一突条部9a靠车宽方向内侧与车体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作为一对突出部的第二突条部9b,以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相互对置的方式突出设置。第二突条部9b的前端部也呈朝向前端成为窄幅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形状。第二突条部9b的车体前后方向的长度lo2被设定为第一突条部9a的长度lo1的大约1/3。
26.在显示面板7的表面设置有具有透光性的片材状的静电传感器11。静电传感器11具备:宽幅部11a,比上述两个第一突条部9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的间隔宽,并且以比基材9狭窄的宽度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窄幅部11b,从该宽幅部11a的前端缘以比该宽幅部11a狭窄的宽度向车体前方延伸。在宽幅部11a的车宽方向两端附近,形成有沿车体前后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长孔状的第一贯通孔11c。并且,在窄幅部11b中将该窄幅部11b沿车宽
方向大致三等分的位置,形成有沿车体前后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长孔状的第二贯通孔11d。上述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贯通各第一贯通孔11c,上述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贯通各第二贯通孔11d。静电传感器11构成为具备透明的薄膜基材11e、和在该薄膜基材11e形成的多个作为开关部的透明电极11f,检测手指从表面侧向各透明电极11f的接近,将该检测结果输出至音响装置(未图示)和导航装置(未图示)等车载设备。多个透明电极11f构成了在两个第一贯通孔11c之间铺满的中央开关11g、在左侧的第二贯通孔11d的左侧、两个第二贯通孔11d之间以及右侧的第二贯通孔11d的右侧设置的三个前侧开关11h、和在宽幅部11a的后端部附近设置的三个后侧开关11i。
27.在基材9的静电传感器11非设置区域的表面以及静电传感器11的表面,整面设置有俯视观察呈与上述基材9相同形状的缓冲层13。缓冲层13由聚氨酯泡沫塑料、硅酮树脂等具有透光性及缓冲性的材料构成。在缓冲层13中与上述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对应的部位,形成有长孔状的作为贯通部的第三贯通孔13a。并且,在缓冲层13中与上述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对应的部位,形成有长孔状的作为贯通部的第四贯通孔13b。并且,上述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贯通各第三贯通孔13a,上述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贯通各第四贯通孔13b。
28.在缓冲层13的表面整面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外皮15。外皮15由聚氯乙烯等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构成。该外皮15通过粘接剂将其背面整体或者一部分粘接或者熔接在缓冲层13的表面,并且以将其末端卷入基材9的背面侧的状态被固定于缓冲层13及基材9。外皮15具有:不透光性的遮光层17,具有多个开口部17a,而且用黑色的顔料被着色;贴膜层19,从表面侧与遮光层17整体和开口部17a整体重叠,而且具有透光性。因此,由贴膜层19中与遮光层17的开口部17a重叠的区域构成了外皮15的透光区域r1。另一方面,由遮光层17整体和贴膜层19中与遮光层17重叠的区域构成了外皮15的不透光区域r2。外皮15的遮光层17的开口部17a形成为构成从外皮15的大致中央在车体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虚线组l1、在车体前方从左侧顺序地配置的第一图形f1、第二图形f2及第三图形f3、和在虚线组l1的车体后方从左侧顺序地配置的第四图形f4、第5图形f5及第六图形f6。因此,透光区域r1也构成了上述虚线组l1及第一~第六图形f1~f6。构成上述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与构成上述静电传感器11的中央开关11g的透明电极11f重叠,构成第一~第三图形f1~f3的透光区域r1与构成上述静电传感器11的前侧开关11h的透明电极11f重叠,构成第四~第六图形f4~f6的透光区域r1与构成上述静电传感器11的后侧开关11i的透明电极11f重叠。在外皮15中构成上述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两外侧附近,在表面侧凸出的第一凸出部15a形成为以截面呈半圆弧状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即,第一凸出部15a从车宽方向两侧(两个方向)夹着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而对置。并且,在构成第二图形f2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两外侧附近,在表面侧凸出的第二凸出部15b形成为以截面呈半圆弧状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即,第二凸出部15b从车宽方向两侧(两个方向)夹着构成第二图形f2的透光区域r1而对置。两个第二凸出部15b位于构成第一及第三图形f1、f3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内侧附近。并且,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的前端部以从背面侧进行抵接的状态被收纳在各第一凸出部15a。并且,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的前端部以从背面侧进行抵接的状态被收纳在各第二凸出部15b。
29.基板21以使其部件面与基材9的大致中央部对置的状态被设置在上述基材9的背面侧。在基板21的部件面设置有led23。
30.在开关装置5的车宽方向两侧,以从上方及侧方覆盖显示面板7表面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方式设置有侧罩25。
31.为了组装如上所述构成的显示面板7,首先在基材9的表面设置静电传感器11。此时,使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贯通静电传感器11的第一贯通孔11c,并且使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贯通静电传感器11的第二贯通孔11d,由此能够将静电传感器11相对于基材9进行定位,所以静电传感器11的定位作业容易进行。然后,在基材9的静电传感器11非设置区域的表面以及静电传感器11的表面设置缓冲层13。此时,使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贯通缓冲层13的第三贯通孔13a,并且使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贯通缓冲层13的第四贯通孔13b,由此能够将缓冲层13相对于基材9及静电传感器11进行定位,所以缓冲层13的定位作业容易进行。然后,使外皮15拉伸,将其背面通过粘接剂粘接或者熔接在缓冲层13的表面上,并且将其末端卷入基材9的背面侧,由此固定于缓冲层13及基材9。此时,在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收纳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并且在外皮15的第二凸出部15b收纳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由此能够将外皮15相对于基材9进行定位,所以外皮15的定位作业容易进行。并且,在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两侧,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相对于基材9被定位,所以能够降低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的拉伸量的偏差。并且,在构成第二图形f2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两侧,外皮15的第二凸出部15b相对于基材9被定位,所以能够降低构成第二图形f2的透光区域r1的车宽方向的拉伸量的偏差。因此,能够抑制构成虚线组l1及第二图形f2的透光区域r1的形状的变形。
32.在使如上所述构成的开关装置5的led23发光时,其光l经由基材9、静电传感器11及缓冲层13从背面侧照射到外皮15,所照射的光l的一部分在该透光区域r1透射,而所照射的光l的其他部分在不透光区域r2被遮断。因此,在外皮15的表面上清晰地呈现出透光区域r1的形状、即上述虚线组l1及第一~第六图形f1~f6。并且,在用户使手指接近外皮15表面中的虚线组l1所呈现出的区域并旋转时,静电传感器11检测手指向构成中央开关11g的透明电极11f的接近,该检测结果被输出给车内的音响装置和导航装置。并且,车内的音响装置和导航装置进行与从静电传感器11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相应的动作。此时,用户如果预先记住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和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位置关系,则仅触摸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即可识别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位置,所以遮光操作容易进行。同样地,在用户使手指接近外皮15表面中的第一~第六图形f1~f6所呈现出的区域中任一个区域时,静电传感器11检测手指向对应的透明电极11f(前侧开关11h及后侧开关11i)的接近,该检测结果被输出至车内的音响装置和导航装置。并且,车内的音响装置和导航装置进行与从静电传感器11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相应的动作。
3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外皮15的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的附近,第一凸出部15a收纳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由此相对于基材9被定位,所以能够抑制构成虚线组l1的透光区域r1相对于基材9的错位。
34.并且,在外皮15的构成第一~第三图形f1~f3的透光区域r1的附近,第二凸出部15b收纳基材9的第二突条部9b,由此相对于基材9被定位,所以能够抑制构成第一~第三图形f1~f3的透光区域r1相对于基材9的错位。
35.并且,由于缓冲层13没有介入在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及第二凸出部15b与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的前端部之间,所以即使是缓冲层13变形时,外皮15的第
一凸出部15a及第二凸出部15b也不移动。因此,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定位外皮15的透光区域r1。
3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9整体由透光性的树脂构成,但也可以是,基材9的一部分由不透光性的树脂构成,仅将基材9的其他部分作为上述导光部。并且,也可以将上述外皮15的透光区域r1与上述导光部重叠地进行配置。
3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静电传感器11设于缓冲层13和基材9之间,但只要是在外皮15的背面侧,则也可以设于基材9的背面侧等其他位置。
3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基材9的表面设置的传感器作为静电传感器11,但也可以是具有开关部,检测从表面侧对该开关部的按压的感圧传感器。
39.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部15a及第二凸出部15b是以从两个方向夹着透光区域r1的方式形成了两个,但也可以以从三个以上的方向夹着的方式形成三个以上,还可以以从全周包围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4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皮15的不透光区域r2由贴膜层19和遮光层17构成,但也可以由透光性的外皮基材和在该外皮基材通过涂覆形成的塗膜构成。
4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贯通缓冲层13的第三贯通孔13a及第四贯通孔13b,但也可以在缓冲层13设置切槽或者切口,使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贯通这些切槽或者切口。
4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设为朝向前端成为窄幅的截面呈半圆的形状,并将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及第二凸出部15b设为截面呈半圆弧状,但也可以将基材9的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的截面设为多边形形状,将外皮15的第一凸出部15a及第二凸出部15b设为沿着第一突条部9a及第二突条部9b的截面的形状。
43.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44.本公开用作具备基材和在该基材的表面侧设置的外皮的显示面板。
45.附图标记说明
46.7:显示面板;9:基材(导光部);9a:第一突条部(突出部);9b:第二突条部(突出部);11:静电传感器;11c:第一贯通孔;11d:第二贯通孔;11f:透明电极(开关部);13:缓冲层;13a:第三贯通孔(贯通部);13b:第四贯通孔(贯通部);15:外皮;15a:第一凸出部;15b:第二凸出部;23:led(光源);l:光;r1:透光区域;r2:不透光区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