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9:13: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胸部矫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


背景技术:

2.漏斗胸或鸡胸患者在青少年身上较为常见,通常采用手术进行矫正治疗,在术后腰背挺直为术后功能位,能够有利于患者恢复,但临床观察中,患者常常因术后剧烈疼痛,且患者年龄小,疼痛承受力差,下床活动时多呈现为含胸或驼背状,长此以往不利于术后恢复,还可能导致驼背或脊柱侧弯,并且在止痛药物、心理鼓励、家长和医务人员宣教督促的情况下,术后患者仍多呈现为含胸或驼背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其次,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在患者恢复运动中胸部不能够形成有效缓冲以减小震动,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大,最后,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应避免扭转上身或突然向后方转头,由于他人呼叫名字时的下意识反应容易造成突然转头,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同时可能需要二次矫正,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解决了胸壁矫形术后患者上身姿态不正、恢复运动震动较大且患者下意识转头可能产生的二次伤害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包括塑形衣本体,所述塑形衣本体的外表面胸部开设有钢板开口,所述塑形衣本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肩带,所述钢板开口的上端设置有母连接部,所述塑形衣本体的背部内表面设置有防回头结构,所述塑形衣本体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肩带的一端设置有子连接部,所述塑形衣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开口,所述塑形衣本体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开口处设置有系带;
5.所述防回头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塑形衣本体背部内侧的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肩部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的上下端设置有腰部支架。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设置于塑形衣本体背部内表面的背部气囊,所述背部气囊的一侧设置有腹部气囊,所述腹部气囊的上端设置有上胸部气囊,所述背部气囊的靠近竖向支架的一面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腹部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管,所述背部气囊与上胸部气囊和腹部气囊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端头管,所述端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放气管,所述端头管的头部设置有端头帽,所述放气管的头部设置有放气帽,所述端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端头管的内部设置有防漏气组件。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漏气组件包括设置于端头管内壁外表面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挡块。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肩带和母连接部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二者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子连接部与母连接部之间相匹配且二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系带的数量为若干组且系带的内部为弹性带状部件。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支架为亲肤橡胶材料,所述肩部支架和腰部支架均为横向的长条板状且材料与竖向支架相同。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背部气囊通过连接管与腹部气囊和上胸部气囊相连通,所述连接槽与竖向支架、肩部支架和腰部支架均相匹配。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与腹部气囊相连通,所述放气帽与放气管和端头管与端头帽之间均通过螺纹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压力表的作用为显示气囊的压力值。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为空心柱状,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挡块靠近连接环的一端与连接环的空心部位相匹配,所述弹簧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与固定块和挡块相固定连接。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通过钢板开口、肩带、母连接部、子连接部、连接开口和系带以及减震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够适用于胸壁矫形术后可穿戴塑形衣,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通过压力值设置,使患者胸部在术后下床时逐渐呈正常功能位的站姿或坐姿,利于术后恢复,也可适用于术后长期穿戴预防术后驼背、获得性脊柱侧弯,即疼痛导致的保护体位等。
17.2、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通过设置于塑形衣本体背部内表面的背部气囊,背部气囊的一侧设置有腹部气囊,腹部气囊的上端设置有上胸部气囊,背部气囊的靠近竖向支架的一面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腹部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管,背部气囊与上胸部气囊和腹部气囊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能够使得本塑形衣能够不对伤口处或安置钢板部位产生压迫挤压,以及对胸壁不正常的压迫挤压撞击等,进而避免可能导致的钢板移位、伤口愈合不佳等情况,而本件塑形衣在避免胸廓受压的同时可矫正患者的不良姿态,还可在胸廓位置设计为充气囊,起到减震的效果,预防摔倒或他人走路碰撞挤压可能带来的胸壁冲击所致的钢板移位。
18.3、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通过固定设置在塑形衣本体背部内侧的竖向支架,竖向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肩部支架,竖向支架的上下端设置有腰部支架,能够在维持正常功能位时,起到对患者颈部固定偏转的作用,由于胸壁矫形术后应避免扭转上身或突然转头等动作,而当患者正常融入学校或日常生活,疼痛已不太剧烈时往往在他人在背后呼叫名字时,本能的反应转头会带动上胸部扭转,但该动作为术后禁忌动作通过竖向支架、肩部支架和腰部支架的作用能够维持患者头颈偏转最多可与两肩平行,而当患者头部的下颌往左或右偏转至与肩平行时,该塑形衣就会约束患者的上身做扭转动作,此时患者只能整个身子往后转,从而能过避免上半身的旋转,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同时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二次伤害。
19.4、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通过设置于端头管内壁外表面的连接环,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固定块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
弹簧,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进行充气时,通过端头管开始进气,通过气流挤压挡块,挡块挤压弹簧使其收缩,气流经由通孔依次进入腹部气囊、背部气囊和上胸部气囊,吹气完成后,内部的气流会反向流动并推动挡块,使得挡块将连接环的开口挡住,从而表面气体可能产生的泄露,防漏气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图1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剖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减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端头管处打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端头管充气时的局部侧剖视图。
26.图中:1、塑形衣本体;2、钢板开口;3、肩带;4、母连接部;5、防回头结构;51、竖向支架;52、肩部支架;53、腰部支架;6、减震结构;61、背部气囊;62、腹部气囊;63、上胸部气囊;64、连接槽;65、充气管;66、连接管;67、端头管;68、放气管;69、端头帽;610、放气帽;611、压力表;612、防漏气组件;6121、连接环;6122、固定块;6123、通孔;6124、挡块;6125、弹簧;7、子连接部;8、连接开口;9、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使得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技术方案:一种胸壁矫形术后的塑形衣,包括塑形衣本体1,塑形衣本体1的外表面胸部开设有钢板开口2,塑形衣本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肩带3,钢板开口2的上端设置有母连接部4,塑形衣本体1的背部内表面设置有防回头结构5,塑形衣本体1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结构6,肩带3的一端设置有子连接部7,塑形衣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开口8,塑形衣本体1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开口8处设置有系带9,肩带3和母连接部4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二者的位置相对应,子连接部7与母连接部4之间相匹配且二者之间为活动连接,系带9的数量为若干组且系带9的内部为弹性带状部件,能够适用于胸壁矫形术后可穿戴塑形衣,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通过压力值设置,使患者胸部在术后下床时逐渐呈正常功能位的站姿或坐姿,利于术后恢复,也可适用于术后长期穿戴预防术后驼背、获得性脊柱侧弯,即疼痛导致的保护体位等。
32.请参阅图3,防回头结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塑形衣本体1背部内侧的竖向支架51,竖向支架51的上端设置有肩部支架52,竖向支架51的上下端设置有腰部支架53,竖向支架51为亲肤橡胶材料,肩部支架52和腰部支架53均为横向的长条板状且材料与竖向支架51相同,能够在维持正常功能位时,起到对患者颈部固定偏转的作用,由于胸壁矫形术后应避免扭转上身或突然转头等动作,而当患者正常融入学校或日常生活,疼痛已不太剧烈时往往在他人在背后呼叫名字时,本能的反应转头会带动上胸部扭转,但该动作为术后禁忌动作通过竖向支架51、肩部支架52和腰部支架53的作用能够维持患者头颈偏转最多可与两肩平行,而当患者头部的下颌往左或右偏转至与肩平行时,该塑形衣就会约束患者的上身做扭转动作,此时患者只能整个身子往后转,从而能过避免上半身的旋转,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同时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二次伤害。
33.请参阅图4,减震结构6包括设置于塑形衣本体1背部内表面的背部气囊61,背部气囊61的一侧设置有腹部气囊62,腹部气囊62的上端设置有上胸部气囊63,背部气囊61的靠近竖向支架51的一面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64,腹部气囊62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管65,背部气囊61与上胸部气囊63和腹部气囊6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66,充气管65的一端设置有端头管67,端头管67的外表面设置有放气管68,端头管67的头部设置有端头帽69,放气管68的头部设置有放气帽610,端头管67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力表611,端头管67的内部设置有防漏气组件612,背部气囊61通过连接管66与腹部气囊62和上胸部气囊63相连通,连接槽64与竖向支架51、肩部支架52和腰部支架53均相匹配,充气管65与腹部气囊62相连通,放气帽610与放气管68和端头管67与端头帽69之间均通过螺纹形成活动连接,压力表611的作用为显示气囊的压力值,使用时能够使得本塑形衣能够不对伤口处或安置钢板部位产生压迫挤压,以及对胸壁不正常的压迫挤压撞击等,进而避免可能导致的钢板移位、伤口愈合不佳等情况,而本件塑形衣在避免胸廓受压的同时可矫正患者的不良姿态,还可在胸廓位置设计为充气囊,起到减震的效果,预防摔倒或他人走路碰撞挤压可能带来的胸壁冲击所致的钢板移位。
34.请参阅图5-6,防漏气组件612包括设置于端头管67内壁外表面的连接环6121,连接环61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6122,固定块6122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6123,固定块6122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弹簧6125,弹簧6125的一端设置有挡块6124,连接环6121为空心柱状,通孔6123的数量为若干组,挡块6124靠近连接环6121的一端与连接环6121的空心部位相匹配,弹簧6125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与固定块6122和挡块6124相固定连接,当进行
充气时,通过端头管67开始进气,通过气流挤压挡块6124,挡块6124挤压弹簧6125使其收缩,气流经由通孔6123依次进入腹部气囊62、背部气囊61和上胸部气囊63,吹气完成后,内部的气流会反向流动并推动挡块6124,使得挡块6124将连接环6121的开口挡住,从而表面气体可能产生的泄露。
3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塑形衣穿于患者的身上,并调节肩带3上子连接部7的位置,使得钢板开口2的位置对应于患者的胸部塑形位置,避免与患者手术部位的接触,之后再通过系带9将塑形衣系紧,使得塑形衣的大小略大于患者的身材。
36.在患者将塑形衣穿好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打气筒从端头管67开始打气,通过气流挤压挡块6124,挡块6124挤压弹簧6125使其收缩,气流经由通孔6123依次进入腹部气囊62、背部气囊61和上胸部气囊63,直至腹部气囊62、背部气囊61和上胸部气囊63鼓起的程度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同时可以由医护人员观察压力表611的表显值,从而判断打气量,之后即可开始使用该塑形衣。
37.需要说明的是,当不需要穿该塑形衣时,可以通过转动拧开放气帽610,从而能够完成对气囊内部气体的放出,之后再解开系带9即可将塑形衣取下。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支架51、肩部支架52和腰部支架53的作用能够维持患者头颈偏转最多可与两肩平行,而当患者头部的下颌往左或右偏转至与肩平行时,该塑形衣就会约束患者的上身做扭转动作,此时患者只能整个身子往后转,从而能过避免上半身的旋转。
3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塑形衣穿于患者的身上,并调节肩带3上子连接部7的位置,使得钢板开口的位置对应于患者的胸部塑形位置,避免与患者手术部位的接触,之后再通过系带9将塑形衣系紧,使得塑形衣的大小略大于患者的身材。
40.在患者将塑形衣穿好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打气筒从端头管67开始打气,通过气流挤压挡块6124,挡块6124挤压弹簧6125使其收缩,气流经由通孔6123依次进入腹部气囊62、背部气囊61和上胸部气囊63,直至腹部气囊62、背部气囊61和上胸部气囊63鼓起的程度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同时可以由医护人员观察压力表611的表显值,从而判断打气量,之后即可开始使用该塑形衣。
41.需要说明的是,当不需要穿该塑形衣时,可以通过转动拧开放气帽610,从而能够完成对气囊内部气体的放出,之后再解开系带9即可将塑形衣取下。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支架51、肩部支架52和腰部支架53的作用能够维持患者头颈偏转最多可与两肩平行,而当患者头部的下颌往左或右偏转至与肩平行时,该塑形衣就会约束患者的上身做扭转动作,此时患者只能整个身子往后转,从而能过避免上半身的旋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