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2:09: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桥墩施工模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


背景技术:

2.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高墩施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方式,它在桥梁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范围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桥梁的桥墩高度越来越高,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0421111.9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桁架、内桁架、桁架调节块与门架,外桁架由直坡外桁架和变坡外桁架所构成,用于围设空心桥墩外部,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焊接固定,直坡外桁架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直坡外模板,变坡外桁架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变坡外模板;内桁架位于薄壁空心墩的内周壁的内端,内桁架用于围设空心桥墩的内周壁;桁架调节块和内桁架、外桁架连接,且用于调节内、外桁架的长度,调节模板与内桁架、外桁架连接,用于调节内、外各模板的长度,门架,用于支撑砼灌注设备和砼灌注平台。施工时,1、用拼装框架和桁架调节块组装适用薄壁空心墩设计尺寸的内、外桁架;2、对由直坡内、外模板和变坡内、外模板作为两侧面与薄壁空心墩上端面作为底面围成的待灌注形成的薄壁空心墩壁进行砼灌注,待灌注的混凝土凝固期过后,进行内、外桁架滑动上移;3、各爬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的升降液压杆带动内、外桁架沿薄壁空心墩的上端面滑动上移,到位后,再用收分穿心式液压千斤顶调整直坡外桁架和直坡外模板的长度及固定,使直坡内、外模板和变坡内、外模板的长度与待灌注形成的薄壁空心墩壁的设计尺寸适配,重复上述步骤。
4.综上所述,发明人认为由于变坡外桁架与变坡外模板焊接固定,直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模板焊接固定,使得施工步骤2中内、外桁架沿薄壁空心墩滑动上移,在滑动上移过程中,变坡外模板与直坡外模板会影响混凝土桥墩的强度,使得最终制成的薄壁空心墩强度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滑动上移过程中,变坡外桁架会影响混凝土桥墩的强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包括外桁架与内桁架,外桁架包括两个变坡外桁架与两个直坡外桁架,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围设呈矩形框状结构,变坡外桁架两端开设有空格框,直坡外桁架通过空格框与变坡外桁架插接,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内壁设置有外模板组,外模板组与变坡外桁架、直坡外桁架可拆卸连接,外模板组包括第一直坡外模板、第二直坡外模板、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第一直坡外模
板、第二直坡外模板、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共同围设呈矩形框装结构,且第一变坡外模板、第二变坡外模板可以相互靠近。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模板组与变坡外桁架、直坡外桁架可拆卸连接,使得施工人员在浇筑完一段薄壁空心墩后,待混凝土固化,将外模板组拆除;然后重新组装外模板组,使得外模板组适用于新浇筑段的薄壁空心墩,再进行下一段的混凝土浇筑,则外模板组不会在固化阶段的薄壁空心墩外周滑动,最终浇筑形成的薄壁空心墩质量较好,此为翻升模板,简称翻模;滑动抬升外桁架与内桁架至下一段待浇筑的高度,可以相对滑动的直坡外桁架与变坡外桁架收缩围设呈一定截面后固定,此为滑动模板,简称滑模,两种施工方式结合的模板称为滑翻模板。
9.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板之间设置有可供第一变坡外模板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一变坡外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直坡外模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为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块与第一直坡外模板滑动连接,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板之间连接有定位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的设置与滑槽的开设,使得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相互靠近时,通过滑动块在滑槽内滑动,则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安装时较方便,无需施工人员全程抬动。
11.可选的,所述滑动块靠近第二变坡外模板一侧开设有导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角的开设,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时,滑动块与滑槽内壁的摩擦力减小,则滑动块在滑槽内滑动更加便捷,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之间的滑动更加便捷省力。
13.可选的,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滚珠与滑槽内壁滚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减小了滑动块与滑槽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滑动块在滑槽内滑动的摩擦力,则滑动块在滑槽内壁滑动更加便捷,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之间的滑动更加便捷省力。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直坡外模板靠近直坡外桁架一侧设置有拉杆背棱,第二直坡外模板靠近直坡外桁架一侧设置有拉杆背棱,两个拉杆背棱之间连接有用于拉动两个拉杆背棱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拉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与拉杆背棱的设置,使得第一直坡外模板与第二直坡外模板被拉杆与拉杆背棱拉动,并且相互靠近,则第一直坡外模板、第二直坡外模板、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二变坡外模板所围设成的浇灌混凝土的空间稳定性较高。
17.可选的,所述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之间连接有可供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相对滑动的滑动件;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之间连接有固定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位置的固定组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件的设置,使得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之间可以通过滑动件相互滑动,则两个变坡外桁架相互靠近的方法较便捷;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的相对位置。
1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固定螺栓,第一固定块与直坡外桁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与变坡外桁架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块,并与第
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拧动固定螺栓就可以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固定,适用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不同距离的固定,则固定直坡外桁架与变坡外桁架的方法较便捷。
21.可选的,所述滑动件为手拉葫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拉葫芦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处的下方,就可以便捷的调整两个变坡外桁架之间的距离,使得直坡外桁架与变坡外桁架可以互相滑动,适应于下一段浇筑薄壁空心墩围设的截面积变化。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外模板组与变坡外桁架、直坡外桁架可拆卸连接,使得施工人员在浇筑完一段薄壁空心墩后,待混凝土固化,将外模板组拆除外模板组不会在固化阶段的薄壁空心墩外周滑动,最终浇筑形成的薄壁空心墩质量较好;
25.滑动件的设置,使得变坡外桁架与直坡外桁架之间可以通过滑动件相互滑动,则两个变坡外桁架相互靠近的方法较便捷;
26.导角的开设,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时,滑动块与滑动槽内壁的摩擦力减小,则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更加便捷,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板之间的滑动更加便捷省力。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旨在显示外模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旨在显示第一变坡外模板与第一直坡外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外桁架;11、变坡外桁架;111、空格框;12、直坡外桁架;2、内桁架;3、外模板组;31、第一直坡外模板;311、滑槽;32、第二直坡外模板;33、第一变坡外模板;34、第二变坡外模板;35、定位组件;351、定位板;352、定位栓;4、滑动块;41、滚珠;5、拉杆背棱;51、拉杆;6、手拉葫芦;7、固定组件;71、第一固定块;72、第二固定块;7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参照图1,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包括外桁架1与内桁架2,外桁架1包括两个变坡外桁架11与两个直坡外桁架12,两个变坡外桁架11与两个直坡外桁架12共同围设呈矩形框状结构,并将内桁架2围设在内;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之间连接有滑动件与固定组件7;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所围设的矩形框状内设置有用于灌胶混凝土的外模板组3。
36.工作人员在进行薄壁空心墩的施工时,将外桁架1、内桁架2与外模板组3架设好,
根据浇筑的高度逐渐拉动两个变坡外桁架11相互靠近,并将适应于浇筑高度的外模板组3架设好,并进行浇筑;待浇筑好的混凝土固化后,拆卸外模板组3,将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提升,继续安装适用于浇筑高度的外模板组3,进行薄壁空心墩的浇筑,依此循环,直至浇筑结束。
37.参照图2,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均为长方体架体,且变坡外桁架11两端开设有供直坡外桁架12一端穿过的空格框111。两个变坡外桁架11之间设置有用于拉动两个变坡外桁架11相互靠近的滑动件,滑动件为手拉葫芦6,手拉葫芦6一端与一个变坡外桁架11挂接,另一端与另一变坡外桁架11挂接。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的固定组件7。
38.参照图3,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固定块71、第二固定块72与固定螺栓73,第一固定块71与直坡外桁架12焊接固定;第二固定块72与变坡外桁架11焊接固定;固定螺栓73穿过第一固定块71,并与第一固定块71、第二固定块72螺纹连接。
39.当拉动两个变坡外桁架11互相靠近时,工作人员拉动手拉葫芦6,两个变坡外桁架11互相靠近,然后拧动固定螺栓73,利用固定螺栓73对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进行固定,从而直坡外桁架12与变坡外桁架11的位置被固定。
40.参照图2与图4,外模板组3包括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共同围设呈矩形状框体。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一直坡外模板31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35,定位组件35包括定位板351与定位栓352,定位板351与第一直坡外模板31焊接固定,定位栓352穿过第一定位板351,且与第一定位板351、第一变坡外模板33螺纹连接。第一直坡外模板31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之间、第二直坡外模板32与第一变坡外模板33之间、第二直坡外模板32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之间设置有上述同样的定位组件35。
41.参照图5与图6,第一变坡外模板33靠近第一直坡外模板31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动块4,本技术中为两个滑动块4,滑动块4与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一体成型,滑动块4上开设有导角,开设有导角的滑动块4呈半球状结构;滑动块4上开设有多个滚珠槽,本技术中开设为四个,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41;第一直坡外模板31靠近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一侧开设有多个滑槽311,本技术中开设有两个滑槽311,滑槽31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块4位于滑槽311内,且滚珠41与滑槽311内壁滚动连接。参照图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直坡外模板32之间、第二变坡外模板34与第一直坡外模板31之间、第二变坡外模板34与第二直坡外模板32之间的滑动方式与上述滑动方式相同。
42.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围设的空间收缩时,推动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此时,滑动块4在滑槽311内滑动,保证第一变坡外模板33、第二变坡外模板34相对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可以稳定的滑动;然后拧紧定位栓352,将定位板351与第一变坡外模板33或第二变坡外模板34利用定位栓352固定,固定好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后,浇筑混凝土。
43.参照图5,第一直坡外模板31靠近直坡外桁架12一侧设置有拉杆背棱5,拉杆背棱5呈长条状,且拉杆背棱5的长度长于第一直坡外模板31的长度,第二直坡外模板32靠近直坡
外桁架12一侧设置有同样的拉杆背棱5;两个拉杆背棱5之间设置有两个拉杆51,拉杆51与拉杆背棱5垂直,拉杆51一端穿过第一直坡外模板31,并于拉杆背棱5利用螺栓固定连接,拉杆51另一端穿过第二直坡外模板32,并与另一拉杆背棱5利用螺栓固定连接。
44.在固定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的相对位置时,拧动拉杆51上的螺栓,将拉杆51与拉杆背棱5通过螺栓固定,则第一直坡外模板31与第二直坡外模板32将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紧紧固定后,浇筑混凝土。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的整体式滑翻模板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进行薄壁空心墩的施工时,将外桁架1、内桁架2与外模板组3架设好,利用手拉葫芦6根据浇筑的高度逐渐拉动两个变坡外桁架11相互靠近,并利用固定螺栓73对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进行固定,从而直坡外桁架12与变坡外桁架11的位置被固定;然后需要将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围设空间收缩时,推动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将定位板351与第一变坡外模板33或第二变坡外模板34利用定位栓352固定,拧动拉杆51上的螺栓,将拉杆51与拉杆背棱5通过螺栓固定,则第一直坡外模板31与第二直坡外模板32将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紧紧固定;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待浇筑好的混凝土段固化后,拆卸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将变坡外桁架11与直坡外桁架12提升,继续安装适用于浇筑高度的第一直坡外模板31、第二直坡外模板32、第一变坡外模板33与第二变坡外模板34,进行薄壁空心墩的浇筑,依此循环,直至浇筑结束。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