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汽车涂装机器人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50: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机器人用的防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涂装机器人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涂装喷涂机器人在进行喷涂作业时,油漆喷涂到机械手臂,造成机器人手臂的污染。
3.现有的技术中,在原机器人表面是采用的是一种纸质材料制定而成,该纸质材料较贵,所需成本较高;需要定期对机器人进行维护,在维护过程中的维护周期短,维护时间长;该纸质材料不利于多次使用,易产生汽车质量缺陷,基于这些情况,我们的机器人防污设置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涂装机器人的保护装置,解决了原机器人表面是采用的是一种纸质材料制定而成,材料较贵,所需成本较高;维护周期短,维护时间长;不利于多次使用,易产生汽车质量缺陷.基于这些情况,我们的机器人防污设置由此而生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涂装机器人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包裹在所述机器人手臂上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棉质弹性材质,所述外层为防静电薄膜材质,所述保护装置可拆卸。保护装置可拆卸,方便将该保护装置套在机器人的手臂上且卸下来也方便,其中的防静电薄膜具备不导电和不吸附灰尘油漆等污染源的特性,内层的棉质层用于保护薄膜的完整度。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装置为套筒结构。很好的与机器人手臂的结构相适配。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结构靠近所述机器人身体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方便将该保护装置顺利快速的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节约时间。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结构侧面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件可选用拉链和绑带的成本低且容易获得,同时具备很好的连接作用,方便将保护装置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以及方便拆卸下来,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机器人手臂的污染和损坏。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装置展开为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矩形的层状结构连接而成。该结构能很好的配合机器人手臂的一个结构同时裁剪简单方便,能将购买来的卷筒式的薄膜或者棉质层很快的进行裁剪成能与机器人手臂配合的层状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为63-70cm,下底为220-240cm,高为150-160cm,所述矩形的长为220-240cm,宽为90-100cm,所述矩形的长边与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连接且所述直角梯形与所述矩形为一整体结构。为了配合机器人手臂的尺
寸。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汽车涂装机器人固定。连接件选用松紧带以及透明胶带都是成本较低的固定方式,有利于降低生产的成本且使用效果好。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件为绑带、胶带、拉链以及松紧带中的至少一种。
13.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涂装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手臂以及套设在所述手臂上的所述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手臂可拆卸。方便更换保护装置,保证对手臂的保护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机器人手臂前臂长度为150cm,所述机器人手臂上臂长度为90cm,所述机器人手臂上臂的直径为70cm,所述机器人手臂前臂的最大直径为70cm最小直径为20cm。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装置减少维护时间的同时,还提高生产品质;其中保护装置的内层采用棉质弹性材料,能避免机器人手臂运动过程中对薄膜的撕拉,保证薄膜的完整度,外层的防静电薄膜,具有不导电,不吸附灰尘,油漆等污染源的特性,并且相比其他物质,它还具备隔离污染源,如纤维,灰尘等作用,薄膜相对纸质的材料,大大的节约了我们的生产成本,保护装置本身可拆卸,可方便将保护装置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同时方便从机器人手臂上拆卸下来,保护装置通过透明胶带和松紧带与机器人手臂实现固定,成本低且固定效果好,减少附加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汽车涂装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汽车涂装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保护装置的展开图。
19.附图标记:1.内层、2.外层、3.机器人手臂、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2.实施例一:
23.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汽车涂装机器人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包裹在所述机器人手臂上的内层1和外层2,所述内层1为棉质弹性材质,所述外层2为防静电薄膜材质,所述保护装置可拆卸。
24.所述保护装置为套筒结构。
25.所述套筒结构靠近所述机器人身体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
26.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4与汽车涂装机器人固定。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远离:将内层和外层分别从远离机器人身体的一端向靠近机器人身体的一端套入,然后通过透明胶带将内层和外层固定在机器人手臂上,在喷涂过程中,由于在机器人手臂上包裹了保护装置,从而避免对机器人手臂的污染,内层采用棉质弹性材料,能很好的避免外层的防静电薄膜被拉扯,减少对保护装置的维护次数,且内层的材料可重复使用。
28.实施例二:
29.本实施例提供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涂装机器人,所述保护装置为包裹在所述机器人手臂上的内层1和外层2,所述内层1为棉质弹性材质,所述外层2为防静电薄膜材质,所述保护装置可拆卸。
30.所述保护装置为套筒结构。
31.所述套筒结构侧面通过设置连接件4实现可拆卸。
32.所述套筒结构展开为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矩形的层状结构连接而成。
33.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为68cm,下底为230cm,高为150cm,所述矩形的长为230cm,宽为90cm,所述矩形的长边与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连接且所述直角梯形与所述矩形为一整体结构。
34.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4与汽车涂装机器人固定。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远离:将内层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后,通过拉链使得内层形成一个套筒状结构固定在机器人手臂上,然后将外层套设在内层外侧,通过透明胶带固定在内层外,为了保证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保护结构不会脱落,最后还会通过松紧带套设在外层,使得保护装置固定在机器人手臂上,在喷涂过程中,由于在机器人手臂上包裹了保护装置,从而避免对机器人手臂的污染,内层采用棉质弹性材料,能很好的避免外层的防静电薄膜被拉扯,减少对保护装置的维护次数,且内层的材料可重复使用。
36.实施例三:
37.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涂装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手臂3以及套设在所述手臂3上的所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手臂3可拆卸。
38.所述机器人手臂3前臂长度为150cm,所述机器人手臂3上臂长度为90cm,所述机器人手臂3上臂的直径为70cm,所述机器人手臂3前臂的最大直径为70cm最小直径为20cm。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依照人穿搭衣服的原理,通过测量机器人每个轴体的长度,宽度,制定出一种防静电薄膜试样的机器人保护装置,由于机器人在喷涂过程中不断运行,我们在机器人和薄膜中间添加一层采用较为柔软且富于弹性的棉质衣服,用于保护薄膜的完好度,将内层的棉质弹性材料和外层的防静电薄膜材料层组合,将内层与外层包裹在机器人手臂上,再通过连接件4带将保护结构与机器人手臂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滑落影
响机器人的保护效果。此装置的应用,减少维护时间的同时,还提高生产品质;其中保护装置的内层采用棉质弹性材料,能避免机器人手臂运动过程中对薄膜的撕拉,保证薄膜的完整度,外层的防静电薄膜,具有不导电,不吸附灰尘,油漆等污染源的特性,并且相比其他物质,它还具备隔离污染源,如纤维,灰尘等作用,薄膜相对纸质的材料,大大的节约了我们的生产成本,保护装置本身可拆卸,可方便将保护装置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同时方便从机器人手臂上拆卸下来,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机器人手臂实现固定,成本低且固定效果好,减少附加成本。
40.汽车涂装机器人保护装置的工作流程为:将机器人打到维护模式,人员拿取已做好的防静电薄膜衣服,穿搭在机器人手轴上面,通过连接件将保护装置套设在机器人手臂上,然后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隔离机器人与油漆接触,避免机器人受污染的效果;外层的薄膜本身采用防静电薄膜材质制作,具有不导电,不吸附灰尘,油漆等污染源的特性,并且相比其他物质,它还具备隔离污染源,如纤维,灰尘等作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