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1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家用新风空调,新风从室外导入室内后,仅做过滤处理后,直接送入室内。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湿度不可控,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新风会影响室内的舒适性。
3.市面上的新风机大多通过电加热或者是冷凝对新风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但是电加热费电,冷凝再热结构复杂,冷媒的流量需要很好的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冷媒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少数的是通过连接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对新风系统进行换热,但是换热的效果较差,导致用户体验感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通过空调器内置温度调节系统无法快速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有蒸发器进口管道和蒸发器出口管道;新风组件,包括:新风管道;至少一个微通道微通道换热片,所述微通道换热片设于所述新风管道内,且所述微通道微通道换热片上设有换热介质进口管和换热介质出口管;其中,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管连接所述蒸发器进口管道,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管连接所述蒸发器出口管道。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微通道换热片提高微通道换热片的换热效率,又通过设置换热介质进口管连接蒸发器的蒸发器进口管道,设置换热介质出口管连接蒸发器的蒸发器出口管道,从而使换热介质可以通过微通道换热片对新风组件实现换热,从而实现控制新风组件的温度以及湿度。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器;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节流机构,连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所述蒸发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空调器为制冷时,换热介质先通过压缩机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凝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在进过节流机构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中进行降温,再从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从而形成循环。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管设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管设于所述节流机构和所述蒸发器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换热介质出口管设于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将换热介质进口管设于节流机构和蒸发器之间,从而使换热介质可从换热介质进口管流入,从换热介质出口管流出,从而使新风组件对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空调器本身一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换热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微通道换
热片为依次间隔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微通道换热片,且微通道换热片依次间隔设置,当新风组件的风通过新风管道时,可同时通过多个微通道换热片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微通道换热片的换热效率。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换热片,包括:换热进口管,所述换热进口管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管;换热出口管,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管;微通道,设于所述微通道微通道换热片上,且所述微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换热进口管和所述换热出口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换热进口管连接换热介质进口管以及设置换热出口管连接换热介质出口管,当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管进入后,可通过换热进口管进入至微通道换热片内设置的微通道内,再从换热出口管流出至换热介质出口管。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换热片,还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所述微通道微通道换热片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微通道微通道换热片上设置换热翅片,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片换热的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管和/或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换热介质进口管和/或换热介质出口管上设置阀门,可以对换热介质进口管和/或换热介质出口管的开闭以及流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新风组件中风的温度。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组件,还包括:新风送风管和新风进风管;其中,所述新风管道设于所述新风送风管和所述新风进风管之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新风送风管和新风进风管,且新风管道设于新风送风管和新风进风管之间,新风从新风进风管进入,通过新风管道内的温度或湿度处理,再从风送风管中送出,从而使外部的空气调节至用户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送至室内。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新风送风管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新风送风管的送风温度。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新风送风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从而可实时对新风送风管内送出的温度进行检测,便于进一步的控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新风进风管和/或所述新风送风管内。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新风进风管和/或新风送风管内设置过滤组件,可对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可防止室外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有害气体从新风组件中放出,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至少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26.i)通过设置换热介质进口管连接蒸发器的蒸发器进口管道,设置换热介质出口管连接蒸发器的蒸发器出口管道,从而使换热介质可以通过微通道换热片对新风组件实现换
热,从而实现控制新风组件的温度以及湿度;
27.ii)通过在微通道换热片上设置至少一个微通道,从而提高微通道换热片的换热效率;
28.iii)通过在换热进口管和/或换热出口管上设置隔断件,通过隔断件将换热进口管和/或换热出口管分成若干的区域,从而提高换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的框架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所示新风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3中所示的微通道换热片15的俯视图。
34.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35.图6为图3中所示的微通道换热片15的主视图。
36.图7为为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00为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为新风组件;11为新风管道;12为新风送风管;13为新风进风管;14为温度传感器;15为微通道换热片;151为换热进口管;152为换热出口管;153为微通道;16为换热介质进口管;17为换热介质出口管;20为蒸发器;21为蒸发器进口管道;22为蒸发器出口管道;30为阀门;40为压缩机;50为冷凝器;60为节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40.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例如包括:蒸发器20以及新风组件10;其中,蒸发器20上设有蒸发器进口管道21和蒸发器出口管道22;新风组件10上设有换热介质进口管16和换热介质出口管17,且换热介质进口管16连接蒸发器进口管道21,换热介质出口管17连接蒸发器出口管道22。
41.举例来说,现有的新风空调机通过电加热或者是冷凝对新风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但是电加热费电,冷凝再热结构复杂,冷媒的流量需要很好的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冷媒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介质进口管16连接蒸发器20的蒸发器进口管道21,设置换热介质出口管17连接蒸发器20的蒸发器出口管道22,从而使换热介质可以通过蒸发器进口管道21以及换热介质进口管16流入至新风组件10的内部,使微通道换热片15对新风组件10进行换热后,再从换热介质出口管17流入至蒸发器出口管道22,从而实现对
新风组件10的持续换热。
42.具体的,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例如还包括:压缩机40、冷凝器50以及节流机构60。其中,当空调器为制冷时,换热介质先通过压缩机40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再通过冷凝器50冷凝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在进过节流机构60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20以及新风组件10中对送风进行降温,再从蒸发器20以及新风组件10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从而形成循环。
43.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2,新风组件10上还设有新风管道11、新风送风管12以及新风进风管13,且新风管道11设于新风送风管12和新风进风管13之间。举例来说,通过设置新风送风管12和新风进风管13,且新风管道11设于新风送风管12和新风进风管13之间,新风从新风进风管13进入,通过新风管道11内的温度或湿度处理,再从新风送风管12中送出,从而使外部的空气调节至用户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送至室内。
44.进一步的,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例如还包括:阀门30;其中,阀门30设于换热介质进口管16和/或换热介质出口管17。举例来说,通过在换热介质进口管16和/或换热介质出口管17上设置阀门30,从而控制开启或者关闭新风组件10的换热介质循环。
45.优选的,阀门30还可以是电子膨胀阀,举例来说,电子膨胀阀除了可以控制开启或者关闭新风组件10的换热介质循环,还可以对新风组件10内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对新风组件10的制冷或制热的效果进行控制。
46.优选的,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例如还包括:送风电机(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送风电机设于新风送风管12内。举例来说,通过在新风送风管12上设置所述送风电机,一方面,可通过控制所述送风电机的开闭控制新风组件10是否送风;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所述送风电机的电机转速从而对新风组件10送风的大小进行控制。
47.优选的,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100例如还包括:过滤组件(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新风进风管13和/或新风送风管12内。举例来说,通过在新风进风管13和/或新风送风管12内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可对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可防止室外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有害气体从新风组件10中放出,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8.具体的,参见图3,新风组件10例如还包括:至少一个微通道换热片15。其中,微通道换热片15分别连接换热介质进口管16和换热介质出口管17。
49.优选的,微通道换热片15还可以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微通道换热片15依次间隔设置。举例来说,通过设置多个微通道换热片15,且微通道换热片15依次间隔设置,当新风组件10的风通过新风管道11时,可同时通过多个微通道换热片15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微通道换热片15的换热效率。
50.优选的,结合图4和图5,微通道换热片15例如还包括:换热进口管151、换热出口管152以及微通道153。其中,微通道153的两端分别设于换热进口管151和换热出口管152上;换热进口管151连接换热介质进口管16;换热出口管152连接换热介质出口管17。
51.举例来说,通过设置换热进口管151连接换热介质进口管16以及设置换热出口管152连接换热介质出口管17,当换热介质从换热介质进口管16进入后,可通过换热进口管151进入至微通道换热片15内设置的微通道153内,再从换热出口管152流出至换热介质出口管17,通过制冷剂流经多个微通道153,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可有效减小微通道换热片15的用材和体积。
52.优选的,微通道换热片15例如还包括:隔断件(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隔断件设于换热进口管151和/或换热出口管152内。举例来说,通过在换热进口管151和/或换热出口管152上设置所述隔断件,通过所述隔断件将换热进口管151和/或换热出口管152分成若干的区域,从而提高换热的效率。
53.具体的,微通道换热片15例如还包括:换热翅片。其中,换热翅片设于微通道换热片15上。举例来说,通过在微通道换热片15上设置换热翅片,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片15换热的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54.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微通道153设于换热翅片内部,举例来说,换热翅片可提高换热的面积,而微通道153则是换热介质流通的通道,将微通道153设于换热翅片内部使每个微通道153上均设有多个换热翅片,提高整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55.优选的,微通道15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腰形孔,还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此处微通道153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定。
56.优选的,在微通道换热片15上可以设置如图7所示的单排的微通道153,还可以是多排的微通道153,以此提高换热效,此处微通道153的数量和排布方式不做限定。
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