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09: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雾喷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施工过程中灰尘的产生难以避免,为降低施工人员吸入的灰尘,优化施工环境,因此需要对产生的灰尘进行清理,为此,提出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稳定性高,便于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水箱内的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位置以及高度便于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灰尘不便清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底部行走装置、支撑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加装在底部行走装置的上端,喷洒装置加装在支撑装置的上端;所述底部行走装置包括承重底盘、行走轮和方形支撑座,行走轮固定安装在承重底盘的下端,方形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承重底盘的上端中央;
6.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柱、升降轴杆、喷淋座,支撑立柱固定插接在方形支撑座内,升降轴杆旋接在支撑立柱上端的螺纹槽内,喷淋座固定安装在升降轴杆的顶端;所述喷淋座的上端加装有水箱支撑座,水箱支撑座的上端加装有水箱,水箱的输出端加装有注水管,注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喷淋座的进水端;
7.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方形支撑件、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方形支撑件的两端加装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横向支撑杆的上端加装有第一导流管,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外侧端加装有第一喷头,第一导流管的进水端与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一导流管的出水端与第一喷头的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上端加装有第二导流管,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外侧端加装有第二喷头,第二导流管的进水端与第二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第二导流管的出水端与第二喷头的进水端相连。
8.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前端下侧均加装有污水收纳器,污水收纳器的下端加装有过滤网兜,过滤网兜下端的污水收纳器下端加装有回流器,回流器的底端加装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水箱的顶端,并在回流管上加装有微型水泵。
9.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兜为长条形网兜状,过滤网兜的上端采用下压扣合在污水收纳器环形槽的方式固定。
10.优选的,所述污水收纳器的进水口口径大于第一喷头以及第二喷头喷射到污水收纳器进水口处散射面的直径。
11.优选的,所述污水收纳器、第一喷头以及第二喷头均为轻质的塑料材质构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通过转动升降轴杆可调节喷淋座的高度,从而根据除去灰尘的需求调整第一喷头以及第二喷头的高度;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出水雾,使灰尘沾附在水雾上降沉到污水收纳器内,然后流入过滤网兜内,过滤网兜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较为干净的水流入回流器中,回流器通过回流管将过滤后得到的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内,微型水泵用以增大水压将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在除去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灰尘,使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设置的行走轮使得唯一便于调整,设置的承重底盘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整体稳定性高,便于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水箱内的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位置以及高度便于调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收纳器主向剖视图。
19.图中:1、底部行走装置;11、承重底盘;12、行走轮;13、方形支撑座;2、支撑装置;21、支撑立柱;22、升降轴杆;23、喷淋座;24、水箱支撑座;25、水箱;26、注水管;3、喷洒装置;31、方形支撑件;32、第一横向支撑杆;33、第二横向支撑杆;34、第一出水管;35、第二出水管;36、第一导流管;37、第一喷头;38、第二导流管;39、第二喷头;4、污水收纳器;5、过滤网兜;6、回流器;7、回流管;8、微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底部行走装置1、支撑装置2和喷洒装置3,支撑装置2固定加装在底部行走装置1的上端,喷洒装置3加装在支撑装置2的上端;底部行走装置1包括承重底盘11、行走轮12和方形支撑座13,行走轮12固定安装在承重底盘11的下端,方形支撑座13固定安装在承重底盘11的上端中央;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立柱21、升降轴杆22、喷淋座23,支撑立柱21固定插接在方形支撑座13内,升降轴杆22旋接在支撑立柱21上端的螺纹槽内,喷淋座23固定安装在升降轴杆22的顶端;喷淋座23的上端加装有水箱支撑座24,水箱支撑座24的上端加装有水箱25,水箱25的输出端加装有注水管26,注水管26的另一端连接到喷淋座23的进水端;喷洒装置3包括方形支撑件31、第一横向
支撑杆32和第二横向支撑杆33,方形支撑件31的两端加装有第一出水管34和第二出水管35,第一横向支撑杆32的上端加装有第一导流管36,第一横向支撑杆32的外侧端加装有第一喷头37,第一导流管36的进水端与第一出水管34的出水端相连,第一导流管36的出水端与第一喷头37的进水端相连;第二横向支撑杆33的上端加装有第二导流管38,第二横向支撑杆33的外侧端加装有第二喷头39,第二导流管38的进水端与第二出水管35的出水端相连,第二导流管38的出水端与第二喷头39的进水端相连。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横向支撑杆32和第二横向支撑杆33的前端下侧均加装有污水收纳器4,污水收纳器4的下端加装有过滤网兜5,过滤网兜5下端的污水收纳器4下端加装有回流器6,回流器6的底端加装有回流管7,回流管7的另一端连接至水箱25的顶端,并在回流管7上加装有微型水泵8。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收纳器4用来收集沾满灰尘的水雾,水雾积流到污水收纳器4上,并流入过滤网兜5内,过滤网兜5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较为干净的水流入回流器6中,回流器6通过回流管7将过滤后得到的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内,微型水泵8用以增大水压将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过滤网兜5为长条形网兜状,过滤网兜5的上端采用下压扣合在污水收纳器4环形槽的方式固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形网兜状的过滤网兜5可以在保证过滤的效率,污水收纳器4中不会积流大量的污水,因此污水不会溢出。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污水收纳器4的进水口口径大于第一喷头37以及第二喷头39喷射到污水收纳器4进水口处散射面的直径。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喷头37和第二喷头39喷出的水雾沾附灰尘后可以顺利落入污水收纳器4中。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污水收纳器4、第一喷头37以及第二喷头39均为轻质的塑料材质构件。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污水收纳器4、第一喷头37以及第二喷头39重量较轻,降低了对第一横向支撑杆32和第二横向支撑杆33的压力。
30.工作原理:通过转动升降轴杆22可调节喷淋座23的高度,当达到所需的高度时,水箱25下端的注水管26将水注入第一出水管34和第二出水管35内,此时,第一出水管34内的水顺着第一导流管36导入第一喷头37内,第一喷头37将水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使灰尘沾附在水雾上降沉到污水收纳器4内;同理第二出水管35内的水顺着第二导流管38导入第二喷头39内,第二喷头39将水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使灰尘沾附在水雾上降沉到污水收纳器4内;水雾积流到污水收纳器4上,并流入过滤网兜5内,过滤网兜5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较为干净的水流入回流器6中,回流器6通过回流管7将过滤后得到的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内,微型水泵8用以增大水压将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在除去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灰尘,使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水雾喷洒装置,通过转动升降轴杆22可调节喷淋座23的高度,从而根据除去灰尘的需求调整第一喷头37以及第二喷头39的高度;第一喷头37和第二喷头39喷出水雾,使灰尘沾附在水雾上降沉到污水收纳器4内,然后流入过滤网兜5内,过滤网兜5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较为干净的水流入回流器6中,回流
器6通过回流管7将过滤后得到的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内,微型水泵8用以增大水压将较为干净的水导入水箱25,在除去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灰尘,使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设置的行走轮12使得唯一便于调整,设置的承重底盘11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整体稳定性高,便于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水箱25内的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循环利用,降低了加水的次数,位置以及高度便于调整。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