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1:13: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旋转火箭弹机电触发引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旋转火箭弹机电触发引信较多采用弹头机电触发引信原理,以万向惯性电触发开关实现小落角着地时的擦地炸功能。但由于弹头引信远离火箭弹质心,火箭弹在外弹道上的绕心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一旦失常,就会使引信万向惯性电触发开关意外闭合,引发弹道炸。另外,热电池类的电源和电爆炸元件的采用,也使引信成本难以降低。而引信结构复杂,可靠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具有机械式正向碰击触发、机械式侧向碰击触发、机电式碰击触发、惯性电触发、机械式侧击发和电子式自毁共六种作用方式,以提高小落角发火(擦地炸)可靠性,大幅度降低未爆弹率,其爆炸物处理安全性好,且成本低廉。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包括碰击式触发机构、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惯性开关、电子控制组件、传爆管、后坐保险机构、电磁发电机构、中间保险组件、电源组件和三个相同的离心保险机构;碰击式触发机构包括上体、风帽、第一针刺火帽、第一火焰雷管和第一针刺雷管;上体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一圆台、第二圆台和第一圆柱,其中第一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二圆台顶端大、底端小,且第一圆台底端直径与第二圆台顶端直径相等,第一圆柱直径小于第二圆台底端直径;风帽为底端开口、底端大而顶端小且顶端呈半球形的薄壁构件,通过底端收口的方式设置于上体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外侧;上体顶端中心设置有沿轴向的第一组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孔、第二阶孔和第三阶孔,以及直径大于第三阶孔的第四阶孔;第一针刺雷管输入端朝上设置于上体的第二阶孔内;第一火焰雷管输入端朝上设置于上体的第四阶孔内;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包括隔离球、球座、本体和两个火焰-针刺雷管;两个火焰-针刺雷管一端为火焰输入端,另一端既是针刺输入端也是输出端;隔离球为圆球形状,沿主惯性轴方向设置有贯穿的第二组阶梯孔;隔离球侧面、绕惯性主轴垂直的第二主轴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三个第一限位槽;两个火焰-针刺雷管火焰输入端朝里设置在隔离球的第二组阶梯孔两端,共同构成球转子;本体底端中心设置有朝下的第三组阶梯孔,第三组阶梯孔孔底设置有第一球面孔;球座顶端设置有第四组阶梯孔,第四组阶梯孔孔底设置有第二球面孔;球座同轴地设置于本体的第三组阶梯孔内,使第一球面孔与第二球面孔相向设置,共同构成了球转子的容置和运动腔室;碰击式触发机构同轴地设置于本体顶端;三个相同的离心保险机构沿径向、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置于本体侧壁,部分凸出于本体上的第一球面孔而伸入隔
离球上的第一限位槽内,实现对球转子的一道保险,即离心保险;惯性触发开关同轴地设置于本体中心轴位置,用于实现引信在碰击目标时产生惯性触发信号;电子控制组件设置于本体侧面,用于实现引信在惯性触发或自毁时输出起爆信号;电磁发电机构设置于本体侧面,用于在弹丸发射后实现发电,为引信电路工作提供能量;后坐保险机构设置于本体侧面,并通过中间保险组件实现对球转子的另一道保险,即后坐保险;传爆管同轴地设置于本体第三组阶梯孔底端、球座后端,用于实现对引信发火能量的放大并可靠起爆弹丸战斗部装药;上体第一圆台侧壁设置有数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连通第三阶孔的第五组阶梯孔;第五组阶梯孔里端低、外端高,从外向里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五阶孔、第六阶孔和第七阶孔;数个第一针刺火帽输入端朝外设置在本体上数个第五组阶梯孔中的第六阶孔内。
5.引信还包括碰击式触发开关,同轴地设置于本体外侧,处于碰击式触发机构后端;碰击式触发开关包括隔圈、外电极、内电极、绝缘套和支座,其中隔圈和绝缘套均为绝缘材质,外电极和内电极均为薄壁结构、紫铜材质;隔圈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四圆台和第二圆柱,第四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二圆柱直径小于第四圆台底端直径,隔圈中心处设置有沿轴向同轴连接且贯穿的第六组阶梯孔,包括靠顶端的第八阶孔和靠底端的第九阶孔,第八阶孔直径小于第九阶孔直径;绝缘套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三圆柱、第五圆台和第六圆台,第五圆台和第六圆台均为顶端小、底端大,第三圆柱直径与第五圆台顶端直径相等,第五圆台底端直径小于第六圆台顶端直径,中心处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十阶孔;外电极为两端开口且顶端小、底端大的薄壁构件;内电极由两段薄壁圆筒同轴连接,包括靠顶端的第一圆筒和靠底端的第二圆筒,其中第一圆筒为圆柱形状,第二圆筒为顶端小、底端大的圆台形状,第一圆筒直径与第二筒环顶端直径相等,且第一圆筒外径小于隔圈上第九阶孔的内径;外电极为顶端小、底端大的薄壁圆筒,且外电极锥角与内电极上第二圆筒的锥角相等或近似相等,外电极内壁面顶端直径大于隔圈上第二圆柱的外径;支座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四圆柱、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均为顶端小、底端大,第七圆台底端小于第八圆台顶端,且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的锥角相等或近似相等;内电极同轴地设置于绝缘套上第三圆柱和第五圆台外侧,使内电极的底端抵靠在绝缘套上第六圆台顶端面;外电极同轴地设置于支座上第七圆台的外侧,使外电极的底端抵靠在支座上第八圆台顶端面;隔圈同轴地设置于绝缘套上第三圆柱外侧,使内电极上第一圆筒部分伸入隔圈上的第九阶孔内,且内电极顶端抵靠在第九阶孔顶端面;同时,隔圈上第二圆柱部分伸入外电极顶端,第四圆台的底端面抵靠在外电极的顶端面;外电极和内电极之间处于绝缘状态。
6.本体顶端中心处同轴地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十二组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十九阶孔、第三十阶孔、第三十一阶孔、第三十二阶孔和第三十三阶孔,其中第三十三阶孔与第一球面孔连通;惯性侧击发火机构包括球盖、万向球、侧击针和击针簧;球盖从上至下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五圆柱和第六圆柱,第五圆柱直径大于第六圆柱直径;球盖同轴地设置于本体上的第三十一阶孔和第三十二阶孔内;球盖底端中心设置有开口端朝下的第一锥孔;侧击针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七圆柱和第八圆柱,其顶端中心设置有开口端朝上的第二锥孔;侧击针同轴地设置于本体上的第十二组阶梯孔内,使侧击针上的第七圆柱和第八圆柱分别与本体上第三十二阶孔和第三十三阶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万向球为圆球形状,设置于球盖上的第一锥孔和侧击针上的第二锥孔之间;侧击簧设置于侧击针上第八圆柱外侧,预压于侧击针第七圆柱的底端面与本体上第三十二阶孔底端面之间,使
侧击针顶端抵靠球盖底端面;隔离球沿第二主轴方向设置有第一传火孔,第一传火孔与第二组阶梯孔连通,且外端与本体上的第三十三阶孔对齐或接近对齐;隔离球第一传火孔外端设置有第三锥孔,第三锥孔的大端直径大于侧击针上第八圆柱的直径。
7.引信还包括开关座和电点火管;开关座同轴地设置于本体中心轴、处于碰击式触发机构与惯性侧击发火机构之间;开关座外轮廓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十一圆柱、第十二圆柱和第十三圆柱;开关座顶端中心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十一组阶梯孔,所述第十一组阶梯孔为五阶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十四阶孔、第二十五阶孔、第二十六阶孔和第二十七阶孔,以及直径大于第二十七阶孔直径的第二十八阶孔;电点火管输出端朝下设置在开关座的第二十八阶孔内,其导线端从第二十七阶孔穿过而连接至电子控制组件;惯性开关设置在开关座的第二十五阶孔内,并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子控制组件。惯性开关、开关座和电点火管共同构成了开关组件。球盖顶端中心沿轴向设置有第十一阶孔,第十一阶孔与第一锥孔连通;侧击针上的第二锥孔底端同轴地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七组阶梯孔;若弹丸发射后球转子意外未转动,引信因触发或自毁而输出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发火作用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通过球盖上第十一阶孔、侧击针上的第七组阶梯孔以及隔离球上的第一传火孔到达火焰-针刺雷管的火焰输入端,使火焰-针刺雷管在隔爆位置作用,引信实现自失效。
8.开关座的第十一圆柱的直径大于第十二圆柱和第十三圆柱的直径,第十二圆柱的直径小于第十三圆柱的直径;开关座同轴地设置于本体上的第三十阶孔内,使开关座上的第十一阶圆柱与本体上的第三十阶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开关座上第十二圆柱的直径小于本体上第三十二阶孔的直径,其第十三圆柱的直径大于本体上第三十二阶孔的直径;球盖上的第五圆柱与开关座上的第十三圆柱为薄弱环设计,在第一火焰雷管发火爆炸后可推动开关组件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向下运动而剪切薄弱环,使侧击针刺向转正后球转子中的火焰-针刺雷管而实现碰击发火,或刺向未转正球转子中的隔离球侧壁而使侧击针损毁,也使球转子卡死无法再转正,引信实现自失效。
9.后坐保险机构为序贯解除保险式后坐保险机构,沿轴向设置于本体的偏心位置,由两组并列设置的弹簧-质量系统构成;中间保险组件设置于本体偏心位置,用于实现对隔离球的保险,并由后坐保险机构限位于保险位置。
10.后坐保险机构包括第一保险筒、第一保险簧、第二保险筒、第二保险簧、第一保险球以及两个盖片;第一保险筒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九圆台和第七圆柱,第九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七圆柱直径与第九圆台底端直径相等,其底端中心同轴地设置有朝下的第一盲孔;第二保险筒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十圆台和第八圆柱,第十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八圆柱直径与第十圆台底端直径相等,其底端偏心位置设置有沿轴向朝下的第二盲孔;第二保险筒靠近底端处侧壁、与第二盲孔所在偏心位置的另一侧偏心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本体偏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两个并列的盲孔,分别为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本体上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的顶端均设置有同轴的第十二阶孔,两个盖片分别设置在两个第十二阶孔内;第一保险筒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的第三盲孔内,其底端的第一盲孔开口朝下设置;第一保险簧预压设置于本体上第三盲孔的孔底与第一保险筒上第一盲孔的孔底之间,使第一保险筒顶端抵靠在盖片底端面;第二保险筒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的第四盲孔内,其底端的第二盲孔开口朝下设置;第二保险簧预压设置于本体上第四盲孔的孔
底与第二保险筒上第二盲孔的孔底之间,使第二保险筒顶端抵靠在盖片底端面;本体的第三盲孔轴线和第四盲孔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纵面,在本体第一纵面内设置有从外壁依次贯穿至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的第一保险孔;第一保险球为圆球形状,设置于本体上第一保险孔内、处于第一保险筒和第二保险筒之间,使第一保险球部分伸入第二保险筒上的第三限位槽内,实现对第二保险筒的限位。
11.中间保险组件为拔销机构;拔销机构包括拔销簧、拔销、离心销和第二保险球;本体第一纵面内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八组阶梯孔,第八组阶梯孔自上而下直径依次递增,从上至下包括第十三阶孔、第十四阶孔和第十五阶孔;拔销由两段圆柱同轴连接组成,包括上端的第九圆柱和下端的第十圆柱,第九圆柱直径大于第十圆柱直径;拔销上第九圆柱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第一凹槽;本体外壁设置有沿径向贯穿第十四阶孔并连通第一球面孔内壁的第二保险孔,第二保险孔轴线与第十四阶孔轴线共面;圆柱状的离心销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本体的第二保险孔内;拔销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本体的第八组阶梯孔内;第二保险球设置于本体上第一保险孔内、部分伸入拔销上第一凹槽内,并由后坐保险机构限位于保险位置,实现对拔销的保险;拔销上的第十圆柱以间隙配合的方式伸入本体上的第十五阶孔内、穿过第二保险孔,将离心销限位于保险位置,从而实现对隔离球的保险;拔销簧设置于拔销上第十圆柱外侧,预压所拔销上第九圆柱的底端与本体上第十三阶孔的底端之间。
12.电源组件包括膛内点火机构和电磁发电机构;电磁发电机构依靠爆炸元件发火爆炸产生的能量发电;膛内点火机构由后坐保险机构限位于保险位置,用于在弹丸发射时实现膛内点火,从而引爆电磁发电机构中的爆炸元件。
13.本体偏心位置设置有沿轴向的第九组阶梯孔,自上而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十六阶孔、第十七阶孔和第十八阶孔;本体侧面偏心位置还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十组阶梯孔,自上而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增的第十九阶孔、第二十阶孔、第二十一阶孔和第二十二阶孔;膛内点火机构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九组阶梯孔内,电磁发电机构设置在本体上的第十组阶梯孔内;膛内点火机构包括第一挡片、点火击针、点火簧、第三保险球和针刺火帽;第一挡片为圆形薄片,设置于本体上的第十六阶孔内;针刺火帽针刺端朝上设置于本体上的第十八阶孔内;点火击针为圆柱形状,其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击针尖特征,而顶端同轴地设置有朝上的第五盲孔;点火击针击针尖特征朝下、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上的第十七阶孔内;点火击针侧壁上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本体侧壁设置有第三保险孔,圆球形状的第三保险球设置在第三保险孔内,由后坐保险机构限位于保险位置,并部分伸入点火击针上的第二限位槽而将点火击针限位于保险位置,即实现对点火击针的保险;电磁发电机构包括电机垫环、电机保险片、磁后坐发电机、电机塞和火焰雷管;其中火焰雷管输入端朝上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二十二阶孔内;述电机垫环为圆柱形状,设置于本体上第十九阶孔内,其中心轴处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二十三阶孔;电机保险片为圆形薄片,设置于本体上第十九阶孔内,其顶端抵靠在电机垫环的底端面,而底端抵靠在第十九阶孔孔底;磁后坐发电机设置于本体上第二十阶孔和第二十一阶孔内;膛内点火机构与本体上第二十一阶孔之间设置有第一传火孔,膛内点火机构发火后通过第一传火孔引爆第二十二阶孔内的火焰雷管;电机塞为圆柱状的泡沫铝,设置于本体上第二十一阶孔内、处于火焰雷管和磁后坐发电机之间;火焰雷管起爆后通过电机塞而推动磁后坐发电机,使磁后坐发电机工作而为引信供电,
电子控制组件开始工作。
14.电机塞为泡沫铝材质,膛内点火机构发火后产生的火焰能量通过电机塞内部的空隙而引爆本体上第二十二阶孔内的火焰雷管;同时,泡沫铝材质的电机塞可对火焰雷管的发火爆炸能量进行缓冲,保证磁后坐发电机的磁芯不会因为爆炸冲击而碎裂。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具有机械式正向碰击触发、侧向碰击触发以及机电式碰击触发、惯性触发四种发火方式,具有小落角发火(擦地炸)功能,作用可靠性高;(2)具有自毁和自失效功能,能保证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3)结构简约,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整体剖视图。
17.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纵向剖视图。
18.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a-a剖视图。
19.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b-b旋转剖视图。
20.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c-c旋转剖视图。
21.图6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d-d旋转剖视图。
22.图7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e-e剖视图。
23.图8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f-f剖视图。
24.图9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g处局部放大视图。
25.图中2为碰击式触发机构、3为碰击式触发开关、4为惯性侧击发火机构、5为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6为开关组件、7为传爆管、8为后坐保险机构、9为电磁发电机构、10为拔销机构、11为离心保险机构、12为膛内点火机构、21为上体、22为风帽、23为第一针刺火帽、24为第一火焰雷管、25为第一针刺雷管、31为隔圈、32为外电极、33为内电极、34为绝缘套、35为支座、41为球盖、42为万向球、43为侧击针、44为侧击簧、51为隔离球、52为球座、53为本体、54为火焰-针刺雷管、61为定位销、62为惯性触发开关、63为开关座、64为电点火管、65为电子控制组件、71为加强帽、72为传爆药、73为传爆管壳、81为盖片、82为第二保险筒、83为第一保险筒、84为第一保险球、85为第一保险簧、86为第二保险簧、91为电机垫环、92为电机保险片、93为磁后坐发电机、94为电机塞、95为第二火焰雷管、101为拔销簧、102为拔销、103为离心销、104为第二挡片、105为第二保险球、111为离心筒、112为离心簧、113为第三挡片、121为第一挡片、122为点火击针、123为击针簧、124为第三保险球、125为第二针刺火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7.如图1~图9所示,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包括碰击式
触发机构2、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5、惯性开关62、电子控制组件65、传爆管7、后坐保险机构8、电磁发电机构9、中间保险件、电源组件和三个相同的离心保险机构11。所述碰击式触发机构2包括上体21、风帽22、第一火焰雷管24、第一针刺雷管25和四个第一针刺火帽23。所述上体21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一圆台、第二圆台和第一圆柱,其中第一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二圆台顶端大、底端小,且第一圆台底端直径与第二圆台顶端直径相等,第一圆柱直径小于第二圆台底端直径,第一圆柱外壁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风帽22为底端开口、底端大而顶端小且顶端呈半球形的薄壁构件,通过底端收口的方式设置于上体21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外侧。所述上体21顶端中心设置有沿轴向的第一组阶梯孔,第一组阶梯孔为四阶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孔、第二阶孔和第三阶孔,以及直径大于第三阶孔的第四阶孔。所述第一针刺雷管25输入端朝上设置于上体21的第二阶孔内。所述第一火焰雷管24输入端朝上设置于上体21的第四阶孔内。
28.进一步地,所述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5包括隔离球51、球座52、本体53和两个火焰-针刺雷管54。所述两个火焰-针刺雷管54一端为火焰输入端,另一端既是针刺输入端也是输出端。所述隔离球51为圆球形状,沿主惯性轴方向设置有贯穿的第二组阶梯孔,包括处于两端的第三十九阶孔以及连通两端第三十九阶孔的第三十四阶孔。所述隔离球51侧面、绕惯性主轴垂直的第二主轴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三个第一限位槽。所述两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输入端朝里设置在隔离球51的第二组阶梯孔的两端(第三十九阶孔内),共同构成球转子。所述本体53从上至下包括同轴连接的第十四圆柱、第十一圆台和第十五圆柱,第十一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十四圆柱直径小于第十一圆台顶端直径,第十五圆柱直径小于第十一圆台底端直径,第十五圆柱外壁面设置有外螺纹,用于实现与弹体连接。所述本体53底端中心设置有朝下的第三组阶梯孔,第三组阶梯孔包括处于阶梯孔孔底的第一球面孔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一球面孔下方的第三十五阶孔和第三十六阶孔,第三十六阶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球座52顶端设置有第四组阶梯孔,第四组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三十七阶孔、第二球面孔以及第三十八阶孔;所述球座52外壁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的第三十六阶孔内,使第一球面孔与第二球面孔相向设置,共同构成了球转子的容置和运动腔室。
29.进一步地,所述本体53顶端中心设置有同轴的第二十九阶孔和第三十阶孔,第二十九阶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体21第一圆柱上外螺纹与本体53第二十九阶孔上的内螺纹连接,使碰击式触发机构2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顶端。所述本体53第十五圆柱壁面沿圆周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三个沿径向的第十三组阶梯孔,第十三组阶梯孔包括靠里端的第四十阶孔和靠外端的第四十一阶孔,第四十阶孔与第一球面孔连通。所述三个相同的离心保险机构11分别设置于本体53侧壁上的三个第十三组阶梯孔内。所述离心保险机构11包括离心筒111、离心簧112和第三挡片113,离心筒111和第三挡片113分别设置在本体53上第四十阶孔和第四十一阶孔内。所述离心筒111靠外端设置有同轴的第六盲孔。所述离心簧112预压于离心筒111上第六盲孔孔底与第三挡片113内端面之间,使离心筒111部分凸出于本体53上的第一球面孔而伸入隔离球51上的第一限位槽内,实现对球转子的一道保险,即离心保险。
30.进一步地,所述传爆管7包括加强帽71、传爆药72和传爆管壳73,加强帽71同轴地设置于传爆管壳73顶端,传爆药72压制于加强帽71与传爆管壳73之间。所述传爆管7同轴地
设置于本体53第三十六阶孔内、处于球座52后端,用于实现对引信发火能量的放大并可靠起爆弹丸战斗部装药。
31.进一步地,所述上体21第一圆台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四个连通第三阶孔的第五组阶梯孔,第五组阶梯孔里端低、外端高,从外向里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五阶孔、第六阶孔和第七阶孔。四个所述第一针刺火帽23输入端朝外设置在本体21上四个第五组阶梯孔中的第六阶孔内。
32.进一步地,引信还包括碰击式触发开关3,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四圆柱外侧,位于碰击式触发机构2和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顶端面之间。所述碰击式触发开关3包括隔圈31、外电极32、内电极33、绝缘套34和支座35,其中隔圈31和绝缘套34均为绝缘材质,外电极32和内电极33均为薄壁结构、紫铜材质。所述隔圈31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四圆台和第二圆柱,第四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二圆柱直径小于第四圆台底端直径,隔圈31的中心处设置有沿轴向同轴连接且贯穿的第六组阶梯孔,第六组阶梯孔包括靠顶端的第八阶孔和靠底端的第九阶孔,第八阶孔直径小于第九阶孔直径。所述绝缘套34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三圆柱、第五圆台和第六圆台,第五圆台和第六圆台均为顶端小、底端大,第三圆柱直径与第五圆台顶端直径相等,第五圆台底端直径小于第六圆台顶端直径,中心处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十阶孔。所述绝缘套34第五圆台侧壁设置有沿径向的第一通孔。所述外电极32为两端开口且顶端小、底端大的薄壁构件。所述内电极33由两段薄壁圆筒同轴连接,包括靠顶端的第一圆筒和靠底端的第二圆筒,其中第一圆筒为圆柱形状,第二圆筒为顶端小、底端大的圆台形状,第一圆筒直径与第二筒环顶端直径相等,且第一圆筒外径小于隔圈31上第九阶孔的内径。所述外电极32为顶端小、底端大的等壁厚薄壁圆筒,且外电极32锥角与内电极33上第二圆筒的锥角相等或近似相等,外电极32内壁面顶端直径大于隔圈31上第二圆柱的外径。所述内电极33靠近第二圆筒底端位置设置有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支座35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四圆柱、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均为顶端小、底端大,第七圆台底端小于第八圆台顶端,且第七圆台和第八圆台的锥角相等或近似相等。所述支座35中心轴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其第四圆柱侧壁设置有沿径向贯穿至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所述内电极33同轴地设置于绝缘套34上第三圆柱和第五圆台外侧,使内电极33底端抵靠在绝缘套34上第六圆台顶端面。所述外电极32同轴地设置于支座35上第七圆台的外侧,使外电极32底端抵靠在支座35上第八圆台顶端面。所述隔圈31同轴地设置于绝缘套34上第三圆柱外侧,使内电极33上第一圆筒部分伸入隔圈31上的第九阶孔内,且内电极33顶端抵靠在第九阶孔顶端面;同时,所述隔圈31上第二圆柱部分伸入外电极32顶端内壁,使隔圈31上的第四圆台的底端面抵靠在外电极32的顶端面。所述外电极32和内电极33之间处于绝缘状态。
33.进一步地,所述支座35底端设置有第一定位盲孔,所述本体53第十一圆台顶端面设置有第二定位盲孔,圆柱销61两端分别伸入支座35上的第一定位盲孔和本体53上的第二定位盲孔,使碰击式触发开关3与本体53之间实现圆周方向的定位。所述内电极33上的第四通孔、绝缘套34上的第一通孔和支座35上的第三通孔对齐或基本对齐,使内电极33和外电极32上连接的导线可以顺利通过而到达支座35上的第二通孔内。
34.进一步地,所述本体53上第三十阶孔的孔底同轴地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十二组阶梯孔,第十二组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三十一阶孔、第三十二阶孔和第三十
三阶孔,其中第三十三阶孔与第一球面孔连通。所述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包括球盖41、万向球42、侧击针43和击针簧44。所述球盖41从上至下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五圆柱和第六圆柱,第五圆柱直径大于第六圆柱直径。所述球盖41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三十一阶孔和第三十二阶孔内。所述球盖41底端中心设置有开口端朝下的第一锥孔。所述侧击针43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七圆柱和第八圆柱,其顶端中心设置有开口端朝上的第二锥孔。所述侧击针43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十二组阶梯孔内,使侧击针43上的第七圆柱和第八圆柱分别与本体53上第三十二阶孔和第三十三阶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所述万向球42为圆球形状,设置于球盖41上的第一锥孔和侧击针43上的第二锥孔之间。所述侧击簧44设置于侧击针43上第八圆柱外侧,预压于侧击针43第七圆柱的底端面与本体53上第三十二阶孔底端面之间,使侧击针43顶端抵靠球盖41底端面。
35.所述隔离球51沿第二主轴方向设置有第一传火孔,第一传火孔与第二组阶梯孔中的第三十四阶孔连通,且外端与本体53上的第三十三阶孔对齐或接近对齐。所述隔离球51第一传火孔外端设置有第三锥孔,第三锥孔的大端直径大于侧击针43上第八圆柱的直径。
36.进一步地,引信还包括开关座63和电点火管64。所述开关座63顶端中心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十一组阶梯孔,从上至下包括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二十四阶孔、第二十五阶孔、第二十六阶孔和第二十七阶孔,以及直径大于第二十七阶孔直径的第二十八阶孔。所述电点火管64输出端朝下设置在开关座63的第二十八阶孔内。所述惯性触发开关62同轴地设置于开关座63上第二十五阶孔内,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电子控制组件65,用于实现引信在碰击目标时产生惯性触发信号。所述惯性开关62、开关座63和电点火管64共同构成了开关组件6。
37.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控制组件65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侧面,用于实现引信识别惯性触发信号以及根据设定完成自毁计时,并在识别触发信号后或计时结束后输出起爆信号;所述电磁发电机构9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侧面,用于在弹丸发射后实现发电,为引信电路工作提供能量。所述后坐保险机构8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侧面,并通过中间保险组件实现对所述球转子的另一道保险,即后坐保险。
38.所述球盖41顶端中心沿轴向设置有第十一阶孔,第十一阶孔与第一锥孔连通;所述侧击针43上的第二锥孔底端同轴地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七组阶梯孔,第七组阶梯孔包括靠顶端的第四十三阶孔和靠底端的第四十四阶孔,第四十三阶孔直径大于第四十四阶孔直径,使侧击针43上的第四十四阶孔与第八圆柱之间形成薄弱环。若弹丸发射后所述球转子意外未转动,引信因触发或自毁而输出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作用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通过球盖41上第十一阶孔、侧击针43上的第七组阶梯孔以及隔离球51上的第一传火孔到达火焰-针刺雷管54的火焰输入端,使火焰-针刺雷管54在隔爆位置作用,引信实现自失效。
39.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座63外轮廓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十一圆柱、第十二圆柱和第十三圆柱,其中第十一圆柱的直径大于第十二圆柱和第十三圆柱的直径,第十二圆柱的直径小于第十三圆柱的直径。所述开关座63同轴地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三十阶孔内,使开关座63上的第十一阶圆柱与本体53上的第三十阶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所述开关座63上第十二圆柱的直径小于本体63上第三十二阶孔的直径,其第十三圆柱的直径大于本体63上第三十二阶孔的直径。所述球盖41上的第五圆柱与开关座63上的第十三圆柱为薄弱环设
计,在第一火焰雷管24发火爆炸后可推动开关组件6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向下运动而剪切薄弱环,使侧击针43刺向转正后球转子中的火焰-针刺雷管54而实现碰击发火,或刺向未转正球转子中的隔离球51侧壁而使侧击针43上的薄弱环发生破坏而损毁,也使球转子卡死无法再转正,引信实现自失效。
4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座63第十一圆柱侧壁设置有贯穿至第二十四阶孔和第二十五阶孔的第一过线槽。所述本体53第十四圆柱侧壁设置有贯穿至第三十阶孔的第二过线槽。所述本体53上的第二过线槽与开关座63上的第一过线槽连通,同时与电子控制组件65所在腔室连通,使碰击式触发开关3、惯性触发开关62和电点火管64上的引出导线可以顺利地连接至电子控制组件65上。
41.进一步地,所述后坐保险机构8为序贯解除保险式后坐保险机构,沿轴向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的偏心位置,由两组并列设置的弹簧-质量系统构成。所述中间保险组件设置于本体53偏心位置,用于实现对所述隔离球51的保险,并由后坐保险机构8限位于保险位置。
42.进一步地,所述后坐保险机构8包括第一保险筒83、第一保险簧85、第二保险筒82、第二保险簧86、第一保险球84以及两个盖片81。所述第一保险筒83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九圆台和第七圆柱,第九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七圆柱直径与第九圆台底端直径相等,其底端中心同轴地设置有朝下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二保险筒82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连接的第十圆台和第八圆柱,第十圆台顶端小、底端大,第八圆柱直径与第十圆台底端直径相等,其底端偏心位置设置有沿轴向朝下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保险筒靠近底端处侧壁、与第二盲孔所在偏心位置的另一侧偏心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本体53偏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两个并列的盲孔,分别为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所述本体53上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的顶端均设置有同轴的第十二阶孔,两个所述盖片8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十二阶孔内。所述第一保险筒83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53的第三盲孔内,其底端的第一盲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保险簧85预压设置于本体53上第三盲孔的孔底与第一保险筒83上第一盲孔的孔底之间,使第一保险筒83顶端抵靠在盖片81底端面。所述第二保险筒82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53的第四盲孔内,其底端的第二盲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保险簧86预压设置于本体53上第四盲孔的孔底与第二保险筒82上第二盲孔的孔底之间,使第二保险筒82顶端抵靠在盖片81底端面。所述本体53的第三盲孔轴线和第四盲孔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纵面,在所述本体53第一纵面内设置有第一保险孔,第一保险孔从外壁依次贯穿至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所述第一保险球84为圆球形状,设置于本体53上第一保险孔内、处于第一保险筒83和第二保险筒82之间,使第一保险球84部分伸入第二保险筒82上的第三限位槽内,实现对第二保险筒82的限位。
4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保险组件为拔销机构10。所述拔销机构10包括拔销簧101、拔销102、离心销103、第二挡片104和第二保险球105。所述本体53第一纵面内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八组阶梯孔,所述第八组阶梯孔包括自上而下直径依次递增的第十三阶孔、第十四阶孔和第十五阶孔。所述拔销102由两段圆柱同轴连接组成,包括上端的第九圆柱和下端的第十圆柱,第九圆柱直径大于第十圆柱直径。所述拔销102上第九圆柱的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本体53外壁设置有沿径向贯穿第十四阶孔并连通第一球面孔内壁的第二保险孔,所述第二保险孔轴线与第十四阶孔轴线共面,第二保险孔外端设置有同轴的
第四十二阶孔。所述第二挡片104设置于本体53上第四十二阶孔内。所述圆柱状的离心销103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本体53的第二保险孔内。所述拔销102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本体53的第八组阶梯孔内。所述第二保险球105设置于本体53上第一保险孔内、部分伸入拔销102上第一凹槽之间,并由后坐保险机构8限位于保险位置,实现对拔销102的保险。所述拔销102上的第十圆柱以间隙配合的方式伸入本体53上的第十五阶孔内、穿过第二保险孔,将所述离心销103限位于保险位置,从而实现对隔离球51的保险。所述拔销簧101设置于拔销102上第十圆柱外侧,预压于拔销102上第九圆柱的底端与本体53上第十三阶孔的底端之间。
44.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膛内点火机构12和电磁发电机构9。所述电磁发电机构9依靠爆炸元件发火爆炸产生的能量发电。所述膛内点火机构12由后坐保险机构8限位于保险位置,用于在弹丸发射时实现膛内点火,从而引爆电磁发电机构9中的爆炸元件。
45.进一步地,所述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顶端偏心位置设置有沿轴向的第九组阶梯孔。第九组阶梯孔包括自上而下直径依次递减的第十六阶孔、第十七阶孔和第十八阶孔。所述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顶端偏心位置还设置有沿轴向的第十组阶梯孔。第十组阶梯孔包括自上而下直径依次递增的第十九阶孔、第二十阶孔、第二十一阶孔和第二十二阶孔。所述本体53上第九组阶梯孔轴线和第十组阶梯孔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二纵面。所述膛内点火机构12设置在本体53上的第九组阶梯孔内,所述电磁发电机构9设置在本体53上的第十组阶梯孔内。所述膛内点火机构12包括第一挡片121、点火击针122、点火簧123、第三保险球124和第二针刺火帽125。所述第一挡片121为圆形薄片,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十六阶孔内。所述第二针刺火帽125针刺端朝上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十八阶孔内。所述点火击针122为圆柱形状,其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击针尖特征,而顶端同轴地设置有朝上的第五盲孔。所述点火击针122击针尖特征朝下、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本体53上的第十七阶孔内。所述点火击针122侧壁上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本体53第二纵面内、膛内点火机构12侧面还设置有一套相同的后坐保险机构8。所述本体53侧壁设置有第三保险孔,所述圆球形状的第三保险球124设置在第三保险孔内,由后坐保险机构8限位于保险位置,并部分伸入点火击针122上的第二限位槽而将所述点火击针122限位于保险位置,即实现对所述点火击针122的保险。所述电磁发电机构9包括电机垫环91、电机保险片92、磁后坐发电机93、电机塞94和第二火焰雷管95。所述第二火焰雷管95输入端朝上设置在本体53上的第二十二阶孔内。述电机垫环91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九阶孔内,其中心轴处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二十三阶孔。所述电机保险片92为圆形薄片,设置于本体53上第十九阶孔内,其顶端抵靠在电机垫环91的底端面,而底端抵靠在第十九阶孔孔底。所述磁后坐发电机93设置于本体53上第二十阶孔和第二十一阶孔内。所述本体53第二纵面内还设置有第二传火孔,第二传火孔连通第十一阶孔和第二十一阶孔。所述膛内点火机构12发火后可通过第二传火孔引爆第二十二阶孔内的第二火焰雷管95。所述电机塞94为圆柱状的泡沫铝,设置于本体53上第二十一阶孔内、处于第二火焰雷管95和所述磁后坐发电机93之间。所述第二火焰雷管95起爆后可通过电机塞94而推动所述磁后坐发电机93的磁芯,使磁后坐发电机93的磁芯向上运动而剪切电机保险片92,磁后坐电极93工作而为引信供电,所述电子控制组件65开始工作。
46.进一步地,所述本体53上第十一圆台顶端设置有连通第十九阶孔和电子控制组件65所在腔室的第三过线槽,使磁后坐发电机93上的引出导线可以顺利地连接至电子控制组
件65上。
47.进一步地,所述本体53上第二传火孔、第三保险孔和两个第一保险孔的外端均设置有内螺纹,四个开槽圆柱头螺钉设置于上述四个孔的螺纹段,起到密封的作用。
48.本发明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的工作过程如下:勤务处理期间,引信处于隔爆状态,隔爆兼延期解除保险机构5中的球转子由三个离心保险机构11和拔销机构10锁定于隔爆位置,拔销机构10由后坐保险机构5保险。隔离球51的第二主轴与引信轴线重合或接近重合,即其上的火焰-针刺雷管54轴线方向与引信传爆管轴线呈90
°
或接近90
°
夹角,隔离球51上的第一传火孔开口端朝向引信头部。此时火焰-针刺雷管54处于隔爆安全状态,即便其意外发火也不会引爆其后的传爆管7。
49.引信或弹丸或弹药以1.5 m以下高度任何姿态跌向任何目标时,磁后坐发电机93磁芯两端的电机保险片92和电机塞94可保证磁芯不会意外向下或向上运动而对外供电,即引信电路不会意外工作。球盖41和开关座63上的薄弱环亦可保证开关组件6和球盖41不会意外向下运动而挤压侧击针43,侧击针43上的薄弱环可保证在万向球42以及其自身惯性冲击力作用下不会破坏,即侧击针43不会使隔离球51意外卡死。
50.引信或弹丸或弹药以1.5 m以下高度任何姿态跌向任何目标时,后坐保险机构8也不会解除保险,即第一保险球84不会释放对第二保险筒82的约束,第二保险筒82不会释放对第二限位球124和第三限位球105的保险,即不会意外释放对拔销机构10和膛内点火机构12的保险。引信或弹丸以1.5 m以下高度头向下跌落于地面时,碰击式触发机构2中的风帽22会因与地面碰击而变形,但上体21顶端的第一阶孔可保证变形后的风帽22不会触碰处于上体21顶端的第一针刺雷管25,侧壁的第五阶孔亦可保证变形后的风帽22不会触碰处于上体21第一圆台侧壁上的第一针刺火帽23,可保证引信在勤务处理阶段的安全。
51.引信或弹丸或弹药意外滚落时,离心保险机构11中的离心簧112可保证离心筒111不会解除对隔离球51的保险,即球转子仍会处于装配位置。引信或弹丸意外横向跌向地面时,三个离心保险机构11中的一个或两个可能解除对隔离球51的限位,但至少有一个离心保险机构仍处于保险状态,可保证球转子仍会处于装配位置。而在跌落冲击消失后,已解除对隔离球51限位的一个或两个离心保险机构会在离心簧112的作用下恢复对隔离球51的限位。
52.引信或弹丸或弹药带包装意外从12 m以下高度跌落时,后坐保险机构8可能解除保险,膛内点火机构12可能发火并作用,使电磁发电机构9工作对引信电路供电,引信电子控制组件65可能因意外的触发信号或达到自毁时间而输出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但此时三个离心保险机构11中至少有一个仍处于保险状态,可保证球转子仍处于装配位置,即使电点火管64发火输出,或碰击式触发机构2中的第一火焰雷管24意外发火,可能会使隔离球51中的火焰-针刺雷管54在隔离位置发火爆炸,引信因此进入绝火状态,但却不会使处于隔离球51后端的传爆管7被引爆,引信或弹丸不会意外作用,可保证爆炸物处理安全。
53.此外,引信或弹丸或弹药带包装意外从12 m以下高度跌落时,开关组件6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有可能出现惯性前冲而使开关座63和球盖41上的薄弱环被剪断,侧击针43向前运动,但此时球转子仍处于隔爆状态(装配位置),侧击针43上的击针尖会触碰隔离球51表面而折断,引信惯性发火机构进入自失效状态。
54.弹丸发射时,后坐保险机构8中的第一保险筒83将在后坐过载作用下压缩第一保险簧85向下运动,直到第一保险筒83向下运动到位,释放对第一保险球84的限位,第二保险筒82在后坐过载作用下压缩第二保险簧86向下运动,直到第二保险筒82向下运动到位,释放对第二保险球105的限位,即解除对拔销机构10的保险;同时另一道后坐保险机构8解除对第三保险球124的限位,即解除对膛内点火机构12的保险,点火击针122将在后坐力和点火簧123的推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刺向第二针刺火帽125,第二针刺火帽125发火,进而引爆第二火焰雷管95;第二火焰雷管95发火爆炸而推动电机塞94向前运动,进而推动磁后坐电机93的磁芯快速向上运动到位,磁后坐电机93工作而为电子控制组件65供电,电子控制组件65开始工作,引信开始自毁计时。
55.此时,离心保险机构11中的离心筒111在后坐力的作用下挤压于本体53上孔的侧壁,离心力无法使保险筒甩开而解除保险。在火箭弹后坐过载接近于消失前,引信的其它零部件均不产生动作。
56.火箭弹加速运动结束后,后坐过载消失,拔销机构10中的拔销102将在拔销簧101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进而解除对离心销103的限位;同时,火箭弹因尾翼倾斜实现转速逐渐升高,离心销103将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运动,直到离心销103完全离开球转子的运动腔室,解除对球转子的第一道保险。
57.随着火箭弹转速逐渐升高至平衡转速,三个相同的离心保险机构11将在离心力作用下解除对球转子的保险,即离心筒111在离心力作用下压缩离心簧112而向外运动,直到保险筒完全离开球转子的运动腔室,解除对球转子的第二道保险。
58.此后,球转子将在离心力矩作用下相对其运动腔室转动,当火箭弹飞出安全距离以后,球转子转正,即隔离球51主惯性轴方向与引信轴向重合或基本重合,火焰-针刺雷管54输出端正对传爆管7,引信处于待发状态。
59.弹丸正向或倾斜碰击目标时,在目标反力作用下会使风帽22变形,并快速反向运动与目标破片一起撞击第一针刺雷管25,使第一针刺雷管25发火并引爆其后的第一火焰雷管24;第一火焰雷管24发火爆炸进而推动开关组件6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向后运动,使侧击针43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而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完成对弹丸的起爆过程。
60.弹丸正向或倾斜碰击目标时,在惯性力作用下,惯性触发开关62将产生触发信号,电子控制组件65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输出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电点火管64 发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将推动万向球42和侧击针43压缩侧击簧44而向下运动,使侧击针43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儿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也能实现对弹丸的起爆。
61.若弹丸以小落角方式着地或碰击目标,目标破片或地面砂石将挤压碰击式触发机构2中的风帽22,使风帽22与目标破片或地面砂石刺向上体21侧壁上的第一针刺火帽23,使第一针刺火帽23发火进而引爆第一火焰雷管24;之后,第一火焰雷管24发火爆炸进而推动开关组件6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向后运动,使侧击针43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而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
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实现弹丸小落角(擦地炸)发火。
62.若弹丸以小落角方式着地或碰击目标,目标破片或地面砂石将挤压碰击式触发开关3中的外电极32,使外电极32变形而与内电极33接触,产生触发信号,电子控制组件65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输出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电点火管64 发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将推动万向球42和侧击针43压缩侧击簧44而向下运动,使侧击针43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儿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也能实现弹丸小落角(擦地炸)发火。
63.若弹丸以小落角方式着地或碰击目标,在侧击惯性力作用下,万向球42将挤压球盖41上的第一锥孔的侧壁和侧击针43上第二锥孔的侧壁,使侧击针43压缩侧击簧44而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而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引信实现惯性侧击发火,同样可以实现弹丸小落角(擦地炸)发火。
64.若引信球转子已转正,但弹丸飞出一定距离后意外未实现触发作用,在弹丸落地后,自毁计时结束时,电子控制组件65将输出自毁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电点火管64 发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将推动万向球42和侧击针43压缩侧击簧44而向下运动,使侧击针43刺向隔离球51一端的火焰-针刺雷管54,该火焰-针刺雷管54发火儿引爆隔离球51另一端的一个火焰-针刺雷管54,火焰-针刺雷管54进而引爆传爆管7,传爆管7继而引爆弹丸战斗部装药,实现弹丸自毁。
65.假设后坐保险机构8意外未解除保险,则不论离心保险机构11是否解除保险,球转子都将处于装配位置(隔爆状态),而膛内点火机构121也会失效。此时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可能因侧击针43破坏而实现自失效。碰击式触发机构2是否作用,引信均处于保险状态,仍然是安全的。
66.假设离心保险机构11未解除保险,但后坐保险机构8解除保险了,则引信仍处于保险状态(隔爆状态),但膛内点火机构12正常发火,电磁发电机构9正常工作为电子控制组件65供电;若碰击式触发机构2未作用,自毁计时结束时,电子控制组件65将输出自毁起爆信号,使电点火管64发火,电点火管64 发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固混合物将通过侧击发火机构4中心的传火通道和隔离球51上的第一传火孔而到达火焰-针刺雷管54的火焰输入端,进而引爆仍处于错位状态的火焰-针刺雷管54,引信因此进入自失效状态。若碰击式触发机构2作用了,侧击针43将刺向隔离球51侧壁而破坏,引信也会进入自失效状态。即使碰击式触发机构2未作用,同时电子控制组件65意外未输出自毁起爆信号,引信也是处于保险状态,同样是安全的。
67.假设后坐保险机构8和离心保险机构11均解除保险,但球转子未转正到位,在弹丸碰击目标后或落地后,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中的侧击针43会因第一火焰雷管24发火爆炸的推动作用而刺向隔离球51的外壁面,使侧击针43上的薄弱环发生破坏而失效,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球转子转正到位,引信因此进入自失效状态。
68.引信中碰击式触发机构2、碰击式触发开关3、惯性触发开关61和惯性侧击发火机构4均为并列作用,通过冗余的原理,可进一步提高发火率,降低未爆弹率,实现爆炸物处理
安全。
69.综上所述,引信设计应用了可靠性原理,采取了冗余发火、自毁、自失效设计技术,具有较好的爆炸物安全处理特性,特别适合配用于训练弹。
7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