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0:10: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2.对于长期卧躺在护理床的病人,下床不方便,大小便难以自理,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器皿放在护理床上去进行排泄,这样需要翻动病人的身体,对于有外伤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二次感染,伤口破裂等症状;在帮助排泄的过程,也会造成对护理床以及病房的污染,加重家属以及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会让病人失去尊严;并且目前护理床大多采用手动的方式调节床体背部的角度,让病人坐着,进行吃饭、吃药等活动;手动方式调节的护理床一般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在床尾手动去调节背部的斜度,而背部的斜度与病人的舒适度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调节方式比较麻烦,好需要询问病人调节的倾斜角度是否合适,再去床尾调节斜度,这样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现在亟需一种可以让患者自由舒适排便,背垫自动调节的装置,护理人员可以远程的调控床体背部的位置,同时病人时刻都可以便捷排便的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以上现有手动调节护理床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式提出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包括背框,与背框铰接的臀框;固定臀框的床架;内嵌与臀框的排泄装置;固定于床架下侧的调节抬升装置和电动传动装置;以及置于床架的4个脚轮。设计了固定在臀框上的排泄装置,包括若干多边形滑块,固定在背框上的固定圈,与固定圈嵌合并可以相对转动的转动支架,固定于转动支架下侧的蜗轮,以及与蜗轮配合的蜗杆,多边形滑块上下两侧分别与固定圈和转动支架嵌合,并可以相对滑动。本发明设计了可以自动调节抬升装置,包括固定再床架下侧的一组支架,置于支架之间光杆和丝杆,与光杆和丝杆配合的滑动块;固定在丝杠一侧的从动锥齿轮;与滑动块铰接的调节支架,调节抬升装置通过调节支架与背框铰接。通过一个电机来实现排泄功能和调节床体背部的功能,设计了一种可自动切换的装置,其中电动传动装置包括动力传动部分、离合切换装置,电动传动装置通过锥齿轮啮合与调节抬升装置联接,且通过蜗轮蜗杆啮合与排泄装置联接,且通过离合切换装置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换。
6.进一步方案是:排泄装置与调节抬升装置分别置有行程检测装置a和行程检测装置b,行程检测装置a由编码器a通过一对直齿轮与蜗杆轴端啮合联接,行程检测装置b由编码器b通过一对直齿轮与丝杆轴端啮合联接。
7.进一步方案是:动力传动部分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联接的离合轴;与离合轴花键联接并一侧限位滑动联接的离合齿轮,卡和在离合轴一侧的卡簧,抵设于卡簧与离合齿轮之间的压簧;与离合齿轮啮合的直齿轮组,其中直齿轮组包括中间
齿轮和直齿轮b,直齿轮b与蜗杆联接;还包括直齿轮a,轴b,主动锥齿轮,直齿轮a与主动锥齿轮分别置于轴b的两侧,其中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8.进一步方案是:离合切换装置包括拨叉、铰接块、直线式电磁铁,直线式电磁铁包括连接杆、弹簧、线圈绕组电磁铁,直线式电磁铁固定在支架的另一侧,直线式电磁铁的连接杆与与拨叉铰接,并通过置于在支架上的铰接块铰接固定拨叉,拨叉一端与离合齿轮相抵,排泄装置工作时,线圈绕组电磁铁通电,吸合连接杆,拨叉脱离离合齿轮,离合齿轮与中间啮合;调节抬升装置工作时,线圈绕组电磁铁失电,连接杆脱开线圈绕组电磁铁,拨叉推动离合齿轮,离合齿轮与直齿轮a啮合。
9.进一步方案是:固定圈外圈置有凹槽,与转动支架内侧凸台配合,且固定圈外圈一侧置有六边形凹槽;转动支架置有多组矩形滑槽,呈均匀圆周分布。多边形滑块一侧中间置有有圆形凸台,滑动于固定圈的六边形凹槽;另一侧端边置有矩形凸台,滑动于转动支架的滑槽;多块多边形滑块组合拼接可形成一密封的平面。
10.进一步方案是:多边形滑块表面喷塑胶处理,固定圈外圈表面喷塑胶处理。
11.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2.1、不需要手动去调节背框的角度,通过电机的正反转与行程检测装置,来调节相对应的角度,这种方式还可以形成自锁,不会因为患者的依靠导致背垫的倾斜,螺纹丝杆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
13.2、解决了患者难以下床大小便的问题,通过蜗轮蜗杆来带动转动支架可以实现大传动比和大力距的输出,可以稳定的打开和关闭排泄口,针对不同人群可以设置不同开合大小。
14.3、节省了装置的开发成本和空间,采用一个电机和自动切换装置来实现两种动力输出,达到自动调节背框和启闭排泄口的功能。
15.4、与患者亲密接触的部件,采用表面喷塑胶的处理工艺,一是提高患者的体验效果,二是增大接触的摩檫力,减缓患者在半卧位时的体位下滑的程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控制示意图
18.图3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排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部分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调节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电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多边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排泄口打开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排泄口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28.1-床架;2-背框;3-臀框;4-脚轮;510-排泄装置;610-电动传动装置;710-调节抬
升装置;511-固定圈;512-多边形滑块;513-转动支架;514-蜗轮;515-蜗杆;611-电机;612-联轴器;613-离合轴;614-离合齿轮;615-压簧;616-卡簧;617-直齿轮a;618-轴a;619-主动锥齿轮;620-从动锥齿轮;621-支撑块;622-中间齿轮;623-轴b;624-直齿轮b;625-支架;626-拨叉;627-铰接块;628-连接杆;629-弹簧;630-直线式电磁铁;711-丝杆;712-光杆;713-滑动块;714-调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30.参照图1和图3,本发明是一种可调节多功能护理床,包括背框2,与背框2铰接的臀框3;固定臀框3的床架1;内嵌与臀框3的排泄装置;固定于床架1下侧的调节抬升装置710和电动传动装置610;以及置于床架1的4个脚轮4。背框2相对臀框3可以相对转动,背框2与床架1相对固定,排泄装置固定再在臀框3且靠近背框2的位置,固定在床架1的4个脚轮4可以转动换向。
31.参照图4,为了便于实现患者自由排便,本发明设计了固定在臀框3上的排泄装置,包括若干多边形滑块512,固定在臀框3上的固定圈511,与固定圈511嵌合并可以相对转动的转动支架513,固定于转动支架513下侧的蜗轮514,以及与蜗轮514配合的蜗杆515,多边形滑块512上下两侧分别与固定圈511和转动支架513嵌合,并可以相对滑动。
32.参照图6,为了便于实现床体背部的调节,本发明设计了可以自动调节抬升装置,包括固定再床架1下侧的一组支架625,置于支架625之间光杆712和丝杆711,与光杆712和丝杆711配合的滑动块713;固定在丝杠711一侧的从动锥齿轮620;与滑动块713铰接的调节支架714,调节抬升装置通过调节支架714与背框2铰接。
33.参照图5和图7,为了便于操作和节省开发成本,通过一个电机611来实现排泄功能和调节床体背部的功能,设计了一种可自动切换的装置,其中电动传动装置610包括动力传动部分、离合切换装置,电动传动装置610通过锥齿轮啮合与调节抬升装置联接,电动传动装置610通过蜗轮蜗杆啮合与排泄装置510联接,且通过离合切换装置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换。为了更好的布置部件结构和稳定的动力传递,动力传动部分包括固定在支架625上的电机611;通过联轴器612与电机611联接的离合轴613;与离合轴613花键联接并一侧限位滑动联接的离合齿轮614,卡合在离合轴613一侧的卡簧616,抵设于卡簧616与离合齿轮614之间的压簧615;与离合齿轮614啮合的直齿轮组,其中直齿轮组包括中间齿轮622和直齿轮b624,直齿轮b624与蜗杆515联接;还包括直齿轮a617,轴b623,主动锥齿轮619,直齿轮a617与主动锥齿轮619分别置于轴b623的两侧,其中主动锥齿轮619与从动锥齿轮620啮合。为了稳定、快捷的实现两种功能的切换,离合切换装置包括拨叉626、铰接块627、直线式电磁铁630,直线式电磁铁630包括连接杆628、弹簧629、线圈绕组电磁铁,直线式电磁铁630固定在支架的另一侧,直线式电磁铁630的连接杆628与拨叉626铰接,并通过置于在支架625上的铰接块627铰接固定拨叉626,拨叉626一端与离合齿轮614相抵。
34.参照图8、图9和图10,为了便于实现排泄装置的稳定可靠的操作,固定圈511外圈置有凹槽,与转动支架513内侧凸台配合,且固定圈511外圈一侧置有六边形凹槽;转动支架513置有多组矩形滑槽,呈均匀圆周分布。多边形滑块512一侧中间置有有圆形凸台,滑动于固定圈的六边形凹槽;另一侧端边置有矩形凸台,滑动于转动支架513的滑槽;多块多边形
滑块512组合拼接可形成一密封的平面。为了避免患者在半卧位时的体位下滑,多边形滑块512表面喷塑胶处理,固定圈511外圈表面喷塑胶处理。
35.1-床架;2-背框;3-臀框;4-脚轮;510-排泄装置;610-电动传动装置;710-调节抬升装置;511-固定圈;512-多边形滑块;513-转动支架;514-蜗轮;515-蜗杆;611-电机;612-联轴器;613-离合轴;614-离合齿轮;615-压簧;616-卡簧;617-直齿轮a;618-轴a;619-主动锥齿轮;620-从动锥齿轮;621-支撑块;622-中间齿轮;623-轴b;624-直齿轮b;625-支架;626-拨叉;627-铰接块;628-连接杆;629-弹簧;630-直线式电磁铁;711-丝杆;712-光杆;713-滑动块;714-调节支架。
36.参照图11和图12,本实例的排泄口打开过程和打开到位的结构示意图,排泄装置510工作时,线圈绕组电磁铁通电,吸合连接杆628,拨叉626脱离离合齿轮614,离合齿轮614与中间齿轮622啮合,将电机611的动力传递给中间齿轮622;中间齿轮622与直齿轮b624啮合,再通过蜗杆蜗轮大传动比传递动力;然后动力从蜗轮514输入,带动与蜗轮514固定转动支架513旋转,带动多边形滑块512按照指定的位置滑移,打开排泄口。将容器放在排泄口下侧就可以了。
37.参照图2,调节抬升装置工作时,驱动电机,线圈绕组电磁铁失电,连接杆628脱开线圈绕组电磁铁,拨叉626推动离合齿轮614,离合齿轮614与直齿轮a617啮合。动力从从动锥齿轮620输入时,丝杆711转动,带动滑动块713移动,与滑动块713铰接的调节支架714带动背框2转动,实现背框角度的倾斜;当调节到指定位置时,行程检测装置b给电机信号,停止工作,螺纹丝杆结构形成自锁,背垫固定在指定角度。
38.调节抬升装置工作时,驱动电机,线圈绕组电磁铁得电,吸合连接杆628,拨叉626脱离离合齿轮614,离合齿轮614与中间齿轮622啮合,将电机611的动力传递给中间齿轮622;中间齿轮622与直齿轮b624啮合,再通过蜗杆蜗轮大传动比传递动力;然后动力从蜗轮514输入,带动与蜗轮514固定转动支架513旋转,带动多边形滑块512按照指定的位置滑移,打开排泄口;开合到指定大小,行程检测装置a给电机信号,停止工作,蜗轮蜗杆结构形成自锁,固定在指定开合度。
39.护理床与配套的床垫使用,对应排泄口的位置为通透的。
40.综上所述,该动力传递和切换方式简单可靠,通过电磁铁和弹簧的作用达到离合切换的效果,可实现自动切换的效果;解决了患者难以下床大小便的问题,通过蜗轮蜗杆来带动转动支架可以实现大传动比和大力距的输出,可以稳定的打开和关闭排泄口;不需要手动去调节背框的角度,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调节相对应的角度,这种方式还可以形成自锁,不会因为患者的依靠导致背垫的倾斜,螺纹丝杆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部分,采用表面喷塑胶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患者的使用效果,又可以减缓患者在半卧位时的体位下滑的程度;该装置可以让患者有尊严,家属护理更加轻松,医院更加高效,居住环境更加优质。
4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