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螺母紧固件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1:35: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紧固件组件,尤其涉及被配置为适应部件(例如面板)之间的间隙的补偿螺母紧固件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各种工业应用中,通过使用紧固件将部件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应用中,当固定点与进行安装的点之间存在一定分隔距离时,使用合适的紧固件能够在在不改变上述分隔距离的情况下进行固定操作。
3.通常使用带有长度调整功能的螺母紧固件来适应或补偿部件之间的间隙。通过紧固件的旋转可以调节螺母紧固件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母紧固件组件,能够适应安装位置之间的间隙。该种螺母紧固件组件,包括:螺母组件和紧固夹,所述螺母组件的底部的相对的两侧具有分别向外凸起形成的一对凸部;所述紧固夹包括:第一夹部分、一对耳部以及一对接收通道,所述螺母组件通过所述一对凸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所述一对耳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部分的相对的两端,并朝向所述螺母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一对接收通道被配置为分别贯穿所述一对耳部,并被配置为分别接收所述螺母组件的一对凸部,以将所述螺母组件连接至第一夹部分;其中,所述一对耳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节的耳部,所述可调节的耳部包括阻挡部和弹性部,所述阻挡部的近端和所述弹性部的近端分别在相应的接收通道的相对的两侧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所述阻挡部的远端和所述弹性部的远端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弹性部的远端被配置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阻挡部的远端移动,以使得所述一对凸部中的相应的凸部能够经由所述阻挡部的远端和所述弹性部的远端之间的空间进入相应的接收通道,并且在所述弹性部的远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部的远端能够将进入所述接收通道的凸部保持在所述接收通道中。
5.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弹性部的远端延伸至所述阻挡部的远端的下方并与所述阻挡部的远端之间形成与所述接收通道连通的入口,所述入口的高度能够随着所述弹性部的远端的移动被调节,当所述弹性部的远端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入口的高度小于所述一对凸部中相应一个凸部的厚度。
6.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弹性部自所述弹性部的近端向所述弹性部远端向上倾斜地延伸,所述弹性部远端高于所述第一夹部分。
7.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阻挡部包括位于所述接收通道上方的延伸部和将所述延伸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弹性部分别位于所述接收通道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一对凸部的尺寸被设置为当所述螺母组件在所述紧固夹中安装就位后,所述一对凸部能够从所述一对接收通道伸出。
9.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接收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一对凸部的长度,以使得所述螺母组件能够在所述接收通道中转动一定角度。
10.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弹性部的内侧与所述阻挡部内侧齐平。
11.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螺母组件的底部具有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凸部中的每一个的两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一对耳部的内侧配合,以限制所述螺母组件的转动。
12.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一对耳部中的其中一个为所述可调节耳部,另一个为固定式耳部,所述固定式耳部包括位于所述接收通道上方的延伸部和将所述延伸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接收通道的相对的两侧。
13.根据以上所述的螺母紧固件组件,所述紧固夹由金属材料经冲压工艺一体成型制成或由塑料材料经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
14.本技术所提供的螺母紧固件组件在能够提供两个面板之间的支撑,易于操作,适应于窄小的操作空间,并且本技术中螺母组件与紧固夹连接牢固,不易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分离。本技术螺母组件与紧固夹加工容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15.图1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组件的立体图;
16.图1b是图1a中螺母紧固件组件的分解图;
17.图2a是图1b中螺母组件的立体图;
18.图2b是图2a中螺母组件的分解图;
19.图3a是图1b中紧固夹的立体图;
20.图3b是图3a中紧固夹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1.图4a是螺母组件相对于紧固夹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的俯视图;
22.图4b是螺母组件相对于紧固夹处于安装到位的位置时的俯视图;
23.图5是图1a中螺母紧固夹组件的一个剖视图;
24.图6为螺母紧固件组件与待固定的两块面板的立体图;
25.图7a为螺母紧固件组件的初始安装状态图;
26.图7b为螺母紧固件组件的中间安装状态图;
27.图7c为螺母紧固件组件的最终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技术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内”、“外”、“顶”、“底”、“正”、“反”、“近端”、“远端”、“横向”、“纵向”等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29.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等序数词仅仅用于区分和标识,而不具有
任何其他含义,如未特别指明则不表示特定的顺序,也不具有特定的关联性。例如,术语“第一部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也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30.图1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组件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螺母紧固件组件的分解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螺母紧固件组件100包括螺母组件101和紧固夹102,螺母组件101安装在紧固夹102上。紧固夹102能够安装在第一面板上,使得螺母组件101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螺母组件101用于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提供支撑,以避免使用紧固连接件(例如螺钉)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时,由于受力不均衡而引起的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的变形或坍塌。螺母组件101包括螺母111和螺柱112,螺母111通过螺纹与螺柱112配合,从而螺母组件101的长度能够调节,以适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不同的间距。
31.图2a是图1b中螺母组件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中螺母组件的分解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螺母111包括基板203和套筒205。基板203包括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套筒205延伸穿过基板205,套筒205的顶部具有上开口236,套筒205的底部具有下开口238,下开口238与基板203的下表面232齐平。套筒205的内壁具有内螺纹,从而形成螺柱接收通道2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基板203大体为方形,并具有第一对侧部213和214以及第二对侧部216和217。螺母111还具有自基板203的第一对侧部213和214的外侧向外延伸而形成的一对凸部241,242。一对凸部241,242对称设置,并且与第一对侧部213和214的中部连接。一对凸部241,242与基板203一体成型。
32.螺柱11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于与螺母111的内螺纹配合,使得螺柱112能够自套筒205的上开口236旋入螺母111,进入螺柱接收通道215,并能够通过螺柱112与螺母111的相对旋转改变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长度。螺柱112的上端设有从其外表面向外延伸而形成的支撑凸缘252,支撑凸缘252具有支撑面254以及与支撑面254相反的内表面255。支撑凸缘252的支撑面254用于支撑被安装的面板。螺柱112的内部具有螺栓接收通道221。螺栓接收通道221沿着螺柱112的轴向贯穿螺柱112形成。
33.在螺母紧固件组件100被使用之前,螺母组件101处于最短长度。即螺柱112的支撑凸缘252的内表面255与螺母111的套筒205的上开口236之间处于最近距离。从而螺母紧固件组件100能够容易放入两个面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柱112的外侧在靠近支撑凸缘252设有弹性圈,以防止螺柱112和螺母111在运输过程中松动使得螺母组件101的长度变长。
34.图3a是图1b中紧固夹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中紧固夹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紧固夹102包括第一夹部分301,第二夹部分302以及弹性臂303,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分别大致为方形片状,并通通过弹性臂303连接。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弹性臂303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调整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之间的间距。紧固夹102在弹性臂303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之间的间距小于与紧固夹102连接的面板的厚度。第一夹部分301具有贯穿第一夹部分3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311,通孔311位于第一夹部分301的中部。第二夹部分302具有贯空第二夹部分30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312,通孔312位于第二夹部分302的中部。当螺母组件101安装在紧固夹102上时,通孔311、通孔312和螺栓接收通道221对
齐,以使得螺栓能够穿过螺栓接收通道221、通孔311和通孔312。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1和通孔312的直径均大于螺栓接收通道221的直径。
35.第一夹部分301大致为方形,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对侧部341和342,以及第二对侧部343和344。紧固夹102还包括一对耳部315和316,一对耳部315和316分别自第一对侧部341和342的边缘向上(即朝向螺母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耳部315和316分别具有接收通道325和326,接收通道325和326分别沿着第一夹部分301的延伸方向贯穿耳部315和316。接收通道325和326分别用于接收凸部241,242。沿着第一对侧部341和342的延伸方向,接收通道325和326具有长度,沿着耳部315和316的延伸方向,接收通道325和326具有高度。接收通道325和326的长度和高度均大于凸部241,242相应方向上的长度和高度,以使得凸部241,242能够在接收通道325和326小范围地活动。
36.耳部315为可调节的耳部。耳部315包括阻挡部351和弹性部352,阻挡部351包括延伸部357和连接部358,其中延伸部357位于接收通道325上方,连接部358和弹性部352分别位于接收通道325的两侧,连接部358将延伸部357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301。连接部358与第一夹部分301的连接处形成阻挡部351的近端345,连接部358的自由端形成阻挡部351的远端346。阻挡部351的远端346的远端朝向弹性部352的方向延伸。弹性部352的内侧与阻挡部351的内侧齐平。
37.弹性部352具有远端348和近端349,其中近端349与第一夹部分301连接,并且弹性部352自弹性部352的近端349向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倾斜向上延伸,也就是向着阻挡部351的远端346延伸。弹性部352的弹性部352的近端349与第一夹部分301齐平,弹性部352的远端348高于第一夹部分301。弹性部352的悬臂结构使得弹性部352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受到外力时,弹性部352能够产生形使当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发生偏转。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延伸至阻挡部351的远端346的下方,并且与阻挡部351的远端346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形成接收通道325的入口355。在弹性部352处于自由状态时,入口355的高度小于凸部241和242的厚度。当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受到向下(即远离阻挡部351的远端的方向)的外力时,弹性部352发生形变,使得弹性部352的远端348远离阻挡部351的远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入口355的高度变大,当入口355的高度大于凸部241厚度时,凸部241能够经入口355进入接收通道325。当撤消施加在弹性部352的远端348上的外力时,凸部241被保持接收通道325中。对于耳部315来说,接收通道325由阻挡部351、弹性部352和第一夹部分301共同围成。接收通道325通过入口355与外界连通,从而接收通道325为非封闭的。弹性部352的远端348与连接部358之间的距离稍大于凸部241的宽度,延伸部357的底部与第一夹部分301之间的距离稍大于凸部241的厚度。
38.耳部316为固定式的耳部,耳部316包括351包括延伸部367和连接部368和369,其中延伸部367位于接收通道325上方,连接部368和连接部369分别位于接收通道326的两侧,连接部358和连接部369将延伸部367连接至所述第一夹部分301。从而连接部358、连接部369、延伸部367与第一夹部分301转成接收通道326。接收通道326为封闭的空间。接收通道326可以视为贯穿耳部316的通孔。连接部368和连接部369之间的间距稍大于凸部242的宽度。延伸部367的底部与第一夹部分301之间的距离稍大于凸部242的厚度。
39.第二夹部分302大致为方形,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对侧部371和372,分别位于第一夹部分301的第一对侧部341和342的下方。弹性臂303包括前段382,中段381以及后段
383,其中前段382分别与第一夹部分的侧部342以及中段381连接,后段383分别与中段381以及第二夹部分302的侧部371连接。前段382与第一夹部分301的延伸方向相同,中段381大致垂直于第一夹部分301延伸,或自前段382与第一夹部分301之间成一定角度延伸。中段381位于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的一侧。中段381的高度大于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之间的间距,后段383自侧部371倾斜向下延伸直至与中段381的底部连接,也就是说,后段383不高于第二夹部分302所在的平面。后段38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夹部分302的侧部371连接,后段383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边缘395与第二夹部分302分离设置,以使得弹性臂303的力臂较长,易于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30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侧部342的两端。弹性臂303的中段均位于侧部342的一侧,以使得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之间的空间三面具有开口,能够将面板插入紧固夹102中。第二夹部分302具有自通孔312的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套筒380,套筒380的内侧具有内螺纹,能够与紧固件(例如螺栓)配合。
40.图4a是螺母组件相对于紧固夹处于预安装位置时的俯视图,图4b是螺母组件相对于紧固夹102处于安装到位的位置时的俯视图。结合图3a至图4b所示,当将螺母组件101与紧固夹102连接时,先将凸部242插入接收通道326中,并且凸部241置于弹性部352的上方。此时弹性部352处于自由装态,凸部241的厚度大于入口355的高度。接着向螺母组件101施加朝向紧固夹102的方向的外力,则凸部241向弹性部352施加朝向第一夹部分301的外力,从而弹性部352的远端348向第一夹部分301偏转,使得入口355的高度增大。当入口355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凸部241的厚度时,沿如图4a-4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母组件,则凸部241从入口355进入接收通道325。此时,撤消施加在螺母组件101上的外力,弹性部352回到自由状态,凸部241不能沿逆时针方向从接收通道325中脱落,从而螺母组件101被保持在紧固夹102中。
41.如图4b所示,基板203在凸部241的两侧形成一对限位部411和412,限位部411和412大致与耳部315的内侧的延伸方向一致,当螺母组件101在紧固夹102上安装到位时,一对限位部411和412与耳部315的内侧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使得螺母组件101能够相对于紧固夹102小幅度地活动,但不能大幅度旋转。类似地,基板203在凸部242的两侧也形成一对限位部413和414,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仅一对限位部即可达到防止螺母组件101相对于紧固夹102大幅度旋转的作用。
42.图5是图1a中螺母紧固夹组件的一个剖视图。如图5所示,当螺母组件101在紧固夹102中安到到位时,一对凸部241和242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对耳部315和316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一对凸部241和242分别穿过并伸出接收通道315和326。这将使得螺母组件101与紧固夹102的连接可靠,在螺母组件101的轴向方向上,螺母组件101不易从紧固夹102上脱落。螺母组件101的螺栓接收通道221与通孔311,通孔312以及套筒280对齐,并且在同一轴线上。一对凸部241和242长度和厚度分别小于各自的接收通道325和326的长度和厚度,以使得螺母组件101能够相对于紧固夹102在小范围内活动,从而能够调节螺栓接收通道螺栓接收通道221与紧固夹102的通孔311和套筒280的同轴度。
43.图6示出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与待固定的两块面板。如图6所示,螺母紧固件组件100安装在第一面板601和第二面板602之间。第一面板601和第二面板602上分别具有安装孔611和安装孔612。当安装螺母紧固夹组件100时,将紧固夹102的与弹性臂303相对的一侧
的紧固夹开口与第二面板602对齐,向螺母紧固夹组件100施加外力,使得第一面板601进入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之间的空间,并且使通孔311和312与安装孔611对齐。螺母紧固件组件100达到预安装状态。
44.图7a至图7c示出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安装过程,其中图7a示出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初始安装状态,图7b示出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中间安装状态,图7c示出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最终安装状态。在图7a-7c中,使用紧固件来安装螺母紧固件组件100。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710,螺栓710包括螺纹杆712和设置在螺纹杆712一端的头部714。螺纹杆712还具有自由端716(见图7c)。
45.如图7a所示,在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初始安装状态时,螺母紧固件组件100安装在第一面板601上。紧固夹102的弹性臂303发生一定形变,使得第一夹部分301和第二夹部分302向第一面板601施加一定的弹力,从而螺母紧固件组件100保持在第一面板601上,不易相对于第一面板601移动。螺母组件101处于最短状态,螺柱112与第二面板60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适当调整螺母紧固件组件100,使得第一安装孔611,螺栓接收通道221、通孔311和312、套筒380以及第二安装孔612对齐并在同一轴线上。
46.将螺栓710依次插入第二面板602的安装孔612和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螺栓接收通道221中。此时,螺栓710的螺纹杆712与螺栓接收通道221的内部表面接触。接着旋转紧固件710,螺纹杆712、螺柱112的外螺纹以及螺母111的内螺纹设置为:当紧固件710的螺纹杆712逐渐旋转拧入螺栓接收通道221中时,螺栓接收通道221与螺纹杆81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柱112会随着紧固件710的旋转而朝向第二面板602移动,直至被第二面板602阻挡而不能继续向下移动,即达到图7b所示的位置。
47.如图7b所示,此时,由于螺柱112被第二面板602阻挡而不能继续向下移动,即使继续旋转螺栓710,螺柱112也不再与螺母111发生相对转动。在图7b所示的位置上继续旋转螺栓710,螺栓710将继续相对于螺柱112旋转而向下移动,并依次安装孔611进入套筒380。套筒380的内螺纹配置为能够与螺栓710的外螺纹配合。继续旋转螺栓710,即可将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第一面板601和第二面板602固定,完成螺母紧固件组件100的安装。
48.如图7c所示,当螺栓710安装到位时,螺栓710的头部714与第二面板602接触,从而不能继续向下移动,螺栓710的自由端716穿过套筒380并位于套筒380的外侧。螺母紧固件组件100支撑在第一面板601和第二面板602之间,并且通过螺栓710与套筒380的螺纹配合,螺母紧固件组件100不能相对于第一面板601和第二面板602移动。
49.在本技术中,套筒380起到与螺栓710配合的螺母的作用,在操作者进行螺母紧固件组件100时,不需要在第一面板601的下方安装螺母,能够适应于较为狭窄的安装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601与车灯连接,第二面板为车辆的钣金。螺母紧固件组件100能够将车灯固定在车辆的钣金上。
50.本技术中的螺母111,螺柱112和紧固夹102均由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工艺一体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母111,螺柱112和紧固夹102也可以由塑料材料经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在有些实施例中,螺母111与紧固夹102为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与本技术相比,这种设计不易螺栓接收通道与套筒的同轴度,加工要求较高。在本技术中,将螺母111与紧固夹102分开成型,螺栓接收通道与套筒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加工要求降低。将螺母111与紧固夹102分开成型的设计需要保证螺母111与紧固夹102的连接操作容易,并且在运
输和使用的过程中,螺母111与紧固夹102之间的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本技术提供的紧固件组件101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51.尽管本文中仅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落入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上述改进和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