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18:1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


背景技术:

2.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3.现有的鞋底具有耐磨、耐压等等效果,但是随着使用者的跑动,鞋底受到较大的震动力,且鞋底减震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鞋底具有耐磨、耐压等等效果,但是随着使用者的跑动,鞋底受到较大的震动力,且鞋底减震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所述鞋底本体包括里层鞋面、内衬层、外层鞋面,所述内衬层面向里层鞋面的表面设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所述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所述外层鞋面面向内衬层的表面设有第一减震条、若干减震柱、若干第二减震条、第四减震部,所述第一减震条、减震柱对应脚掌区,所述第二减震条、第四减震部分别对应脚心区、脚后跟区,所述外层鞋面背离内衬层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所述第一防滑部上设有若干平行的防滑条。
6.优选的,所述里层鞋面、内衬层、外层鞋面均由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材料制造,所述里层鞋面、内衬层、外层鞋面之间通过胶水粘接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部为椭圆形状,所述第二减震部为矩形形状,所述第三减震部为圆形形状。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均由塑胶材料制造,所述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气泡。
9.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条为弧形形状,所述第二减震条位于外层鞋面上呈倾斜形状,所述第四减震部为圆形形状,七个所述减震柱呈三角形状分布,第一减震条、减震柱、第二减震条、第四减震部均由橡胶材料制造。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为椭圆形状,所述防滑条位于第一防滑部内,所述第二防滑部为“u”形形状,且第二防滑部之间设有斜纹路,所述第三防滑部为圆形形状,所述第三防滑部的内部设有“v”型纹路。
11.优选的,所述防滑条朝向脚趾方向的表面设有斜纹路,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位于同一平滑曲面的外层鞋面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的内衬层、外层鞋面,内衬层、外层鞋面由橡胶材料制造且具有弹性,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效果。
14.2.通过设置的外层鞋面,外层鞋面上设有第一减震条、减震柱、第二减震条、第四减震部,第一减震条、减震柱对应脚掌区,第二减震条、第四减震部分别对应脚心区、脚后跟区,具有初次减震效果。
15.3.通过设置的内衬层,内衬层上设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第三减震部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具有二次减震效果,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效果。
16.4.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增加了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鞋底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内衬层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外层鞋面后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防滑条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鞋底本体;2、第一防滑部;3、第二防滑部;4、第三防滑部;5、里层鞋面;6、内衬层;7、外层鞋面;8、第一减震部;9、第二减震部;10、第三减震部;11、第一减震条;12、减震柱;13、第二减震条;14、第四减震部;15、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级减震功能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包括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鞋底本体1包括里层鞋面5、内衬层6、外层鞋面7,内衬层6面向里层鞋面5的表面设有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外层鞋面7面向内衬层6的表面设有第一减震条11、七个减震柱12、五个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第一减震条11、减震柱12对应脚掌区,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分别对应脚心区、脚后跟区,外层鞋面7具有初次减震效果,内衬层6具有二次减震效果,外层鞋面7背离内衬层6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部2、第二防滑部3、第三防滑部4,第一防滑部2、第二防滑部3、第三防滑部4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第一防滑部2上设有若干平行的防滑条15,提高了防滑性。
25.本实施例中,里层鞋面5、内衬层6、外层鞋面7均由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材料制造,里层鞋面5、内衬层6、外层鞋面7之间通过胶水粘接连接。
26.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部8为椭圆形状,第二减震部9为矩形形状,第三减震部10为圆形形状,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均由塑胶材料制造,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的中心位置设有气泡,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起减震作用。
27.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条11为弧形形状,第二减震条13位于外层鞋面7上呈倾斜形状,第四减震部14为圆形形状,七个减震柱12呈三角形状分布,第一减震条11、减震柱12、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均由橡胶材料制造,第一减震条11、减震柱12、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具有弹性且起减震作用。
28.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部2为椭圆形状,防滑条15位于第一防滑部2内,第二防滑部3为“u”形形状,且第二防滑部3之间设有斜纹路,第三防滑部4为圆形形状,第三防滑部4的内部设有“v”型纹路,防滑条15朝向脚趾方向的表面设有斜纹路,第一防滑部2、第二防滑部3、第三防滑部4位于同一平滑曲面的外层鞋面7上,第一防滑部2、第二防滑部3、第三防滑部4起防滑作用。
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0.鞋底鞋底本体1由里层鞋面5、内衬层6、外层鞋面7组成,内衬层6、外层鞋面7由橡胶材料制造且具有弹性,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效果
31.外层鞋面7上设有带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造的第一减震条11、减震柱12、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第一减震条11、减震柱12对应脚掌区,第二减震条13、第四减震部14分别对应脚心区、脚后跟区,具有初次减震效果;
32.内衬层6上设有带有气泡的由塑胶材料制造的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第一减震部8、第二减震部9、第三减震部10分别对应脚掌区、脚心区、脚后跟区,具有二次减震效果;
33.外层鞋面7表面设有第一防滑部2、第二防滑部3、第三防滑部4,第一防滑部2为椭圆形状,防滑条15位于第一防滑部2内,防滑条15上有斜纹路,第二防滑部3为“u”形形状,且第二防滑部3之间设有斜纹路,第三防滑部4的内部设有“v”型纹路,增加了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性。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