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提封包机及其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9:5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包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封包机及其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软质的编织袋、粮食袋、饲料袋等,由于其袋口毛碎,需折叠两次或多次再对袋口进行封口以完成封包作业。封包也由传统手工穿线封口,发展到自动台式封包机封口,但这两种封口方式均存在不足:传统手工穿线封口,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自动台式封包机封口不灵活,成本高,且不易携带。
3.因此,市面上出现了手提式封包机,其使用灵活,应用广泛,适用于快递行业、粮食行业、化工行业、家纺行业、汽车坐垫行业等等,可用于粮、糖、盐等食品、化肥、化工产品、金属粉剂、矿石等物品的帆布袋、麻袋、编织袋和纸袋的封包。现有的手提式封包机分为单线链式结构和双线链式结构两种,这种两种手提式封包机在使用时,走线易歪斜、跑偏,且对于软质袋口,由于多个面不易压紧整平,导致封口后易出现褶皱。
4.为保证手提式封包机实现直线封口,现有技术中出现以直线导轨、导杆引导手提式封包机直线运动的结构,但由于其依赖直线导轨、导杆,导致使用场合固定,不能随时携带更换场所;其次,该结构不适用带拐角的封口对象,且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提封包机及其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占用空间小,操作灵活,便于携带,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包装袋,且封口线行程平稳,直线效果好。
6.所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包括连接外框,连接外框内设有下连接框和上连接框,下连接框与连接外框下端连接,上连接框通过弹性压紧机构与连接外框上端连接,下连接框和上连接框上分别设有压紧轮组和一组以上的引导轮组,压紧轮组和引导轮组分别通过滚动轴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框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连接导杆,连接导杆上贯穿有调整弹簧,连接导杆一端与上连接框固定连接,连接导杆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连接外框固定连接,调整弹簧设置于上连接框和连接外框之间。
8.优选地,所述引导轮组为两组,引导轮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引导轮,两个引导轮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沟槽和凸起,上下两个引导轮分别通过滚动轴和轴承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框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压紧轮组设置于引导轮组后方,压紧轮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压紧轮,上下两个压紧轮分别通过滚动轴和轴承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框转动连接。
10.所述的手提封包机,包括封包机壳体,所述封包机壳体上设有上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与封包机壳体可拆卸式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的连接外框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外框通过连接座及紧固螺栓与封包机壳体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封包机壳体和连接外框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和卡槽,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通过卡扣和卡槽与封包机壳体扣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以直接适用于现有的手提封包机,通用性强,适应不同材质的包装袋;
15.2、本实用新型作用于手提封包机,操作灵活,便于携带和拆卸,不占用空间且使用场所更随意;
16.3、本实用新型增设两组引导轮组和一组压紧轮组,能更好地引导封包装置直线行进,编织袋的封口面经过两组引导轮组时,通过相配合的沟槽和凸起挤压,使封口面呈现一定长度的直线轨迹,便于前方的引导轮组顺着轨迹直线行进;
17.4、后方的压紧轮组可对封口面进行压平,使得封口线平整,且封口线直线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3为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1.图4为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2.图5为实用新型与编织袋的配合示意图;
23.图6为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在手提封包机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4.图7为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在手提封包机上未使用时的状态参考图。
25.图中,1、下连接框;2、上连接框;3、弹性压紧机构;31、连接导杆;32、调整弹簧;33、紧固件;4、连接外框;5、引导轮组;51、沟槽;52、凸起;53、引导轮;54、轴承;55、滚动轴;6、压紧轮组;7、编织袋;8、封包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4所示,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包括连接外框4,连接外框4内设有下连接框1和上连接框2,下连接框1与连接外框4下端连接,上连接框2通过弹性压紧机构3与连接外框4上端连接,下连接框1和上连接框2上分别设有压紧轮组6和多组引导轮组5,本实施例以两组引导轮组5为例进行说明,压紧轮组6和引导轮组5分别通过滚动轴55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
29.弹性压紧机构3包括连接导杆31,连接导杆31上贯穿有调整弹簧32,连接导杆31一端与上连接框2固定连接,连接导杆31另一端通过紧固件33与连接外框4固定连接,调整弹簧32设置于上连接框2和连接外框4之间。
30.每组引导轮组5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引导轮53,两个引导轮53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沟槽51和凸起52,沟槽51与凸起52相接触,上下两个引导轮53分别通过滚动轴55和轴
承54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
31.压紧轮组6设置于引导轮组5后方,压紧轮组6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压紧轮,上下两个压紧轮分别通过滚动轴55和轴承54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
32.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手提封包机,包括封包机壳体8,封包机壳体8上设有上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与封包机壳体8可拆卸式连接,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的连接外框4上设有连接座41,连接外框4通过连接座41及紧固螺栓与封包机壳体8固定连接。
33.实施例二:所述封包机壳体8和连接外框4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和卡槽,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通过卡扣和卡槽与封包机壳体8扣接;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卡扣和卡槽的结构市面有售,只要能实现扣接定位即可,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34.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编织袋7的封口面依次进入前后两个引导轮组5,通过上下两个引导轮53上相配合的沟槽51和凸起52的挤压,使编织袋7的封口面呈现一定长度的直线轨迹,该直线轨迹方便封口面沿直线方式行进,编织袋7经过两个引导轮组5后,最后进入压紧轮组6,压紧轮组6将编织袋7的封口面挤压平整,便于手提封包机进行封包,此时,封口线行程平稳,封口线直线效果好。
35.如图7所示,当不需要进行直线封包时,通过松动紧固螺栓,将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转动180
°
,或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拆卸下来即可,不妨碍手提封包机继续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框(4),连接外框(4)内设有下连接框(1)和上连接框(2),下连接框(1)与连接外框(4)下端连接,上连接框(2)通过弹性压紧机构(3)与连接外框(4)上端连接,下连接框(1)和上连接框(2)上分别设有压紧轮组(6)和一组以上的引导轮组(5),压紧轮组(6)和引导轮组(5)分别通过滚动轴(55)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机构(3)包括连接导杆(31),连接导杆(31)上贯穿有调整弹簧(32),连接导杆(31)一端与上连接框(2)固定连接,连接导杆(31)另一端通过紧固件(33)与连接外框(4)固定连接,调整弹簧(32)设置于上连接框(2)和连接外框(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组(5)为两组,引导轮组(5)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引导轮(53),两个引导轮(53)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沟槽(51)和凸起(52),上下两个引导轮(53)分别通过滚动轴(55)和轴承(54)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组(6)设置于引导轮组(5)后方,压紧轮组(6)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压紧轮,上下两个压紧轮分别通过滚动轴(55)和轴承(54)与上连接框(2)和下连接框(1)转动连接。5.一种手提封包机,包括封包机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机壳体(8)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与封包机壳体(8)可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提封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的连接外框(4)上设有连接座(41),连接外框(4)通过连接座(41)及紧固螺栓与封包机壳体(8)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提封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包机壳体(8)和连接外框(4)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和卡槽,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通过卡扣和卡槽与封包机壳体(8)扣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提封包机及其直线行进式辅助装置,其属于封包机领域。它主要包括连接外框,连接外框内设有下连接框和上连接框,下连接框与连接外框下端连接,上连接框通过弹性压紧机构与连接外框上端连接,下连接框和上连接框上分别设有压紧轮组和一组以上的引导轮组,压紧轮组和引导轮组分别通过滚动轴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操作灵活,便于携带,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包装袋,且封口线行程平稳,直线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封包作业。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封包作业。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封包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董东东 张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2/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