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5:3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


背景技术:

2.针对高温、浓烟、黑暗、强热辐射、有毒、有害、易坍塌等火灾,以及较大规模的石化企业火灾和化学泄漏事故等有爆炸风险的情况,通常由消防人员进入危险场所,无法保障消防人员生命安全,具有火灾二次伤害的可能,此时即需要一种强突消防机器人来代替消防员进行工作,而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为强突消防机器人的一个重要零件;
3.而现有的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在使用时,不方便在高温情况下使用,而且底盘整体的阻燃效果较差,不能够承受明火的燃烧,同时现有的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不是模块式设计,不方便生产与维修。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使用时,不方便在高温情况下使用,而且底盘整体的阻燃效果较差,不能够承受明火的燃烧,同时现有的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不是模块式设计,不方便生产与维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包括:履带组件和搭载平台,所述履带组件中包括履带本体,且履带组件中还包括驱动轮组件,并且履带组件还包括阻燃履带;
7.驱动轮轴法兰,所述驱动轮轴法兰为所述履带组件一部分工作时,驱动轮组件带动驱动轮轴法兰工作;
8.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包括:
9.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设置在所述履带组件的内部,且纵梁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纵梁安装孔,搭载平台通过履带组件上的驱动轮轴法兰及纵梁安装孔固定于两组履带组件上;
10.搭载平台,所述搭载平台通过所述履带组件上的驱动轮轴法兰及所述纵梁安装孔与所述履带组件固定连接,且履带组件关于所述搭载平台对称分布;
11.立柱,所述立柱为所述搭载平台的一部分,且搭载平台还包括安装板和承重板,承重板安装在安装板和立柱上,立柱、安装板和承重板组成一个完整的搭载平台;
12.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镶嵌在所述承重板板的下表面,且传感器关于所述承重板的中心对称分布,在火场或者易坍塌等场所,通过传感器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反馈。
13.优选的,所述驱动轮轴法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本体,且驱动轮本体与所述履带本体为啮合连接,在驱动轮轴法兰工作时,带动驱动轮本体旋转,此时履带本体也旋转,装置整体开始工作。
14.优选的,所述纵梁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拖链轮,且拖链轮与所述履带本体的
内壁啮合连接,并且纵梁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张紧轮,工作时,通过张紧轮调整位置将阻燃履带张紧。
15.优选的,所述阻燃履带与所述拖链轮和所述张紧轮均为套设连接,所述纵梁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轮,且纵梁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并且引导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减震器,通过在纵梁本体与第一支重轮和第二支重轮中安装减震器可以实现纵梁本体的悬挂功能,可以在复杂路面减少传递至搭载平台的震动,同时提高履带组件跨越小型障碍物时的效率。
16.优选的,所述纵梁本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重轮,且第一支重轮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下表面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一支重轮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减震器。
17.优选的,所述纵梁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支重轮对应的第二支重轮,且第二支重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减震器,所述阻燃履带分别套设连接在驱动轮组件、拖链轮、张紧轮、引导轮、第一支重轮和第二支重轮上,阻燃履带具有阻燃的功能,使装置整体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
19.1.该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中搭载平台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可以保护驱动轮组件中对温度敏感的零部件,然后,阻燃履带分别套接在驱动轮组件、拖链轮、张紧轮、引导轮、第一支重轮、第二支重轮上,使用张紧轮调整位置将阻燃履带张紧。其中,第一支重轮和第二支重轮的轮轴可以相对纵梁本体旋转,通过在纵梁本体与第一支重轮、第二支重轮中安装减震器可以实现纵梁本体的悬挂功能,可以在复杂路面减少传递至搭载平台的震动,同时提高履带组件跨越小型障碍物时的效率;
20.2.该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工作时,驱动轮组件带动阻燃履带、拖链轮、引导轮、第一支重轮和第二支重轮工作,使装置整体可以移动,而装置内部的阻燃履带、拖链轮、引导轮、第一支重轮、第二支重轮和纵梁本体等零件,均是独立的个体,拼接或者套设连接而成,独立的模块不仅方便生产,在维修时,也降低了维修的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底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搭载平台和驱动轮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和纵梁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和承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1、履带组件;102、搭载平台;103、履带本体;1、驱动轮组件; 2、阻燃履带;3、拖链轮;4、张紧轮;5、引导轮;6、减震器;7、纵梁本体; 801、第一支重轮;802、第二支重轮;901、驱动轮轴法兰;902、纵梁安装孔; 903、驱动轮本体;10、立柱;11、安装板;12、传感器;13、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包括:履带组件101和搭载平台102,履带组件101中包括履带本体103,且履带组件101中还包括驱动轮组件1,并且履带组件101还包括阻燃履带2;
29.驱动轮轴法兰901,驱动轮轴法兰901为履带组件101一部分;
30.一种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包括:
31.纵梁本体7,纵梁本体7设置在履带组件101的内部,且纵梁本体7的表面开设有纵梁安装孔902;
32.搭载平台102,搭载平台102通过履带组件101上的驱动轮轴法兰901及纵梁安装孔902与履带组件101固定连接,且履带组件101关于搭载平台102对称分布;
33.立柱10,立柱10为搭载平台102的一部分,且搭载平台102还包括安装板 11和承重板13;
34.传感器12,传感器12固定镶嵌在承重板板13的下表面,且传感器12关于承重板13的中心对称分布。
35.驱动轮轴法兰9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本体903,且驱动轮本体903与履带本体103为啮合连接。
36.纵梁本体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拖链轮3,且拖链轮3与履带本体103的内壁啮合连接,并且纵梁本体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张紧轮4。
37.阻燃履带2与拖链轮3和张紧轮4均为套设连接,纵梁本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轮5,且纵梁本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并且引导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
38.工作时,驱动轮组件1带动驱动轮轴法兰901旋转,此时驱动轮本体903 旋转,进而履带本体103工作,此时阻燃履带2、拖链轮3、引导轮5、第一支重轮801和第二支重轮802工作,使装置整体可以移动,而装置内部的阻燃履带2、拖链轮3、引导轮5、第一支重轮801、第二支重轮802和纵梁本体7等零件,均是独立的个体,装置整体为拼接或者套设连接而成,独立的模块不仅方便生产,在维修时,也降低了维修的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9.纵梁本体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重轮801,且第一支重轮801在纵梁本体7的下表面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一支重轮8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
40.纵梁本体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重轮801对应的第二支重轮802,且第二支重轮8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阻燃履带2分别套设连接在驱动轮组件1、拖链轮3、张紧轮4、引导轮5、第一支重轮801和第二支重轮802 上。
41.搭载平台102由立柱10、安装板11和承重板13构成,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可以保护驱动轮组件1中对温度敏感的零部件,而承重板13下表面镶嵌的传感器12,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反馈,然后,阻燃履带2分别套接在驱动轮组件1、拖链轮3、张紧轮4、引导轮5、第一支重轮801、第二支重轮802 上,使用张紧轮4调整位置将阻燃履带2张紧。其中,第一支重轮801和第二支重轮802的轮轴可以相对纵梁本体7旋转,通过在纵梁本体7与第一支重轮 801、第二支重轮802中安装减震器6可以实现纵梁本体7的悬挂功能,可以在复杂路面减少传递至搭载平台102的震动,同时提高履带组件101跨越小型障碍物时的效率。
4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动履带式移动底盘时,根据图1-5,工作时,驱动轮组件1带
动驱动轮轴法兰901旋转,此时驱动轮本体903旋转,进而履带本体 103工作,使装置整体可以移动,而装置内部的阻燃履带2、拖链轮3、引导轮 5、第一支重轮801、第二支重轮802和纵梁本体7等零件,均是独立的个体,装置整体为拼接或者套设连接而成,独立的模块不仅方便生产,也降低了维修的难度;搭载平台102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可以保护驱动轮组件1中对温度敏感的零部件,而传感器12,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反馈,然后,阻燃履带2分别套接在驱动轮组件1、拖链轮3、张紧轮4、引导轮5、第一支重轮801、第二支重轮802上,使用张紧轮4调整位置将阻燃履带2张紧,其中,第一支重轮801和第二支重轮802的轮轴可以相对纵梁本体7旋转,通过减震器6可以实现纵梁本体7的悬挂功能,可以在复杂路面减少传递至搭载平台102的震动,同时提高履带组件101跨越小型障碍物时的效率。
43.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