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2:2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电池使用的主流。锂电池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组件之一就是锂电池的绝缘垫片,绝缘垫片的寿命和绝缘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
3.但是现有的绝缘垫片不能完全的保证正负极可以完整的隔离开,在使用时,绝缘垫片对锂电池的保护也不能得到完全的控制,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
6.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部;
7.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盖板组件盖设在所述开口端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金属部连接;
8.电芯,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和所述第一金属部连接;
9.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组件,所述第一绝缘组件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金属部;
10.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组件,所述第二绝缘组件用于隔绝于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本体。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部在沿所述电池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延伸部顺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使部分所述延伸部露出,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延伸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绝缘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极耳顺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金属部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组件包括第二绝缘部和第三绝缘部;
14.所述第二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部远离所述第一绝缘部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金属部远离所述第一绝缘部的表面;
15.所述第三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靠近所述第二金属部的表面上,所述第三绝缘部覆盖所述第一极耳靠近所述第二金属部的部分表面。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
接部连接的第一弯折部;
17.所述第三绝缘部覆盖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部分表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18.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组件包括第四绝缘部和第五绝缘部;
19.所述第四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端面上;
20.所述第五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五绝缘部覆盖所述第一极耳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表面。
21.可选地,所述电芯包括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和所述壳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组件,所述第三绝缘组件用于隔绝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第二极耳。
22.可选地,所述第三绝缘组件包括第六绝缘部和第七绝缘部;
23.所述第六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六绝缘部覆盖所述第二端面;
24.所述第七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极耳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极耳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表面。
25.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弯折部;
26.所述第二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八绝缘部,所述第八绝缘部覆盖所述第二极耳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表面。
27.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
28.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盖板组件、壳体和电芯。电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电芯本体。盖板组件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电芯位于容纳空间内。盖板组件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第一金属部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的引出端,第二金属部作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的引出端。第一极耳与第二金属部之间设置第一绝缘组件,第一绝缘组件用于隔绝第二金属部和第一极耳。具体地,第一绝缘组件一方面能够起到隔绝第二金属部和第一极耳,避免第二金属部与第一极耳电连接。第一极耳与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组件,第二绝缘组件用于隔绝第一极耳与电芯本体,避免第一极耳与电芯本体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电连接。本技术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绝缘性和密封性。
2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0.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31.图1所示为本公开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所示为本公开电池的结构分解图一。
33.图3所示为本公开电池的结构分解图二。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盖板组件;10、第一金属部;101、延伸部;11、第二金属部;12、第一绝缘部;2、电
芯;20、电芯本体;21、第一极耳;211、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弯折部;22、第二极耳;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二弯折部;3、第一绝缘组件;30、第二绝缘部;31、第三绝缘部;4、第二绝缘组件;40、第四绝缘部;41、第五绝缘部;5、第三绝缘组件;50、第六绝缘部;51、第七绝缘部;6、第八绝缘部;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37.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8.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9.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4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1.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电池包括:盖板组件1、电芯2和壳体7。
42.盖板组件1包括第一金属部10和第二金属部11,所述第一金属部10和所述第二金属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部12。
43.所述壳体7具有开口端,所述盖板组件1盖设在所述开口端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7与所述第二金属部11连接。
44.所述电芯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芯2包括电芯本体20和第一极耳21,所述第一极耳21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20和所述第一金属部10连接。
45.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第二金属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组件3,所述第一绝缘组件3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第二金属部11;
46.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电芯本体2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组件4,所述第二绝缘组件4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电芯本体20。
47.换句话说,电池主要包括盖板组件1、电芯2和壳体7。
48.盖板组件1包括第一金属部10和第二金属部11。第二金属部11与第一金属部10隔绝(隔开并绝缘)设置。具体地,第一绝缘部12位于第一金属部10和第二金属部11之间,第一绝缘部12被第一金属部10和第二金属部11夹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为一体结构部件,简化了电池的装配过程。
49.盖板组件1盖设在壳体7上。壳体7与第二金属部11连接。因此盖板组件1中的第二金属部11与壳体7作为电池的同一个电极的引出端。盖板组件1中的第一金属部10作为电池的另外一个电极的引出端。
50.电芯2位于盖板组件1和壳体7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电芯2包括电芯本体20和第一极耳21。电芯本体20可以是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芯结构。第一极耳21
与第一极片连接。例如第一极片和第一极耳21焊接。
51.第一极耳21的一端部与电芯本体20电连接,第一极耳21的另一端部与第一金属部10电连接。例如第一极耳21为扁平的片状设计,其中所述片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的形状。
52.本技术在第一极耳21与第二金属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组件3。第一绝缘组件3用于隔绝第一极耳21和第二金属部11,避免第一极耳21和第二金属部11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电池出现短路现象。第一绝缘组件3同时用于隔绝第一极耳21和壳体7的内侧表面,避免第一极耳21与壳体7的内侧表面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电池出现短路现象。
53.另外在第一极耳21与第二金属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组件3,第一绝缘组件3能够避免第二金属部11与电芯本体20的部分端面的电连接。例如在电池的使用或者运输等过程中,电芯本体可能会产生膨胀等现象。由于本技术在第一极耳21与第二金属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组件3,第一绝缘组件3能够避免第二金属部11与电芯本体20的部分端面的电连接,避免第二金属部11与电芯本体20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电池短路现象。
54.本技术在第一极耳21与电芯本体2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组件4,第二绝缘组件4用于隔绝于第一极耳21与电芯本体20,例如第一极耳21通过第一绝缘组件3贴合在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上,保证了第一极耳21与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良好的绝缘效果。第二绝缘组件4同时用于隔绝第一极耳21和电芯本体20的一侧面。
5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通过第一绝缘部12、第一绝缘组件3和第二绝缘组件4提高了电芯2与壳体7、以及电芯2与盖板组件1之间的绝缘屏蔽性。特别是对于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内部电芯体积变化较大的纽扣电池来说,电池的质量更加稳定,产品的合格率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金属部10在沿所述电池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延伸部101;所述第一绝缘部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部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延伸部101顺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使部分所述延伸部101露出,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延伸部101连接。
57.具体地,第一金属部10靠近壳体7的表面上具有延伸部101。第一金属部10与延伸部101一体形成。本实施例第一极耳21与延伸部101的端面连接,通过延伸部101将第一极耳21上的电流引出。
58.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部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绝缘部12通过第一通孔穿设延伸部101设置在第一金属部10的一表面上。第二金属部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金属部11通过第二通孔穿设延伸部设置在第一绝缘部12的一表面上。第一金属部10和第二金属部11通过第一绝缘部12实现绝缘。
5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金属部11开设的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延伸部101的径向尺寸。即第二金属部11与延伸部101间隙配合,避免延伸部101的外周面与第二金属部11直接接触。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金属部10靠近所述壳体7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绝缘部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部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极耳21顺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极耳21与所述第一金属部10连接。
61.具体地,第一金属部10为板状结构。在第一绝缘部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二金属部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极耳21的一端部与电芯本体20连接,第一极耳21的另一端部弯折后顺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进而与第一金属部10连接。
6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通过增大第一极耳21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之间距离,避免第一极耳21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通孔的内表面上设置绝缘件,其中绝缘件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贴合设置。通过在第二通孔的内表面上设置绝缘件,避免第一极耳21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绝缘组件3包括第二绝缘部30和第三绝缘部31;
65.所述第二绝缘部30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部11远离所述第一绝缘部12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金属部11远离所述第一绝缘部12的表面;
66.所述第三绝缘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21靠近所述第二金属部11的表面上,所述第三绝缘部31覆盖所述第一极耳21靠近所述第二金属部11的部分表面。
67.具体地,第一绝缘组件3包括第二绝缘部30和第三绝缘部31。第二绝缘部30和第三绝缘部31为分开设置的两个部件。
68.第二绝缘部30设置在第二金属部11远离第一金属部10的表面上。第二绝缘部30的形状与第二金属部11远离第一金属部10的表面形状相互匹配。例如在第二绝缘部30上开设第三通孔。在第一金属部10上具有延伸部101的情况下,第二绝缘部30通过第三通孔设置在延伸部101上。
69.第三绝缘部31设置在第一极耳21的一表面上。该表面为靠近第二金属部11的表面。例如第三绝缘部31与第一极耳21一体化设置,避免第二绝缘部30出现脱落或者翘曲等不良现象。例如第三绝缘部31为绝缘胶纸。
70.第三绝缘部31覆盖第一极耳21靠近第二金属部11的部分表面。具体地,第三绝缘部31未完全覆盖第一极耳21中靠近第二金属部11的表面。使得第一极耳21中靠近第二金属部11的表面被露出,以用于与第一金属部10电连接。
7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组件3包括第二绝缘部30和第三绝缘部31。第二绝缘部30和第三绝缘部31可以为一体结构件。例如第二绝缘部30用于隔绝第二金属部11和第一极耳21。第三绝缘部31用于隔绝第一极耳21和壳体7的内侧表面。
72.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极耳21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2;
73.所述第三绝缘部31覆盖所述第一弯折部212的部分表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11。
74.具体地,第一极耳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弯折部212。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弯折部212一体成型。
75.例如通过弯折第一极耳21,将第一极耳21分为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弯折部212。具体地,第一极耳21可以通过弯折90
°
向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尾部方向进行贴合形成第一弯折部212;或者设置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尾部的第一极耳21可以通过弯折90
°
向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中部方向进行贴合形成第一弯折部212。
76.第三绝缘部31的结构与第一极耳21的结构相互匹配。第三绝缘部31以避免第一极耳21与除了第一金属部10之外的其他部件电连接。
7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绝缘组件4包括第四绝缘部40和第五绝缘部41;
78.所述第四绝缘部40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上;
79.所述第五绝缘部41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21靠近所述电芯本体20的表面上,所述第五绝缘部41覆盖所述第一极耳21靠近所述电芯本体20的表面。
80.具体地,第二绝缘组件4包括第四绝缘部40和第五绝缘部41。本实施例中第四绝缘部40和第五绝缘部41为分开设置的两个部件。
81.第四绝缘部40设置在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以隔绝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和第一极耳21,避免电芯本体20与第一极耳21电连接;以及用于隔绝电芯本体20与盖板组件1,避免电芯本体20与盖板组件1电连接。
82.第五绝缘部41设置在第一极耳21的一表面上。该表面为靠近电芯本体20的表面。例如第五绝缘部41与第一极耳21一体化设置,避免第五绝缘部41出现脱落或者翘曲等不良现象。例如第五绝缘部41为绝缘胶纸。
83.第五绝缘部41覆盖第一极耳21靠近电芯本体20的全部表面。例如第五绝缘部41覆盖第一极耳21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弯折部212。
8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组件4包括第四绝缘部40和第五绝缘部41。第四绝缘部40和第五绝缘部41可以为一体结构件。
85.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电芯2包括第二极耳22,所述第二极耳22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20和所述壳体7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22与所述电芯本体20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组件5,所述第三绝缘组件5用于隔绝所述电芯本体20与所述第二极耳22。
86.具体地,电芯2包括第二极耳22,第二极耳22的一端部与电芯本体20电连接。第二极耳22的另一端部与壳体7电连接,通过壳体7将第二极耳22内部的电流引出。
87.本技术在第二极耳22与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组件5。第三绝缘组件5用于隔绝第二极耳22和电芯本体20,避免第二极耳22和电芯本体20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电池出现短路现象。第三绝缘组件5同时用于隔绝第二极耳22和壳体7底部的内表面,避免第二极耳22与壳体7底部的内表面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电池出现短路现象。
88.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三绝缘组件5包括第六绝缘部50和第七绝缘部51;
89.所述第六绝缘部50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六绝缘部50覆盖所述第二端面;
90.所述第七绝缘部51设置在所述第二极耳22靠近所述电芯本体20的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极耳22靠近所述电芯本体20的表面。
91.具体地,第三绝缘组件5包括第六绝缘部50和第七绝缘部51。本实施例中第六绝缘部50和第七绝缘部51为分开设计的两个部件。
92.第六绝缘部50设置在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上,第六绝缘部50完全覆盖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以避免第二极耳22与电芯本体20电连接。另外第六绝缘部50完全覆盖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芯2出现膨胀等现象时,第六绝缘部50能够避
免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与壳体7底部的内表面直接接触。其中电芯本体20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沿电芯2的高度方向相背设置。
93.第七绝缘部51设置在第二极耳22上。例如第七绝缘部51与第二极耳22一体化设置,避免第七绝缘部51出现脱落或者翘曲等不良现象。例如第七绝缘部51为绝缘胶纸。
94.第七绝缘部51覆盖第二极耳22靠近电芯本体20的全部表面。例如第七绝缘部51覆盖第二极耳22的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第七绝缘部51一方面避免第二极耳22与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电连接;另一方面避免第二极耳22与壳体7的内侧表面电连接。
9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绝缘组件5包括第六绝缘部50和第七绝缘部51。第六绝缘部50和第七绝缘部51可以为一体结构件。
96.在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极耳22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2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1,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连接的第二弯折部222;
97.所述第二极耳22远离所述电芯本体2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八绝缘部6,所述第八绝缘部6覆盖所述第二极耳22远离第二端面的部分表面。
98.具体地,第二极耳22包括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一体成型。
99.例如通过弯折第二极耳22,将第二极耳22分为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具体地,第二极耳22可以通过弯折90
°
向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尾部方向进行贴合形成第二弯折部222;或者设置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尾部的第一极耳21可以通过弯折90
°
向电芯本体20的第二端面中部方向进行贴合形成第二弯折部222。
100.第八绝缘部6的结构与第二极耳22的结构相互匹配。第八绝缘部6未完全覆盖第二极耳22中靠近壳体7底部的表面,使得第二极耳22中靠近壳体7底部的部分表面被露出,以用于与壳体7电连接。
101.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电池应用到电子设备中,延长了电子设备整体密封性。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需要电池提供能源的设备。
102.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103.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