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管道气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18:08: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管道施工所需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封堵管道的末端或者连接管道时所使用的装置,该装置便于管道的气密性测试及管道施工。


背景技术:

2.通常,用于封堵或者连接管道的装置主要作为保持气密的手段而使用,其可具有各种形态。通过螺丝结合或者焊接作业等方式实现,此时需要使用大量的作业工具并消耗大量的成本及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问题】
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气密装置,无需额外的作业工具也能轻松地实现管道的封堵或者连接,且通过提供流体进出单元,从而在管道没有完工的状态下也能够在任何作业地点轻松地进行气密性测试。
5.【技术方案】
6.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管道端部的管道气密装置,该装置为管道施工时所需的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1,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设置有可供管道26插入的插入口18,且在外侧设置有朝管道末端29侧外径逐渐变大的倾斜单元23;第二单元15,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倾斜单元23对应且朝管道末端29侧内径逐渐变大的倾斜单元23,管道末端29侧的端面设置有封堵面32。
7.此外,为了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的倾斜单元23相互接触,在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的管道末端29侧间设置弹性单元41。
8.此外,为了感知施工管道是否存在压力,封堵面32由弹性材料构成。
9.此外,第二单元15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单元。
10.此外,一种设置于管道端部的管道气密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1,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外侧为平行状以能够插入管道26内部,内侧设置有朝管道末端侧的内径逐渐变小的倾斜单元23;第二单元15,其为圆筒形,且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倾斜单元23对应且管道末端侧的外径逐渐变小的倾斜单元23。
11.此外,第二单元15的一侧设置有流体进出单元43。
12.此外,第一单元11的管道末端侧的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过于进入的止挡单元37。
13.此外,第二单元15的中央设置有贯通孔55,且设置有从所述贯通孔55的管道末端侧入口延伸的流体进出单元43。
14.此外,一种设置于管道端部的管道气密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1,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设置有可供管道26插入的插入口18,外侧设置有管道末端侧的外径逐渐变大的倾斜单元23;第二单元15,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具有朝管道末端侧内径逐渐变大以与所述第一单元11的外侧对应的倾斜单元23;对称单元57,其用于将所述第二单元15对称地设置
在所述对称单元57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侧的第二单元15上分别对称地设置第一单元11。
15.此外,中间单元45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单元47。
16.此外,第二单元15上设置有朝管道中心外侧的外部紧固单元51。
17.此外,第一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变形单元19。
18.此外,一种设置于管道端部的管道气密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1,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设置有可供管道26插入的插入口18,外侧具有管道末端侧的外径逐渐变大的倾斜单元23;第二单元15,其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具有朝管道末端侧内径逐渐变大以与所述第一单元11的外侧对应的倾斜单元23;串联单元69,其沿着长度方向进一步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单元15,两侧第二单元15上分别并排设置第一单元11,且设置有紧固装置以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紧贴。
19.此外,第一单元11在管道中心侧具有延伸单元24。
20.此外,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上设置有紧固单元47以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紧贴。
21.此外,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的之间设置有中间单元45。
22.此外,紧固装置在串联单元69的一侧端部设置牵引紧固单元61。
23.此外,为了连接外径不同的管道,装置的两侧可具有不同的口径。
24.【有益效果】
25.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相比于在封堵或者连接管道时需要加工螺纹或者进行焊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管道气密装置具有无需加工或者焊接便可轻松地封堵或者连接管道的效果。
26.此外,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相比于在管道施工结束后方可进行气密性测试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管道气密装置具有在任何区间可随时便于进行气密性测试的效果。
27.此外,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相比于利用金属管以外的pvc管对排水管道进行施工时由于气孔多导致漏水测试困难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管道气密装置具有可轻松地进行漏水测试的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29.图2是管道气密装置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30.图3是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及封堵面的主视图。
31.图4是设置有流体进出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32.图5是设置有中间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33.图6是设置有外侧紧固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34.图7是设置有弹性变形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35.图8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36.图9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设置有流体进出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37.图10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设置有中间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38.图11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设置有弹性变形单元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39.图12是第十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40.图13是第十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41.图14是第十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42.图15是第十一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43.图16是第十二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44.图17是第十二实施例的管道气密装置的截面图。
45.【最佳实施方式】
4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7.只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变形为各种形态,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能够完整地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因此,附图中的组件的形状和大小等可被放大以便于更加准确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
48.本发明涉及管道施工时所需的装置,具体涉及能够便于管道的封堵或者连接管道的装置。
49.作为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管道气密装置具有第一单元11和第二单元15。所述第一单元11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具有可供管道26插入的插入口18,外侧具有管道末端29侧的外径逐渐变大的倾斜单元23;所述第二单元15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具有管道末端29侧的内径逐渐变大以与所述第一单元11的所述倾斜单元23对应的倾斜单元23,管道末端29侧的端面设置有封堵面32。
50.所述倾斜单元23可设置为具有较小的角度以使所述第一单元11与管道26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因所述第二单元15的封堵面32受到的压力而产生的运动力。所述第二单元15的所述封堵面32可设置为具有反弹力以能够感知到管道是否被施加压力,此外,可进一步设置当施加压力过大时用以解除压力的安全单元。
51.此外,所述第一单元11上设置有与管道的中心方向侧平行的圆筒形的延伸单元24,从而便于拆卸装置。图3图示了安全单元以半切开的形态形成于封堵面的状态。可进一步设置用于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紧贴的紧固单元47。当管道受到流体压力时,为了防止初期的压力流失,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的管道末端29侧之间也可设置弹性单元41以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的倾斜单元23始终保持接触。第一单元11的管道末端29侧也可设置用于防止第一单元过于进入的止挡单元。其中,所使用的表述中,管道末端侧是指在安装管道气密装置时用于放置管道末端部分的方向,管道中心侧是指在安装管道气密装置后朝向管道的中心的方向。如果倾斜单元23整体上且均匀地接触,则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将形成一体,从而受到外力时将一起移动。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倾斜单元23可具有各种形态。倾斜单元23可以只形成于第一单元11上而第二单元15可具有突出单元,或者倾斜单元23只形成于第二单元15上而第一单元只具有突出单元,或者倾斜单元可以为线性且只形成在较短的区间,也可以是非线性,根据需要可具有各种形态,这些皆属于本发明的倾斜单元。
52.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即使形态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功能,也可以使用相同的名称。
53.上述实施例具体说明如下,为了封堵管道的一端,将所述第一单元11与所述第二单元15组合后通过所述插入口18插入管道的一端,如果从管道的另一端侧施加压力,则压力将推向第二单元的封堵面32使第二单元15被推出并挤压所述第一单元11的倾斜单元23,由于第一单元11所受的横向力大于纵向力,因此第一单元11停留在原地,且第二单元15跟随倾斜单元23移动一定距离后因倾斜角停在脱离极限点处。
具体实施方式
54.作为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第二单元15的管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流体进出单元43并可连接加压器或者压力计以进行管道的气密性测试。
55.具体说明如下,通过在第二单元15的封堵面32穿孔来形成垂直延伸的流体进出单元43,从而对管道循环施加压力或者感测压力。
56.作为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之间设置有中间单元45。如果想要使基于倾斜单元23的第一单元11对管道26的摩擦力大于基于压力的第二单元15的脱离力,则倾斜角必须要小。这种情况下,第二单元15与第一单元11插入较深,而将其恢复原状时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之间设置圆筒形中空状的中间单元45,所述中间单元45的倾斜单元23设置为外侧的倾斜角大于内侧的倾斜角。所述中间单元45的内侧倾斜单元23设置为与第一单元11的外侧倾斜单元23对应,外侧倾斜单元23设置为与第二单元15的内侧倾斜单元23相互对应。所述中间单元45也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
57.也可以设置与所述中间单元45的管道中心侧平行的圆筒形的延伸单元,所述延伸单元上也可设置有紧固单元47。所述紧固单元47具有可旋转且通过螺丝结合实现进退的紧固件48。
58.具体说明如下,将管道气密装置安装在管道的端部,通过紧固所述紧固单元47的紧固件48使中间单元45尽可能地与第二单元15紧贴并向管道中心侧方向进入。为了将装置安装在管道26上,第一单元11与中间单元45以及第二单元15之间需要有可流动性,例如多余空间及弹性等。这意味着,当第二单元15承受压力时可向后移该可流动程度。由于后移的幅度越小越好,因此可通过设置所述紧固单元47来减小可流动性。设置有紧固单元47的中间单元45一侧也可以由无弹性的材料构成。中间单元45也可以具有多重结构。当解除管道的压力并拆除装置时,由于第二单元15与中间单元45之间的倾斜角较大,因此第二单元15可轻松地从中间单元45脱离。而且由于中间单元45具有弹性因此可通过膨胀轻松地从第一单元11脱离。
59.作为第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二单元15的管道中心侧的外侧设置有外部紧固单元51。所述外部紧固单元51具有可旋转且通过螺丝实现进退的外部紧固件53。所述外部紧固单元51的所述外部紧固件53与第二单元15结合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并基于结合的深度对第二单元15进行挤压。第二单元15的外部紧固单元一侧也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
60.具体说明如下,将管道气密装置安装到管道26,通过紧固外部紧固件53来压缩第二单元15以使第二单元15与第一单元11紧贴。由此,当施加压力时可减小第二单元15向后移动的幅度,当结束气密性测试后将装置恢复原状时,将外部紧固单元51松解使第二单元15恢复原状,这样便可轻松地使第二单元15脱离第一单元11。
61.作为第五实施例,如图7所示,通过在第一单元的管道端部侧一端设置弹性变形单元19来完成第一单元的气密。弹性变形单元19由高弹性的材料构成并与第二单元进行面接触从而限制膨胀。由此,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分界面可免受气密困扰,也可以由非弹性材料构成。第一单元与弹性变形单元19可设置为一体式或者分离式。
62.具体说明如下,如果从管道的另一端施加压力,则压力施加在弹性变形单元以使弹性变形单元后移与第二单元进行面接触并受到阻止,从而停止膨胀,所述弹性变形单元从贯通的第一单元一侧延伸并封堵第一单元的一侧。
63.因此,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分界面可免受气密困扰,还可以由低弹性材料构成,这有利于装置的拆卸。
64.作为第六实施例,如图8所示,将管道气密装置设置在管道26的内部,所述管道气密装置具有第一单元11和第二单元15。所述第一单元11为圆筒形中空状,外侧为平行状而内侧具有朝管道末端侧口径逐渐变小的倾斜单元23;所述第二单元15位于所述第一单元11的内部,为圆筒形,且设置有朝管道末端侧外径逐渐变小的倾斜单元23,以使外侧与所述第一单元11的内侧倾斜单元23对应。
65.此外,第一单元11的管道末端侧的端部设置有止挡单元37,以防止装置过于插入管道26的内部。可通过在第二单元15上设置紧固单元47来防止安装在管道26上的装置脱落,且可防止第二单元15掉入管道26内部。
66.作为第七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七实施例有很多部分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在第二单元15的中心部设置贯通孔55,贯通孔55的管道末端侧的入口处设置有流体进出单元43。贯通孔55能够使流体流动,而且流体进出单元43可增减或者感测压力。
67.作为第八实施例,如图10所示,管道气密装置用于插在管道26的内部,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之间设置有中间单元45。如果想要使基于倾斜单元23的第一单元11对管道的摩擦力大于基于压力的第二单元15的脱离力,则倾斜角必须要小。这种情况下,第二单元15与第一单元11插入较深,而将其恢复原状时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之间设置圆筒形中空状的中间单元45,所述中间单元45的倾斜单元23设置为内侧的倾斜角大于外侧的倾斜角。所述中间单元45的外侧倾斜单元23设置为与第一单元11的内侧倾斜单元23对应,内侧倾斜单元23设置为与第二单元15的外侧倾斜单元23相互对应。所述中间单元45也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当管道的压力解除并拆除装置时,由于第二单元15与中间单元45之间的倾斜角较大,因此第二单元15可轻松地从中间单元45脱离。由于中间单元45具有弹性因此可轻松地从第一单元11脱离。
68.此外,中间单元45设置有紧固单元47。通过将管道气密装置安装在管道的端部并紧固所述紧固单元47,从而使中间单元45最大限度地与第二单元15紧贴。中间单元45也可以具有多重结构。
69.作为第九实施例,如图11所示,第一单元的管道中心侧一端设置有高弹性的弹性变形单元19。由此,在第一单元完成气密,而弹性变形单元与第二单元及第一单元面接触的同时限制膨胀。因此,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分界面可免受气密困扰,且可由非弹性材料构成。
70.作为第十实施例,如图12至图14所示,管道气密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1、第二单元15及对称单元57。所述第一单元11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具有可供管道26插入的平行形态的
插入口18,外侧具有管道末端侧的外径逐渐变大倾斜单元23;所述第二单元15为圆筒形中空状,内侧上与第一单元11的倾斜单元23对应的管道末端侧的内径逐渐变大;所述对称单元57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所述第二单元15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所述第一单元11以与所述对称单元57两侧的第二单元15联动。
71.为了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紧贴,可以进一步设置紧固单元。紧固单元47具有可旋转且通过螺丝结合实现进退的紧固件48。第一单元11可由弹性材料构成。第一单元11的紧固单元47侧也可以由无弹性的材料构成。
72.具体说明如下,为了将装置安装到管道上,将管道插入第一单元11的插入口18,并旋转紧固单元47的紧固件48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紧贴,由此,第二单元15被推动的同时基于倾斜单元23使第一单元11承受压力并与管道紧贴,第二单元15也会在后移极限点处停止。如上,如果管道气密装置两侧的作业结束,则管道保持气密的同时实现固定。
73.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中间单元45。
74.为了连接外径相互不同的管道,装置两侧可具有不同的口径。
75.作为第十一实施例,如图15所示,第十一实施例有很多部分与第十实施例相同,在第二单元15的端部外侧设置外部紧固单元51。外部紧固单元51具有可旋转且通过螺丝进退的外部紧固件53。外部紧固单元51的外部紧固件53与第二单元15结合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根据结合的深度对第二单元15进行挤压。第二单元15的外部紧固单元51一侧可由弹性材料构成。
76.具体说明如下,当管道的两侧被固定时,将管道气密装置的两侧插入管道,并旋转两侧的紧固件48,此时,无需第二单元15的进退便能够使第一单元11跟进,进而使第一单元11与第二单元15最大限度地紧贴。此外,通过旋转外部紧固件53使第二单元15缩小从而完成管道气密。
77.作为第十二实施例,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十二实施例有很多部分与第十实施例相同,管道气密装置具有串联单元69,其沿着长度方向且以相同方向并排设置2个第二单元15,第一单元11也以相同方向并排设置2个以与所述串联单元的两个第二单元15对应。管道气密装置的两侧端部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的一侧可设置紧固单元47而另一侧可设置牵引紧固单元61。所述紧固单元47具有可旋转且通过螺丝结合实现进退的紧固件48,所述牵引紧固单元61具有牵引紧固件,其一侧通过凸锁65和扣锁67结合,而另一侧通过螺丝结合。
78.具体说明如下,由于紧固单元47与牵引紧固单元61可向相同的方向推第二单元15,因此是两侧管道被固定的情况下使用的优选方法。由于两个紧固单元47推动或者牵引一个本体,因此优选渐渐地交叉进行紧固或者同时进行紧固。牵引紧固单元61的凸锁65与扣锁67可自由旋转地进行牵引,螺丝连接可通过旋转实现进退。一侧的紧固单元47通过旋转紧固件48推动第二单元15,一侧的第一单元11与一侧的管道紧贴,牵引紧固单元61通过旋转牵引紧固件63来牵引第二单元15,进而另一侧的第一单元11也与另一侧的管道紧贴。
79.【工业实用性】
80.本发明的管道气密装置能够方便轻松地封堵及连接管道。在各种管道施工现场,大多数情况下管道的气密性测试为必不可少的作业,至今为止,通过焊接封堵或者在管道施工结束后进行气密性测试。但,如果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则无需焊接封堵管道,可以在必要
的区间立即进行气密性测试。pvc管的排水管道等由于存在很多气孔所以很难进行气密性测试,但是使用本发明的管道气密装置能够轻松地封堵气孔,从而可轻松地进行气密性测试。当连接管道时,仅通过插入方式便可对接管道,进而可便于管道施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