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个人用汽化装置的液体烟弹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18:02: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子烟(20)中的烟弹(10),该烟弹(10)包括:

壳体(1),该壳体包封将待汽化的液体(5)储存在该电子烟(20)中的储器(4),该壳体(1)具有开口;

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布置在该壳体内,并且被配置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5)从该储器(4)输送至该壳体(1)中的开口,在该壳体(1)的顶部分中的开口中设置了至少一个隔室(2a),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布置在该至少一个隔室(2a)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弹(10),进一步包括:

气流通道(7),该气流通道沿着该壳体(1)的中心对称轴线延伸穿过该储器(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壳体(1)具有轴向纵向延伸的圆柱形形状、第一远端和第二远端,该开口位于该第一远端或该第二远端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至少一个隔室(2a)包括具有多个隔室开口(2b)的隔室壁。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由芯吸材料形成,该芯吸材料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组合:开孔聚合物泡沫、天然纤维纺织品、合成纺织品、多孔陶瓷、陶瓷绒料、二氧化硅细绳、二氧化硅编织物、不锈钢网、以及具有支撑着规则多孔结构的有机或无机架构的纳米多孔材料。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的上表面与该壳体(1)的顶边沿(1c)齐平。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的上表面相对于该壳体(1)的顶边沿(1c)凹入该壳体(1)内一定的缩进距离。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烟弹(10),进一步包括:

可撕掉膜(6),该可撕掉膜布置在该壳体(1)的顶边沿(1c)上,并且以不漏液体的方式将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密封在该烟弹(10)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烟弹(10),该至少一个隔室(2a)包括围绕该壳体(1)的中心对称轴线对称布置的至少两个隔室(2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弹(10),其中,这些至少两个隔室(2a)由相应隔室壁之间的间隙(2d)分隔开。

11.如权利要求9和10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壳体(1)为基本上管状形状,该至少一个隔室(2a)具有环或环区段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烟弹(10),其中,该壳体(1)由热塑性材料、尤其以下中的一种制成: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以及聚乙烯。

13.一种电子烟(20),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可移除烟弹(10);

主体(15),该主体(15)具有被配置用于接纳该可移除烟弹(10)的烟弹座体(16)、以及具有加热器(14)和连接至该加热器(14)的流体传递元件(14a)的雾化器,

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被配置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5)从该烟弹(10)的储器(4)输送至该烟弹(10)中的开口,使得当该流体传递元件(14a)与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3)接触时,液体(5)从该储器(4)输送至该雾化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烟(20),其中,该流体传递元件(14a)被配置成在将该烟弹(10)放置在该主体(15)的烟弹座体(16)中时与该烟弹(10)的可渗透构件(3)直接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烟(20),其中,该流体传递元件(14a)被配置用于压缩该可渗透构件(3),使得该流体传递元件(14a)至少部分地突出到该烟弹(10)中。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之一所述的电子烟(20),进一步包括:

吸嘴(11),该吸嘴可移除地附接至该主体(15)并且包封该烟弹座体(16),该吸嘴(11)被配置用于将经汽化的液体(5)从该雾化器穿过沿着该主体(15)的中心对称轴线延伸穿过该烟弹(10)的储器(4)的气流通道(7;15b),传递至吸嘴开口(12),并且接着到达该电子烟(20)的使用者。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之一所述的电子烟(20),其中,该流体传递元件(14a)布置在该烟弹座体(16)的底部分处。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之一所述的电子烟(20),其中,该流体传递元件(14a)由芯吸材料形成,该芯吸材料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组合:二氧化硅细绳、二氧化硅编织物、棉、不锈钢网、以及具有支撑着规则多孔结构的有机或无机架构的纳米多孔材料。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个人用汽化装置中、尤其用于电子烟中的烟弹包括壳体,该壳体包封将待汽化的液体储存在该个人用汽化装置、尤其是电子烟中的储器,该壳体具有开口。该烟弹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壳体内的可渗透构件,该可渗透构件被配置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从该储器输送至该壳体中的开口。在该壳体的顶部分中的开口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膜隔室。该至少一个可渗透构件布置在该至少一个隔室中。

技术研发人员:S.霍尔罗伊德;C.J.罗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2.02.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