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脊柱对齐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8:5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脊柱对齐部件
1.相关申请
2.本技术与2019年5月20日提交的英国专利申请号1907095.2相关并且要求其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对齐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能够独立地移动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脊柱对齐部件。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脊柱对齐部件的可穿戴对齐装置,诸如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以及脊柱对齐部件用于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矫正姿势的用途。


背景技术:

4.不良姿势可能导致不佳的健康状况、疾病、疼痛和损伤。由于损失工作日,劳动力生产率降低,并且生活质量因可避免的损伤而受到影响。
5.正确的姿势是由理想的对齐带来的。理想的对齐是当骶椎顶点、胸椎顶点和枕骨头后部共线时所采用的位姿。理想的对齐对身体的主轴进行布置,使得主轴可被单条垂直线横切。
6.通常,训练理想的对齐包括姿势专家(例如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指导患者站立,让他们的背部抵靠笔直的刚性物体(诸如墙壁、杆或扫帚柄),使得患者的头部、肩部和骨盆与刚性物体接触。这种方法的缺点包括:需要姿势专家、训练期间缺乏移动性以及方法不是解放双手的。因此,训练局限于短时间段,并且同时不进行日常活动或锻炼。
7.其他方法使用可穿戴装置。这些装置旨在将笔直的刚性物体(对应于墙壁或杆)在头部、肩部和骨盆处固定到穿戴者的背部。紧固装置通常设置在头部、躯干和腹部附近,从而限制穿戴者在头部和臀部处的转动和弯曲。
8.紧固装置通常包括弹性带或张紧带,这些弹性带或张紧带帮助穿戴者移动到理想的对齐。例如,在头部、肩部和腹部上施加基本上水平且朝向刚性构件的力,而在颈椎上施加基本上水平且远离刚性构件的力。所述力将穿戴者约束到理想的对齐。结果,穿戴者在心理上或身体上无法适应以维持理想的对齐,并且因此将变得依赖装置来提供理想的对齐。
9.此外,已知的装置笨重且难以附接到穿戴者,使得想要穿戴所述装置的穿戴者需要第三方的帮助。这并不总是可行的,因为穿戴者可能想要每天使用这种装置以获得最佳的长期的姿势改善结果。现有装置并不意图供个人或家庭使用,而是在有例如医生或理疗师在场的情况下使用。
10.此类装置通常具有固定大小。它们体积较大并且不可压缩,这使得在不使用时难以存储。固定大小的装置仅适合于较窄体型范围的穿戴者。
11.其他装置并入当实现正确或不正确的姿势时与穿戴者通信的装置。这些装置通常注重身体一部分(诸如腹部)的姿势,因此无法造成整个身体的理想对齐。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未予说明的位姿变化会导致装置传达错误的反馈。这使穿戴者感到困惑,使装置在
这种活动期间无法使用,并且可能促成不理想的对齐和不正确的姿势。
12.需要一种装置,其提供改进的手段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促成理想的对齐和正确的姿势,同时不干扰穿戴者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的移动和灵活性,并且还不会使穿戴者依赖装置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对齐。还需要穿戴者可容易地放置到位、调节大小、移除和存储的多功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脊柱对齐部件,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包括:
14.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包括第一远侧端部;以及
15.第二刚性细长构件,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包括第二远侧端部;
16.其中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远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
17.所述脊柱对齐部件是可容易地并入广泛范围的可穿戴设备中的离散部件或单元,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背包(也称为帆布背包或背囊)、背带或衣服,诸如外套或夹克。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多种不同场景中使用以帮助改善姿势的多功能装置。
18.所述部件在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并由用户穿戴时用作改善姿势的辅助设备。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细长构件包括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所述部件还包括第三接触部分。当所述部件并入由穿戴者穿戴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时,所述部件可调节以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所述三个接触部分是共线的,使得当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实现与接触部分的接触时,穿戴者则处于理想的对齐。这些接触部分沿着部件的长度设置,使得当实现接触时,接触部分保持共线并为穿戴者提供触觉反馈。部件的细长构件的刚度(或硬度)确保在使用期间,三个接触部分保持基本上共线,甚至当部件受到与穿戴相关联的法向力时也是如此。换句话讲,当感觉到与所有三个接触部分接触时,刚性确保穿戴者在使用期间可维持理想的对齐。穿戴者使用触觉反馈来引导接触部分在所有三个点处实现同时接触,并且因此实现理想的对齐。
19.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将所述设备附接到穿戴者的躯干的紧固系统。
20.第二方面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有利于脊柱对齐部件的穿戴,使得穿戴者可实现上述姿势改善益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设计不受限制,前提是使部件紧固地保持到穿戴者的背部,使得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中的一者或多者分别与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接触是可能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并入选自背包、背带或一件衣服(例如衬衫、女式衬衫、t恤、外套、夹克或运动衫)的设备中的脊柱对齐部件。
21.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用途。
22.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制造中的用途。
23.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用于改善或矫正用户姿势的用途。
24.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对齐装置或设备中的用途。
25.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一种可穿戴对齐装置,其包括:刚性细长构件,所述刚性细长构件包括沿着其长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使得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所述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以及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适于环绕所述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适于跨所述穿戴者的前部连接所述左肩环和所述右肩环的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其中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紧固系统被设置来将所述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所述胸椎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保持能够分别从所述枕骨头和所述骶椎移开。
26.在根据第七方面的装置中,三个接触部分是共线的,使得当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实现与接触部分的接触时,穿戴者则处于理想的对齐。这些接触部分沿着刚性细长构件的长度设置,使得当实现接触时,接触部分保持共线并为穿戴者提供触觉反馈。细长构件的刚度(或硬度)确保在使用期间,细长构件上的三个接触部分保持基本上共线,甚至当细长构件受到与穿戴相关联的法向力时也是如此。换句话讲,当感觉到与所有三个接触部分接触时,刚性确保穿戴者在使用期间可维持理想的对齐。穿戴者使用触觉反馈来引导接触部分在所有三个点处实现同时接触,并且因此实现理想的对齐。
27.紧固系统仅将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胸椎接触,而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不紧固成分别与头和骶椎接触,而是分别保持与头和骶椎相邻并保持能够从头和骶椎移开。
28.因此,紧固系统最低限度地限制穿戴者的移动,没有紧固带环绕穿戴者的腰部和头允许脊柱和颈部的更大弯曲,因此不会妨碍日常活动和锻炼。
29.此外,没有紧固带环绕穿戴者的腰部和头意味着穿戴者不会被强制进入理想的对齐,而是必须通过与装置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接触而独立地将他们的身体移动到理想的对齐。实现理想的对齐的独立移动(与强制移动相比)需要穿戴者进行更为重复且持久的心理和身体动作。更为重复且持久的动作增加了适应性,从而产生出色的肌肉记忆。有利地,因为穿戴者在心理上和身体上有效地适应以维持理想的对齐和正确的姿势,所以本发明阻止穿戴者对对齐装置或姿势训练装置产生依赖。
30.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一种用于使用根据第七方面的可穿戴对齐装置来改善穿戴者的对齐的方法。
31.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根据第七方面的可穿戴对齐装置的方法。
32.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一种包,其包括根据第七方面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包是帆布背包。
33.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衣服,其包括根据第七方面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服包括背心或马甲。
34.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一种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脊柱对齐部件,其中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包括感测装置以检测穿戴者在所述部件的使用期间的移动、位姿和取
向中的一者或多者。
35.以此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引导用户采用最佳的身体姿势(例如理想的对齐)、移动和/或取向从而降低损伤风险的部件。
36.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一种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其包括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将所述设备附接到穿戴者的躯干的紧固系统。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可以是背包。
37.以下阐述本发明的另外的任选特征和优点。
38.发明的公开内容
3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包括: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包括第一远侧端部;以及第二刚性细长构件,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包括第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远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
40.所述部件包括单独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远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部件能够通过移动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而调节成伸出构型,其中在所述伸出构型中,所述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沿着所述部件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在紧固到穿戴者的背部时分别接触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部件能够通过移动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而调节成缩回构型,其中在所述缩回构型中,所述部件包括第三接触部分,所述第三接触部分设置成在紧固到穿戴者的背部时接触穿戴者的胸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缩回构型中,所述部件不与穿戴者的枕骨头或骶椎中的任一者相邻或接触。
41.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伸出)以增加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或者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缩回)以减少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调节以满足用户需要的装置。用户可在需要时仅移动(伸出或缩回)两个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者可移动(伸出或缩回)两个刚性细长构件。
42.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能想要移动这两个刚性细长构件以增加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当所述部件并入由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设备中时,用户可移动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两者,直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上的第一接触部分与用户的枕骨头对齐并且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上的第二接触部分与用户的骶椎对齐为止。以此方式,当用户想要采用理想的对齐时,他们确保第一接触部分与枕骨头接触,第二接触部分与骶椎接触,并且第三接触部分与胸椎接触。替代地,用户可能想要采用其中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有所减少的构型。用户可移动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直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上的第一接触部分与用户的枕骨头对齐为止,并且用户可移动(缩回)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以提供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减少的位移。以此方式,第二刚性细长
构件缩回,使得用户可例如在使用装置时坐下,同时仍然能够确保枕骨头与胸椎之间的良好对齐,从而降低例如工作相关上肢功能障碍(wruld)的风险。
43.在其他情况下,用户可移动(缩回)这两个刚性细长构件以减少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以此方式,部件采用刚性细长构件缩回的紧凑构型,这有利于部件或并入有部件的设备的运输。当部件并入包或衣服中并且用户想要在其他人看不见部件的情况下穿戴包或衣服时,这特别有利。当用户想要使用包或衣服来进行姿势改善时,用户则可在合适的时间点伸出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
44.脊柱对齐部件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换句话讲,脊柱对齐部件包括将部件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诸如背包、背带或衣服)中的装置。以此方式,部件被特别设计并适于在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使用,以提供用户可穿戴以进行姿势改善训练的装置。以此方式,提供一种可根据用户或制造商的特定需要在多种应用中使用的多功能装置。将部件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可由制造商进行,使得并不意图在设备的正常使用期间由用户将部件从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移除。例如,制造商可将部件缝合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诸如包或衣服)中。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不可逆地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在此上下文中,术语“不可逆地并入”涉及以部件不能在不对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容易地从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移除这样一种方式将部件紧固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
45.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将部件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可由用户进行,使得用户自己能够选择部件的特定应用。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可提供与部件互补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诸如包或衣服,使得部件可以可逆地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例如通过包括具有与部件互补的大小和形状的空腔,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可特别适于接收部件。因此,部件可包括将部件可逆地紧固到位的装置。
4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包括将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紧固在预定的特定位置中的装置。这种装置可允许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固定在多个位置中的一个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将构件紧固在第一完全缩回位置和第二完全伸出位置中的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将构件紧固在处于第一完全缩回位置与第二完全伸出位置中间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中的装置。以此方式,用户可为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选择适合于部件预期用途的位置。例如,根据用户的体型(即,用户的胸椎与用户的枕骨头和骶椎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用户可为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选择完全伸出位置或中间伸出位置,使得当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并由用户穿戴时,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枕骨头并且第二接触部分接触骶椎。
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接收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能够从壳体可逆地伸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完全缩回到壳体中时,第一远侧端部和第二远侧端部中的每一个保持在壳体外部。提供这种壳体允许构件能够通过根据需要使构件从壳体伸出或缩回到壳体中而容易地相对于彼此进行调节。这种壳体还提供当部件未运输或未用于姿势训练时方便地存储或隐藏
刚性细长构件的装置。以此方式提供存储细长构件的装置还降低了对细长构件造成损坏的风险,从而延长装置的寿命。
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具有与刚性细长构件的细长结构互补的细长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具有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主轴平行的主轴。
4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应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可滑动地接收在壳体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应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能够在壳体内轴向滑动。以此方式,通过使构件在壳体内滑动,可容易地使构件缩回到壳体中或从壳体伸出。
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限定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限定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一通道和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二通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平行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由壳体内的分隔壁隔开。分隔壁可沿着壳体的整个内部长度延伸。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可由第一通道可滑动地接收。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可由第二通道可滑动地接收。
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提供每个构件的与限定在壳体中的通道互补的截面,构件能够在壳体内滑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细长构件和适于接收和引导刚性细长构件的通道包括互补的表面结构以有利于刚性细长构件的引导。这些互补结构可包括凹槽和配合在凹槽内并在凹槽内滑动的互补导轨。
5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限定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一通道和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是平行的并且由壳体内的分隔壁隔开,其中壳体的第一端部包括第一通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通道的第一端部,并且壳体的第二端部包括第一通道的第二端部和第二通道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一通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通道的第二端部是开放的并且能够可滑动地接收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或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并且第一通道的第二端部和第二通道的第二端部是密封的以防止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或第二刚性细长构件通过。以此方式,提供一种紧凑装置以将能够独立地伸出但能够在径向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容纳在相同壳体内。
5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限定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一通道和被配置来接收和引导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是平行的并且由壳体内的分隔壁隔开,并且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在壳体的一个端部处覆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者的第一端盖和在壳体的另一个端部处覆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者的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封堵第二通道并限定提供通向第一通道的入口的孔口;并且所述第二端盖封堵第一通道并限定提供通向第二通道的入口的孔口。以此方式,第一细长构件可通过第一端盖中的孔口在壳体的一个端部处接收到第一通道中,并且可由通道引导以沿着壳体推进,直到第一刚性构件的端部遇到第二端盖为止,所述第二端盖被布置来封堵第一通道的出口。类似地,第二细长构件可通过第二端盖中的孔口在壳体的一个端部处接收到第二通道中,并且可由通道引导以沿着壳体推进,直到第二刚性构件的端部遇到第一端盖为止,所述第一端盖被布置来封堵第二通道的出口。以此方式,第一刚性细长
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沿着通道的行进受到限制以防止过度缩回到壳体中,超出期望的程度。此外,这提供一种紧凑装置以将能够独立地伸出但能够在径向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容纳在相同壳体内。
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能够通过使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从壳体伸出,并且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能够通过使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而从壳体伸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径向相反。以此方式,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两者从壳体的伸出延长了整个部件的长度,以有利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与枕骨头接触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与骶椎的接触。
5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是限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刚性细长壳体,所述第一通道适于接收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通道适于接收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其中相应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各自可滑动地接收在壳体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由壳体限定并由分隔壁隔开的平行通道。
5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每一个沿着壳体的整个轴向长度延伸。
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包括在壳体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机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包括在壳体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可增量式调节的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机构。摩擦配合机构可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上的弹性突出部,所述弹性突出部与沿着第二表面分布的齿的线性阵列协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壳体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或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外表面;使得当所述刚性细长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时,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齿的线性阵列移动,并且所述弹性突出部与来自所述线性阵列的一个或多个齿之间的干涉有利于所述刚性细长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暂时紧固在特定位置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向刚性细长构件施加足够水平的力来克服干涉,从而轴向推进细长构件,直到力被移除并且弹性突出部与壳体上的齿之间的干涉将刚性细长构件紧固在新的位置中为止。这种干涉机构提供简单的手段来调节部件的构型,而无需首先致动任何触发机构(诸如按钮或杠杆)。这提供了例如当用户在锻炼之间变换并且想要迅速调节部件的构型以适合下一次锻炼时所需的快速可调节性。
58.以此方式,部件能够容易地由用户通过施加少量力以克服壳体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或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之间的摩擦并且相对于壳体移动构件来进行调节。同时,克服摩擦配合所需的力可足以防止构件例如在重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壳体的意外移动。以此方式,一旦用户设定了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的位置,它们的位置在使用期间就是固定的,从而提供装置的改进的功能性。
59.通过包括用于紧固到可穿戴部件的附接装置,脊柱对齐部件可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通过在壳体上包括用于紧固到可穿戴部件的附接装置,脊柱对齐部件可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附接装置可包括从壳体的主体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缘。一个或多个凸缘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紧固装置可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口。
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远侧端部与第二远侧端部之间的位移能够调节以与当用户处于理想的对齐时用户的枕骨头与骶椎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包括感测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的壳体包括感测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的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感测装置。例如通过提供接近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以检测与身体部位的接近度或接触,感测装置可适于测量部件相对于用户身体部位的位置。例如通过提供选自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三自由度(3dof)跟踪器和六自由度(6dof)跟踪器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感测装置可适于测量部件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取向。
6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远侧端部和第二远侧端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感测装置,其中所述感测装置适于感测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或接近度并且生成传感器数据;以及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传达所述传感器数据。
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部件与第二细长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相应的第一远侧端部和第二远侧端部相邻的具有扩大轮廓的终端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扩大轮廓由终端区域的在一个方向上横向延伸的突出部提供。
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扩大轮廓由终端区域的在一个方向上横向延伸的突出部提供。
65.扩大轮廓有利于终端区域与穿戴者的枕骨头或骶椎之间的紧密接触。
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部件和第二细长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终端区域包括柔软或柔性材料。以此方式,提供与枕骨头或骶椎的舒适接触,使得穿戴者可实现理想的对齐,而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6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终端区域是可移除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终端区域是由柔软或柔性材料制成的可移除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移除盖被推入配合到刚性细长构件。可移除盖可容纳:感测装置,其中所述感测装置适于感测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或接近度并且生成传感器数据;以及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传达所述传感器数据。
68.例如,可移除盖可包括蓝牙发射器,所述蓝牙发射器适于将传感器数据发射到相关联的硬件(诸如移动装置),并且相关联的硬件可包括合适的软件(诸如计算机程序或应用程序)以解译数据并且向用户提供有用的反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例如通过耳机向用户提供听觉反馈。因此,用户可接收关于他们身体位姿的实时信息或反馈。基于由部件中的传感器接收并发射到相关联硬件的传感器数据,用户还可接收与校正身体位姿以实现理想的对齐可能需要哪些身体移动有关的指令。作为示例,如果用户的枕骨头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终端区域(接触部分)失去接触,则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内的传感器将检测到这一情况并通过蓝牙将有关失去接触的数据发送到用户的移动装置。安设在用户的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然后可例如通过视觉或听觉提示向用户通知失去接触,从而促使用户将头向后倾斜以恢复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接触并再次实现理想的对齐。
69.脊柱对齐部件可以是脊柱对齐训练部件,换句话讲,在姿势训练中使用的部件。特别地,部件用于例如在健身房进行健身或力量训练期间使用,以确保最佳的身体定位和移动以改善外形并降低损伤风险。
7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将所述设备附接到穿戴者的躯干的紧固系统。
71.这种脊柱对齐设备有利于穿戴者例如在锻炼或进行日常活动时使用脊柱对齐部
件来改善姿势。穿戴者可使用紧固系统将脊柱对齐部件抵靠穿戴者的躯干紧固成与穿戴者的胸椎接触,并且使刚性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伸出,使得它们与穿戴者的枕骨头和骶椎中的一个或两个相邻。
7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包括适于附接到一条或多条带的一个或多个附接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包括一条或多条带,所述一条或多条带以使得部件能够抵靠穿戴者的背部紧固成与穿戴者的胸椎接触这样一种方式连接到脊柱对齐部件。
73.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可包括连接到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的背带。背带可包括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适于环绕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左肩环和右肩环。背带可包括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以绕过穿戴者的下躯干或腰部。
74.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可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外部壳体,其中所述脊柱对齐部件保持在所述外部壳体内,所述外部壳体适于由紧固系统紧固到穿戴者的躯干,并且所述外部壳体限定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所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紧固系统可包括用于带的一个或多个附接点。紧固系统可包括一条或多条带。
7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空腔限定在脊柱对齐部件与外部壳体的内壁之间。
7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固定地附接到外部壳体。
7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围绕脊柱对齐部件的壳体并且限定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
7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包括中空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包括由第一壁和第二壁限定的中空壳,其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围绕它们的相应外围彼此附接。第一壁和第二壁可通过缝合来附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壁和第二壁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适于附接到壁中的第二壁的外围凸缘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各自定位成穿过第一壁和第二壁中的一个或位于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
79.外部壳体可包括柔性材料。这提供了更舒适的表面,穿戴者的身体部位在使用期间可抵靠所述表面。
80.外部壳体可包括提供通向一个或多个内部空腔的入口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孔口,其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空腔限定在外部壳体与脊柱对齐部件的壳体之间。一个或多个细长孔口可能够由闭合装置可逆地密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闭合装置包括拉链或纽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细长孔口位于外部壳体的表面上,所述表面适于当穿戴者正使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运作时接触穿戴者的身体部位。以此方式,一个或多个细长孔口抵靠穿戴者的身体被隐藏并且不容易被看见。这提供了谨慎的设计并且还降低了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在使用期间被篡改或盗窃的风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两个细长孔口,当脊柱对齐部件紧固在外部壳体内时,两个细长孔口与脊柱对齐部件的取向基本上平行地延伸。这提供了通向沿着空腔的实质长度限定在脊柱对齐部件与在部件任一侧上的外部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腔的入口,从而改进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存储能力和功能性。
81.外部壳体适于由包括一条或多条带的紧固系统紧固到穿戴者的躯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包括用于附接带的一个或多个附接点。附接点可包括带扣或扣环。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包括多个肩带附接点和多个腰带附接点。
8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内的空腔限定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第一壁和第二壁限定外部壳体的外表面。第一壁可形成外部壳体的意图或适于在使用期间附接到用户躯干时接触用户身体部位的一部分的外表面,并且第二壁可形成外部壳体的并不意图或不适于接触用户身体部位的一部分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壁包括柔性或“柔软”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壁包括选自泡沫和织物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壁包括泡沫层和织物层。这种柔性或“柔软”材料提供舒适的表面,用户的身体部位(例如背部)可在使用期间接触所述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壁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材料。此类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eva泡沫和刚性或半刚性塑料材料。以此方式,外部壳体保持其形状,从而防止损坏空腔内的任何内容物。第一壁和第二壁的组合提供弹性外部壳体,所述弹性外部壳体在穿戴舒适的同时保持其形状。第一壁和第二壁可例如通过缝合固定在一起。第一壁和第二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括外部凸缘部分以有利于第一壁固定到第二壁。
8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细长孔口可存在于外部壳体的第一壁中,从而在设备由穿戴者穿戴时抵靠穿戴者的背部定位。
8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部壳体的第一壁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包括用于附接带的附接点。以此方式,附接点位于柔性突出部上,所述柔性突出部是第一壁的延伸部,由此能够在带被紧固时弯折并与穿戴者的身体轮廓相吻合,从而改善舒适度。
8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通过缝合固定地附接在外部壳体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由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位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内而在外部壳体内紧固到位。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可不需要将部件进一步紧固到外部壳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大小和形状分别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的截面相对应,从而提供适贴配合并防止或减少部件在外部壳体内的横向移动。
8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背包,其中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背包。
8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脊柱对齐部件通过缝合固定地附接到背包。
88.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用途。
89.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制造中的用途。
90.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用于改善或矫正用户姿势的用途。
91.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在可穿戴对齐装置或设备中的用途。
92.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一种可穿戴对齐装置,其包括:刚性细长构件,所述刚性细长构件包括沿着其长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使得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所述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以及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适于环绕所述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适于跨所述穿戴者的前部连接
所述左肩环和所述右肩环的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其中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紧固系统被设置来将所述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所述胸椎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保持能够分别从所述枕骨头和所述骶椎移开。
9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一种可穿戴对齐装置,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包括沿着其长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使得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所述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以及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适于环绕所述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适于跨所述穿戴者的前部连接所述左肩环和所述右肩环的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其中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紧固系统被设置来将所述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所述胸椎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保持能够分别从所述枕骨头和所述骶椎移开。
94.当穿戴者穿戴第七方面的装置时,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换句话讲,当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分别放置成与细长构件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接触时,穿戴者将处于理想的对齐。
95.当穿戴者穿戴第七方面的装置时,紧固系统保持刚性细长构件的第三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胸椎接触。紧固系统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到刚性细长构件:当紧固系统用于将装置附接到穿戴者时,刚性细长构件被设置来将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胸椎接触,并且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保持能够分别从枕骨头和骶椎移开。
96.在本文中,“胸椎”是指包括椎骨t2至t7,优选的是椎骨t4至t6的脊柱长度部分。在本文中,“骶椎”是指包括椎骨s2至s5,优选的是椎骨s4至s5的脊柱长度部分。在本文中,“枕骨头”是指穿戴者的后脑勺,特别地,其包括枕骨的上部。
9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腰部的任何装置。以此方式,穿戴者能够在需要时(例如当在锻炼之间移动或准备哑铃时)通过在腰部处弯折来打破理想的对齐。然而,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胸椎意味着穿戴者在需要时仍然能够通过感测脊柱与细长构件的所有三个接触部分的接触来采用理想的对齐。这也使穿戴者所经受的移动限制最小化,因此不会妨碍日常活动和锻炼。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布置成环绕穿戴者的腰部的紧固带。
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头的任何装置。以此方式,穿戴者能够在需要时(例如当在锻炼之间移动或跑步时)通过移动颈部或转动头来打破理想的对齐。然而,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胸椎意味着穿戴者在需要时仍然能够通过感测脊柱与细长构件的所有三个接触部分的接触来采用理想的对齐。这也使穿戴者所经受的移动限制最小化,因此不会妨碍日常活动和锻炼。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布置成环绕穿戴者的头的紧固带。
9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腰部的装置或将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的头的装置。由此在细长构件与枕骨头和骶椎(即,理想对齐线上的两个外围点)之间没有任何强制接触的情况下将可穿戴对齐装置紧固到穿戴者。细长构件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从枕骨头和骶椎移开,从而在需要时允许穿戴者进行更广范围的移动。
因此,装置更加多功能,可穿戴更长的时段(例如,在不需要理想的对齐的锻炼之间)并且不会强制穿戴者进入理想的对齐,从而提供改善的肌肉记忆,因为穿戴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有效地适应以维持理想的对齐和正确的姿势;这阻止穿戴者对对齐装置或姿势训练装置产生依赖。
1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水平紧固带由柔性材料构成,其中柔性材料是织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织物是有弹力的,并且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织物包括弹性纤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织物是低密度材料,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织物是透气或透水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左肩环和右肩环由氯丁橡胶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平紧固带由氯丁橡胶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水平紧固带由氯丁橡胶构成。
101.紧固系统将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胸椎牢固地接触,甚至当穿戴者呼吸粗重或参与涉及脊柱弯曲的移动时也是如此。肩环和水平紧固带还增加了穿戴者在广泛范围的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的舒适度。
102.因为防止了装置沿着穿戴者身体的意外垂直移动,所以肩环和水平紧固带的使用提供了装置在穿戴者身上的紧固安设,而无需以不舒适的紧密性来紧固装置。相比之下,仅包括水平环绕躯干的一条或多条带的装置需要紧密附接到穿戴者以防止装置在使用期间从穿戴者的躯干掉落。这种紧密附接令人不舒适,限制呼吸和移动,并且可能导致疼痛和/或损伤。
103.肩环可直接附接到刚性细长构件或者可附接到单独的主体,例如材料主体,所述主体又附接到刚性细长构件。肩环可由单段材料或多段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分别连接到刚性细长构件或连接到单独的主体,所述单独的主体又连接到刚性细长构件。
1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肩环具有沿着其长度变化的宽度,其中与肩部顶部接触的部分的宽度最大,而在手臂与躯干之间的部分的宽度最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肩环包括泡沫衬垫。这用于减少肩环对穿戴者身体的压力,同时最低限度地限制穿戴者的移动。
105.肩环被形成来保持第三接触部分与胸椎接触,并且使接触部分的垂直和水平位移最小化,特别是当穿戴者参与涉及垂直移动的锻炼和日常活动(诸如跑步)时。
106.紧固系统还包括适于连接左肩环和右肩环的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适于扣紧在左肩环与右肩环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是有弹力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包括泡沫衬垫。这用于减少带对穿戴者身体的压力,同时最低限度地限制穿戴者的移动。
107.这种带帮助保持第三接触部分与胸椎接触,并且使接触部分的垂直和水平位移最小化,特别是当穿戴者参与涉及水平移动的锻炼和日常活动(诸如交叉训练或举重)时。一条或多条水平紧固带还有助于在使用期间保持肩环的位置固定,从而确保刚性细长构件保持在正确位置以有利于理想的对齐。
108.肩环和水平紧固带的组合在细长构件的第三接触部分与胸椎之间提供非常紧固的接触,同时仍然允许穿戴者的枕骨头和骶椎相对于细长构件移动。
1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扣紧装置,其中肩环或水平紧固带中的一者或多者能够由扣紧装置可逆地拆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平紧固带中的至少一条附接到左肩环和右肩环并且适于通过扣紧装置扣紧在左肩环与右肩环之间,从而可逆地
连接左肩环和右肩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使用中环绕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两个肩环还包括扣紧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肩环和水平紧固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扣紧装置。
110.扣紧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并且用于将两段带暂时扣紧在一起的许多合适装置是技术人员熟知的。优选地,紧固带适于由扣紧装置暂时固定在一起,即,紧固带包括合适的适配而不是简单地需要穿戴者打结来紧固。
1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扣紧装置包括钩环闭合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扣紧装置包括带扣和扣环扣紧件。
112.扣紧装置有利于穿戴者轻松地将装置附接到身体并拆卸装置,而无需第三方的帮助。穿戴者可选择肩环和水平紧固带的组合以在不同的日常活动或锻炼中使用。这用于提供在多种活动期间使用的更加多功能的装置。例如,穿戴者可在步行或设置举重设备时仅选择肩环,但随后可在跑步或进行举重时另外接合水平紧固带。
1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操作以可逆地调节肩环或水平紧固带中的一者或多者的长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左肩环和右肩环各自还包括调节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平紧固带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调节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肩环和水平紧固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调节装置。
1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包括钩环闭合件,其中钩部段和环部段的重叠程度将调节紧固带或肩环的长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包括带扣或扣环扣紧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包括基于摩擦的棘轮系统。
115.调节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并且用于调节带长度的许多合适装置是技术人员熟知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包括在调节后暂时将带保持或固定在特定长度的装置。
116.调节装置允许更广泛体型范围的穿戴者使用装置。调节装置允许穿戴者调节从第三接触部分到胸椎上的压力,调节紧固带或肩环对肩部和躯干的压力,并且调节由装置提供的约束。这导致装置在广泛范围的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更加舒适和可用。
117.刚性细长构件必须足够长以有利于与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的接触。刚性细长构件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或硬度,使得在使用期间三个接触部分保持基本上共线。在本文中,“基本上共线”指示在穿戴者预期可在使用期间施加在细长构件上的法向力下,细长构件将从直线状变形的最大垂直距离为5cm,例如4cm最大值、3cm最大值、2cm最大值或1cm最大值(其中垂直距离是在细长构件的端部在变形时的位置与细长构件的端部在直线状时的位置之间测量的)。
118.细长刚性构件的具体材料和形式不受限制,并且许多合适的材料和形状是技术人员熟知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是圆柱形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是中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是圆柱形且中空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由合适的金属(诸如铝)制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由合适的刚性塑料制成。
119.圆柱形状与穿戴者的背部互补并且适于配合在穿戴者的肩胛骨之间。圆柱体还提供沿着细长构件的单一接触线,从而确保与穿戴者背部的准确接触和准确的触觉反馈(与例如将在每个垂直位置处提供一系列接触点的平面细长构件相比)。这种构造的重量也轻,这使穿戴者所经受的移动限制最小化,因此不会妨碍日常活动和锻炼。
1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的长度使得在使用中刚性细长构件不会突出到穿戴
者的腰部下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的长度使得在使用中刚性细长构件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头上方。这种构造防止细长构件的外围端部妨碍穿戴者的移动,并且防止细长构件由于在日常活动和锻炼(例如在低悬物体下跑步或坐在锻炼台上)期间与外来物体接触而位移。
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细长构件具有固定长度,并且穿戴者选择装置的大小以使得细长构件的长度使得在使用中刚性细长构件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腰部下方且/或细长构件的长度使得在使用中刚性细长构件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头上方。
1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细长构件具有可变长度,并且穿戴者可选择细长构件的长度以使得它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腰部下方且/或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头上方。
1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还包括适于可逆地调节细长构件的长度的至少一个可伸出细长部段,其中所述可伸出细长部段刚性地且基本上共线地紧固到细长构件的主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构件包括两个可伸出细长部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伸出细长部段包括可伸缩的同心管状部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伸出细长部段包括多个可拆卸部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伸出细长部段包括由折叠机构连结的多个可拆卸部段。
1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伸出细长部段由至少一个紧固夹具刚性地且基本上共线地紧固到细长构件的主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夹具是摩擦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摩擦锁是翻转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摩擦锁是扭锁。
125.可变长度的细长构件允许更广泛体型范围的穿戴者使用单个装置,从而降低与提供多种大小的装置相关联的成本并且有利于装置在穿戴者之间的转移(例如,对于例如健身房里的共享装置)。与不同大小的固定长度的细长构件装置之间细长构件长度的大幅跳跃相比,这还使得穿戴者能够精细地调节细长构件的长度以获得最佳配合。
1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并入包中。包可以是帆布背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可以可逆地附接到对齐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并入衣服中。衣服可包括背心或马甲。这使得装置能够在日常活动期间轻松使用,并且使装置更加美观。装置设有另外的有用功能,诸如能够运输个人物品。
1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包括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被配置来生成传感器数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被配置来感测接触部分与穿戴者身体之间的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被配置来感测刚性细长构件的取向,例如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取向。这是重要的,因为当处于理想的对齐时的优选取向是垂直的,即,穿过骶椎顶点、胸椎顶点和枕骨头后部的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位置。采用这种姿势的人对背部施加最低水平的应力,并且损伤风险得以降低。
1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设置在沿着细长构件的一个或多个接触部分附近,其中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分别具有任选的第一感测装置、第二感测装置和第三感测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接触部分具有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分别具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分别具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1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是机械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机械传感器包括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或称重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或称重传感器包括
压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弹性电阻传感器、力传感电阻器、压力传感器阵列、液压称重传感器、气动称重传感器或电容称重传感器。机械力传感器适于检测作用在其上的机械力,并且可区分穿戴者身体与接触部分接触和不接触时的机械力。
1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是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接近传感器是电容接近传感器、电感接近传感器、光电接近传感器、光学接近传感器或超声波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适于检测穿戴者的身体与装置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距离为零,则穿戴者的身体正在接触接触部分,而如果距离大于零,则穿戴者的身体不在接触接触部分。
1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是加速度计或测斜仪,适于感测刚性细长构件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取向。这使装置能够指示穿戴者何时垂直对齐,例如,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或枕骨头、骶椎和胸椎)何时垂直共线。
1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处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以及适于感测刚性细长构件的取向的传感器。以此方式,装置能够感测穿戴者与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中的每一个之间是否形成接触,并且还感测刚性细长构件的取向,例如使得穿戴者可确保垂直取向以减少对背部的应力。
1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数据是分类的,其中第一数据指示穿戴者的身体与接触部分之间的接触,而第二数据指示穿戴者的身体与接触部分之间没有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数据是连续的,其中力或距离指示穿戴者的身体与接触部分之间的接触或没有接触。
134.传感器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并且用于感测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或感测刚性细长构件的取向以及生成传感器数据的许多合适装置是技术人员熟知的。
1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包括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来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传达传感器数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装置包括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视、监测器、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或计算机中的任一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装置被配置来无线地传达传感器数据。
13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装置被配置来将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可用反馈,所述反馈指导穿戴者实现理想的对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装置被配置来通过应用程序将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可用反馈。这使装置能够指示穿戴者何时(分别用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或胸椎)接触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或第三接触部分中的任一个并且因此处于理想的对齐。
13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馈包括动觉反馈、触感反馈或触觉反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馈包括听觉反馈,其中所述听觉反馈包括可变空间位置、音调、持续时间、音量、声音的音色或口头指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馈包括视觉反馈,其中所述视觉反馈包括标志、文本、字体、动画、色彩、灯光、照片、插图、图表或视频。
1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穿戴对齐装置包括被配置来存储传感器数据的存储器。
139.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一种适于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脊柱对齐部件,其中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包括感测装置以检测穿戴者在所述部件的使用期间的移动、位姿和取向中的一者或多者。
140.感测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感测装置可包括被配置来测量部件的位置或
取向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取向传感器。部件还可包括被配置来基于所测量的位置或取向确定部件的位置或取向的控制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各自选自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或磁力计。传感器可以是惯性测量单元(imu)。具体地,传感器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加速度计和一个或多个陀螺仪以测量相应传感器(以及因此相应的身体部位)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可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其中所述加速度计和所述陀螺仪正交地安装在传感器中。例如,传感器可以是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是三自由度(3dof)跟踪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可以是六自由度(6dof)跟踪器。
141.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部件可包括刚性细长构件,例如,如以上在第七方面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刚性细长构件。刚性细长构件可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传感器位于细长构件的一个轴向末端处,而第二传感器位于另一个轴向末端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加速度计和一个或多个陀螺仪以测量相应传感器(以及因此与所述传感器相关联的相应的身体部位)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142.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部件可具有根据第一方面的部件的结构,前提是其还包括感测装置以检测穿戴者在部件的使用期间的移动、位姿和取向中的一者或多者。因此,部件还可包括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的壳体包括感测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件的壳体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以此方式,部件可收集关于穿戴者的位姿、移动或取向的一致且有用的数据,而不管刚性细长构件的构型如何。这允许部件甚至在刚性细长构件处于缩回构型时也能向用户提供关于用户的位姿、移动或取向的有用信息,例如与穿戴者是否处于理想的对齐相关的信息。
143.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一种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其包括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脊柱对齐部件和将所述设备附接到穿戴者的躯干的紧固系统。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可以是背包。
144.第十三方面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为穿戴者提供了监测诸如一个或多个身体部位的位姿、移动或取向的信息并且相应地调整身体部位的位姿、移动或取向以实现更优状况的装置。
145.尽管已结合如以上所提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许多其他可能的修改和变化。因此,预计一项或多项随附权利要求将涵盖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化。
附图说明
146.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脊柱对齐部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a)侧视图和(b)后视图。
147.图2示出(a)处于完全缩回构型和(b)处于完全伸出构型的根据本发明的脊柱对齐部件的透视图。
148.图3示出(a)根据本发明的脊柱对齐部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分解图,以及(b)根据本发明的脊柱对齐部件的壳体的剖视图。
149.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第一实施方案的(a)侧视图、(b)前视图和(c)透视图,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并入图1至图3所描绘的脊柱对齐部件。
150.图5示出来自图4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151.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第二实施方案的(a)侧视图、(b)前
视图和(c)透视图,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并入图1至图3所描绘的脊柱对齐部件。
152.图7示出来自图6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153.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第三实施方案,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在背包内并入图1至图3所描绘的脊柱对齐部件,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处于(a)伸出构型(后视图)、(b)伸出构型(侧视图)和(c)缩回构型(侧视图)。
154.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的第四实施方案,所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在背带内并入图1至图3所描绘的脊柱对齐部件,所述脊柱对齐部件处于(a)前视图、(b)伸出构型(后视图)、(c)伸出构型(侧视图)和(d)缩回构型(侧视图)。
155.图10是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156.图11是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前视图。
157.图12是穿戴着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穿戴者的透视图。
158.图13a是穿戴着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定位成处于理想对齐的穿戴者的侧视图。
159.图13b是穿戴着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未定位成处于理想对齐的穿戴者的侧视图。
160.图14是可穿戴对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1.在以下描述中,附图中相同的特征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162.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脊柱对齐部件1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侧视图(a)和后视图(b)。
163.脊柱对齐部件由刚性塑料材料所制成的细长壳体11组成,所述壳体11独立地接收和引导两个刚性细长构件12a和12b。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通过第一孔口(未示出)从壳体11中向上伸出(如图1所见),并且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通过第二孔口(未示出)从壳体11中向下伸出(如图1所见)。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中的每一个在由壳体11限定的相应内部通道内与壳体11可滑动地接合。图1示出处于完全伸出构型的部件,其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中的每一个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上从壳体11中伸出。部件内的棘爪机构可防止进一步的伸出,或者进一步的伸出可简单地导致刚性细长构件从部件完全移除,在这种情况下,部件不能再发挥其功能,直到用户使细长构件回到壳体中为止。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具有第一远侧端部10a,所述第一远侧端部10a是第一细长构件离壳体11最远的终端部分,并且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具有第二远侧端部10b,所述第二远侧端部10b是第二细长构件离壳体11最远的终端部分。在这种完全伸出构型中,第一远侧端部10a与第二远侧端部10b之间的位移呈最大值。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能够独立地通过沿着设置在壳体中的相应通道滑动而移入和移出壳体。
16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各自由铝制成。
165.壳体11与相应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之间的可调节干涉配合(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确保刚性细长构件12a、12b维持它们在壳体的通道内的所选位置并且可被调节以选择多个能用轴向位置中的一个。
166.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包括终端区域,所述终端区域包括第一盖14a,所述第一盖
14a包括从刚性细长构件横向向外延伸的横向突出部。等效的盖14b位于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的终端区域处。盖14a、14b各自容纳包括陀螺仪和蓝牙连接硬件(未示出)的传感器设备。盖14a、14b各自由模制而成的柔软的柔性塑料材料或氯丁橡胶形成,从而分别为用户的枕骨头和骶椎提供舒适的接触点。突出部有利于与用户的相关身体部位接触。
167.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沿着其长度的轴向取向轨道,所述轴向取向轨道与壳体11的通道内的轴向取向凹槽互补,从而提供细长构件与壳体之间的紧固配合(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168.图2示出图1所示的脊柱对齐部件的相同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在图2(a)中,部件被示出为处于其完全缩回构型。在图2(a)中,部件被示出为处于其完全伸出构型。在图2(a)所示的完全缩回构型中,刚性细长构件12a和12b两者已被推入壳体11中,直到完全缩回为止,使得第一远侧端部10a与第二远侧端部10b之间的位移呈最小值。在图2(b)所示的完全缩回构型中,刚性细长构件12a和12b两者已被从壳体11拉出,直到完全伸出为止,使得第一远侧端部10a与第二远侧端部10b之间的位移呈最大值。图2(a)所示的缩回构型可适合于部件的运输或存储。当部件作为可穿戴对齐装置的一部分使用时,图2(b)所示的伸出构型可为合适的,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169.图3(a)示出脊柱对齐部件1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分解图,所述分解图更详细地示出每个部件。图3(b)示出壳体11的横截面。
170.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包括由弹性金属形成的两个弹性突出部。弹性突出部13a、13b中的每一个包括限定两个孔口的平面区域和包括两个腿部分的非平面区域。弹性突出部由螺钉13c(图3(a)中仅标记出其中一个螺钉)附接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的相对的面向外的边缘表面,所述螺钉13c穿过弹性突出部中的对应孔口并且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中的螺纹空腔13d(图3(a)中仅标记出其中一个螺纹空腔)接合。当弹性突出部附接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时,平面区域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外表面齐平,并且非平面区域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的外表面突出。
171.盖14a通过推入配合附接到刚性细长构件12a。在盖14a的下部分的突出部与刚性细长构件12a之间提供摩擦配合。
172.壳体11限定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5b,它们沿着壳体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在壳体的任一端部处是开放的(使得每个通道提供轴向延伸穿过壳体的通路或孔)。每个通道包括沿着通道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布置的齿16的线性阵列。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的表面上的每个弹性突出部与沿着通道15a的内表面放置的齿16的相应线性阵列干涉。这提供了多个离散的轴向位置,在这些轴向位置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可由于弹性突出部13a、13b与齿16的阵列之间的干涉而位于通道15a内。
173.通过使螺钉19c和19d穿过对应的孔口116a和19b并进入壳体11的主体中的螺纹空腔11a、11b,将壳体端盖19附接到壳体11的端部。壳体端盖19限定孔口19a,孔口19a的尺寸与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的尺寸相对应,使得刚性细长构件12a由孔口19a通过适贴配合可滑动地接收。当壳体端盖19在壳体12a上固定到位时,通道15a的开口能够通过孔口19a进入,然而通道15a的开口被封堵。当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从另一端部(未示出)缩回到壳体11中时,通道15b的这个封堵端部为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提供止挡。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被推入通道15b中,直到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的端部遇到覆盖通道15b的端部的壳体端盖19
为止,这提供了止挡以防止第二刚性细长构件进一步缩回到壳体11中。
174.等效的壳体端盖(未示出)安设在壳体11的另一端部上,但取向相反,即,壳体端盖中的孔口允许进入通道15b但封堵通道15a。因此,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在被推入壳体中时将沿着通道15a向内推进,直到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的端部遇到壳体端盖(未示出)为止,由此防止第一刚性细长构件向壳体中的任何进一步移动。
175.图3(b)提供壳体11的剖视图,其中可清楚地看到两个平行通道15a和15b。通道各自具有与两个刚性细长构件12a、12b的基本上c形截面互补的基本上c形截面。通道15a、15b由分隔壁119隔开。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上的平行轨道12c和12d配合在通道15a的壁中的互补凹槽18a、18b内,从而提供构件12a与通道15a之间的紧固配合并且有利于构件12a在通道15a内和沿着通道15a的滑动移动。
176.壳体11包括四个横向延伸的凸缘17(为清楚起见,图3中仅标记出其中一个凸缘),所述凸缘17提供将壳体11固定地附接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装置。例如,凸缘17可配合到包或衣服内的互补口袋中。凸缘1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未示出)以提供用于紧固到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中的附接点。
177.壳体可通过用合适形状的模具挤压塑料材料来制造。
178.图4示出并入脊柱对齐部件1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2。图4(a)是侧视图,图4(b)是前视图,并且图4(c)是透视图。为清楚起见,并非每个特征都在其在图4(a)至图4(c)中多次出现的地方标记出。
179.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2由位于中空外部壳体或壳21内的脊柱对齐部件1组成。中空壳21由半刚性热成型eva泡沫所制成的凸形前面板21a和覆盖在纺织层中的柔软的柔性泡沫所制成的平面后面板21b(如图5所示)组成。前面板21a和后面板21b通过在后面板21b与前面板21a的外凸缘22之间进行缝合而固定在一起。
180.第一孔口23a(在图5中最佳可见)限定在前面板21a与后面板21b之间。第二孔口23b(在图5中最佳可见)限定在前面板21a中。孔口23a和23b被布置来分别接收脊柱对齐部件1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脊柱对齐部件1的壳体11驻留在中空壳21内,并且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从壳体11中并分别穿过中空壳中的孔口23a和23b向外伸出。当组装设备时,首先将部件1的壳体11放置在前面板21内,使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穿过第二孔口23b并进入第二通道15b中,使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穿过第一孔口23a并进入第一通道15a中,然后将后面板21b抵靠前面板21a放置并沿着凸缘22缝合到位,使得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穿过在前面板21a与后面板21b之间因此产生的孔口23a。
181.后面板21b包括带有带扣25a、25b、25c和25d的突出的柔性角部分24a、24b、24c和24d。带扣被设计来接收带(未示出)的端部,所述带绕过穿戴者的肩部和腰部以将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2紧固到穿戴者的躯干,使得后面板21b保持抵靠穿戴者的背部并且前面板21a背离穿戴者面向外。
182.图5是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2的分解图,其示出定位在中空壳21内的部件1。可看到壳21的前面板21a中的孔口23b。此外,细长孔口或狭缝26a和26b沿着后面板21b的外围部分设置。狭缝26a和26b为穿戴者提供进入点以进入中空壳21的内部,特别是在部件1的壳体11的任一侧上在中空壳21内产生的空腔。这些空腔为穿戴者提供有用的存储设施,以用于在
设备正在使用时存储个人物品。通过拉动后面板21b的柔性织物以扩大狭缝开口的截面,可打开图5中的狭缝26a和26b。后面板的织物的弹性性质意味着狭缝开口的截面在织物被释放时恢复到狭窄大小,使得不需要特定的闭合装置,但是可提供这种闭合装置(例如拉链或纽扣)以获得另外的安全性。
183.壳21的中空设计在壳体11的任一侧上在壳21内产生空腔(未示出)。
184.已经参考前面的图对图5的其余特征加以描述。
185.图6示出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3的第二实施方案。图4(a)是侧视图,图4(b)是前视图,并且图4(c)是透视图。设备的所有特征与图4所示的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2的特征相对应,不同之处在于,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3不是在后面板31b中提供细长孔口,而是在中空壳31的前面板31a中提供细长孔口36a和36b。细长孔口36a和36b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闭合孔口的拉链机构37。
186.图7是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3的分解图,其示出定位在中空壳31内的部件1。
187.图8示出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4,其包括并入背包41中的脊柱对齐部件1。通过将部件固定到背包,例如通过缝合以将部件不可逆地固定到位,可将部件1并入背包41中。图8(a)示出后视图,其中部件1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从壳体11完全伸出,使得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的第一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枕骨头相邻并且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的第二接触部分与穿戴者的骶椎相邻。第三接触部分位于壳体11上并且在背包被穿戴着时始终由肩带抵靠穿戴者的胸椎紧固。
188.当使用并入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诸如图8所描绘的背包)中的部件时,在背包的普通日常使用期间,当不希望其他人看到部件时,穿戴者可通过将部件1的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中的一个或两个推向背包来使它们缩回到壳体11中。图8(c)示出设备的这种构造,其中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两者完全缩回到壳体11中,使得它们最低限度地可见。这为穿戴者提供一件多功能设备,其在需要时可用作普通背包,而其他人看不见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
189.当穿戴者想要使用设备作为姿势辅助设备时,例如在进行锻炼时,穿戴者可通过将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从壳体11拉开来使它们伸出。替代地,穿戴者可仅使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和第二刚性细长构件12b中的一个伸出,同时留下其余构件处于缩回构型。例如,穿戴者可能想要仅使第一刚性细长构件12a伸出以接触枕骨头,使得穿戴者可采取坐姿并且在就座时确保良好的姿势。
190.一旦细长构件伸出,穿戴者就可通过定位他们的身体以确保枕骨头与第一接触部分之间和骶骨与第二接触部分之间的接触来实现理想的对齐。
191.图9示出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5的替代实施方案,其包括并入背带51中的脊柱对齐部件1,背带51适于紧固到用户的躯干。如图所示,背带包括布置成环绕穿戴者的肩部的第一肩带52和第二肩带53。背带还包括水平带54,所述水平带54由能够跨穿戴者躯干的前部附接的左带部件和右带部件组成。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左带部件和右带部件能够由钩环型扣紧件附接,但是可使用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扣紧机构。当被扣紧时,水平带绕过穿戴者的躯干,例如穿戴者的腰部,以提供部件到穿戴者背部的另外的紧固,从而使部件从它与胸椎的接触中移开的风险最小化。
19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图1至图3所示的部件包括多个位置/取向传感器。
例如,可提供测量部件的位置或取向的两个或更多个传感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和包含在壳体11内。例如,可存在位于壳体11的一个端部处、靠近(或附接到)端盖19的第一传感器和在壳体的另一个端部处的靠近(或附接到)端盖(未示出)的第二传感器。这种实施方案有利于位置或取向数据的测量,而不管刚性细长构件是伸出还是缩回。
193.图10至图14中示出可穿戴脊柱对齐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100,这是本发明第七方面的设备的实施方案。
194.图10示出可穿戴对齐装置100,其包括刚性细长构件110,所述刚性细长构件110包括三个接触部分111、112、113。第一接触部分111、第二接触部分112和第三接触部分113沿着刚性细长构件共线地布置。
195.刚性细长构件110由刚性塑料形成,为基本上圆柱形,并且长度大约等于穿戴者的枕骨头与骶椎之间的距离。刚性细长构件由织物护套115附接到紧固系统114,所述织物护套115包围并保持细长构件的中间部段。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刚性细长构件110由如上文参考图1至图3所描述的脊柱对齐部件所取代,其中部件的壳体在护套115内附接到紧固系统。
196.图11示出包括左肩环120、右肩环121和两条水平紧固带122、123的紧固系统114。肩环120、121被设置成环绕穿戴者的肩部,并且两条水平紧固带122、123跨穿戴者的前部连接左肩环和右肩环。水平紧固带122、123包括用于暂时地且可逆地连接左肩环和右肩环的带扣和扣环扣紧件124,以及用于可逆地调节水平紧固带的长度的基于摩擦的调节器125。
197.图12、图13a和图13b示出穿戴着可穿戴对齐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穿戴者130。穿戴者通过释放扣紧件124以拆开水平紧固带122、123并松开调节器125以增加水平紧固带122、123的长度来穿戴上装置。穿戴者将左臂穿过左肩环120,并且将右臂穿过右肩环121。左肩环120和右肩环121环绕穿戴者的肩部,并且刚性细长构件110定位在穿戴者的背部附近。
198.穿戴者通过接合带扣和扣环扣紧件124来跨穿戴者的前部扣紧水平紧固带122、123。穿戴者通过将带拉过基于摩擦的调节器125来调节水平紧固带的长度,以便将刚性细长构件110紧固地定位在他们背部的中心处。第三接触部分113抵靠穿戴者的胸椎133紧固。装置不包括将刚性细长构件紧固到穿戴者的腰部或头部的任何装置。
199.虽然第一接触部分111设置在枕骨头131附近,但第一接触部分仅在穿戴者处于理想的对齐时与枕骨头接触。因此,穿戴者可自由地转头、点头、摇头和移动他们的头部,而来自装置的限制最少。
200.虽然第三接触部分113设置在骶椎133附近,但第三接触部分仅在穿戴者处于理想的对齐时与骶椎接触。因此,穿戴者可自由地转动、弯曲和移动他们的臀部和下背部,而来自装置的限制最少。
201.图13a示出定位成处于理想的对齐的穿戴者。第一接触部分111、第二接触部分112和第三接触部分113与枕骨头131、骶椎132和胸椎133接触。图13b示出未定位成处于理想的对齐的穿戴者。只有第三接触部分113与胸椎133接触,并且第一接触部分111和第二接触部分112不与枕骨头131和骶椎132接触。
202.这表明,如果穿戴者从理想的对齐中移开,则第一接触部分111或第二接触部分112中的至少一个将分别从枕骨头131和骶椎132移开。穿戴者独立地将他们的身体移动到
理想的对齐,因为穿戴者的头部或腰部周围没有紧固装置强制穿戴者进入理想的对齐。穿戴者使用来自刚性细长构件的触觉反馈来确定何时实现理想的对齐。穿戴者在穿戴着装置时进行日常活动和锻炼,并且使用触觉反馈来维持理想的对齐。因此,穿戴者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适应以在进行日常活动和锻炼时维持理想的对齐和正确的姿势。
203.参考附图,图14中示出可穿戴对齐装置200的第二实施方案。
204.图14示出可穿戴对齐装置200,其包括本文所讨论的可穿戴对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特征。图14示出定位在肩胛骨之间并且与穿戴者的脊柱并排的刚性细长构件。
205.装置还包括下部可伸出细长部段251和上部可伸出细长部段252。可伸出细长部段与刚性细长构件253的主体同心并且从所述主体中可伸缩地伸出以调节刚性细长构件的总长度。下部紧固夹具254和上部紧固夹具255固定可伸出细长部段251、252从刚性细长构件253的主体的伸出。夹具保持可伸出细长部段对刚性细长构件的主体是刚性的,并且维持接触部分的共线性。夹具是摩擦锁夹具,能够由翻转锁操作。
206.穿戴者通过打开摩擦锁夹具254、255的翻转锁并使可伸出细长部段251、252滑入或滑出刚性细长构件253的主体来调节可伸出细长部段的伸出。穿戴者调节刚性细长构件的总长度,使得第一接触部分靠近穿戴者的枕骨头设置并且第二接触部分靠近穿戴者的骶椎设置,并且还使得刚性细长构件的外围不会突出到穿戴者的腰部下方或穿戴者的头部上方。
207.图14示出设置在第一接触部分258和第二接触部分259附近的第一传感器256和第二传感器257。传感器256、257包括力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装置,以感测穿戴者的身体何时与接触部分接触并且将所述数据传达到用户装置。
208.装置还包括测斜仪(未示出),所述测斜仪感测刚性细长构件何时与垂直方向对齐并且通过与用户装置的通信将此反馈给用户。
209.穿戴者使用来自用户装置的反馈来确定何时实现理想的对齐。穿戴者使用来自用户装置的记录反馈来查看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期间何时实现或未实现理想的对齐。因此,穿戴者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适应以在进行日常活动和锻炼时维持理想的对齐和正确的姿势。
210.尽管已结合两个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制作许多其他可能的实施方案。因此,预计一项或多项随附权利要求将覆盖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此类实施方案。
211.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和实施方案
212.以下带编号的条款限定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和实施方案:
213.1.一种可穿戴对齐装置,其包括
214.刚性细长构件,所述刚性细长构件包括沿着其长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和第三接触部分,使得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共线地布置并且设置成分别接触所述穿戴者的枕骨头、骶椎和胸椎;以及
215.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适于环绕所述穿戴者的左肩和右肩的左肩环和右肩环,以及适于跨所述穿戴者的前部连接所述左肩环和所述右肩环的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
216.其中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所述紧固系统被设置来将所述第三接触部分紧固成与所述胸椎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保持能够分别从所述枕骨
头和所述骶椎移开。
217.2.根据条款1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布置成环绕所述穿戴者的腰部的紧固带。
218.3.根据条款1或条款2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对齐装置不包括布置成环绕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紧固带。
219.4.根据条款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包括扣紧装置,其中所述扣紧装置能够操作以可逆地使所述水平紧固带脱离跨所述穿戴者的前部。
220.5.根据条款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肩环包括扣紧装置,其中所述扣紧装置能够操作以可逆地使所述肩环脱离环绕所述穿戴者的肩部。
221.6.根据条款4或条款5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扣紧装置包括带扣和扣环。
222.7.根据条款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至少一条水平紧固带包括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操作以可逆地调节所述水平紧固带的长度。
223.8.根据条款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肩环包括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操作以可逆地调节所述肩环的长度。
224.9.根据条款7或条款8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基于摩擦的调节器。
225.10.根据条款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刚性细长构件是圆柱形的。
226.11.根据条款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刚性细长构件由合适的金属(诸如铝)组成。
227.12.根据条款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刚性细长构件包括适于可逆地调节所述刚性细长构件的长度的至少一个可伸出细长部段,并且所述可伸出细长部段刚性地且共线地紧固到所述细长构件的主体。
228.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刚性细长构件包括两个可伸出细长部段。
229.14.根据条款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紧固系统并入包中。
230.15.根据条款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紧固系统并入衣服中。
231.16.根据条款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还包括:感测装置,其中所述感测装置适于感测接触部分与所述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接触并且生成传感器数据;以及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传达所述传感器数据。
232.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附近。
233.18.根据条款16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其中所述感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附近。
234.19.一种用于使用根据条款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来改善穿戴者
的对齐的方法。
235.20.一种制造根据条款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对齐装置的方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