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3:5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稻秧苗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规模化育秧的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是稻米生产国大国,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水稻育秧是水稻米生产过程的一种重要环节。传统的水稻育秧是采用分散式人工育秧模式,这种传统模式用工量大,效率低,秧苗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育秧机械化、标准化、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导致水稻种植效益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用工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不高,从双季稻变单季稻以及撂荒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种粮机械化程度,实行以工厂化育秧为起点,水稻规模化育秧提质增效技术与成套设备的集成应用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水稻作物的稳产、高产,提高种粮效益的根本保证。
3.目前,育秧模式普遍采用工厂机械化播种催芽后,将秧盘摆放在大棚内或户外的水泥场地、秧田进行育苗管理模式。虽然播种过程已采用机械化,但是播种车间与水稻秧苗的炼秧育苗场的运输过程多依靠人工进行搬运,未实现机械化作业要求,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水稻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能显著减少人工用量。
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其包括播种区轨道、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之间设置有多条秧苗育苗轨道;多条秧苗育苗轨道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导向轨道和自动导向轨道与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连接,除了远离播种区轨道侧的秧苗育苗轨道与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连接的导向轨可以直接采用固定的导向轨,不采用自动导向轨道;每条秧苗育苗轨道上都安置有辆能遥控行驶的列车式育秧平台;播种区轨道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轨道与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的一端连接;播种区轨道上设置有播种区,当列车式育秧平台的育秧台行驶到播种区时,播种区的自动播种装置自动在育秧台上铺设培养土并下种,播种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停留进行育秧工序,在秧苗育苗轨道上育秧。出秧共用轨道上设置有取秧区,取秧区设置在出秧共用轨道与连接轨道之间;育秧结束后,控制列车式育秧平台驶出秧苗育苗轨道,当列车式育秧平台的育秧台行驶到取秧区时,取秧区的取秧装置自动将育秧台上的秧苗连同培养土一起与育秧台分离,并将连同培养土的秧苗置于平台上待进行分块切割,根据插秧机型规格切割,切割后送上装秧运输带上进行装车作业,进行
用于机械插秧;取秧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行驶进入播种区轨道进行新一轮播种,然后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进行新一轮育秧。播种区轨道、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为多条秧苗育苗轨道上的列车式育秧平台的公共轨道。播种区采用的装置可以采用市场上购买得到的播种器和下料器,不需额外开发。自动导向轨道采用火车轨道的自动变轨导向装置。取秧区的取秧装置可以采用机械手,机械手将育秧台上的秧苗连同培养土一起与育秧台分离,并将连同培养土的秧苗置于平台上进行分块切割。本技术采用的机械部件都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组合安装得到,结构形状不受限定,只能能满足使用功能目的即可,因此不一一列举。
6.优选的:所述的播种区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培养土配置区、培养土送料区和种子处理区,为播种区提供培养土和种子。种子处理区的工作内容是种子浸泡、消毒和催芽;培养土配置区的工作内容是将播种所需培养土进行配制加工备用,培养土送料区是将培养土配置区的培养土送到播种区。
7.优选的: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肥水自动喷淋装置,秧苗缺水缺肥时自动喷淋。
8.优选的: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拱棚保护装置,春季气温低盖尼龙薄膜保温,夏季盖无纺布保湿或遮阳。
9.优选的:所述的列车式育秧平台是由多个育秧台连接而成,多个育秧台通过电动车头驱动行驶;育秧台下部安装有轨道轮,育秧台通过轨道轮安置于轨道上;前一个育秧台的靠播种区轨道一侧与后一个育秧台的靠播种区轨道一侧通过铰接装置连接,另一侧通过限位索连接。限位索不能过长,限位索满足列车式育秧平台行驶变轨即可。
10.优选的:所述的育秧台的台面呈中间高周边低的球面状或弧面状,便于排水,育秧台的台中心比边缘高1-2厘米。
11.优选的:所述的育秧台的周边设置有围板,育秧台侧面的围板安装有合页,围板能围绕合页上下翻动,便于将秧苗和培养土从育秧台上取出分离。
12.优选的:所述的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在蔬菜、瓜果或花卉育秧中的应用。在完成水稻育秧任务后,也可利用育秧平台进行蔬菜等植物栽培全程自动化生产,提高设施扩展利用和增加经济效益。
13.优选的:连接轨道的弯度r1和连接导向轨道的弯度r2与轨道宽度一致,且出秧共用轨道端的连接轨道的弯度圆心o1和连接导向轨道的弯度圆心o2之间的距离l也等于轨道宽度。这样设置在满足列车式育秧平台转弯进入播种区轨道的同时,节约建设用地。
14.本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优点:1、本系统结构设置巧妙,系统设置播种区轨道、多条秧苗育苗轨道、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播种区轨道、出秧共用轨道和播种共用轨道为多条秧苗育苗轨道上的列车式育秧平台的公共轨道,在播种区轨道上为列车式育秧平台播种,在秧苗育苗轨道上育秧,在出秧共用轨道上取秧,实现自动化生产,全生产线只需2—3个技术工人,与目前的水稻机插育秧厂比较,人员减少四分之三,功效提高10—12倍,而且不需要传统的育秧盘,免除了秧盘的摆放、收盘运输的繁锁工序。
15.2、本生产自动化系统,可全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精度高,秧苗生长均匀有利于提高机械插秧的质量和速度,为提高大田单位面积产量打下良好基础。
16.3、本生产自动化系统在完成水稻育秧任务后,可利用育秧平台进行蔬菜等植物栽培自动化生产,提高设施扩展利用和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布局示意图;图2是图1中育秧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育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中序号的部件名称为:1、培养土配置区,2、培养土送料区,3、种子处理区,4、播种区,5、播种区轨道,6、连接轨道,7、取秧区,8、连接导向轨道,9、出秧共用轨道,10、电动车头,11、列车式育秧平台,12、秧苗育苗轨道,13、肥水自动喷淋装置,14、播种共用轨道,15、自动导向轨道,16、轨道轮,17、育秧台,18、限位索,19、铰接装置,20、围板,21、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实施例1一种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其包括播种区轨道5、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之间设置有多条秧苗育苗轨道12;多条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导向轨道8和自动导向轨道15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连接,除了远离播种区轨道5侧的秧苗育苗轨道12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连接的导向轨可以直接采用固定的导向轨,不采用自动导向轨道8;每条秧苗育苗轨道12上都安置有辆能遥控行驶的列车式育秧平台11;播种区轨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轨道6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的一端连接;播种区轨道5上设置有播种区4,当列车式育秧平台11的育秧台17行驶到播种区4时,播种区4的自动播种装置自动在育秧台17上铺设培养土并下种,播种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11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12,在秧苗育苗轨道12上育秧;出秧共用轨道9与连接轨道6之间设置有取秧区7,育秧结束后,控制列车式育秧平台11驶出秧苗育苗轨道12,当列车式育秧平台11的育秧台17行驶到取秧区7时,取秧区7的取秧装置自动将育秧台17上的秧苗连同培养土一起与育秧台17分离,并将连同培养土的秧苗置于平台上待进行分块切割,根据插秧机型规格切割,切割后送上装秧运输带上进行装车作业,进行用于机械插秧;取秧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11行驶进入播种区轨道5进行新一轮播种,然后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12进行新一轮育秧。
20.所述的播种区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培养土配置区1、培养土送料区2和种子处理区3,为播种区4提供培养土和种子。种子处理区3的工作内容是种子浸泡、消毒和催芽;培养土配置区1的工作内容是将播种所需培养土进行配制加工备用,培养土送料区2是将培养土配置区1的培养土送到播种区4。
21.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肥水自动喷淋装置13,秧苗缺水缺肥
时自动喷淋。
22.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拱棚保护装置,春季气温低盖尼龙薄膜保温,夏季盖无纺布保湿或遮阳。
23.实施例2一种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其包括播种区轨道5、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之间设置有多条秧苗育苗轨道12;多条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导向轨道8和自动导向轨道15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连接,除了远离播种区轨道5侧的秧苗育苗轨道12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连接的导向轨可以直接采用固定的导向轨,不采用自动导向轨道8;每条秧苗育苗轨道12上都安置有辆能遥控行驶的列车式育秧平台11;播种区轨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轨道6与出秧共用轨道9和播种共用轨道14的一端连接;播种区轨道5上设置有播种区4,当列车式育秧平台11的育秧台17行驶到播种区4时,播种区4的自动播种装置自动在育秧台17上铺设培养土并下种,播种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11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12,在秧苗育苗轨道12上育秧;出秧共用轨道9与连接轨道6之间设置有取秧区7,育秧结束后,控制列车式育秧平台11驶出秧苗育苗轨道12,当列车式育秧平台11的育秧台17行驶到取秧区7时,取秧区7的取秧装置自动将育秧台17上的秧苗连同培养土一起与育秧台17分离,并将连同培养土的秧苗置于平台上待进行分块切割,根据插秧机型规格切割,切割后送上装秧运输带上进行装车作业,进行用于机械插秧;取秧结束后,列车式育秧平台11行驶进入播种区轨道5进行新一轮播种,然后行驶进入对应的秧苗育苗轨道12进行新一轮育秧。
24.所述的播种区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培养土配置区1、培养土送料区2和种子处理区3,为播种区4提供培养土和种子。种子处理区3的工作内容是种子浸泡、消毒和催芽;培养土配置区1的工作内容是将播种所需培养土进行配制加工备用,培养土送料区2是将培养土配置区1的培养土送到播种区4。
25.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肥水自动喷淋装置13,秧苗缺水缺肥时自动喷淋。
26.所述的秧苗育苗轨道12的上方或侧面设置有拱棚保护装置,春季气温低盖尼龙薄膜保温,夏季盖无纺布保湿或遮阳。
27.所述的列车式育秧平台11是由多个育秧台17连接而成,多个育秧台17通过电动车头10驱动行驶;育秧台17下部安装有轨道轮16,育秧台17通过轨道轮16安置于轨道上;前一个育秧台17的靠播种区轨道5一侧与后一个育秧台17的靠播种区轨道5一侧通过铰接装置19连接,另一侧通过限位索18连接。
28.所述的育秧台17的台面呈中间高周边低的球面状或弧面状,便于排水,育秧台17的台中心比边缘高1-2厘米。
29.所述的育秧台17的周边设置有围板20,育秧台17侧面的围板20安装有合页21,围板20能围绕合页21上下翻动,便于将秧苗和培养土从育秧台17上取出分离。
30.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