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0:52: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2),包括能够分离和合并的第一轮(21)和第二轮(22);传动组件(3),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轮(21)的第一部件(31)和连接所述第二轮(22)的第二部件(32),所述第一部件(31)和所述第二部件(32)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部件(31)和所述第二部件(32)相对远离和靠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21)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结构(23);所述第二轮(22)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结构(24);所述第一转动结构(23)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24)可连接以绕第一方向上同步旋转,并且可分离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23)的边缘形成凹凸相间的第一啮齿(231),所述第二转动结构(24)的边缘形成凹凸相间的第二啮齿(241),所述第一啮齿(231)可与所述第二啮齿(241)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基座(33);传动机构(34),与所述基座(3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4)包括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的第一传动件(341)和第二传动件(342);其中,所述第一部件(3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41)连接,所述第二部件(32)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2)连接;所述第一部件(31)和所述第二部件(32)在所述第一传动件(34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42)的带动下平行运动以相对远离和靠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同步运动机构(35),与所述基座(33)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基座(33)运动;所述同步运动机构(35)包括沿相反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件(351)和第二运动件(352);其中,所述第一运动件(35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41)连接,所述第二运动件(352)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42)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运动机构(35)还包括滑块(353),能够相对所述基座(33)运动;所述第一运动件(351)和所述第二运动件(352)为均与所述滑块(353)可转动的连接的连杆;所述第一传动件(341)包括第一传动连杆(3411)和第一导向连杆(3412);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件(35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4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3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连杆(3412)一端与所述基座(33)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3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342)包括第二传动连杆(3421)和第二导向连杆(3422);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件(352)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4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件(32)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连杆(3422)一端与所述基座(33)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件(32)可转动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3411)和第二传动连杆(3421)均与所述基座(33)可转动的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件(351)和第二运动件(352)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511)和第二齿轮
(3521),所述第一齿轮(3511)和所述第二齿轮(3521)的直径和齿数相同;所述第一传动件(341)为与所述第一齿轮(3511)啮合的第一齿条(3413),所述第二传动件(342)为与所述第二齿轮(3521)啮合的第二齿条(3423)。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4)还包括:螺杆(343),与所述基座(33)连接,所述螺杆(343)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341)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42)均为套设在所述螺杆(343)上并与所述螺杆(343)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一传动件(341)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2)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件(3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41)连接,所述第二部件(32)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2)连接。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牵引机构(41),所述牵引机构(41)与所述滑块(353)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353)往复运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1)包括钢丝(411)和与所述钢丝(411)固定连接的弹性元件(412),所述弹性元件(412)与所述滑块(35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412)能够产生形变使所述滑块(353)往复运动。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还包括第三轮(25),在车辆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轮(21)和所述第二轮(22)能够分离在所述第三轮(25)的相对两侧,所述车辆还包括:前叉(8),分别在所述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三轮(25)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三轮(25)的运动;可转动机构(91),与所述前叉(8)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前叉(8)转动;回复结构(94),与所述可转动机构(91)连接,所述回复结构(94)随所述可转动机构(91)的转动能够产生带动所述可转动机构(91)复位的回复力。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结构(94)为可形变部件,所述可形变部件随所述可转动机构(91)的转动而运动产生形变。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挡泥板(211),包括相连的第一遮挡部(2111)和第一卷曲部(2112);所述第一遮挡部(2111)与所述第一部件(31)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轮(21)的部分;所述第一卷曲部(2112)从一端向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轮(21)的方向弯曲,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部(2111)连接;第二挡泥板(221),包括相连的第二遮挡部(2211)和第二卷曲部(2212);所述第二遮挡部(2211)与所述第二部件(32)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轮(22)的部分;所述第二卷曲部(2212)从一端向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轮(22)的方向弯曲,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遮挡部(221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涉及非机动车技术领域。该车辆包括:车轮,包括能够分离和合并的第一轮和第二轮;传动组件,包括连接第一轮的第一部件和连接第二轮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远离和靠近。本发明的车辆可以提升车辆的可折叠性和减小车辆所占用的空间。占用的空间。占用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夏敏 吕荣辉 王灿 韦活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2/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