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0:5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有色塑胶套管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移动升降扶手,如图1所示,直接采用直杆支撑,使用者在手扶过程中,容易打滑磨手,长期使用造成磨损,另外,这种扶手采用手握的手感不好,扶手套的使用寿命不长,当人在使用时的汗水掉在扶手上容易打滑,严重的对老年人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改进后的套管使用者扶手不打滑,不磨手,提高了使用寿命,使用方便、安全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将扶手管下料,采用设备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70-90度,在弯管上冲孔,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采用螺丝固定成扶手半成品,扶手管横梁冲弧,去除毛刺,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
6.步骤二:将扶手管进行如下处理:水洗—酸洗—表调—烘干-喷涂油漆-烘干-固化-下料;
7.步骤三:液体浸塑制备:前处理,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将设有挂具设置固定,预热150℃-260℃,预热时间为5-1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设置于套管模具中,塑化温度为160℃-280℃,塑化时间范围1-3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取下挂具。
8.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的烘烤塑化温度为250℃,时间为2分钟;水冷冷却固化温度为170℃,时间为3分钟。
9.优选地,升降扶手套管通管圆形直通结构,外表面无颗粒。
10.优选地,升降扶手套管由表面粉体涂装为由98%tpr热塑性橡胶、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优选地,升降扶手套管由98%聚氯乙烯树脂、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粉体涂装处理注塑成型。
12.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3.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将扶手管下料,采用设备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70-90度,在弯管上冲孔,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采用螺丝固定成扶手半成品,扶手管横梁冲弧,去除毛刺,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
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步骤二:将扶手管进行如下处理:水洗—酸洗—表调—烘干-喷涂油漆-烘干-固化-下料;步骤三:液体浸塑制备:前处理,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将设有挂具设置固定,预热150℃-260℃,预热时间为5-1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设置于套管模具中,塑化温度为160℃-280℃,塑化时间范围1-3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取下挂具;通过增加浸塑工艺改进运用包覆于通管上,扶手采用浸塑工艺表面更美观,手感更好,扶手套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更环保,完全符合标准,避免安全隐患,根据质量检验报告显示,支撑套管材质平均聚合度为1285,挥发性0.13-0.21%,表观密度为0.495-0.507%,对人无伤害。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移动升降扶手现有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9.实施例一: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0.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将扶手管下料,采用设备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70度,在弯管上冲孔,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
采用螺丝固定成扶手半成品,扶手管横梁冲弧,去除毛刺,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
21.步骤二:将扶手管进行如下处理:水洗—酸洗—表调—烘干-喷涂油漆-烘干-固化-下料。
22.步骤三:液体浸塑制备:前处理,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将设有挂具设置固定,预热150℃,预热时间为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设置于套管模具中,塑化温度为160℃,塑化时间范围1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取下挂具;
23.升降扶手套管通管圆形直通结构,外表面无颗粒。
24.升降扶手套管由表面粉体涂装为由98%tpr热塑性橡胶、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
25.升降扶手套管由98%聚氯乙烯树脂、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粉体涂装处理注塑成型。
26.扶手的最大使用体重:100kg,扶手(粉体涂装)最低位置高度711mm,最高位置高度861mm,在使用前组装和调整:
27.1)扶手架位置可调。根据使用者需要,选择扶手架的安装位置,可三处选择。
28.2)扶手架的安装方法
29.使用大六角扳手将扶手架安装在基座上。
30.3)调整螺丝的高度
31.①
请使用小六角扳手,扶手的高度进行6级调节,每节30mm。
32.②
拆卸掉4根高度调节螺丝,使扶手架滑动到需要固定的高度。
33.③
将高度调节螺丝插入螺丝孔内旋紧。
34.组装,在基座上需要的位置,将扶手架组件上的橡胶套向扶手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依次装入不锈钢垫圈,弹簧垫圈,内六角螺钉,锁紧。放下橡胶套。
35.实施例二: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6.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将扶手管下料,采用设备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90度,在弯管上冲孔,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采用螺丝固定成扶手半成品,扶手管横梁冲弧,去除毛刺,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
37.步骤二:将扶手管进行如下处理:水洗—酸洗—表调—烘干-喷涂油漆-烘干-固化-下料;
38.步骤三:液体浸塑制备:前处理,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将设有挂具设置固定,预热260℃,预热时间为1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设置于套管模具中,塑化温度为280℃,塑化时间范围3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取下挂具;其余技术与实施例一相同。
39.实施例三:步骤三中所述的烘烤塑化温度为250℃,时间为2分钟;水冷冷却固化温度为170℃,时间为3分钟。
40.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使用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41.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发明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发明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将扶手管下料,采用设备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70-90度,在弯管上冲孔,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采用螺丝固定成扶手半成品,扶手管横梁冲弧,去除毛刺,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步骤二:将扶手管进行如下处理:水洗—酸洗—表调—烘干-喷涂油漆-烘干-固化-下料;步骤三:液体浸塑制备:前处理,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将设有挂具设置固定,预热150℃-260℃,预热时间为5-1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设置于套管模具中,塑化温度为160℃-280℃,塑化时间范围1-3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取下挂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烘烤塑化温度为250℃,时间为2分钟;水冷冷却固化温度为170℃,时间为3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升降扶手套管通管圆形直通结构,外表面无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升降扶手套管由表面粉体涂装为由98%tpr热塑性橡胶、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升降扶手套管由98%pvc聚氯乙烯树脂、0.1%色母、0.1%防霉剂混合粉体涂装处理注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一种移动升降扶手套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套装扶手管:倒角后采用弯折装置将套管弯折70-90度,将上述制备的扶手管与扶手套趁余热套设于扶手管内,扶手管横梁冲弧,将扶手管横梁和扶手管焊接为整体移动升降扶手,步骤二:液体浸塑制备:在表面粉体涂装处理,预热150℃-260℃,预热时间为5-15分钟,预热完成后进行浸塑处理,通过烘烤将粉体涂装塑化,塑化温度为160℃-280℃,塑化时间范围1-3分钟,塑化成型后通过风冷或者水冷处理风却;通过增加浸塑工艺改进运用包覆于通管上,扶手采用浸塑工艺表面更美观,手感更好,扶手套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更环保,完全符合标准,对人无伤害,避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浙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2/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