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弧形测距光幕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6:07: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测距光幕。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电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作为进出轿厢的唯一门禁,电梯门的安全保护装置成为了用户最为关心的电梯安全产品之一。现有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普遍采用红外光幕技术,即在电梯轿厢门两侧平行安装两组光电柱体,其中一组发射红外线(tx),另一组接收红外线(rx),工作时形成光的幕墙,当有人或物体挡住部分红外线时,由于接收端无法接收完整光信号,光幕控制盒就会有信号输出,通知电梯系统,有阻挡物,此时电梯控制系统就会重新输出开门信号,使电梯轿门停止闭合,重回打开状态,以避免电梯轿门夹到人或物体。
3.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两组光电柱体必须对齐、对正才能实现正常工作,而在实际的电梯应用中,还存在一种圆柱形状的轿厢结构,其轿门相应地也会选择圆弧门结构,这种情况下,标准光幕就无法使用,因为在圆弧门开关过程中,两组光电柱体无法保证始终对正。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531907u推荐的“圆弧形门的防夹伤光幕装置”,其红外线的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被分别设置在圆弧形门的上门框和下门框处或下门框和上门框处,在上下门框之间构成检测门区域内是否存在异物的光幕。在该结构中,安装在下门框处的红外线发射管或红外线接收管,由于频繁被人踩踏,容易受垃圾、水渍等影响而发生误报警现象,可靠性较差。
4.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测距光幕,能有效检测进出弧形轿厢门的人或物,以避免防夹伤事故发生。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状的柔性线路板及控制盒,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安装在弧形电梯门的门楣的下方,其弧度与所述的门楣的弧度一致,所述的柔性线路板上沿长度方向且朝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构成光幕,所述的光幕在垂直方向延伸覆盖整个电梯门入口,所述的控制盒通过线缆与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及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连接,当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实测的距离小于门楣的高度时,控制盒输出信号至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使电梯门打开。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盒,所述的安装盒固定在弧形电梯门的门楣的下方,其弧度与所述的门楣的弧度一致,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嵌装在安装盒的内顶壁上,安装盒在朝向电梯门入口的底壁上且对应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开设有发光孔。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为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构成光幕的
11.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梯门的门楣处,能够有效规避因乘客进出而产生的环境异物对传感器造成的干扰,柔性线路板的弧度与门楣一致,能确保形成的光幕准确沿着弧形电梯门完整覆盖入口,且具有足够的照射密度,从而能够有效保证防夹伤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安装盒与门楣进行装配,保证了柔性电路板的固定和防护能力;由于使用红外线,所以抗干扰能力很强,确保了检测的稳定性,并且灵敏度高,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幕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弧形电梯门上的应用例示意图。
15.图中:1.柔性线路板;2.弧形电梯门、21.门楣;3.红外线测距传感器;4.安装盒、41.发光孔、42.固定孔;5.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18.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包括弧形状的柔性线路板1、安装盒4和控制盒5,所述的安装盒4固定在弧形电梯门2的门楣21的下方,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嵌装在安装盒4的内顶壁上。安装盒4及柔性线路板1的弧度与所述的门楣21的弧度一致。柔性线路板1上沿长度方向且朝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线构成光幕,所述的光幕在垂直方向延伸覆盖整个电梯门入口。为保证光幕检测精度,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线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安装盒4在朝向电梯门入口的底壁上且对应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开设有发光孔41。安装盒4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开设有固定孔42,所述的固定孔42配合紧固件实现安装盒4与门楣21的固定安装。
19.所述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为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且所测距离可调。该种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采用现有技术,已有诸多应用,常见的如测距仪,因而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还可以为tof传感器。所述的控制盒5通过线缆与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及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连接,当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实测的距离小于门楣21的高度时,控
制盒5输出信号至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使电梯门打开。在实际应用时,假设门楣21的高度为两米,如果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测得的距离小于两米,则说明电梯门入口处有乘客或障碍物,这时控制盒5向电梯轿厢传输信号,由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来控制电梯门的停止关闭而保持打开状态。控制盒5与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控制关系,沿用现有技术。
20.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梯门的门楣处,不会受乘客进出的影响,因而也不易受到环境异物的影响。形成的光幕准确沿着弧形电梯门完整覆盖入口,且具有足够的照射密度,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状的柔性线路板(1)及控制盒(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安装在弧形电梯门(2)的门楣(21)的下方,其弧度与所述的门楣(21)的弧度一致,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上沿长度方向且朝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线构成光幕,所述的光幕在垂直方向延伸覆盖整个电梯门入口,所述的控制盒(5)通过线缆与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及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连接,当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实测的距离小于门楣(21)的高度时,控制盒(5)输出信号至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使电梯门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盒(4),所述的安装盒(4)固定在弧形电梯门(2)的门楣(21)的下方,其弧度与所述的门楣(21)的弧度一致,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嵌装在安装盒(4)的内顶壁上,安装盒(4)在朝向电梯门入口的底壁上且对应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开设有发光孔(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为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并且测距范围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其特征在于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线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

技术总结
一种弧形测距光幕,属于电梯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线路板及控制盒,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安装在弧形电梯门的门楣的下方,其弧度与所述的门楣的弧度一致,所述的柔性线路板上沿长度方向且朝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多个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构成光幕,所述的光幕在垂直方向延伸覆盖整个电梯门入口,所述的控制盒通过线缆与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及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连接,当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实测的距离小于门楣的高度时,控制盒输出信号至电梯轿厢的控制系统,使电梯门打开。优点:能有效规避环境异物对传感器造成的干扰,光幕准确沿着弧形电梯门完整覆盖入口,且具有足够的照射密度,有效保证防夹伤检测的准确性。测的准确性。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波 季宇飞 许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