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歧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5:4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歧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2.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而进气歧管又是发动机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3.现有进气歧管包括上歧管本体、位于上歧管本体下的下歧管本体,上歧管本体与下歧管本体焊接后其内部形成流通腔,第一歧管本体上开设与节气门直接连通的进口。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气体进入进气歧管后会和汽油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形成做功。现有进气歧管直接与节气门连通,进入进气歧管的温度无法降低,影响换气效率;另外现有进气歧管在使用中,发动机的排放和能耗较高;现有流通腔的容积最大为1.2l,无法再扩大流通腔的体积来提高进气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歧管结构,以解决现有进气歧管容积小、进气温度高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歧管结构,包括第一歧管本体、第二歧管本体和中冷器,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上,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的第一进口用于与所述的中冷器连通,所述的第二进口用于与碳罐连通;
7.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第二歧管本体内部形成气体流通腔,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的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的上部向所述的流通腔内延伸至与所述的第二支撑部的上部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支撑部自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的底部向所述的流通腔内延伸至与所述的第一支撑部的下部相配合。
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部由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的上部向下凹进形成。
9.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支撑部由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的底部向上凹进形成,所述的第二支撑部具有开口朝下并朝外的中空空间。
10.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部自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的上部向所述的流通腔逐渐收窄。
11.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支撑部自所述的流通腔向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的底部逐渐加宽。
12.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通过焊接固定。
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进口、所述的第二进口处均设置有管接头,所述的管接头伸出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表面。
14.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进口与所述的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二歧管本体的相对两侧。
15.优选地,所述的流通腔的体积为1-6l。
16.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歧管本体上开设有多个气道口,所述的气道口用于与发动机缸盖连通;所述的气道口上设置有密封圈。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歧管结构,可与中冷器直接连通,降低了该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提高换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来支撑歧管,防止歧管结构焊接处压力过大而断裂;流通腔的体积扩大4-5倍,增大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歧管结构的主视图;
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歧管结构的俯视图;
21.附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22.以上附图中:1-第一歧管本体,11-气道口,12-安装孔,13-第一片体,14-第二片体,2-第二歧管本体,21-第一进口,22-第二进口,23-安装口,3-第一支撑部,4-第二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至图3所示的歧管结构,其包括第一歧管本体1、第二歧管本体2和中冷器,第一歧管本体1设置在第二歧管本体2上,第一歧管本体1与第二歧管本体2均具有环形侧面和底面,环形侧面和底面垂直并连接形成一个具有顶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第一歧管本体1与第二歧管本体2的四周边沿通过焊接固定,第一歧管本体1、第二歧管本体2连接后其内部形成气体流通腔。
27.第一歧管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气道口11,气道口11用于与发动机缸盖连通。气道口11上设置有密封圈,使气道口11与发动机缸盖连通密封,如图1设置两个气道口11,该进气歧管也称两缸进气歧管。
28.第二歧管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进口21和第二进口22,第一进口21用于与中冷器连通,由中冷器降温后的空气进入第一进口21,分别进入两个气道口11中,将空气注入到燃烧室进行燃烧,降低了该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提高换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
29.第二进口22用于与碳罐连通,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汽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汽在进气歧管的真空度作用下被洁净空气带入气缸内参加燃烧,不但降低了排放,而且也降低了油耗。
30.第一进口21、第二进口22处均设置有管接头,管接头伸出第二歧管本体2表面,管接头为中空圆管,管接头为焊接式、卡套式和扩口式,管接头作为流体通路中能装拆的连接件,方便连接中冷器、碳罐。
31.如图1中,第一进口21与第二进口22分别位于第二歧管本体2的相对两侧,方便在不同侧连接中冷器、碳罐,便于安装。第一进口21处的管接头与第二进口22的管接头平行设置。第一进口21、第二进口22与气道口11均在不同侧,如第一进口21设置在第二歧管本体2的第一侧,气道口11设置在第二歧管本体2的第二侧,第二进口22设置在第二歧管本体2的第三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第二侧与第三侧相邻,第一侧与第三侧相对。
32.第一歧管本体1包括第一片体13和第二片体14,第一片体13的一角缺失形成避让区,第二片体14的截面呈方形,第一片体13较第二片体14靠近第一进口21。当气道口11设置两个,第一片体13上开设一个气道口11,第二片体14上开设一个气道口11。两个气道口11的边沿设置多个安装孔12,通过在安装孔12内安装紧固件将该歧管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
33.第二歧管本体2对应第一片体13避让区的部分也形成避让区,便于安装其他设备。第二歧管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口23,安装口23与气道口11可位于歧管结构的同一侧。
34.当在第二歧管本体2上开设第一进口21与中冷器连通,无需在第一歧管本体1上开设进口与节气门连通,流通腔的体积可增加至1-6l(以5l为最优),比原先的稳压腔扩大了4-5倍,以增大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35.由于稳压腔容积增大,该内腔内压力较大,通过支撑结构来支撑进气歧管,防止该进气歧管焊接处压力过大而断裂,即防止第一歧管本体1、第二歧管本体2分离。
36.支撑结构如下:第一歧管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3,第二歧管本体2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4,第一支撑部3自第一歧管本体1的上部向流通腔内延伸至与第二支撑部4的上部相配合;第二支撑部4自第二歧管本体2的底部向流通腔内延伸至与第一支撑部3的下部相配合。
37.第一支撑部3由第一歧管本体1的上部向下(靠近第二歧管本体2)凹进形成,如第一支撑部3上部在第一片体13和第二片体14之间向下凹陷至流通腔内。
38.第一支撑部3可自第一歧管本体1的上部向流通腔逐渐收窄,方便模具脱模,或第一支撑部3为直径统一的柱状。
39.第二支撑部4自第二歧管本体2的底部向上(靠近第一歧管本体1)凹进形成,第二
支撑部4具有相连接的环形侧面和上部,第二支撑部4的上部与第二支撑部4的下部相抵,环形侧面一端与第二歧管本体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向流通腔内延伸,环形侧面和上部形成中空空间,该中空空间的开口朝下并朝外。第二支撑部4自流通腔向第二歧管本体2的底部逐渐加宽,如锥形,方便模具脱模。
40.第一支撑部3与第二支撑部4的上部相配合是指第一支撑部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部4的上部相抵。第二支撑部4与第一支撑部3的下部相配合是指第二支撑部4的上部与第一支撑部3的下部相抵。
41.第一支撑部3与第二支撑部4通过焊接固定,装配时,将第一歧管本体1放在一个工装上,第二歧管本体2放在另一个工装上,两个气道口11有仿形块来支撑,再通过振动摩擦焊方式同时将第一支撑部3与第二支撑部4焊接固定、将第一歧管本体1与第二歧管本体2的四周焊接固定。
42.或者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中的一个具有卡槽,另一个具有可插入卡槽的凸块,当装配第一歧管本体1、第二歧管本体2时,方便定位并使两者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振动摩擦焊方式同时将第一支撑部3与第二支撑部4焊接固定、将第一歧管本体1与第二歧管本体2的四周焊接固定。
4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