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吨位岩石臂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5:3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破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吨位岩石臂。


背景技术:

2.挖掘机上搭载的工作属具通常包括大臂、小臂和铲斗,从而使得挖掘机可通过大臂、小臂和铲斗来挖掘和装载碎石和土方。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挖掘机的普及率的提高,挖掘机还可搭载多种不同的工作属具来完成不同的作业内容。例如,挖掘机可搭载松土器,从而使得挖掘机可用于破碎岩石或混凝土。并且,这种松土器具有灵活和高效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松土器可应用于矿山、地下地基、地铁隧道、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但是现有的松土器为一成型,其固定安装在挖掘机的小臂上,松土器在使用过程中当破碎头发生损坏或根据工况条件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结构的破碎头时,需要将整个松土器从破岩臂上拆卸下来,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由于松土器重量较大,更换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而且其入岩角度通过转动小臂调节,调节幅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岩石臂,以解决现有松土器入岩角度调节幅度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吨位岩石臂,包括松土器、小臂以及大臂,所述小臂转动安装在所述大臂的前端,所述小臂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第三铰接孔以及第四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设置在所述小臂的前端,所述第三铰接孔位于所述小臂的后端,所述第二铰接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的连线的下方,所述第四铰接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的连线的上方,所述松土器的后端的下部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大臂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大臂的上侧壁上铰接有后端油缸,所述后端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三铰接孔,所述松土器的后端的上部铰接有前端油缸,所述前端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四铰接孔。
5.优选地,所述前端油缸的缸体上设置有防撞罩,所述防撞罩通过抱箍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6.优选地,所述松土器包括刀体、刀座以及定位块,所述刀座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前端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刀座的后端的上部,所述刀座的前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刀体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刀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定位块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定位块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上。
7.优选地,所述小臂包括小臂板和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分别焊接在小臂板的两侧,两块所述侧板上均焊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孔以及所述第四铰接孔均位于所述侧板上。
8.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为一对,一对所述定位块环抱所述刀体,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通孔拧入所述螺纹孔内。
9.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螺纹孔分别位于所述刀体的两侧,每组所述螺纹孔均由五对组成,且呈矩阵分布。
10.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由四面内壁组成,所述安装槽的左内壁与右内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的上内壁与下内壁均朝向其槽口,所述刀体的插入段设置有倾斜的外壁,所述倾斜的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倾斜的内壁贴合。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1、将松土器铰接在小臂上,并通过调节小臂令松土器与岩石接触后,通过前端油缸对松土器的入岩角度进行小幅度的调节,以便松土器以最佳角度进行破岩,提高了破岩效率。
13.2、前端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松土器上令活塞杆远离松土器,减少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附着在活塞杆上,延长了前端油缸的使用寿命,同时缸体上安装有防撞罩,降低了山体上滚落的石块砸坏前端油缸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 为松土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4 为松土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18.图中,1-刀体,2-定位块,3-安装槽,4-卡槽,5-螺栓,6-螺纹孔,7-斗齿,8-销孔,9-刀座,10-防撞罩,11-松土器,12-小臂,13-大臂,14-后端油缸,15-前端油缸,16-抱箍,17-连接板,18-小臂板,19-侧板,2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大吨位岩石臂,包括松土器11、小臂12以及大臂13,小臂12转动安装在大臂13的前端,小臂12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第三铰接孔以及第四铰接孔,第一铰接孔设置在小臂12的前端,第三铰接孔位于小臂12的后端,第二铰接孔位于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的连线的下方,第四铰接孔位于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的连线的上方,松土器11的后端的下部铰接在第一铰接孔,大臂13铰接在第二铰接孔,大臂13的上侧壁上铰接有后端油缸14,后端油缸14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三铰接孔,松土器11的后端的上部铰接有前端油缸15,前端油缸15的活塞杆铰接在第四铰接孔,将松土器11铰接在小臂12上,并通过调节小臂12令松土器11与岩石接触后,通过前端油缸15对松土器11的入岩角度进行小幅度的调节,以便松土器11以最佳角度进行破岩,提高了破岩效率,进一步的前端油缸15的缸体上设置有防撞罩10,防撞罩10通过抱箍16固定在缸体上,前端油缸15的缸体铰接在松土器11上令活塞杆远离松土器11,减少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附着在活塞杆上,延长了前端油缸15的使用寿命,同时缸体上安装有防撞罩10,降低了山体上滚落的石块砸坏前端油缸15的风险。
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4所示,小臂12包括小臂板18和一对侧板19,一对侧板19分别焊接在小臂板18的两侧,两块侧板19上均焊接有配重块20,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第三铰接孔以及第四铰接孔均位于侧板19上,配重块20与小臂12整体式设计,减小了工作过程中冲击力对各部件连接处的冲击力,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松土器包括刀体1、刀座9以及定位块2,刀座9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铰接在第一铰接孔,前端油缸15的缸体铰接在刀座9的后端的上部,刀座9的前端开设有安装槽3,刀体1插入安装槽3内,刀体1上开设有卡槽4,定位块2卡入卡槽4内,定位块2通过螺栓5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槽3的槽口上,安装时将刀体1插入刀座9内,然后将定位块2卡入卡槽4内,最后再通过螺栓5将定位块2固定在刀座上从而将刀体1卡死,连接强度高,且刀体1拆装方便,更换效率高,使用时,可以直接更换刀体1,从而不会耽误施工时间,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定位块2为一对,一对定位块2环抱刀体1,定位块2上开设有沉头通孔,螺栓5穿过沉头通孔拧入螺纹孔6内,卡槽4为一对分别位于刀体1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上,安装槽3的槽口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6,螺纹孔6均分为两组,两组螺纹孔6分别位于刀体1的两侧,每组螺纹孔6均由五对组成,且呈矩阵分布,令工作过程中连接处的受力分散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刀体1与刀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安装槽3由四面内壁组成,安装槽3的左内壁与右内壁相互平行,安装槽3的上内壁与下内壁均朝向其槽口,刀体1的插入段设置有倾斜的外壁,
倾斜的外壁与安装槽3的倾斜的内壁贴合,刀体1则根据安装槽3的形状匹配出相应的结构,从而可以将刀体1做成标准件,利于批量加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刀体1远离其插入段的一端设置有斗齿7,斗齿7上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销孔8,刀体1插入容置腔内,销孔8内插入有贯穿刀体1的销钉,刀体1与斗齿7通过销钉连接,斗齿7直接击打岩石进行破碎,工作环境比刀体1更加恶劣,故采用硬质合金钢制成,而刀体1采用合金钢制成,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