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4:48: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属大型泵房施工缝防水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泵房是安装水泵、电动机、水泵控制柜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建筑物,是水泵站工程的主体,其主要作用是为水泵机组、辅助设备及运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不同的泵房形式影响并决定泵站进、出水建筑物的形式及布置。合理设计泵房,对节约工程投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和经济运行都有重要意义。
3.泵房的修建过程中,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或施工需要,为保证大型泵房侧墙的浇筑质量,往往会留置施工缝进行分层浇筑。施工缝部位仅仅只预埋有一条止水带,但由于工程施工中振捣不当等多种原因造成止水带破裂,导致较多的施工缝出现渗漏的现象。传统的处理方法采用凿除漏源混凝土,加强漏源防水的方式,但此方法施工费时费力,如补强不到位还需再次凿除进行加强,施工工序繁琐,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投入成本低廉,防水效果好,同时能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有效解决施工缝部位反复漏水问题的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6.一种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包括第一浇筑混凝土层、第二浇筑混凝土层、止水带和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与第二浇筑混凝土层之间形成有施工缝,施工缝内部设置有止水带,止水带两长边分别预埋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内部,止水带前方的施工缝内装有多个注浆管组件,注浆管组件呈错位状设置,注浆管组件的两端端头延伸至施工缝外侧,所述施工缝内填充有水泥砂浆。
7.所述的止水带两长边分别预埋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的墙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处,止水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的墙端面垂直。
8.所述的止水带的长度与施工缝的长度相等。
9.所述的止水带为长板形,止水带沿中间轴向方向设置有中心安装槽,中心安装槽内插装有定型钢板,定型钢板两侧的止水带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与防滑凸起对应的止水带截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加固安装槽,加固安装槽内插装有加固槽钢,最外端的加固槽钢外侧的止水带端头上倾斜对称设置有防滑条,与防滑条对应的止水带截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加固装配槽,加固装配槽内插装有加强筋。
10.所述的定型钢板为长条矩形板,防滑凸起截面为“t”字形,加固槽钢截面为“工”字
形,加强筋截面呈箭头状。
11.所述的注浆管组件由注浆管本体、连接管、定位钉、注浆盒和热收缩封套构成,注浆管本体两端端头分别通过热收缩封套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端头延伸至施工缝外侧,延伸至施工缝外侧的连接管端头上装有注浆盒,注浆盒与连接管连通,注浆管本体通过定位钉固定安装在施工缝侧壁上。
12.所述的注浆管本体的外表面设有沿注浆管本体轴向延伸有多个凹槽,凹槽底部轴向方向上径向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溢浆孔,凹槽内设只有用于封堵溢浆孔的橡胶层,橡胶层和注浆管本体外侧裹覆有束缚层。
13.所述的溢浆孔为变径状。
14.所述的注浆管组件前方的施工缝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分别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的端面接触连接。
15.所述的第一浇筑混凝土层与第二浇筑混凝土层的后端面上设置有防水砂浆层,防水砂浆层的中间层呈上下状分别贴合设置有防水涂料层和防水卷材层。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7.该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通过在止水带上设置防滑凸起、定型钢板、加固槽钢和加强筋的双层加固结构,使止水带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可靠,防止止水带破裂,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增大了止水带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止水带的防滑效果得到提高,通过设置注浆管组件,能对施工缝进行渗水检测,当出现渗水情况时,通过注浆管组件注入浆液进行防水修补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型泵房侧墙施工缝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浆管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浇筑混凝土层;2、第二浇筑混凝土层;3、止水带;4、施工缝;5、定型钢板;6、防滑凸起;7、加固槽钢;8、加强筋;9、注浆管本体;10、连接管;11、定位钉;12、注浆盒;13、热收缩封套;14、溢浆孔;15、橡胶层;16、束缚层;17、遇水膨胀止水条;18、防水砂浆层;19、防水涂料层;20、防水卷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考附图1-3
23.该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包括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止水带3和注浆管组件,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与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之间形成有施工缝4,施工缝4内部设置有止水带3,止水带3为橡胶材质,止水带3为长板形,止水带3沿中间轴向方向设置有中心安装槽,中心安装槽内插装有定型钢板5,定型钢板5为长条矩形板,使用时,定型钢板5作为止水带3的骨架,提高了止水带3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对止水带3具有定型作用,从而有效增强止水带3的防水效果。
24.定型钢板5两侧的止水带3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6,防滑凸起6截面
为“t”字形,与防滑凸起6对应的止水带3截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加固安装槽,加固安装槽内插装有加固槽钢7,加固槽钢7截面为“工”字形,使用时,加固槽钢7为防滑凸起6提供支撑力,有效保证防滑凸起6在浇筑混凝土后依然保持与止水带3垂直,从而能有效的提高防滑能力,同时增大了止水带3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防滑凸起6的防滑效果。
25.最外端的加固槽钢7外侧的止水带3端头上倾斜对称设置有防滑条,与防滑条对应的止水带3截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加固装配槽,加固装配槽内插装有加强筋8,加强筋8截面呈箭头状,使用时,加强筋8有效保证防滑条呈撑开状态,提高防滑条的防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止水带3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力。
26.止水带3的两长边分别预埋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的墙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处的墙体内部,止水带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的墙端面垂直,止水带3的长度与施工缝4的长度相等。
27.止水带3前方的施工缝4内装有多个注浆管组件,注浆管组件由注浆管本体9、连接管10、定位钉11、注浆盒12和热收缩封套13构成,注浆管本体9的外表面设有沿注浆管本体9轴向延伸有多个凹槽,凹槽底部轴向方向上径向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溢浆孔14,溢浆孔14为变径状,凹槽内设只有用于封堵溢浆孔14的橡胶层15,橡胶层15和注浆管本体9外侧裹覆有束缚层16,使用时,溢浆孔14为变径状有效增大注浆压力,从而保证注浆时,浆液渗透的更加全面。
28.注浆管本体9两端端头分别通过热收缩封套13装有连接管10,注浆管组件两端的连接管10的端头分别延伸至施工缝4外侧,延伸至施工缝4外侧的连接管10端头上装有注浆盒12,注浆盒12与连接管10连通,注浆管本体9通过定位钉11固定安装在施工缝4侧壁上。
29.注浆管组件的注浆管本体9呈错位状设置目的是:使注浆管本体9在进行注浆作业时,能更加全面的进行注浆作业,从而使得施工缝4内注入的浆料更加均匀。
30.施工缝4内填充有水泥砂浆,注浆管组件前方的施工缝4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7,遇水膨胀止水条17分别与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的端面接触连接。
31.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与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防水砂浆层18,防水砂浆层18的中间层呈上下状分别贴合设置有防水涂料层19和防水卷材层20。
32.该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施工完成后,待第一浇筑混凝土层1和第二浇筑混凝土层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向一端的连接管10上的注浆盒12注射清水,待另一端连接管10排完空气并出水后,将另一端连接管10的注浆盒12进行封堵,此时注意观察,如果发现水从施工缝4部位渗出,证明其防水质量不合格,需注入丙烯酸盐灌浆料进行修补;反之,为合格,不需要注浆修补。
33.当施工缝4部位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立即进行注浆修补,注浆时,由一端的注浆盒12开始注浆,待另一端连接管10排完管内的空气并流出浆液后,将其封堵住,继续注浆并注意观察,当浆液从施工缝4部位全部渗出(肉眼看出)时,即可停止注浆。
34.注浆结束后,在管内的浆液初凝前,立即用压缩空气彻底清洗掉注浆管本体9内残留的浆液,以备下次重复使用该注浆管本体9。
35.该泵房侧墙可维护式后注浆施工缝全断面止水结构通过在止水带3上设置防滑凸起6、定型钢板5、加固槽钢7和加强筋8的双层加固结构,使止水带3整体的牢固性更加可靠,
防止止水带3破裂,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增大了止水带3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止水带3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止水带3的防滑效果得到提高,通过设置注浆管组件,能对施工缝4进行渗水检测,当出现渗水情况时,通过注浆管组件注入浆液进行防水修补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型泵房侧墙施工缝4的防水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