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3:1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


背景技术:

2.纺织印染工业中,常常需要将布料定型,定型机是纺织产品定型用的主要机器,定型机按种类可分为纱线定型机、面料定型机、窗帘定型机、氨纶包覆纱定型机、真丝定型机、衣片定型机、西装定型机等等,布料在整理加工中需要通过定型机进行热定型,热定型是指利用热力,消除织物纤维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使大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松弛,最终使编织纤维的形状固定成型,在定型机对布料进行定型之前,需要将布料送入定型机。
3.现有的定型机由于布料是从布料框中输送到导辊组上的,布料在导辊组上输送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用手调节布料位置,浪费人力,布料很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布料输送不稳定,而且并未设置有调节布料张力的装置,容易出现布料缩皱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以解决技术中的现有的定型机需要人工不断用手调节布料位置,布料很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布料输送不稳定,而且并未设置有调节布料张力的装置,容易出现布料缩皱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效率的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包括放卷架,所述放卷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张力调节架,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远离放卷架的一侧设有防偏移架,所述防偏移架远离第一张力调节架的一侧设有第二张力调节架,所述第二张力调节架远离防偏移架的一侧设有收卷架,所述防偏移架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防偏移辊,所述防偏移架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顶端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一侧通过转轴贯穿防偏移架侧面板后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机构;
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与正反螺纹杆的两端螺纹段贯穿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焊接有弧形限位件,所述弧形限位件设置在防偏移辊的顶部,所述弧形限位件与防偏移辊不接触。
8.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底部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对应正反螺纹杆的两端螺纹段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防偏移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两个通孔呈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放卷架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放卷辊,所述收卷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收卷架内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收卷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的底部设有第三张力调节辊和第四张力调节辊。
12.优选的,所述第三张力调节辊设置在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中心线底部,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设置在第三张力调节辊和第四张力调节辊中心线顶部。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张力调节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张力调节辊,所述第五张力调节辊的底部一侧设有第六张力调节辊。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与第二张力调节架的垂直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的垂直高度是防偏移架的垂直高度的两倍。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偏移架、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正反螺纹杆和限位机构,通过由移动板和弧形限位件组成的限位机构,从而能够有效对不同尺寸长度的布料在防偏移辊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降低布料在防偏移辊上发生偏移的概率,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布料折叠,避免出现布料缩皱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张力调节辊、第二张力调节辊、第三张力调节辊、第四张力调节辊、第五张力调节辊和第六张力调节辊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进一步实现对布料的张力进行调节,降低因布料出现松散导致对布料进料速率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区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移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放卷架;2、放卷辊;3、第一张力调节架;4、防偏移架;5、收卷辊;6、第一驱动电机;7、主动轮;8、从动轮;9、正反螺纹杆;10、限位机构;11、导向杆;12、防偏移辊;13、移动板;14、弧形限位件;15、通孔;16、螺纹孔;17、第一张力调节辊;18、第二张力调节辊;19、第三张力调节辊;20、第四张力调节辊;21、第二张力调节架;22、第五张力调节辊;23、第六张力调节辊;24、收卷架;25、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定型机的防缩皱进布结构,包括放卷架1,所述放卷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张力调节架3,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3远离放卷架1的一侧设有防偏移架4,所述防偏移架4远离第一张力调节架3的一侧设有第二张力调节架21,所述第二
张力调节架21远离防偏移架4的一侧设有收卷架24,所述防偏移架4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防偏移辊12,所述防偏移架4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的顶端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8,所述从动轮8的一侧通过转轴贯穿防偏移架4侧面板后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9,所述正反螺纹杆9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机构10;
27.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有与正反螺纹杆9的两端螺纹段贯穿连接的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底端焊接有弧形限位件14,所述弧形限位件14设置在防偏移辊12的顶部,所述弧形限位件14与防偏移辊12不接触。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移动板13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15,两个所述通孔15的底部均设有螺纹孔16,两个所述螺纹孔16分别与对应正反螺纹杆9的两端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防偏移架4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贯穿两个通孔15呈滑动连接,通过导向杆11与通孔15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限位机构10移动时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卷架1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放卷辊2,所述收卷架24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收卷架24内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收卷辊5。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3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张力调节辊17和第二张力调节辊18,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17和第二张力调节辊18的底部设有第三张力调节辊19和第四张力调节辊20,通过第一张力调节辊17、第二张力调节辊18、第三张力调节辊19和第四张力调节辊20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布料的张力进行调节。
3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张力调节辊19设置在第一张力调节辊17和第二张力调节辊18中心线底部,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18设置在第三张力调节辊19和第四张力调节辊20中心线顶部。
3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张力调节架2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张力调节辊22,所述第五张力调节辊22的底部一侧设有第六张力调节辊23,通过第五张力调节辊22和第六张力调节辊23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进一步实现对布料的张力进行调节,降低因布料出现松散导致对布料进料速率产生的影响。
3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3与第二张力调节架21的垂直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架3的垂直高度是防偏移架4的垂直高度的两倍。
34.本实用工作原理:
35.参照说明书附图1-4,首先将布料从放卷架1依次穿过第一张力调节架3、防偏移架4和第二张力调节架21到达收卷架24,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5工作,第二驱动电机25通过转轴驱动收卷辊5转动,收卷辊5转动带动布料进行收卷,然后布料依次经放卷辊2到达第一张力调节辊17、第三张力调节辊19、第二张力调节辊18和第四张力调节辊20实现初步张力调节拉紧,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工作,第一驱动电机6通过转轴驱动主动轮7旋转,主动轮7旋转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8旋转,从动轮8旋转通过转轴带动正反螺纹杆9转动,正反螺纹杆9转动带动移动板13使其通过通孔15沿着导向杆11移动,两个移动板13移动带动弧形限位件14移动调节间距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布料,然后布料依次经防偏移辊12到达第五张力
调节辊22和第六张力调节辊23实现再次张力调节拉紧,最后经收卷辊5收起即可。
3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